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前往新论坛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东方诗风旧坛
»
论坛事务
» 2012相约上海松江诗词图文系列报道 (请众诗友将松江作品贴后!)
1
2
3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1
#
跳转到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5-30 12:23
|
显示全部帖子
云间第一桥
跨古浦于时空之间
把历史
画成苍茫的弧线
乘明月望水中容颜
在云间
写满永恒的追念
一纵身化作桥的经典
每级石阶把故事
直讲到今天
祭江亭仍在桥边苦恋
流水记住的岂止
殉国的明贤
轻轻跨越五百年
谁再将栏杆拍遍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2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5-30 12:24
|
显示全部帖子
海棠来晚,请见谅。各位辛苦了!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3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17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7-1 19:45 编辑
亲爱的诗友们,我转述一下别人的委托:“你在论坛关注一下,喝酒时的那些照片千万别贴网上。”谨慎没坏处。期待看到飘飘的搞笑。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4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23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6-4 11:39 编辑
我的游记来了——
感动松江行
一
东方诗风论坛一年一度的聚会,在人们的期盼中渐渐走近。每次短短的三五天,总有数不尽的感动留在美好的记忆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感动来得早且浓烈。
5月9日中午,论坛群里江南竹叶开始打招呼。竹叶原本要来的,因故临时退场,她的祝福分明有些悲壮:“11号就要到了,松江之行就要拉开序幕了,祝各位湿人玩得开心,收获多多。”
长歌楚天碧的祝福与感叹号一样多“祝成功!!!”怎么有无语凝噎的感觉?
诗酒转发来一份年会的书面发言,这是凤舞精心准备的厚礼,冰城人热情似火,所有心意都融化在字里行间了。
云南的刘年铁定来不了,但我知道,他是最想来的,他写了首诗很煽情《上海滩——兼寄各位诗友》里面提到了我的名字,要我们替他数一数上海滩的波浪,说“你们开心的时候,我会看看窗外”我下意识看看窗外,与刘年孤独的目光相遇,心里酸酸的。
晚上快10点,三生石才上来,像他的诗一样执着:“今天和她不惜翻了脸,也要来上海和大家会一次,我太想你们了。”
诗酒惊呼“哎,你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我认为值,是诗兄感动了我。”三生石很认真。
诗酒老师哪禁得住这个呀,立马不能自持:“我太感动了!”
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热呼呼的,想到他在09年九江行结束时那句奇特的比喻“有一种新婚的感觉”,不禁脱口而出“三生石,你太可爱了!”
诗酒老师慨叹一声:“这样的诗人如今不多了”是啊,这是位侠骨与柔肠兼有的诗人,还记得前不久三生石写的那首《与重庆女诗人海棠依旧庐山告别》的诗吗?里面有这样两句:
若问我有何欠愧,
只恨这一道轮回,
没还你一个回头的人生!
此时,他一往情深地说:“海棠大姐,我可以偿还你一次回头的人生了。”我眼眶有些潮湿:“谢谢你!三生石的回头,大姐感动呢。”
“这一生也没交什么朋友,除了诗友,我都不信任了。”三生石的坦诚令人吃惊,除了诗人,谁还会这样率性呢?
