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东方诗人宁夏行
                                                                  一
      如果一定要为“宁夏行”冠以修饰词,我更愿意用“惊喜”来形容,因为,此行许多环节的精彩程度,都在大家的想象之外,惊喜一个连一个,塞外江南的魅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宁夏——这个美丽的名字,这辈子是忘不掉了。

      与往年不同,2014年的“银川之旅”被安排在8月9日——13日。资料显示,每年5-10月是宁夏的最佳旅游时节,特别是夏季的宁夏,到处生机勃勃却没有东部和南部的暑气,是一个避暑观光的好地方。此时,没有风沙肆虐,各种水果上市,闻名天下的中卫硒砂瓜,又大又甜,真的是“吃一口,甜掉牙”。可见,承办2014年“东方诗风”年会的宁夏日报高级记者、诗人魏萍女士的精心之处,她把宁夏最美的季节奉献给了大家。

      为保证此次活动万无一失,魏萍与宁夏方的刘策(书法家、诗人,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巡视员)、杨波(著名诗人、书法家,原银川市人大副主任)先后三次议事,把各种方案拆开来,揉碎了,一遍遍筛选过滤,选择最佳和最合理的游览路线,甚至包括随队药品这样的细节,他们也想到了。临到8月7日又第四次聚会商议,这次杨少青(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宁夏文史馆原馆长、自治区政府参事)老哥也参加了,并由他出面正式邀请宁夏作协会员、著名诗人杨森君参加11号的诗友谊联会。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一届“先行官”都为东方诗风立下汗马功劳。比如湘西之行送走最后一位诗友,自己穿着湿衣服连夜赶往北京开会的刘年;又如为与池州学院联谊而奔走,几乎虚脱的卜白;再如为与华亭诗社联谊操劳至凌晨,喉咙嘶哑的一了山人;这一次,魏萍也累病了,电话里她不停地咳嗽,让人心疼不已。记得2012年7月重庆酉阳“桃源在我心中”活动时,魏萍的腿就肿得厉害,回银川后她一直服中药,据说已经痊愈了。可是,12日晚住宿“沙漠人家”蒙古包时,我发现她的腿又肿了,一层担忧猛然笼罩我的心头:连续奔波,魏萍还能吃得消吗?

      与我同样纠结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因病无法参加的山西梁志宏先生,他不仅一直关注此次行程,同时也在关注魏萍的健康:“银川进行曲已是尾声,此行将在东方诗风史上写下精彩的一笔!魏萍老师辛苦了。前年一累便浮肿的腿能承受得了吗?”看到这样的问候,我想,感动的一定远不止魏萍一人。对每一位“先行官”我们都心存感激,东方诗风的史册永远会记下他们的名字。

       在宁夏友人缜密的筹划中,“东方诗人宁夏行”拉开序幕。天佑东方,从9日在银川百吉酒店报到至14日沙湖的后续活动,总共6天时间,魏萍和32位参与者安然无恙,累并快乐着。
     
      写到这里,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那就打破惯例,绕过报到那天许多感人的细节,直奔主题吧,看看宁夏带给我们都有哪些惊喜。

TOP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4-8-24 14:35 编辑

.                                                                                 二
      8月10日,晴,参观水洞沟、回乡文化园、南关清真寺。

      以探索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为起始,我们翻开银川厚重的一页。早晨8点,大巴准时向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出发。说起银川的著名景点,美女导游小吕如数家珍,车厢里出奇的安静,诗友们生怕听漏了什么,奇异的风景不时从窗外闪过吸引眼球,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笑容,眼角眉梢写满了好奇与兴奋。

     19公里的路程,仿佛眨眼就到了,刻着巨大脸谱的石柱矗立在广袤的荒原上,为我们打开穿越时空隧道的大门。自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从这里发现史前文化遗址开始,在近一个世纪漫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5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和古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火辣辣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背上生疼,诗友们顾不上这些,在遗址博物院门前,留下第一张“全家福”。这个建筑与沙漠的颜色近似,面积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经过大规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进门,一组名为《发现》的雕塑映入眼帘:一群原始人顶着凌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迁徙,当他们翻过沙丘绕过土林来到今天一处叫做水洞沟的地方时,看到眼前有碧绿的草原、湖泊,远处有奔跑的羚羊和野牛时,他们放下行装就地开始一段新生活,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水洞沟文化。

