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说 网络语言》已经在我的博客转载。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4-9-12 18:34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说 网络语言》已经在我的博客转载。

TOP

推荐。无法操作精华

TOP

喜欢凤舞的深刻,每一篇都能触动心灵。

TOP

不乏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太多的议论和主张,对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企图心重了,离诗就愈远。”“诗本 ...
花间莺语 发表于 2014-9-11 17:27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不乏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太多的议论和主张,对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企图心重了,离诗就愈远。”“诗本身就是到达,就是结果。”认同!
浮云涌动霓霞生,尘世千秋循此情。亘古人寰呈万象,绝峰我自看天真。

TOP

《说阅读》




    毛姆说读书的第一要义在有趣,这一点我赞成他。开卷有益多少有点功利的味道,开卷有趣才是读书人热爱阅读的动因。这好比你需要说服自己才能去爱一个有钱有势背景好名头响却脾气大品位差的丑女人,爱一个聪慧美丽开朗幽默的姑娘却不需要丝毫勉强。当然也有枯燥而有益的书籍,但若恰好正能解答你某方面的疑惑,多半你也会觉得它有趣,豁然开朗不也正是读书的趣味之一?有益常常从有趣中得来,奔着有益去的一切作为,都难免欲速不达。虽然趣味人人各异,虽然有人的趣味并不高雅,但无疑坦白自己才更利于求得真知。


    若拿美人来比有趣的书籍,还可以继续引申一下,一是各人的审美观不同,实在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美的一个。二是有的美,只能显示整容术和化妆术的高超,有的却是天生丽质。当然也有如屈原所说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又重之以修能”,只不过这一种旷世难遇,屈指可数,大家只可围观惊羡。剩下的,喜欢浓妆艳抹就去追浓妆艳抹,喜欢清水芙蓉就去爱清水芙蓉,倒也相安无事。只要别去逼丑女素颜,别暴殄天物地让神仙姐姐挂上二斤油彩,不辨本来面目,此外都没有什么。


    微博上看到宗子兄说金代周昂的话“凡文章巧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得首肯。”拙于内而巧于外,这正是化妆术的精通者。化了妆才肯见人,不管怎么说,也还算是一种操守。总比直接跳出来吓人的好。面目可憎言语无味的人和文章我们都不少见,肯少些可憎加些味道,就算作者本意是为博赞美出风头,至少在客观上也尊重了一下读的人,总可算作用心良苦。只是真爱美的人,爱的绝不是乔装打扮的美,虽然可以对作者下的功夫,打扮的精心在意,礼貌性地表示一下尊敬,要说爱慕,那可差得远呢。譬如我近来常去读一位新浪达人,文学大咖的博文,文笔炼达,自如,说的都是些至理名言,只是,都不算是什么特有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后来我发现我喜欢去读的,其实就是他的掉书袋,那些个引言轶事,读来颇能引人遐思,好比用了名牌香水儿的女人,面貌虽然一般,味道却还好闻。毕竟是大咖,香水用得适度,若是一次喷上半瓶,再喜欢这香气,也只好掩面而逃。


    内外兼修的女人是耐看的女人,内外兼修的文章也是耐读的文章。那些让你知道在说什么之后,还想再读一遍的文章,靠的都是语言的精致隽永,情境氛围的制造烘托,使读者一遍遍地深入其中,好比去惯了的水泊林荫,即使熟悉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也仍然是时常欲往徜徉。更妙的是即使去了很多次,对你来说,仍然有如探索不尽的幽境。文章做到了这样,才是真趣,天趣。专注于画一张脸者,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2014-03-20






    《说诗》




    说什么是诗,就像说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一样,总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基本上都出自于个人的认知和体会。读者大众是很老实的,很少不懂装懂,也不惯于胡说八道,他们只爱读自己读得懂的,有共鸣的,能产生审美的愉快的,有能够体贴到自己某一种情绪的诗句,他们会记住,甚至常常想起来念一念。他们没法子装模作样地给诗歌下什么定义,心里可是明白得很,真诗伪诗,他们往往一眼就认得出。所以在中国,古诗是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教给小孩子念几首,新诗却常常被嘲笑,一些所谓的诗界名流也极为配合地时不时制造出一些低级笑料来,各种评奖更是丑态百出。以利益为先导,视嘲骂为荣光,把吸引眼球当终极目标,也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的一道奇观。

    读者大众不会说什么是诗,虽然心里自有一杆秤在。写过几句分行文字就自命诗人的,把诗歌当做博名求利交友谋生手段的,最爱对诗歌发表意见。于是各种门派,各种奇谭,不惮标新立异,最喜哗众取宠,够叫人眼花缭乱的。不光如此,还都喜欢把自己那一套当标准,当法度,总以为已诗之外更无诗,屈陶李杜都不在话下。奇葩程度,不断刷新。当然,妄人之外,也不乏有真诚的爱好者,真优秀的写作者,真有见识的鉴赏者,不过我老觉得太多的议论和主张,对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企图心重了,离诗就愈远。所以当下所最常见到的诗,要么是玩弄语言的文字游戏,要么是俗词滥调的老生常谈,要么是高举立场的时事评议,要么是风流浪子的抵死缠绵,更有口水飞溅的顾影自怜……这些东西即使看上去很美,很伟大光荣正确;虽然各有一套高大上的诗歌理论,各有一些摇旗呐喊的门徒跟从,然而跟能称之为艺术的诗歌,关系似乎真的不大。长时间读这样的东西,只能败坏人的胃口,使人香臭不辨,终于营养不良,对美无感,对爱无力,对生活无知。

    我从小喜欢读诗,因为性格内向,很多话只愿意说给自己,所以也学着写诗,当做情绪的出口。对我来说,诗本身就是到达,就是结果。诗歌既不会大于人品,更不会大于人生,缘木求鱼的事情,我不做。如果说诗歌改变了我一些什么,它只是使我对爱与美的触觉更加敏锐,使我内心有自愈之力,平和之能。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不更加希求别的。我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局限,自己的边界,从来不肯以诗人自居。基于个人一些冷眼旁观的经验,也不太愿意往诗人圈子里混。事实上任何的圈子,天性不喜麻烦的我,都不太肯沾边。列子的白鸥,察觉到人的机心就要飞走,我亦敏感如是。诗歌对我来说,只是疲惫烦郁之时想打开窗子呼吸的那一口新鲜空气。我自己绝不会去制造烟尘雾霾,遇烟尘雾霾,也必定要掩鼻。我愿意相信,新鲜空气仍有,总在某时某地。偶然有幸遇见,我会很开心。好诗总会有,即使世界已是黄沙漫漫,也总有不曾绝迹的生机旺盛的野草和鲜花。不过,去野外寻就有机会碰得见,到假花工坊里去找,那就几乎是不可能。



    2014-07-0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