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古的这首诗,我们首先应该来认识一下脂砚斋。当年曹雪芹在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的情形下创作《红楼梦》,没有任何物质援助和精神慰藉,痛苦可想。但是他却有一个亲密的人,成为他的唯一的支持者。这人名氏不详,只留下一个别署,叫作“脂砚斋”。从脂砚斋这里,曹雪芹得到了援助和慰藉。他是曹雪芹孤独寂寞中的一个最有力的支持、鼓舞和合作者。在曹雪芹当时的处境下,居然还有脂砚斋这样的人,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帮助曹雪芹作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呢?据红学专家研究,有据可考的有以下各事:一,他决定书名。二,他建议将小说里的某些重大情节作出删改。三,他校正清抄本的文字。四,他整理原稿,掌握情况,随时指出残短缺失之处,提醒作者修补。五,这样的缺短之处,不止一例;有的直到雪芹逝世,也终未能来得及补齐,而脂砚斋代为补作了。六,他不止代补零碎残短,还代撰整回的缺文。七,他掌握稿本的章回情况,建议改动设计。八,他替书中的隐词廋语,难文僻字,都作出了注解。九,他为此书作出“凡例”,列于卷首,并题总诗,使我们对曹雪芹写作的苦心密意、惨淡经营,都增加了了解。十,他替全书作了批语。以上是我们就一些痕迹线索所能看到的,此外脂砚斋还帮忙作些什么,虽不可妄测,想来应当不止于以上十项。所以脂砚斋确实是曹雪芹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助手乃至合作者;《红楼梦》的撰作,内中包有他的劳动和功绩,是无有疑问的。至于脂砚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众说纷纭。有说是小说原型当中的一位女子,也有说是曹雪芹的长辈曹俯(兆页)的,是谁我们且不论,总之曹雪芹穷愁著书,有了这样一个同道和密友、亲人,精神上的快慰和激动,是不言自明的。他们俩除了原来的亲密关系,又加上了这一事业上的合作历程,感情更非寻常可比。
唐古的诗作就取材于此,应该说作者的取材眼光是非常独到的。曹雪芹有脂砚斋,哪个写作者又不盼望可师可友的,支持与读评者。又岂止弄文字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又有谁不希望拥有了解,支持,引领你前进的人。这应该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情感。
我们再看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他想象自己就是曹雪芹,以对脂砚斋倾诉的姿态出现。应该说作者的这一构思是颇具匠心的。面对前贤这一感人的故事,我们尽可以感叹,赞美,但无论如何表达,终觉隔了一层。唐古选择了直接抒发情感这一条路,而这也正是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最直捷有效的途径。况且对于一个诗作者来说,无论他取材为何,最终目的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心灵。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直接的表达比较容易加入本人的情绪。
我们再来看诗: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应该是逐步递进的。第一节应该是在表明脂砚斋的存在对于曹雪芹的意义,暗含着曹雪芹对脂砚斋不尽的感戴之情。第二节则更进一步地描述了双方的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作者的叙述,是让我们感叹和羡慕的。到了第三节,作者借曹雪芹之口开始抒情,使曹雪芹对脂砚斋的强烈感情有了更为明朗的表达,尤其是最后一问:“你为什么还要等待?”把倾诉者的情感推到一个非常的高度,使得第四节的一叹显得如此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读者的心也被作者一声强似一声的吟咏牵动着,在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戛然而止之后,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久久不能平息。最后一节应该算是本诗的一个注解。
感觉唐古的诗作很少有这样直接热烈的抒情的。也许是曹雪芹的这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作者。这篇作品含蕴着激情,和唐古一贯的含蓄内敛的感情表达方式很是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用语不避其俗,抒怀不避其直,一连串逐渐递进的比喻和排比,推出了后面直抒胸臆的感叹。很能打动人心,感染读者。由此也可见作者驾驭不同题材和语言的能力。美中不足的是第三节的头两句:"我走的时候,你扶我起来。"词义不够畅达,颇费索解。此外都好。欣赏并支持作者在风格上的尝试和突破。
2005-10-2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6 9:57: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