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湘西行随笔之诗酒篇

  

                       湘西行随笔之诗酒篇

      也许是性格使然,但凡奔放豁达,豪爽热情的诗人,大多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如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那豪迈中又透着多少孤独?如辛弃疾“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可那憨态中又满含多少郁愤?如今“诗酒自娱”——听听这个名字,以诗佐酒自娱自乐,既不用争名利,也无须愁吃穿。几近不逾矩之年,仍能和夫人一道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真由不得你不羡慕他。这不,有诗有酒,有夫人携手,有众诗友相随,浩浩荡荡一行人直奔湘西而去。要借湘西山水之灵气,成就东方诗风一段佳话,这又是何等样的气魄啊。

      凤凰用初夏的阳光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游人虽多,但也不至于如黄金周那样拥挤不堪,所以心情很好。尤其看到那清粼粼的沱江水,就抑制不住的想亲近它。以彩虹桥为背景,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诗酒穿着一双拖鞋,双手提着裤脚,微笑着站在江水里(若不是大家叫喊着阻止他,他还想往深处站呢),一张憨态可掬的“出水芙蓉”照,忠实记录了老诗人的率真。

      夜晚的凤凰华彩四溢。水中那灯,那塔,那楼,那月随着柔波羞涩的扭动着身影。风儿时断时续的送来江对面酒吧里的音乐声,不远处竹楼上的大红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诗兴被撩拨的一发不可收拾,就在街边吧,诗酒和紫光领着天许等一帮年轻人,摆上啤酒,花生,开始了联句游戏。夜不知不觉深了,有酒助兴,诗人忘了压低喉咙。客栈的老板娘终于出来提意见了,说扰得客人不能入睡。这群诗兴大发的“疯子”窃笑着,只好把酒搬到江边,依然不肯罢休。此时,诗酒只穿了件短袖,江风悄悄送来一丝凉意,可他心中却燃烧着一盆火,不时兴奋的为联出佳句干杯。我知道,为了诗歌,他这一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诗歌带给他的除了浪漫,更有无尽的痛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诗歌意味着恶梦。可他偏偏又是个“不长记性”的人,那么多苦头,那么多委屈在他那豁达的心里,只当是被一阵风吹走了。他不仅未降得诗魔,连他自己也变成了诗魔。今晚,有明月见证,能像屈原那样(但决不愿受屈原那样的冤屈),在江边行吟,向着大江从心底里吼出来,不受任何约束和羁绊,一吐心中之块垒,是何等的痛快淋漓啊!如今,诗歌带给他的不仅是快乐、自信,更是一种新生,他怎能不如此忘情呢?

      6月7日,是诗酒此行最重要的一天。卜白风尘仆仆从安徽赶来,不惜财力、精力,哪怕只有24小时,就只为缘众诗友一面,这让老诗人格外感动和欣慰。他为东方诗风感到骄傲,为东方有这样痴情的诗友而自豪,为自己终生选择以诗为伴而无悔。诗酒倾情专为卜白酿造的诗歌,是接风宴上最浓烈的酒,醉了卜白,醉了诗友,也醉了他自己。

      老司城除了用重峦叠嶂来迎接客人,还用它特有的方式为诗人们洗尘。大雨洗去尘世的喧嚣与肮脏,把诗人的心洗得如同初生的婴儿。灵溪河不知疲倦的从碧花庄前流过,夜色遮住了静静的大山,只有雨点拼命敲打着土家竹楼。“听雨轩”里红烛摇曳,沙场把他的小手电筒打开,为小竹楼增加一点光亮。诗酒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主持了2009年的东方年会。大家的发言满含真诚。微斋那充满激情的朗诵“我是青年”,余音绕梁;一了克制不住感动,在黑暗中留下热泪;紫光洋洋洒洒抒发着心底的感叹;卜白激动坦诚的发言,更是把会议推向高潮。诗酒借着微弱的亮光,奋笔疾书着。此时若推给他一个特写镜头,该是多么动人啊。为使格律体新诗能成为新世纪诗国地平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位可敬的老人投入了全部热情和精力。从浪漫的诗歌创作,到科学严谨的理论建立,无一不浸透了他的心血。

      带着湘西山水赋予的灵感,重庆一行诗友从吉首坐汽车取道秀山。车上,诗酒进入沉沉的梦乡。鼾声大作,引得满车的乘客循声望去。我不由得从心底里佩服诗酒自娱那份随遇而安的潇洒。山势险峻,山路崎岖,他却能在颠簸中享受周公的礼让,尽显大将风范。所以,他才能平安度过那段梦魇般的年代;所以,他才有充沛的精力带领他的团队一路前行。

      山路依然崎岖。乌云向山顶压过来,要下雨了。然而,就在天边那乌云和山顶之间,却有一道亮光十分耀眼。车继续颠簸着前行,向着远处的光亮,向着我们的目的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9 0:10:51编辑过]

TOP

诗酒老师,不知我理解你是否正确?有不妥之处请立即指出,我即刻加以修改。诗酒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他周围的人,是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人。这是东方诗风的荣幸。我衷心祝愿诗酒、微斋两位诗坛常青树永远枝叶繁茂,葱郁挺拔!

