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小狐和逐明写得都很好。有一点缺点,小狐的诗用词表达不够准确,想象较窄,逐明的节奏和意境不够自然。。。谢谢两位!
于洛生 诗花朵 http://www.52poet.com

TOP

谢谢于老师,那我选几首请你指导。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茶意如斯

在琐碎嘈杂的都市里
渴望丹山碧水
希冀绿色的荫凉
遮蔽暴晒的灵魂
邀明月清风
伴绕梁清音
掀开杯盖
迎面香茗
那一片片叶子
吸日月之精华
含山川之神韵
在寂静中尽舒广袖
在清水中释放怀情
清苦 清香 清纯
得趣 得慧 得神
浸润着唐代的典雅
漂逸着缠绵灵润
从宋词中走来
把薛涛的诗笺洗浣
纯净了文人墨客的情怀
还原了帝王将相的人性

那绿色的血液
清醇的乳汁
滋润着干渴
洗脱着疲惫
冲淡心灵的浮尘
它没有
烟的刺激酒的迷醉
给你的是
妥帖含蓄和清醒
生命的灵魂之饮
在茶带来的静谧中
心情渐渐的沉淀和放松
思绪也恢复到至真
邀约着这份清寂的至真
与平淡从容中追求永恒
时光模糊了脚印
美在于不争在于共融
勇敢的抓住灵魂的缰绳
不变的是揣在怀里的那份
坚定

抓住灵魂的缰绳---<茶意如斯>赏析

文/西门独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来都被文人雅士们所津津乐道。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曾写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春雨初霁,闲居无事,便信笔涂抹作草,随心品鉴杯茶。这种行为极其形象地渗透出了茶在文化人中的作用:一种意境的催化剂。什么意境呢?大概就体现在这个“闲”字上。在闲的时候,喝茶,然后品味——苦?涩?然而却是美妙的,一种看上去很矛盾的感觉。虽然每个人的味觉感受大致是一样的,但心理感受却是不同的。于是就产生了贝西的这首《茶意如斯》。
贝西提到这是一首获奖作品,我在这儿品评无疑于或更甚于班门弄斧。不过我觉得人是应该有些班门弄斧的气概的。
不过真正的气概我看来却在这首诗里。贝西把茶的意境作为自己的一个精神向往,一种在精神上逃避抑或是远离“琐碎嘈杂的都市”的寄托。而这种意境源自于“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物理属性,更源自于“浸润着唐代的典雅,漂逸着”宋代的“缠绵灵润”的历史底蕴。这样大气的句子出自一个女性之手,不得不叹服。而区别于“烟的刺激、酒的迷醉”,茶“纯净了文人墨客的情怀”“冲淡心灵的浮尘”,给人以“妥帖的含蓄和清醒”。而在“琐碎嘈杂的都市”中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含蓄和清醒,使自己“心情放松、思绪恢复到至真”,以便保持“揣在怀里的那份坚定”。这份坚定是一个强者追求永恒的声明和决心。说的通俗一点,作者就是试图在告诉我们:静下心来,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不要受外界的各种干扰。
“勇敢地抓住灵魂的缰绳!”何其壮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女性单薄的身躯在诱惑的妖魔面前是何等的渺小,然而那只抓住灵魂的缰绳的手却那么强壮,纹丝不动,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两个字:坚定。而单单品茶就能做到这一点吗?那是无稽之谈。所以就我理解而言,作者的本意就在于说明,我们要通过类似品茶这样的行动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少受一些世俗的干扰。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不能随波逐流。
这是一首好诗,好在揭示的道理,好在大气的遣词造句。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黑色的舞动

波伏娃 木子美
邓肯 芙蓉姐姐
到底是谁
不知道
想哭
在自己的茧里睡觉
郁闷的鸟儿在心里飞

比夜还深的是
伤口
在伤口上洒盐
痛快淋漓
悖离是快乐的
尖叫的玫瑰
伴着声音的跌落
寻找足尖上的妩媚

总以为梦是彩色的
才刚发现
梦很胆怯
不敢还原世界
搜索梦的碎片
黑色的吊带
扭结着
纠缠着
在黑夜里舞动
推开岁月
呼吸蕾丝
双臂环绕空气
灵于是氤氲缠绵
缱卷某种共鸣
又好像永远难以
接近别人的人生
一场在梦里
不会被刺杀的打斗
一种难以确定的气流
在排斥本来可以的亲近
酒和文字的十字架上
没有圣经
这一章节无字……