诗酒忽然幽默地跟个帖“我家政委评价:你们都是生错了病,吃错了药,吞了精神鸦片的。”又补充一句“遭洗了脑的”让人忍俊不禁。还是三生石反应快:“我们是条蛇,钻进了诗的竹筒里,就再也出不来了。”不料这一精典名句竟触发了诗酒的灵感,一首小诗《诗人》瞬间出炉:
一条蛇钻进竹筒里
再也出不来了
一个人得了种怪病
再也医不好了
又像是信邪入魔发疯
与常人就是完全不同
但是他们是最好的人
最善良优秀,特殊品种
飘飘再也忍不住了:“三生重情重义!看来我得替三生的夫人送件什么礼品才是。”飘飘就是宅心仁厚,想得周到。
就这样,我们带着感动上路了。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5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24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6-4 20:29 编辑
二
重庆一行10人陆续在候机大厅会合了,虽然紫光因病做手术未能成行让人心生遗憾,但有巴岳散仙、玫瑰花和花间莺语三位新人的加盟,也足以令人欣慰了,重庆代表团有壮大的趋势哦。
第一眼见到花间莺语就感觉她很忙,不停地看手机,发短信。原来,在凤鸣山小学当教导主任的她,原本已安排好工作从容地在网上定了16号的返程机票与微斋、散仙、芳草同行的,没想到临时接到任务打乱了计划,微斋老师曾劝她要不就别去松江了,可她硬是舍不得这次聚会,决定打个时间差,退掉16号的机票,买13号晚8点多的机票独自返回。知道这机票一退一买得损失多少人民币吗?用诗酒政委的话说,又是一个“生错了病,吃错了药,遭洗了脑”的人!不知别的论坛有没有这样的人,反正我们论坛不止一个。从不惜财力精力穿州过府与诗友相聚24小时的卜白,到不光只与诗友相聚24小时,还从九江一直站到济南的思无邪;从不惜与老婆翻脸也要来会诗友的三生石,到不珍惜金钱只珍惜诗缘的花间莺语。。。。。。感动之余,让我们对这群爱诗的人肃然起敬吧!
就在一了山人为松江行多方奔走之际,85岁高龄的父亲突然中风,忙得不可开交的他这下更忙了,每天出了课堂就奔医院,与哥哥、母亲轮流守护在病床旁。家里一下出来好多事,让人着急上火,再加周末一天连续10个多小时的围棋课,他的嗓子哑了。幸好父亲抢救及时,虽然从此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但老天保佑病情总算稳定,5月8号可以出院了。
忙完一天,晚上坐在电脑前编辑人员名单、发言稿和大家要朗诵的诗稿,说要报给文化馆和华亭诗社,快凌晨1点了,我在QQ上劝他早点休息,唉,劝也没用,时间太紧了。我忽然想到去年为与池州学院联谊的事累得差点虚脱的卜白,想到凡是承办过年会的诗友,一定都这么辛苦过,不禁再次肃然起敬。一了的嗓子哑得更厉害了,他怕到时候只能用哑语和大家交流,只得拼命吃药。
11号下午5点半左右,松江地铁出站口,一了和马上笑嘻嘻迎向我们。热情朴实的马上兄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北大荒建设兵团7年的锤炼,让他看起来棒棒的,一点也不像年过六旬的人。一了比去年瘦了,这可不是海棠姐的心理感觉,是真的瘦了!哎,他说得出话了,我碰碰他的胳膊问:“你终于好了?”一了笑笑:“还是不敢大声”看着他开心的模样,我事先悬着的心这下才落地。
21点,晚餐还没结束,一了过来约我去接飘飘,这是我俩早就给飘飘的承诺,她从柳州飞来,23点到浦东。一了的车上有JPS,偌大的上海,蜘蛛网似的高速公路,没有这个寸步难行。浦东机场远啊,要走一个半小时,一了怕飘飘到了看不见我们着急,赶紧设置路线,谁知越忙越出错,JPS老是罢工,我俩鼓捣了好久才领我们上路。
车小心翼翼在高速路上疾驰,不好!错过一个路口,只见JPS的箭头一下冲出原定路线,一了急得大叫“坏了,走错了!”深更半夜高速路上走错可不是闹着玩的,飘飘怎么办?就在我俩傻眼的瞬间,JPS不慌不忙地提示前方几公里处上什么桥,不久又把我们拉回正道。谢天谢地,没耽误太久时间,我们总算在飘飘落地前赶到机场。