TOP

 那就谢谢两位老师的鼓励了。呵呵。

TOP

 卜白过奖了。我是第一次参加网友的聚会,确切说是网上诗友聚会,神秘中充满浪漫,印象极深。感动之外还是感动,有感而发。并且觉得只有这种形式最适合我情感的抒发,不写过瘾不想罢休。我觉得我也“疯”了。

TOP

 感谢思无邪和芳草的鼓励。我应该是海棠姐吧。谢谢大家的关注。欢迎思无邪参加明年的九江聚会!

TOP

 非常赞同卜白的说法。我一直为“厚重感”而苦恼,深感自己知识浅薄,在写诗时,越怕不厚重,结果越没有厚重感,弄得自己反而畏首畏尾了。看来出新,我或许还能做到,要有厚重的思想和情感,我不是很有把握。我一直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多看书,多积累,多写作,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有厚重之感了,还是像我这种具有江南小女子情怀的本身就不带有厚重之感的基因?如果是前者,我还有救,如果是后者,那我就死心了。我就甘心在百花园中做一棵柔柔的小草。众诗友不要笑我哈,这真是我的困惑啊!

TOP

啊!看来一了要写诗歌版的人物篇了。《海棠》我非常喜欢,《诗酒自娱》也很棒啊,诗酒老师一定喜欢的。最后一段有气魄!

TOP

呵呵,好一个“人不发疯,枉入诗风”!2009年的又一个经典之句。

TOP

不要这样啊,行客弟。你事务这么忙,能忙里偷闲写作品已经很不简单了。不要太苛责自己,一切随缘好了,太累了人也吃不消的。现在关键你要把个人的事情尽量办好,争取明年能带准小政委去九江。众诗友就开心了。

TOP

[原创]难忘之旅

                                  难忘之旅

      湘西之旅在东方诗风众诗友们心中早已期待很久了。这不仅是情系山水的渴望,更是在心灵上摆脱孤独、企盼文化知音聚会的共鸣。这种心灵的饥渴,岂是用一两个形容词所能概括的。当美丽的凤凰载着诗人们的情思腾飞的时候,就注定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浪漫之旅。

                                  (一)凤凰篇

      因为沈从文,凤凰成了游人向往的地方。清晨,薄雾缭绕,浣衣女们在江边一字排开,阵阵捣衣声很有怀古情调。此时若是在明月之下,几乎会使人怀疑自己走进了时空隧道,置身在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之中。卖花女们篮子里放着精心编织的花环,争奇斗艳,煞是好看。不论男女买来带在头上,聊做杜牧“菊花须插满头归”的颠狂。夕阳下,我们泛舟沱江,游兴正浓。听着悠扬的山歌,身披金晖,然后像天许坐在船舷边把双脚往金晃晃的江水里一放,惬意处早忘了自己身在何方。夜晚,古老的月亮,照着霓虹流盼的沱江。一盏盏荷灯载着游人的心愿飘向远方。在疯狂的摇滚乐声中,早已找不到当年的翠翠了。那纷来沓至的脚步走在年代久远的青石板上,很好的构建起了现代文化和古老传说的对接。

                                  (二)不二门篇

      佛门圣地不二门森林公园,可真是鸟的天堂。漫山生长着茂密的参天古木,翠竹遍野,灌木丛生。沿山脚,一条小小的水泥马路直通温泉山庄。清澈的猛洞河在山涧静静流淌。云柔柔地飘,风轻轻地吹,一切都那么平静和谐。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狡诈,也不用提防。如同走进桃花源。鸟儿欢快的在树丛里跳跃,发出各种美妙的叫声。蝉儿不甘落后,和着树叶的沙沙声,在这支交响乐中展现它特有的音色。傍晚,我们漫步在猛洞河边。一了山人禁不住感叹,从小就听过一个词“青山绿水”,没有亲眼所见,真的不知道果然有绿水。瞧,绿得这样清澈醉人。看来古人造字,确不是凭空想象的啊!

      山脚有一座凉亭,亭里有一方精致的水池,名曰“洗心池”。壁上流出涓涓泉水,清凉甘甜。大约是若要进这佛门圣地,皆须将世俗心、烦恼心洗净方可。众诗友争先恐后也来喝水洗心,感谢天公美意,借这圣洁之水洗出一颗锦绣之心。此时,在这群诗人心中,此处已不再是世人眼中的佛门山水,而是大自然冥冥之中赋予的湿淋淋的艺术生命。

