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灌水]对联练习日记

 技巧手法联系一 [重叠]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迭字之间,不可以断句。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个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

出句:万里云天空寂寂 [失忆]
对句;一江春水软绵绵 [自己]

出句:山山水水乃真趣 [山涛创意]
对句:荡荡悠悠见性情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二(典故)

将联语之意寓历史掌故之中,借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以表达联语的思想内容的作联方法叫用典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可用的典故很多,比如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等,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因此,用典法在联语制作中运用的比较广泛。大家看一看李渔所著《笠翁对韵》,就会发现其中近一半的内容是用典,比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等等。我国旧体诗文中多喜用典。对联制作中也不例外,不少对联因为用典而使其光彩夺目,文情隽永。


出句:门前三径故人来 [飞扬跋扈]
对句:梦里五湖相忆远 [自己]

出句注:蒋诩是西汉末年的刺史,以廉直著名。王莽居摄,不肯委身事贼。于是以病免官归乡里,足不出户,以沉默表示了反对王莽。蒋诩退隐之后,曾在舍前的竹下开三径,平时闭门谢客,轻易不肯见人,只有老朋友求仲和羊仲来了,才会出来。

技巧手法练习三(反复)

为了加强楹联的语气,以突出联意,加深联语的深度和广度,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词、句子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又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

出句:笑无妨,骂无妨,世事无妨随意 [飞扬跋扈]
对句;痴尽可,狂尽可,文章尽可率真 [自己]

:)不错,弟弟辛苦!~学习。。。。
浊世清莲香一脉 红尘白浪韵无边 在水一方群号:13130891

TOP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七(加减:增字)

加减法,又称续填法,是为了某种需要,将某副楹联的上下联增加或减少一些字词或笔划,使联意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意境,组成新的楹联的制联方法。这种作联的方法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时常出现,所撰楹联多含有诙谐、戏谑、讽刺意味。


加减笔画和减字技巧略,练习一下常见的增字或增句联。

出题:

一、

上联:一肩明月 一肩明月樵歌远
下联:两袖清风 两袖清风暮鼓深

要求:任意增字或增句,变成五言、七言或长联均可;上下联可以换位。(“一肩明月”用在下联,“两袖清风”用在上联都可以。)

二、

上联:赤兔 赤兔安能食孙饭
下联:乌骓 乌骓不肯过江东

要求:同上。(出题尽管字数少,不同于镶嵌,只是为了有更多的空间,对于熟悉“关羽”和“项羽”的朋友,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感情。)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八(比喻:明喻)

在修辞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无论诗词曲赋、散文韵文,这一方法可说无处不在。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其基本的含义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它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喻体(作比的事物)、比喻词(如、像、似、是……。在楹联创作中,这一修辞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形式。


1、明喻

这种形式多带有比喻词,以“如”、“像”、“似”、“若”等连接本体和喻体。

出句:思如骏马缰须放[谢青堂]
对句:势若天风气自达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九(比喻:暗喻)

2.隐喻
  又称暗喻,即省去比喻词,隐去了比喻的形迹。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隐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明喻的形式是相类的关系,隐喻的形式却是相合的关系。

出句:秋风本是雁留痕[飞扬跋扈]
对句:明月原来天写意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四十(夸张)

与比喻一样,夸张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将其巧妙地夸大或缩小,以造成一种奇观效果,如运用得法,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言过其实”的语言,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的制联方法就是夸张法。夸张可分两种,一种是把所要表达的事物从性质、状态、数量等方面直接夸大或缩小,类似的描写叫做单纯夸张;另一种是通过比喻、比拟、借代、对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夸张法,称作间接夸张。

出句:当阳桥上一声吼,河水倒流(取材于戏曲中)
对句:诸葛手中五尺琴,曹兵急退 [自己]

“比喻”的技巧手法中的“借喻”也不另外出题了。

“节缩”的技巧手法就不练习了,无非是一个“省略语”的用法,只要省略得合理就行。

夸张手法的种类,细分也有几个,就不一一举例了。

TOP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四(镶字:数字)

镶字定义(详细参看固顶帖):

镶字,是为了把话说得舒缓和郑重,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镶”到紧要的字中。表面上看,所镶之字反复出现,实际上突出的仍是主体字词。