飞机晚点,飘飘一身清凉夏装眼神茫然在人群中搜寻,“飘飘!”我挥手喊,美女见我们笑吟吟站在跟前,高兴得跳起来,顾不得寒暄,我们立马打道回府,此时已近午夜12点了。没想到大上海的高速路午夜堵车,堵得人心慌,因为我老是觉得一了的眼睛快闭上了,他6点就起床,马不停蹄忙到现在,已经困得不行了。飘飘看一了这么辛苦好感动,忙说“我来开吧”,一了连说“没事,没事”,好在飘飘不停地说话,一了还算清醒。车一点一点往前挪,等一了把我们送到松江新城的格林豪泰再返回松江老城的家,已是12日凌晨2点了。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6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26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6-4 20:33 编辑
三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我们拜访小昆山、天马山、佘山的时候,最后两位诗友三生石和行客也终于“入伍”了。爱照相的朋友,在泰晤士小镇过足了瘾,有着英雄美人情结的诗人在云间第一桥寻到了诗,下面,该是上演重头戏的时候了——参加华亭诗社座谈会并同台朗诵诗歌。这是诗人们企盼已久的时刻,为了这一天,同时是华亭诗社成员和东方诗风论坛成员的“双面间谍“一了山人做了很多努力,而我此时既紧张又激动,因为我在座谈会上有发言。
早就从一了那里听说华亭诗社,有睿智的首任社长陆春彪馆长,还有首师大第八位驻校诗人——我称为“鹅塘村村长”的现任社长徐俊国,他将于今天专程从北京赶回。百度一下,华亭诗社真是大名鼎鼎!文化馆馆长陆春彪远见卓识,笃信只有诗意的注入,才是城市灵魂再造的重点,于08年3月煞费苦心为松江的诗人们建起一个温暖的家,缪斯的孩子们以诗结缘,辛勤笔耕,短短几年便引起上海乃至全国诗歌界的关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中国文化报》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诗歌一千余首,入选数十种权威选本,并屡屡获奖。这样令人仰慕的家园怎么能不去拜访呢?这么多成绩斐然的兄弟姐妹怎么能不去结识呢?怎么能不亲眼见见从“鹅塘村”走出来的偶像徐俊国,那位“读罢让人怦然心动,热泪涌流”的诗人呢?
我们刚登上文化馆的楼梯,就听见有人在上面高喊:“谁是万龙生先生?尊敬的万龙生先生来了吗?”诗酒老师答应着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像电影里一样,两双“伟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哎呀,你好陆馆长!”“欢迎,欢迎!”两地诗人的盛会就这样热烈地拉开序幕。
会议前半场为座谈,后半场是朗诵,安排的非常紧凑。华亭诗社来了不少重要成员,他们摆好果盘,捧上香茶,让人有回家的感觉,听陆馆长海派清口似的讲话是一种享受,据说他是很有名的剧作家,对哲学颇有研究,幽默而富哲理,笑过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社长徐俊国比我在他博客里见到的还要瘦小,我奇怪这样瘦小的身体里怎能蕴藏如此巨大的能量,以一个小小的“鹅塘村”感动了全国无数读者,我就是他的粉丝啊。文联主席刘晓辉女士的讲话好亲切,就像我临出门妈妈叮咛我一样,热情又周到。诗酒和微斋老师相继发言,咳,别光顾着激动,该我了。
我慌乱地打开讲稿,开场白有些语无伦次,面对在座的诗坛翘楚,我何德何能站在这里?可是我确实有话想说,因为我的发言与鹅塘村有关,那种温暖和疼痛已深入骨髓。当我念到徐俊国的诗《尘土》“如果我是一粒尘土/我不愿落到繁华都市的车轮下/我希望落到鹅塘村的碾谷场和草蜢的触须上/如果我真是一粒尘土/最好啊能落到娘的胸口上”时,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满头白发的母亲,颤颤地掏出一点私房钱硬塞给我,要我带着路上用,鼻子一酸,喉头哽咽,念不下去了。我赶紧用微微发抖的手捂住嘴,停了片刻,深深吸口气,“/娘咳嗽时 我会疼/娘用手锤打/我希望飘起来/”。。。。。。“亲亲鼻尖上那细小的汗珠/然后 轻轻落在娘的布鞋上/陪娘劳动 终老桑田。”妈妈的身影老在眼前晃动,我嗓音颤抖断断续续地念完,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动情,事后才得知这天恰巧是母亲节,原来是心灵感应啊!