                                  (三)老司城篇

      大自然总是把最精华的部分藏在它的最深处。老司城也不例外。没有身临其境,你永远也想象不出那“万马归朝”的神奇和壮观。当山以“群”做量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峦叠嶂”。此时,面对着千姿百态的雄伟景色,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重”,什么是“叠”。只见它绵延不断从西向东南依次排列着各种类似动物、人形的大山、尖山。西北略高,东南逐渐矮小,以中山、小山、矮山、丘陵等为主,一排排、一层层犹如海浪。当我们站在高处俯视天际边千山沉浮、相近处万山叠岫的奇景时,仿佛置身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我们的身心被震撼了。此时,所有的感叹和议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相机不停的拍啊、照啊,怎么也看不够。

      在“万马归朝”群山的中心,已有千年历史的老司城静静等待着一群诗人的到来。碧花庄也备好丰盛的晚宴招待远方的客人。它们用洁净的雨水洗去附着在客人身上的俗尘烦恼;它们要用雨帘将尘世喧嚣阻隔在大山之外。它们把山里千年的故事向山外人娓娓讲述;它们用妙曼的景色展现土家人的情怀。

      然而,这浪漫中却充满无比的艰辛。当我们坐在老旧的汽车里,剧烈颠簸在险峻的山路上;当我们冒雨苦苦行进在群山深处的羊肠小道上;当我们心疼地看着独木舟上自己的行囊裸露在大雨之中;当我们狼狈的蹲在独木舟里任凭暴风雨肆虐的横扫。我不由想起余秋雨的散文《庐山》里的一段话:“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突然与古代文人产生过对深切的认同。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慢浮滑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盛气凌人地来君临山水,因此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此时,我由衷的认同了这种熔铸感。面对大自然的天地造化,难道不值得我们用虔诚和劳累去对应吗?当我们竭尽全力站在这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前,令人由衷感到欣慰的是: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感悟,融入精神的最高境界。

      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们离开碧花庄、离开老司城时,雨会下得这样大。仿佛天庭把它贮存的神水一下打翻了。雷公殷勤的赶来助阵,天地间变成灰蒙蒙一片。青山躲在茫茫云海后面,是不忍和诗人们告别?还是怕诗人们带走它的灵秀?也许灵溪河知道。要不,它为什么满怀激情、扬起波浪乘载着诗人们坚定的踏上新的旅程?

                                   (四)王村篇

      如若不是这一场特大暴雨,我们将会从永顺坐车至哈尼宫,再从哈尼宫漂流到王村。那将又是一段多么浪漫的旅程啊!似乎老天有意要让诗人们对湘西留一个念想。或许若干年后,东方的诗友们终会来了这个心愿的。而现在,我们只能从陆路进村了。

      此行的最后一站——王村。它不是姓王的村庄,也不是以土司王的行宫而出名,倒是一部电影《芙蓉镇》使它声名远扬。看着村里完整保留着拍摄电影的场景、道具,走在长长的青石板上,不由让人回想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好多店铺门口挂着刘晓庆扮演的胡玉英卖米豆腐的剧照,十分抢眼。买一碗米豆腐尝尝,重庆诗友坚持认为就是重庆小吃“凉糕”之类的,不过凉糕是夏天吃的甜食,而米豆腐是放上各种佐料吃咸的,四季皆宜。习惯不同,口味不同,感觉也就不同了。不过,最让诗友们留连忘返的还是那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瀑布。

      这场暴雨使瀑布的气势陡增。混浊的河水汹涌而来,从我们眼前怒吼着像一幅巨大的银帘奔腾而下。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千军万马在咆哮。跌入山下的洪流蹦跳着冲过无数礁石的阻挡,顽强地投入浩荡的酉水河。我们久久的站在瀑布边,享受这惊心动魄的震撼,心灵仿佛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一条小路直通进瀑布里。原来这道山崖的半山腰有一道“凹槽”,可以一直走到对岸。刘年带领我们走进梦幻世界。雨雾飞溅在我们身上,兴奋中没有一个人躲避,大家不顾一切地冲进“水帘洞”。这里果真是别有洞天!“凹槽”十分宽敞,几尊原始山洞人的雕像栩栩如生。往前可直通土司王的行宫。从里向外看,隔着一道银帘,什么也看不清。流水声轰然震耳,寒气袭人。地上,石壁上湿漉漉的寸草不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人是多么渺小啊!

      晚上躺在床上,那壮观的瀑布依然在我脑海中跳跃,久久挥之不去。我努力寻找这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不问前途如何艰险,只要尚存一息,就拼将老命向前冲,哪怕粉身碎骨。就这样,我在苦思中沉沉睡去。

                                      尾声

      清晨,朝霞满天。我们背着行囊告别王村,心里久久不忍。

      再见了,湘西!再见了,刘年!再见了,东方诗风众诗友们!我们四天的旅程结束了,又该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中去为生计奔忙;为事业打拼;为柴米油盐而操劳。这相聚的日子实在太短太短。

      不!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们在网上相见的日子会很长很长。在格律体新诗的征途上,我们将携带感悟,饱含激情,以瀑布的勇气向前、向前!

       明年,寻阳江头的琵琶声再一次让我们翘首以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19:23:02编辑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