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新的表现手法 传统是古典派新诗的旗帜之一,继承传统并不代表墨守成规。传统的手法加以变化,也能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手法出来。比如齐云的《环城公园的秋天》。 秋风如约而至,吹拂着 白发的夫妇,蹒跚的孩子 ——有人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是季节轮转年华又逝 没说是梦中的你的名字
晴空明净得如同水洗 空无一物却藏着永恒的秘密 ——有人问我在看什么 我说是云卷云舒北雁南飞 没说是看见你在云端里
傍晚的云霞在天空燃烧 金黄的野菊花盛开在草地 ——有人问我在笑什么 我说是秋山如媚秋树如醉 没说是回忆你的甜蜜
夜幕无声无息地降临 灯光摇荡在雨花潭里 我转过身,一滴泪落下 融进那轻漾的涟漪—— 没有人看见一丝痕迹 这诗就是综合运用传统手法,但最关键的,还是暗藏了推移的时间。从白昼到傍晚到夜幕的降临,一条时间的主线贯穿,对于事,反而蒙胧,并不点明。是在等待还是一天里发生的追思?宋词的结构是旧诗中最复杂的,一般都是事为主线,而这首颠倒之。至于情景交融,那显然继承了优秀的传统。 4.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 象征手法在现代派手里也是颇古的了,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早有象征,就算抛去这个因素,因为它被提出的很早,也大约可以称为“古”。但,就是这样,现代派的象征也依然没有被诗人成熟运用,很多诗人们的象征,空泛到什么都“象”,最终就只好落得个什么都不象。 也就说,象征手法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齐云的诗,在这方面就很杰出。因其给后来者立了个榜样,象征虽不是他的发现,但能成功掌握一个“度”,也是他很了不起的成就。 诗和论,是齐云最主要的特点。 齐云的理论他自己没有整理成完整全面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成系统。它是有着自己的体系的。不过可惜,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话,有时候并不适用。因此,从齐云平日的评论中揣测全般是不可能的。不过幸好齐云整理过一篇诗话,名曰《北窗诗话》。 由此我们可以挑出他理论上独到的地方说说,这就好象盲人的摸象,虽然只能摸到尾巴或腿,但只要心中明白这不是象的全部,是不至于闹太大笑话的。 1.诗贵真情. 这是在中国古代就被一再强调的。可惜,很多人都健忘。我想,这也不能避免,因为艺术总是要从自然流露到刻意为之的。既是刻意,那么无情的时候写写当练习也无可厚非。不过作者自己需要明白,这无情而为的东西,不是好诗。所以,无情而动笔不能算错,错就错在不能把这样的诗当成好诗。 很多人分不清这界限,长久了,就忘记情感在诗中的重要性。最近中国流行的那句“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就是此弊的沉积。 齐云在理论之中很着重的强调的这点,正是诗最重要的地方。
2.对古典派新诗全面的理论阐述与辩证。 比如什么是古典。貌似古典于古典的实质追求。
3.凝练的度的剖析。
4.语言的组成因素:轻重,长短,急缓等等与诗歌所传达情感的关系。 这是值得多说说的地方。注意到这个的人,新诗诗人中最先的是徐志摩,他写过一首模拟纤夫号子的诗,不过可惜他只是注意了一下,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齐云相比徐志摩,更进了一步,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但还有更多的有待发掘,恐要寄希于后人了。
5.提出歌词式的语言是未来很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 例举一下,林夕的语言,其实是很高的语言运用艺术,最关键的是,它还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其实,创造艺术是人的本能,是心理情绪的发泄最好的方式的说法早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有一点,是值得说说的。那就是艺术的价值问题。人只会保存对他有价值的东西,这也包括艺术。心理学证明,让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是“丑”的,因为它会引起别人的不快,比如孩子们总喜欢打杀癞蛤蟆,实在是因为他们讨厌它的缘故,青蛙的待遇就比它好得多,成年人很少追着癞蛤蟆打砸,但并不是说成年人就喜欢癞蛤蟆,实在是没那闲工夫。(注:这里的丑是美学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日常所说的丑) 觉得丑的就消灭,是人的本能,不能被理解的就是丑的, 丑对人来说没有价值。所以,有些东西注定要被人们抛弃。 从这点上思考,也就会明白齐云此说提出的价值。
6.找到古体(旧诗)翻译难度的根源 那就是因为旧诗的形式,美学有个重要论点,就是形式同内容是不可分的。
7..有意象诗与无意象的提出。 直抒与含蓄,是一直被前人和现代人争辩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倾向一边而讨伐另一边,能兼而欣赏两种作品的,是很少的。虽是如此,但想到去找原因的人恐怕有,但我不认识。找到原因的人肯定没有,齐云此说就完美解答了这个问题。 其他的,恐怕也难归纳完整,最突出的,就是赏析诗作时的包容性,每一种写作倾向都不排斥,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少的。 解读诗作时候能够抓住诗的本质——情绪。
深厚博大的学识加上深入的理解能力,睿智的思辨,就是齐云和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