松江民间文化展示馆,古色古香,客人们被安排在前面落座,主人大多低调而友好地挤在后排,朗诵会在松江电视台主持人吴敏甜美的声音中开始。没想到松江朗诵艺术沙龙水平这般高,无论声音、技巧以及对作品的理解与处理上,都堪称一流,相比之下,我们的朗诵就业余多了,不过,在充满诗意的音乐背景下,与平时相比,我们应该是最好的了。芳草一袭旗袍,典雅大方,第一次在这种场合登台,紧张得两腿发抖,她跺着脚直后悔说不该报名,可真上了台,却表现得非常镇定,她完全沉浸在《红叶三章》的意境中,平时夹生的“彩普”不见了,此时声音轻柔舒缓,如姜白石笔下款款走来的一首小令。
松江女诗人袁雪蕾的《哥哥》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朗诵者富含磁性的男中音。“新年一过/哥哥就开始忙着用花草布置他的家/他要赶在清明之前/给我铺好一条春风的路//”自从弟弟93年去世,我对“清明”一词就很敏感。“我对着一块竖立的石头喊哥哥/声音好像被吞了进去/我的脸颊滑落两条滚烫的河流/一条很幸福/一条很苍凉/哥哥用花的杯子接了/再用绿叶摇了摇头——羞羞//”我回头极力寻找作者,想认识她,“我不知道生与死/哪一个更接近大地的真相/世上早已没有哥哥了/但是爱一直还在/墓碑上悬挂的新鲜露珠/仿佛都有了心跳//”她说得没错!对于我来说,虽然世上早已没有弟弟了,但爱一直还在。
晚餐是这次盛会的高潮,按照主人的安排,主客相隔而坐,如同一滴水与另一滴水相融,我们成了同一滴水。巧了,副秘书长陆群和袁雪蕾两位美女正好分别坐在我两边,按说陆群早已是东方诗风的老朋友了,去年诗酒老师就与她会过面,这是诗社的重量级人物。我试探地问右边:“你就是袁雪蕾?”漂亮的她点点头,我眼睛一亮,赶紧掏出她的诗集《多想是一束光》请她签名,没想到她竟写下“请海棠依旧老师雅正”,不张扬,不造作,诗如其人。我不但记住了她的诗,更记住了她的人品。顺便告诉大家,她跟一了是邻居哦,呵呵。
今晚我们都是豪放派,有陆馆长和诗酒老师带头,有纯正的绍兴女儿红垫底,诗人们抢着上台露一小脸,弄得上菜的小妹都走了神。更没想到的是,一贯矜持的永达竟有板有眼地唱起家乡沪剧“燕燕做媒”,惹得飘飘翩然起舞,在场的人连声叫好。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蒙蒙细雨,而室内依然高潮迭起,欢笑阵阵,人们带着酒意干杯、朗诵、畅谈、合影,久久不忍散去。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7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28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6-4 20:37 编辑
四
这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了,还剩两处景点等待我们,上午游览醉白池,下午去方塔公园,晚宴回请松江诗社的代表。大门壁照前,我们照了此行最后一张“全家福”。
醉白池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它是其中最古老的,迄今900年历史,古迹众多,四季游人不断。名字的由来据说一是园主人将园建好时心想,如果诗仙李白再世,来此悠游,一定会被池上景物所陶醉;二是园主人效仿白居易的粉丝北宋名将韩琦的“醉白堂”而来。园中的“雪海堂”是最值得纪念的地方,1912年12月27日,孙中山曾在此发表演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名言就出自这里。“十鹿九回头”石刻也是此园不可不看的景点,我和玫瑰好不容易找到它,数来数去10只鹿就只有7只回头,不过,在场的人都愿意相信十鹿九回头。这是富饶的松江对游子的叮咛: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回家!而远行的游子无论贫富都要叶落归根,比如一了,就是一只回头的鹿。