自写成联。

要求:镶数字,单联最少两个数字。:)

上联:刻骨相思,三言两语难说尽
下联:揪心寂寞,百转千回总忆空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五(比拟:拟人)

根据感情的需要,作者特意以人喻物,或者以物喻人,或把甲当作乙来描绘,这种制联方法称为比拟法。通常人们将被比拟的对象称为主体,比拟的部分称拟体。运用比拟法,可以使楹联更加生动,意味深长,因此,有人称它是一种“人物交融”的辞格。比拟法有拟人和拟物两种。

出句:轻薄晓雾又欺山[林间姝境](今音)
对句:浪漫风情常曳柳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六(比拟:拟物)

根据感情的需要,作者特意以人喻物,或者以物喻人,或把甲当作乙来描绘,这种制联方法称为比拟法。通常人们将被比拟的对象称为主体,比拟的部分称拟体。运用比拟法,可以使楹联更加生动,意味深长,因此,有人称它是一种“人物交融”的辞格。比拟法有拟人和拟物两种。


出句:直节虚怀铮瘦骨[冲龙煞北]
对句:冰心雪魄寂寥秋 [自己]

TOP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一(省嵌)

  所谓省嵌,就是将一个名词的主要部分镶嵌于联中的一种镶嵌格式。

出题:任意省嵌三国演义人名(两个或两个以上)。

提醒:最好入典,才能让省嵌部分确指某人。(三国之典多,而且众所周知;人名大多两字,省姓省名皆可。)

上联:大门不阔急修巧 (扬修)
下联:西蜀图强迎客松 (张松)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二(假称)

还有若干,杂七杂八的镶嵌,日后慢慢补练,或是在别的技巧手法练习中穿插介入。

假称也称借称。是作者有意将对联中要表达的意思,将有关的对象用第一人称说出来。

借狗儿一出句为题;要求:十二生肖随意写一种,以人称代词完成。(请注明所写生肖)

出句:奴才挨骂牵连我[大点儿]
对句:老子出关全靠它[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三(镶字:虚词)

镶字,是为了把话说得舒缓和郑重,故意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镶”到紧要的字中。表面上看,所镶之字反复出现,实际上突出的仍是主体字词。

自写成联。

要求:镶文言文虚词,最少反复出次一次。:)

上联:立马吴山,长江之势何如也?
下联:放舟西子,彼岸其花正灿乎!

TOP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八(镶嵌:碎锦格)

●碎锦格
  与上所述诸格顺序镶嵌不同,碎锦格是将所要镶嵌的字不拘次序地镶嵌在上下联的适当位置中,且上下联镶嵌的字,也不一定要相对或相等。

出题:

一、镶嵌:剑胆琴心。

二、镶嵌:问酒寻茶。

任选题一,主要是想把空间放大一些。:)

上联:宝剑英雄肝胆照
下联:古琴流水曲心通

上联:懒寻天意问身世
下联:但借茶香醒酒魂

技巧手法练手二十九(镶嵌:晦明格)

●晦明格
  所谓晦明格,是指将所要镶嵌的字,在上联暗示,下联明嵌;或者上联明嵌,下联暗示的一种镶嵌格式。

出题:

一、镶嵌:雨花;

二、镶嵌:秋山;

任选一题。:)

雨花
上联:狂风乱转满天雨
下联:大雪纷飞一点红

秋山
上联:一年最好此时月
下联:四季如春天柱山

技巧手法练习三十(递嵌)

递嵌定义(详细参看固顶帖):
  所谓递嵌,是指将一个名称顺次在上下联中横嵌一部分,使上下联横嵌之名合起来才成系统的一种镶嵌方式。

出题:嵌:日暮途穷。

上联:新月徐来辞日暮
下联:豪情渐起挽途穷

TOP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四(镶嵌:雁足格)

●雁足格
  雁足格,又谓之“藏尾格”、“凤尾格”、“脱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在上下联语末尾的一种格式。它也比较突出显眼,运用者颇多。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欲振乾坤磨利剑
下联:要拼命运弃天书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五(镶嵌:魁斗格)

●魁斗格
  所谓魁斗格,是将所要镶嵌的字顺序嵌于上联的联首和下联的联尾的一种镶嵌格式。

出题:镶嵌:“琴”、“棋”。

上联:琴音竹韵无声画
下联:月影星魂随意棋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六(镶嵌:蝉联格)