      橱窗里,史前人类遗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比比皆是,据说考古人员曾用这类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样子,剥皮切肉砸骨并在石板上烹煮,结果体验到了与先民同样的快乐。导游神秘的告诉我们,待会儿还要观看5D电影,5D?没听说过,只看过3D电影。我们好奇地走进大厅,“哇”大家惊呼起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水草丰美,近处山石耸立、沟壑纵横。工作人员叫起来:“演出要开始了,请60岁以上的站在上面的平台,60岁以下的站在下面的平台,尽量往前站,越靠前越刺激。”是吗?我和芳草、丝雨挤进第一排。灯光暗下来,山洞里出现了史前人类,他们打制石器,渔猎生活,远处草滩上出现了肥美的牛羊,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其乐融融。忽然,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远处的先民们拼命奔跑,往高处逃命。紧接着洪水肆掠、山崩地裂,脚下的平台也剧烈地抖动起来,身旁的山石倾斜了,沟壑冒出红光,仿佛“5.12汶川大地震”来临,人们惊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与众不同之处。它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生活和生产场景以及一些令人震撼的灾难场景。我们被这唯美、逼真和新颖的艺术构思所折服,三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时光不再是距离,动感体验让我们瞬间实现了三万年的穿越。这就是宁夏给东方诗人第一个惊喜,由此,惊喜接踵而至。

      “张三小店”,上世纪20年代一个土坯小旅店何以会在考古界闻名?原来,当年那两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对水洞沟进行科学考察和发掘时,不仅住在张三小店,还把小店标注在他绘制的地图上,随着考古发掘的报告首次在国外发表,“张三小店”便在国际古生物界出了名。据说当时张三夫妇第一次看到蓝眼睛的外国人,还热情的把卧室让给他们,自己睡客房。

     这家小店总共只有一间客房,大土炕的上方悬着房梁,因为西北人忌讳,说睁眼不能见粱,正对着房梁睡不吉利,便在房梁下砌一尺多高的土坯,即可把炕隔开,又可放置马灯。这盏马灯引起苦瓜居士的遐想,只见他坐在炕沿,手举马灯,唱着“红灯记”选段,让一了山人为他留了张很搞笑的影。门口一辆有点像还珠格格坐过的那种木质小车很精致,成为许多诗友照相的道具。

      告别水洞沟村,乘电瓶车到芦花谷,我们从史前走进诗里,诗意的名字很容易让人产生梦幻的感觉。从没有这样近距离看过芦苇,看着它高大挺拔的样子,我不停地问花仙子像不像沙家浜里的芦苇,会不会更像白洋淀的芦苇?眼前千军万马奔腾的绿,感觉很有宁夏人刚毅、豪爽、敦厚的性格。大风吹来,芦花摇曳,我们走进苇丛中的栈道,融化在绿海之中。远处,一只驼队从断崖上走过,绿杨丝雨牵着我的手激动得跳起来,忙不迭拿出手机,以驼队为背景,留下珍贵的镜头。

      穿过约3公里的芦花谷,登上一堆黄土,石碑告诉我们,这属于明长城遗址,城墙那边,是内蒙的鄂尔多斯境内。微斋先生站在坡顶,眺望远方,聆听金戈铁马的撞击声,他一定想起了范仲淹的《渔家傲》。诗友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沉思,或抒发感慨,导游在前面喊破了嗓子,大家也不愿离去。

      远处是红山湖码头,乘坐游船观赏水岸长城,这是我们使用的第二种交通工具,之后还有三种是城里人意想不到的,这种令人心动的旅程,是水洞沟独一无二的创举,也足以说明水洞沟景区之大。在一片荒漠中,能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残缺的土夯明长城矗立于水岸之上,显得格外雄浑与苍凉。诗友们身穿红色救生衣,不停按着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仿佛九江之旅泛舟鄱阳湖的再现。