今天有些不同,有三个人得提着行李拉着箱包游玩,这就是齐云、卜白和飘飘,不过,一点也没影响游玩的心情。行客永远是飘飘的“小米”,拉着红色箱包寸步不离;三生石肩上挎着飘飘的红色挎包;沙场不时替卜白拎着那只又小又扁的提箱。。。到处都留下倩影与笑声。
十点多钟,到了离别的时候。瞧,赵化鲁拎着卜白的包,两人一路紧紧牵着手,就像恋人;飘飘所有的行李此刻都到了行客身上,她则张开双臂要拥抱整个松江;我笑着硬夺下齐云的小箱子,非要尽一点绵薄之力,可一眨眼又不知被谁抢走了。大门边,三个人微笑着转身,留下一张合影,将美好的回忆定格在云间。
别后的怅然使我们都没了游兴,园中恰巧有一处茶舍,走,喝茶去!三张桌子拼起来,众人围坐,清茶一杯,心情立马好多了。
几位耄耋老人在玩牌,引起赵化鲁的注意,不知为啥他会对这群老人感兴趣。他与身边的人一起推测老人们的年龄,然后上前一一求证,结果出乎意料,一位看着稍显年轻的老人,其实年龄最大,已过九旬,这让他异常兴奋。走回座位,他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竟然都是围绕他91岁去世的祖母,那么深情,旁若无人。
赵化鲁是第一次参加年会,确切地说是诗酒老师的客人,他们因为博客和笔会而相识相知,属于忘年交,因为经常听老师提起他,知道是个名人,我一般对名人都很敬畏,一路上和他交谈不多。此时,看见他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慈祥的光,我知道那是他祖母眼里的光,他就是沐浴着这种慈祥成长的。他说到《初春的疼痛》,说他小时候在祖母跟前撒娇,让祖母替他揉肿胀的脖子,帮他去火,他比划着,仿佛正在享受祖母的爱抚。说小脚的祖母年轻时有使不完的力气,在灶前给他蒸馍吃。还很骄傲地说母亲很孝顺祖母。。。开始,我们听着,笑着,不时地插话打断他。渐渐的,我严肃起来,原来这个性格外向的晋南汉子内心这么柔软。临近午餐了,人们纷纷离开茶舍向醉白池外的酒店走去,他的“听众”只剩我一个了。可他依旧执着地回忆着,边走边说着祖母去世的那个春日,听着听着,我发觉我也不能自持了,因为,我突然看到他镜片下闪动的泪花。还没等我掏出纸巾,他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想安慰他,不料,还未开口我自己却已泪流成河了。若没有锥心的痛,这个男人怎会如此脆弱?直到这时,我才理解刚才为啥他会对那几位老人这么关注。
午餐上有两个小小的插曲值得纪念:首先,巧遇芷岸横舟的母亲85岁生日,诗友们举杯,真诚祝亲爱的母亲身体健康!其次,满足了我和一了的心愿,趁此机会共同拜诗酒和微斋为师,当两位老师喝下“拜师茶”,我和一了成了此次活动收获最大的人。
就在我们出发去方塔公园时,三生石要离去了,他有些魂不守舍,我连喊三声“石头!”他都没听见。隔着车窗,我心里默默地说“你连头也不回吗?”忽然他猛一转身,向车上挥挥手,笑成一朵花。一车人都笑起来,说这是此行最灿烂的回眸。
方塔公园原址,在唐宋年间是华亭的闹市中心,北宋年间兴建了闻名江南的兴圣教寺塔,此后几座著名庙宇又相继坐落于此。方塔风铃是园内标志性景点,临水而立,对岸一大片草坪。诗友们四处散开,有的沿长廊欣赏对联,有的细品珍贵的砖刻壁照,还有的花5元钱登上方塔。而赵化鲁却像个淘气的小男孩坐在草地上,按下手机的免提,向我和芳草炫耀他的母亲。他用近乎撒娇的语气向母亲问安,唠着嗑嘱咐一些家事,看得出,这孩子想家了。而电话那头,母亲语调平和,像个乖巧的小女生,一一答应着。谁说只有女儿才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儿子不也是吗?