诗评:星月舞剑

这是好诗,比较成熟的一首。诗里的意象,表达着某种古典与现代的冲突。邓肯,现代舞之母,经典的心灵比照与回归。先是木子美,之后芙蓉姐姐,出“新”遂“奇”的网络新宠,据说在水木清华上的点击率,使网络爆炸。贝西裁取了舞者这个视角,表达内心经冲击后,难以抚平的余波。诗歌这种艺术表达的短制形式,关键是意象的营造。外物,经心灵过滤后,所形成的意象,通过文字的载体,沟通读者内心的灵动,诗歌也就完成了它艺术使命演绎的内在的全过程。贝西的这首黑色的舞动,是心灵蒙生迷茫,象走在原始的森林中,突然变向。这种失迷的心态,表达得淋漓。一首诗的产生,多般是心灵的震撼,先能感动写者自己的文字,然后才能感动读者的心灵。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隐含的意象,如:“梦很胆怯/不敢还原世界/搜索梦的碎片” 舞者,是生命的舞动。杨丽萍曾说:“舞蹈,其本质就是与死人灵魂的沟通。”从舞蹈的起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舞蹈所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意象。天与地,人与天地,有着某种联系,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呈现与寄托形而上的精神。这种还原的语言,很另类,象一个虚空的梦,很容易产生沉睡灵魂的深处的颤栗。
百人读诗,百样体会,这既是朦胧诗的艺术魅力,也是诗本质上的高端性。诗,是站在艺术诸种形式塔尖上的舞者,是某种生命的呐喊者。在月光五十家园里,写诗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只要有诗呈现,就有力量。可能与其风雨人生的励炼有关联吧。很喜欢这首诗,它表达了对心灵的关照与深刻的思考。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黑色的舞动(修改后)

黑色的吊带
扭结着
纠缠着
在黑夜里舞动
推开岁月
呼吸蕾丝
双臂环绕空气
缱绻某种共鸣
心灵氤氲缠绵
排斥那原本的亲近


比夜还深的
是伤口
再撒盐
疼得痛快淋漓
快乐悖离
尖叫玫瑰
搜索梦的碎片
发现梦很胆怯
伴着声音跌落
寻找足尖上的妩媚

诗评:西门独行

按我的理解,作者是在描述一个芭蕾舞者。当然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一直认为诗的功用其实就是表达一种意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希望如果我曲解了作者的意思不会被怪罪。
诗的上半节通过舞者形体和动作的描述突出了“缱绻某种共鸣,心灵氤氲缠绵,排斥那原本的亲近”的内心世界,但是我觉得这儿有点问题。这句话是不通的,确切说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是“缱绻某种共鸣,心灵氤氲缠绵”,那就不能又“排斥那原本的亲近”。因为“缱绻,不相离也。——《说文新附》”,既然是不相离,怎么能又是排斥亲近呢?所以这儿我感到比较费解,作者到底是想表达“缱绻”呢,还是“相离”呢?或者说是空气使之“相离”了呢?
下半节一开始仍然是表达舞者痛快淋漓的表演状态,作者用伤口撒盐来描述这种状态,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能使舞者自己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的前提是隐喻为“伤口撒盐”的痛苦的努力奋斗的过程。但随后也表达了在这种自信的状态背后所潜伏的对理想破灭的一种恐惧。因为努力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或者说是一种令自己满意的回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在为之努力。而对是否能实现,我们没有把握。因而不断努力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快乐悖离”的过程,我们也会往往发现“梦很胆怯”,理想有时候是那么脆弱地被残酷的现实击破,使我们会变得小心翼翼,“胆怯”。最后作者又回归了乐观、向上的心态,仍然是积极的“寻找”“妩媚”。
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黑夜里痛快地舞动的芭蕾舞演员的形象,同时也深深地刻画了她的内心世界,一种矛盾的但又是乐观的心态。字句组合方面我觉得很现代,一系列的词性活用给人感觉很新鲜,同时也佩服作者的灵性。
希望作者多出好的作品!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迷路

天气暧昧

要下不下

黏糊湖的

迷路了

藓苔

森林

 

青蛙王子

恐龙童话

越陷越深

要死了

沼泽

泥泞

 

走出来

不是为了在进去

站起来

不是为了再滑倒

飞起来

快乐美丽小精灵

诗评:星月舞剑

诗者的《迷路》,写了心路的迷茫。从整体上看,沉郁。诗眼,写得很棒。有灵性的一首,是灵动潜质的呈现。特别地喜欢这一句:/站起来/不是为了再滑倒/走出来/不是为了再进去……这一进一出,将诗者的心情发掘得且深且透。一首诗,精彩之处,一二即可。亮点一闪,又灭。留下的,是让读诗的人延旧时的记忆,去无限地拓展和想象。但是,贝西此诗不足之外,还是写浅,如何写厚,也还是个修为的问题,修为,需要过程,多思考,多练习,多写作,多交流,是为“捷径”。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野性的呼唤