      骡车没坐过吧?想起那首歌“长鞭哎那个咿呀甩吔,啪啪地响啊,唉嘿咿哟,赶起那个马车哎……”对了,那是马车,不过也一样了,这个原生态的感觉是宝马不能比拟的。坐在骡车上,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内心对魏萍充满感激,若不是她勇于承担辛苦筹备,我们一行人做梦也想不到今生会有这样的体验。莫非真有心灵感应?花仙子此时也感动的想哭。下了骡车,我们近距离观赏鸵鸟,给滩羊喂草,居然还看见一种神兽:四角羊。天哪!两只角向上弯曲,两只角向下弯曲,怎么会有这样奇特的脑袋?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该坐骆驼车进入大峡谷了,我和金谷夫妇、浮云夫妇等同行,我们侧身坐在车沿上,看着骆驼尾巴在肥大的屁股中间左右晃动,听着驼铃声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了,大西北粗犷的歌声。金谷请车老板来一首,谁料他用手敲敲车棚,上面一排红字:“唱歌10元”,浮云老师豪爽的一挥手:“哎呀,不就10块钱吗?多大的事,唱一首,我来给”,车老板唱起“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悠悠扬扬,大家不禁跟着一起吼起来。等下了车,付了钱,一车人才想起不对呀,十五的月亮干嘛要你唱?我们也会唱啊,你该唱首花儿嘛。听见抱怨,车老板也不理我们,牵着骆驼笑呵呵走人了。又一辆驼车到站,芳草兴奋地跑过来说他们的车老板可好了,各种西北民歌唱得一车人心花怒放,把我们羡慕得呀。

      前面是深藏峡谷岩壁中的“藏兵洞“了,这又是景区一大亮点,据说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整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蜿蜒无尽的地道,没有导游带领绝对找不到出口,有许多挖掘出的古物,如当年地道中的各式陷阱、滚木雷石等,刺激惊险,虽然经过整修,但感觉不出太多的人工气息,是难得令人称奇的遗迹。

      走进大峡谷才知道什么叫震撼。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形成千奇百怪的形像,这就是传说中的“地老天荒”?面对神奇的雅丹地貌,人们心生敬畏。藏兵洞果真别有洞天,我们虽然紧跟导游,但由于光线昏暗,还是相互间走散了,不过,在一些宽敞的转角处又会看见熟面孔。据称,清理出的“藏兵洞”约长1200米,仅占总长度的四分之一,地道里有兵库、粮仓、伙房、居室和会议厅,一口井至今还有水。爬上一段近乎90度的阶梯,让诗酒自娱和青木之灵一类“重量级人物”深感吃力。我们小心翼翼走过罩着玻璃的陷阱,约一丈深的陷阱里插满尖锐的鹿角,甚是恐怖。

      走着走着忽然发觉又找不到导游了,这一段好黑,还有个岔口,我和秋水潋滟犹豫片刻,毅然决定顺左手走。知道“天罗地网”这个词,今天真正见识了麻绳编织的“地网”,脚边好大一个陷阱,下面不会是鹿角吧?咋怎么粗壮锋利?上面铺着地网,踩上去软软的,下了我一跳。秋水潋滟带着眼镜,正不知怎么走,我伸手抓住他,相互扶持总算过来了。回头一看,还有个黑影摇摇晃晃走在地网上,好像是浮云老师,他胆子蛮大的。500年前的边塞守军用智慧让我们大开眼界,这又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钻出地道便是红山堡,是明代守军的兵营,与藏兵洞一个体系。在拱形的城堡门前,我觉得应该请魏萍唱一首陕西版的“走西口”,她却声情并茂地唱起山西民歌“赶牲灵”,高亢的腔调原汁原味,唱出了西部大地的广袤与厚重。走在后面的诗友不知道是魏萍在唱,还在问是哪里在唱?这么好听。

     返回水洞沟遗址博物院要在多功能厅交流,这次的交通工具任你想象力再丰富也想不到,居然是拖拉机,还是“豪华”的。后面拖个带花边顶棚的车厢,能坐十来个人,哈哈,这可把大家乐坏了,争先恐后爬上去,“突突突”一发动,顿时“大风起兮旗飞扬”,两车人醉得找不着北。这年头,旅游景区还有用拖拉机载客的,宁夏人怎么想到的呀?把西部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全部囊括,这让坐贯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的游客怎么不感到这一趟来得值啊!