如果把明天朱家角的后续活动算在内,今晚就不应是最后的晚餐,可是,确实有不少人会在此与我们告别,比如芷岸横舟、人到中年,比如明早离开的行客、沙场和赵化鲁。尽管心里有一千个不情愿,一万个不舍得,我们还是要从云间回归凡尘,去为稻粱谋,去为孩子的学费打拼。那就请来松江诗社的朋友,请来我们最该感谢的一了贤惠的妻子,以晚餐的圆桌为此行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对了,透露一个小秘密,14日一早醒来,我发现一条徐俊国于头天下午15:56发来的短信:“俊国问候诗人琪姐姐,你朗诵的很有韵味!就是你发言时表扬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有些脸红哈。。。”等到中午11:04,徐俊国再发短信,就称呼我“姐”了,呵呵,谁说幸福不是毛毛雨?谁说我世上早已没有弟弟了?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8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30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6-4 20:41 编辑
五
清晨,窗外一阵鸟鸣将我唤醒,这才想起2012年的松江年会结束了,昨晚的热闹都归入回忆,余下的人要去位于青浦区的朱家角水乡古镇一日游。一了早早来到格林豪泰,他要陪相别15年的挚友风在乱翻书去办事,特来与大家告别。前几年马上曾去过朱家角,这次就由他全程陪同。赵化鲁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走之前,托上海的朋友为我们一行12人派来了两辆商务车专程送我们去古镇,这让我们说什么是好?他细心地嘱咐了又嘱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别,我们相约明年山西不见不散!行客和沙场与众人握别后直奔地铁站而去。回望我们一行:诗酒夫妇、青木夫妇、微斋老师、巴岳散仙、永达、马上、山鹰、芳草、我和玫瑰,带上行李分别上车,今晚,我们将兵分几路前往上海市区,不再回松江了。
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那么千年古镇朱家角则有着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它面积达1.5平方公里,是周庄面积的三倍多,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沪郊好莱坞”之称。从松江不出两小时便可抵达。
车在停车场刚停稳,我们就被一位阿姨粘上了,她是一个餐馆的,拉客兼做导游,人不坏,就是有点烦,骂都骂不走。她以为诗酒老师是上面来的大官,芳草是搞接待吃公款的,锲而不舍地跟着,最终我们还是在她的“廊桥酒家”用了餐,当得知我们不是公款消费,没有宰我们,这让我们很感动。临水倚桥,店里也还干净,以后哪位诗友来玩,可以考虑在此用餐哦。小小插曲,一笑。
踏进古镇,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自古“街长三里,店铺千家”果然名不虚传,各种商品、小吃琳琅满目,让人垂涎。向右一拐,登上一座小石拱桥,只见河水清澈,有艄公摇着乌篷船从桥下经过,桨儿搅起水波打着旋一路尾随。临水的窗户和店铺挂着一色的大红灯笼,不少人家的后门都有小码头,可把货直接运到家。
来水乡,怎能不乘咿呀小舟?要乘着小船逛街、看景、望廊桥、听流水,那才有味道。急急地来到码头,趁芳草买票的空隙,我们以远处放生桥为背景,拍照留念。镇上36座古桥,放生桥最有名,是江南最大的五孔大石桥,誉为“沪上第一石拱桥”。
12人刚好分成两只船,我与诗酒老师、师母、永达、山鹰、芳草同船渡,这要几百年才修来这样的缘分哟!艄公带着白手套摇起船桨,桨声咿呀作响,伴着流水潺潺,移船换景,古意盎然,宛若行进在一幅明清水墨画卷中。美妙的意境没有吴侬软语多遗憾啊!永达看看我,有些不好意思:“我来段苏州评弹吧?”一船人都拍手叫好,船老大惊奇地瞪大眼睛:“你会唱评弹啊?”我说:“不知道吧?这是老评弹艺术家!”永达笑笑,清清嗓子唱起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轻清柔缓,抑扬顿挫,听得船老大张着嘴差点忘了摇船。永达唱完,我们请船老大来一段,慌得他连连摆手:“不会,不会!”一脸的恭敬。