广袤的雪野上
皓皓的银霜
厚重的冰层
蓊郁有致的寒带松针
仰啸的独狼
野性的呼唤
粗糙喑哑

依稀片断的记忆
缕缕殷红的凄楚泪滴
在空中横飞
化作血雾迷蒙
透过岁月的镂空
诡异的夜色氤氲
孤寂的过客
走进袅袅的魔法烟幕
躲不过无可言喻的魔咒

意识跨越时空
隐身自己的纯真年代
归返无邪的过往时光
当圆盈满月窈窕升起
粲然银光
大地遍行寂然
万物在无尽的美丽中
默然无语
聆听独狼
野性的呼唤

狼性?人性?——贝西《野性的呼唤》读后

文/西门独行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狼的形象都不是怎么的太好。
“狼子野心”、“豺狼虎豹”、“狼狈为奸”都是十足的贬义。
在西方的神话或者叫传说中,狼人是一个很神秘的种族,而普通人只要接受狼人的血之后(不论是主动或者是被动如被咬),在月圆之夜就会变为狼人。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狼人的形象相当的恐怖,这可能也是狼人这个传说在西方人心目中留下的恐惧的感官反映。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比如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就似乎带有那么些赞赏的情绪(说是犬,其实我觉得还是狼)。这个呼唤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不绝于耳。
去年有本很畅销的书《狼图腾》,对狼有相当细致的描写。而市面上诸如《狼性》的书也是琳琅满目。
我不由得惊叹于人们观念改变的神速。
而人们重新认识狼,对狼赞赏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在于对狼那种凶残本性的扬弃,而发掘出狼性中能够强烈适应环境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人说现在的社会其实是遵循丛林法则的,从这点上看人类应该向狼们学习。不可否认,这话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让人有些恐惧,有些不敢面对。这么说来,狼的这种优点对于人来讲就是相当的有用了。

在诗中,贝西把整个场景置于月圆之夜的广袤雪原上,而且那儿赫然蹲着一只长啸的狼,让我不禁怀疑这个是狼人么?这个喻景着实让人寒而栗。“隐身自己的纯真年代,归返无邪的过往时光”这是诗眼,透过这儿,我宁愿把诗理解成为一种批判,对人性沦丧而狼性彰显的社会病态的批判。而“大地遍行寂然,默然无语”是我们现状的准确描述。没有人站出来反驳,大家都在默认这个事实。“野性”这个词现在似乎正趋于褒义,盖指一种超出世俗的精神,但我还是觉得人应该“野性”少一些。作者的本意很可能如我所说,是在赞扬这种“野性”,赞扬这种万物寂静,惟我独尊的霸气,恕我不能苟同。人有些霸气是好的,不过像狼那样就有些极端了。

我坚信,人性的光辉最终一定能够战胜所谓的“狼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5 22:39:57编辑过]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G弦上的梦

打开了

  久已尘封的琴盒

沉睡着金色的小提琴

 

有谁拉动命运之弓

  波纹向琴弦的两边颤动

飘出了优美的和声

 

有谁写出G弦上的歌

  他却不知

G弦上还有梦

 

和风细雨的晚上

  一个醉意的揉弦

牵出了秋日的私语

 

很久以前的那个秘密

  变成了

一些音符在跳动

……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那夜没有星光

那夜没有星光

听得见风的嘶鸣

雨噼噼啪啪的叩击

落满尘土的窗棂

缱绻的思绪

就这样被震落了

震落的还有心的网

那是多少次曾经开启

又多少次合上的网啊

被再次撕裂

你说 爱会上瘾的

骗我吧 我爱你

柔软的心灵

就那么被揪了一下

抖动的郁闷

走出困顿的妩媚

泪痕的碎屑

游戈着漂泊着

在曼妙的时刻

缥缈的梦境

哪怕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也是情愿的……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春的和弦

火热的夏夜

春的气息弥漫

没有前奏

演绎华彩乐段

没有语言

奏响春的和弦

那曾经远离的纯粹

那曾经久违的简单

霎那间的回归

充满对生命的感恩与思念

 

夜与释放的和谐

柔化了心田

不敢奢望

没有休止的乐段

只把淡淡的伤感

化作一个小小的附点

追随一个动人的音符

让美好延绵
贝西的BLOG:http://blog.sina.com.cn/bessiejhf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