      多功能大厅里安静极了,诗友们埋头在座位上苦思冥想,没人监考啊,有的只是水洞沟旅游公司负责网络营销的粱利期待的目光。我环视大厅,心中调侃“不带这么玩儿的,现场交卷啊?”,魏萍哭笑不得:“诗友们别这么严肃,怎么弄得跟高考似得”。“快枪手”们果然厉害,开始交卷了,诗酒、金谷、祥子、白浪、青木纷纷挥毫,微斋、浮云、秋水、紫光……一首首诗变成书法作品,乐得小粱合不拢嘴。等到在回乡文化园吃上午饭,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魏萍感叹,老师们太认真了,而老师们则觉得,不这样不足以报答公司大股东高瑞芝女士和刘总特意为大家安排的全程采风活动。

      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怎能不来中华回乡文化园?这个景区始建于2002年,总占地面积1000亩,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是“回博馆里读历史、礼拜殿中听邦克、阿依莎宫品回宴、曼苏尔宫赏歌舞、纳家户旁逛回街”系列。我们这顿午餐以回乡特色小吃为主,非常丰盛,十几个小碗堆在眼前,不知道先吃谁。呈“回”字形的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所回族博物馆,在这里我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就是回族人啊,我要对我的回族同胞问候一声:“安塞俩目而来一库姆!”(愿安拉赐福你们平安!)

      凸显伊斯兰文化风韵的金色礼仪大殿用“富丽堂皇”或“金碧辉煌”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壁面与殿柱镶满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布满伊斯兰花卉与阿文图案装饰。因回族妇女进礼拜大殿是不允许穿裙子和头发见天,所以同来的汉族姐妹们或穿上长袍,或戴上头巾,虔诚的进入大厅,席地而坐,听阿訇讲古兰经,过了一把少数民族的瘾。有照片为证,姐妹们漂亮极了。

      一天的采风已近尾声,从回乡文化园出来,诗友们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山”之感,南关清真寺就免了。一来礼拜已经做完,人都散了;二来大家也确实有点累。于是,约定自由活动之后,晚上21点在百吉酒店811房间召开2014年“银川年会”。

      不经意间,东方诗风论坛年会已是第十届了。诗酒自娱首先代表论坛,对魏萍诗友为此次年会成功举行付出的热情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历次年会,诗酒自娱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说,历次年会都具有论坛的法定效力,作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决定,对论坛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他希望集思广益,请大家畅所欲言,为论坛把脉会诊。诗友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既提出问题,又积极建言方案,响水滩客的发言最有建设性,大家很快达成一致。

      当祥子经过再三权衡,在即将离时队郑重表态:从魏萍手中接过“东方”火炬,返回内蒙后,就开始酝酿明年年会,希望明年在乌兰察布大草原为诗友们捧出一场精美的盛宴。我将它写进了年会的记录里。(待续)

TOP

谢谢老姐,你辛苦了!写的真是很详细,很入神,语言风趣。再次谢谢!我今天回到住处,打开电脑才开完。

TOP

飘飘也进了清真寺吗?也听了古兰经,做了礼拜?

TOP

坐驼车

串串驼车走大荒,花儿小调漫悠扬。
盘旋飞鸟低头辨,宾主相和荡四方。

莫道悠悠峡谷长,晴空暖日抖丝缰。
小风熏得游人醉,千载风情细细量。

TOP

回复 84# 人到中年


    是的,进了金色礼仪大殿,那个穿蓝色长袍的就是飘飘,我们都没有做礼拜,只听了一段古兰经。绿色长袍是花仙子,白色长袍是芳草。可爱吧?

TOP

海棠辛苦了,只有细心的你才能写出这么好的游记,学习拜读佳作!

TOP

回复 86# 海棠依旧


    嗯!像黄梅戏里的七仙女呢!

TOP

西夏王陵
      
一个神秘的王朝
沉睡在高山大河之间
冷冷的梦磅礴而苍凉
如突然崩断的弦

曾以璀璨的文明
滋养广袤肥美的家园
金戈铁马的猛烈碰撞
你瞬间跌落史前

走近高大的陵台
离你的历史还有多远
与时间和沙暴抗衡的
何止羌笛的幽怨

风雨中丢失西夏一页
五千年史册便是残缺

TOP

回复 84# 人到中年

只是好玩,一种感受,并不冒犯上帝:))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