●蝉联格
  蝉联格与魁斗格相反,是将所要镶嵌的字顺序嵌于上联的联尾和下联的联首。

出题:镶嵌:“竹”、“松”。

上联:室有书香庭有竹
下联:松迎宾客雪迎春

[建议]技巧手法练习二十七(镶嵌:云泥格)

●云泥格
  所谓云泥格,是指将所要镶嵌的字,顺序镶嵌于上联的第二字和下联的倒数第二字的一种镶嵌格式。

出题:

一、镶嵌:“画”、“梅”;

二、镶嵌:“茶”、“酒”;

因所嵌的字的平仄限制钟格的句式,故出两题,任选其一。:)

上联:谁画天风山顶上
下联:竹输碧影雪梅边

上联:清茶一碗云心淡
下联:明月三分酒意冲

TOP

技巧手法练习十八(镶嵌:鹤顶格)

竖嵌
  所谓竖嵌,就是将所要镶嵌的名称分拆开后,分别镶嵌于上下联中。竖嵌的样式颇多,简单地分有首嵌、腹嵌和尾嵌三种。有的地方考虑楹联与律诗和诗钟的某种联系,根据所镶嵌的字在上下联中的位置情况,细分为13个格,并借助动物形体部位,将有的格予以十分形象生动的命名。运用这些格式,将竖嵌联制作的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方为上乘佳作。

  ●鹤顶格
  鹤顶格又称“冠头格”、“凤顶格”、“丹顶格”、“顶头格”、“藏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于上下联语开头的格式。运用鹤顶格能使所镶嵌的文字突出显眼,故此较后面诸格更为人们所常用。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剑鸣正气冲牛斗
下联:书写豪情震九宵

技巧手法练习十九(镶嵌:燕颔格)

●燕颔格
  燕颔格是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二字的位置。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利剑难除心底欲
下联:好书可退眼前俗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镶嵌:鸢肩格)

●鸢肩格
  鸢肩格将所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的第三字。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壁上剑鸣豪气振
下联:床头书乱寂寥深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一(镶嵌:蜂腰格)

●蜂腰格
  蜂腰格是将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中间的一种镶嵌格式,其具体字数随联语字数不同而不同。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公孙舞剑腾龙蛟
下联:张旭草书成酒仙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二(镶嵌:鹤膝格)

●鹤膝格
  鹤膝格又称作鹤尾格,是指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五字的一种格式。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豪情荡荡剑如我
下联:寂寞深深书似朋

技巧手法练习二十三(镶嵌:凫胫格)

●凫胫格
  凫胫格,又叫雁翎格,是把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在上下联的第六字。

出题:镶嵌:“剑”、“书”。

上联:乱世当然多剑客
下联:经邦不可少书生

TOP

技巧手法练习十六(镶嵌方位)

出句:塞北烟尘今已惯[飞扬跋扈]
对句:关中灞柳早成空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十七(镶嵌地名)

出句:峨嵋风景秀[飞扬跋扈]
对句:阳朔水龙吟[自己]

出句注:峨嵋,指峨嵋山,地处四川境内,自古就有“峨嵋天下秀”的传说。

TOP

技巧手法练习十三(绘态)

绘态也称摹状。即是描绘人们对客观事物情状的感觉的方法。它直观地临摹事物的情状、声音和色彩等。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多用于讽刺、诙谐联中。

出句:抛眉弄眼多情客[飞扬跋扈]
对局:推腹置心坦荡人[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十四(镶嵌姓名)

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创作目的和获得特定的艺术效果,人们在写作楹联时,经常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镶嵌法是联语创作中特殊而又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世人喜爱;因其用处较多,人们愿知难而进。古来颇多佳作传世。

镶嵌是技巧手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一一练习镶嵌的名种类型:

镶嵌“节气”省去,因为,节气毕竟有限。

镶嵌姓名:

出句:明朝朱贵
对句:现代文同

技巧手法练习十五(镶嵌序数)

出句:七擒六纵服南国[飞扬跋扈]
对句:五典三坟立教言[自己]

出句:一竿撑起千层浪[飞扬跋扈]
对句:孤雁行来万里风[自己]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