永达跟前两届年会相比,真像换了一个人,不再矜持,整天笑嘻嘻,一副天真顽皮的模样,时不时冒出一句幽默,能把人笑到肚子抽筋,据说有一晚就把谁从床上笑翻到地上了。他怎么这么快乐?我猜想多半是乡情在“作怪”。他是家中的独子,1960年刚满16岁,母亲去世不久,他就跟随父亲支援前线,从大上海来到福建。那时天天准备打仗,福建根本不建设,物质生活匮乏,他从米箩跳到糠箩里,一呆就是五十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此次在家乡搞活动,真应了贺知章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我听他几次问我“我有上海口音吗?”“听得出我是上海话吗?”当陆馆长在座谈会上说一了是“双面间谍”时,他主动爆料自己和一了、马上一样,也是上海人,也属于“双面间谍”。他与马上用家乡话交谈时,我觉得他很享受。
永达当初真的差一点儿就当评弹演员了,这可不是忽悠船老大,只是阴差阳错没有跨进那道门槛。不过,少了一个评弹艺术家,却多了一个《共和国诗历》专家,这是诗歌界的幸事。
一只坐着老外的小船从身旁经过,我们挥手“哈罗!”,可她们却洋腔洋调地向我们挥手:“你好!”我们赶紧改口:“你好!”。
漫步在戴望舒的“雨巷”,真想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向“大清邮局”的邮筒投一封寄往前世的信吧;微斋老师站在水边向远处挥手,是在等待兴尽晚归舟的佳人吗?廊桥上芳草在凝望谁?永达在菜市场里笑什么呀?紫光的重任落在青木和山鹰身上,他们忙得团团转。哎,这里有个和重庆同名的“观音桥”,12个人沿着拱桥栏杆排好队,请那个粘人的阿姨帮我们照张相吧,“茄子!” 。。。。。。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山鹰从朱家角直接回安徽;诗酒老师夫妇应邀去市区朋友家;青木夫妇要与到上海出差的儿子相聚;马上的使命也告完成,准备回家。永达接过马上的接力棒,把微斋老师、巴岳散仙、永达、芳草、我和玫瑰带往市里住宿,并陪同游览外滩夜景。第二天一早,我和玫瑰去扬州,永达则陪微斋、散仙、芳草游玩城隍庙,下午将最后三人送上飞机,自己于22日返回福建。这是永达的承诺,他要平安送走最后一个人。
多好的活动,多好的安排,多好的上海诗友!他们一茬又一茬的接力,向各地诗友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大上海,展示了人情味十足的上海人的胸怀。在此,我们致意深深的感谢!
明年,山西——广袤古老的中原大地,将会有更多的感动在等待我们。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9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1:37
|
显示全部帖子
我的游记属于查漏补缺吧,最好先看看齐云的游记,他对活动有精彩详细的记录。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棠依旧
当前离线
UID
8655
帖子
2754
精华
17
积分
1885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3
最后登录
2016-12-31
版主
10
#
海棠依旧
发表于 2012-6-4 12:08
|
显示全部帖子
呀,第五节发重复了,请管理员帮我删除了吧,谢谢!
TOP
1
2
3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格律体新诗
自由体新诗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