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静夜思》的版本与释义

 

《静夜思》的版本与释义

刘火


     《还李白《静夜思》诗的历史原貌》(“四川在线/天府论坛”)。该文称:

     中国河北省出生的初三学生相木将希三年前来到日本,他在日本的语文资料中看见了以上表述。除去“牀”字通“床”字外,他发现与自己在中国学习的相同唐诗的内容有两处不同,日语中的“看月光”在中国是“明月光”,“望山月”则是“望明月”。

     该文并依此说现通行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还原于“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此文有两点值得说一说。一是,《静夜思》是不是由日本人来还原的?二是,通行的现在本是不是有必要按日本人学习的来改动。

 

     先看版本。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在时,其集已面世。首部太白集名为《草堂集》。其序为其李白本家祖叔李阳冰所为。在《草堂集》里,《静夜思》作: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唐后,最为知名李白文集有宋刊《李太白文集》及元刊《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等。宋刊、元刊的《静夜思》亦如是:

  ——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到了中国人的才情、精力、智慧都大部分或全部用于训、诂、集、堪等技能上的清朝(尤为乾嘉时期)时,差不多同时代的三部有关唐诗的整理、编篡、选本正式刊印。一本是《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一本是《唐诗别裁》,大约成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一本是《唐诗三百首》,大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5)。

   《全唐诗》录《静夜思》作: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唐诗别裁》录此诗,题目不叫《静夜思》而叫《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成书最晚的《唐诗三百首》录此诗,题目也不叫《静夜思》也叫《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于兹,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首贯绝千古的诗在版本上的演变(或讹变)的脉络。为什么最早的“看月光”成了“明月光”,为什么“望山月”成了“望明月”?这当然要归功于《唐诗三百首》。作为唐诗的最佳选本(由千家诗选本得到启发而作此大业),其一、“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其二、由于时间的大浪淘沙,终于演化为中国文化里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作为一本蒙学读物和大众读物,《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文学史选本史的历史长河中,恐怕是最为成功的一本。一千多年前梁昭明太子的《文选》(后由唐李善的注本)当然是一部中国文学选本的杰出代表,但那是一部供士子们的,而不像后来的《唐诗三百首》这样,妇孺皆知(自然不能识字的人还是一抹黑的)。因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成了中文阅读视域里的“共识”。由此的传唱、解读便以此作根基作平台了。至于说到专业层面来说,李白的这首诗依旧有着不同的版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初版的《李白全集》里的《静夜思》就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再说释义。

    就笔者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艺术趣味,我不赞成李白的《静夜思》回到李阳冰时代的那个版本。原因基于如下:

    先再来吟诵一下《唐诗三百首》,也就是现行通行的《静夜思》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反对者认为,这首已在中国文化定型的诗中有两处同用了“明月”,而在早些的版本中不是这样的的。并说,一个冠绝千古的大诗人,怎么可能在一首仅二十字的诗里会同时用上两个“明月”?

诗对于散文来说,从语法修辞角度来讲,除了精炼,其实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结”,那就是它必定要打破散文的书写的线性结构而独写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一言以蔽之“非线性书写”。既然是非线性书写,许多原来在散文里看似必要的,如助词之类的词就很少进入诗的领地。除此之外,包括一些作为连接的动词也会抛弃不用。这在清人沈德潜编的《古诗源》里的四言、五言诗里都会看到。即使到了唐、到了李(白)杜(甫)的五古或乐府都能读到这种一诗里重复一个词的佳作。众所周知的《采莲曲》,不仅放大了《诗经》里复沓,而且极尽某一个词复沓美学效应。这包括韵律、节奏以及某一词的词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不过,《静夜思》中的“明月”一词两用远不是这些可比的。也就是说,“明月”的一词两用显然不能仅用修辞学的话语来解读的。

    先说“看”。如果说“看”是成立的,那么后面的“望”就是多余的。“望”的原义即“看”,只是远近或角度的差别。而且我们知道,“看”可能是向上看、也可能向下看,或向远看。试想“看月光”与“望山月”在李诗里有什么诗意呢?如果全部去坐实一桩事件,还会是诗吗?还会是李太白吗?

    再说“山月”。“月”前加一“山”,不是想多一个意像,而是想坐实李太白某次远游羁旅于山乡偏地时的感受。显然,这不符合一个携酒仗剑鄙睨权贵大诗人的气质与气概。《唐诗别裁》里,沈德潜便注“旅中情思,虽说,却不说尽”。

     三说——特别说——“明月”。二十字诗里,“明月”一词两用。也许只有象李太白这样的诗人才能用才敢用。而且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一“明月”,才让我们对此诗的千古传唱和永久膜拜。独自一人,羁旅异乡,除了酒,还有什么作伴呢?尤其是在无灯的长夜。“床前明月光”!给人岂止是缕缕月光,对于孤寂的诗人来说,这不只是天光,这是诗人心中原本有又原本要灭了心灵之光。它的慰藉,不仅在于如霜般清冷亮彻,而是犹如光般的温柔。就在一片寂寂无动时,由于床前的月光。于是诗人再不能榻于床前,而是欣然站立,举头仰望,一片温馨与光亮。这是的月光不仅仅是故乡的指代。月光本身就是故乡。而故乡不再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暇想,故乡就跟床前的月光一样于诗人来说,触手可摸、触手可得。“看”月光也好,望“山月”也好,只要稍稍对比一下,没有谁会去理会“看”和“山月”的。正是李太白的“月光”,它成为了一种永恒穿越时空,它让唐朝的月光成为中国人恒久不变恒久不移的时间与空间。正是李太白“明月光”,同一样的感受与感想穿透古人和今人,它让这样的感受与感想成为中国人永远一样的感受与感想。自然,它让这样的感受与感想成了中国人共同的感受与感想。

    还有哪个一民族,哪一个国家的月光有如此的恒久和力量?

    而且这是李白的“月光”,这是李太白“明月”光!

    让我们再来吟诵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9:12:15编辑过]

还是现在通行的版本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峰向隐中没,云从无处来;始知造化功,浑成乃天然。

TOP

火兄分析到位,赞成!

 

"床"之两解成立,解为"井栏"亦有味也.

TOP

还没有过大年。祝万兄新年好!

还有一疑,为什么是“床前”不是“窗前”。看来古人的床应离窗不远的吧?至于“霜”,也许太白吟咏此诗时本身已是下半夜了吧。霜大都在下半夜起的。再者,霜可能已伸进了诗人孤旅游的乡舍茅店里了吧。谁能真正读懂呢?

惟有月光,惟有明月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3 9:13:34编辑过]

TOP

欣赏,学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