返回列表 发帖

我先贴一首古诗。 是凤版极力向我推荐的,她说这诗名的时候,我觉得陌生,所以有些不以为然。 我不相信,在中国古诗词中,还有我不熟悉的千古绝唱。 事实证明了我的无知。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是南朝的诗歌,距今一千五百多年。 可是,就是读它的时候,完全可以不要注释和翻译还有费神的揣测,这是当今很多所谓的高深莫测神鬼莫测现代诗歌所应该汗颜的。

诗思畅晓,语言淳朴,没有奇特的比喻,没有华丽的词藻,就象一股山泉,顺流而下,无拘无碍,自然而然,直到诗歌的结尾,直到读者的心底。 这也是现代诗歌诸多的一味追求语言新奇,玩弄文字游戏,制造阅读障碍的诗歌作者所应该汗颜的。

诗中,“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用词准确,凝炼,画面感强,都是极美的句子。但若把它们单独剔出来看,却又简单笨拙,远称不上能传诵千年的佳句。原因在于,这些句子,牢牢实实地嵌入了诗中,就如鱼在水里,一捞上来,就没有了生命。这也就象金庸的语言,十四部书中,根本找不出几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名言。而古龙,一部书中,让人称绝的语言俯拾即是。这并不代表,金的语言功底比古要差,相反,金的语言是任何人都无法摹仿的,所谓大巧若拙是也。 金庸和这首诗的作者一样,很好地掌握了一条原则:文学作品中,内容是主要的,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 文学属于易碎品,所以严禁倒置。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个多情的清纯的才华横溢的诗人的名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5 9:07:38编辑过]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以下是引用微斋先生在2006-5-5 8:53:50的发言:

"这是南朝的诗歌,距今两千五百多年。"

唐古:此语可能是笔误!南朝的起讫年代是公元420--589年,距今只有1500年左右.

微兄所言甚是,改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以下是引用响水滩客在2006-5-11 16:50:58的发言:

飘飘不太喜欢我推荐的那几首诗,也没关系,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嘛。我还想专门开一个帖子,标题就叫《我不喜欢的名诗》呢。

响水风度,让人欣赏。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个人不喜欢外国诗。

一译过来,根本无法和本土诗一较高下。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用汉语翻译汉语,犹自无味。

更不要说汉译英,英译汉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响版所推的李苏二词。感觉是亦我最喜欢的作品。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李义山的句子,我最爱那首《夜雨寄北》,可为唐七绝压卷。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有趣的姑娘,狡猾的作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凤版所荐的诗,细腻如同豆腐脑。

亦喜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飘飘所荐的诗歌我亦喜欢。

觉得是林的代表作。林的诗歌有一种意想不到的美。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