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中的对偶尾联
刘火
律诗到了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于大历元年〈766〉),无论意、无论情,以及无论律,达到的高峰已无人所及。或者说,达到了前无古人(唐以前尚无近体诗)后无来者(即使是宋之严格也是东施效颦)的高度。就连杜甫本人,对此也是很自负的。“晚节渐于诗律细”(《见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所谓“细”就是雕章琢句的工巧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如此,其文(采)章(丽)已达随心所欲的境界。
当然,所谓“细”,是指《秋兴》里的音韵及对偶。如果用后人的观点来看,恐怕最主要的是指对偶。一说对偶,没人不说下面这一联的: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之八)
许多人都认为“香稻”“ 鹦鹉”、“ 碧梧”“ 凤凰”之倒装是因为“律”所需,也就是与杜甫自家所说的“细”之要求。不过,也有人认为:为什么没有“凤凰枝”、为什么没有“鹦鹉粒”呢?我便是这般认为的。像“鹦鹉”一样的米粒,像“凤凰”一样的桐枝。这当然是建立在没有“啄”和“栖”这两个动词之上的。而且,最这精致的是,杜甫在此联中还用了两个形容词,一是“余”,二是“老”。这样一来,说此联是倒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水到渠成,这是天人之合。
其实,像这种“天人之合”的对偶,不仅在三四、五六两联里,让我们看到杜律的力量,而且还会从非三四、五六之外的对偶特别是尾联中,感受到杜诗的魅力。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之二)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之五)
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之七)
众所周知,至宋以后,由于江西派对杜诗的苦学所形成的一整套规范,让后人知道律体的对偶主要是由三四、五六两联来建构的。今人张中行就说过:“律诗的常态是中间两联对偶”(《诗词读写丛话》)。当然也有例外,也就是说律体中,有三联对偶的,也有全诗四联对偶的。实际上也有一联对偶的。这一联对偶的律诗当数崔颢的《黄鹤楼》。因为要用“细”来讲,《黄鹤楼》中的三四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很难是“工”。因为它的下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太工。而尾联对偶之“工”之“细”恐怕只有《秋兴八首》了。像“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这样的流水对,而且是这样的自然,差不多就是李白倡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凋饰”的自然崇拜美学了。如果拿今人的写作风尚来度,“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就是一句大白话——当然是有声有韵有律有景有情且又如水般搅合后的大白话。在这里,丝毫看不出这是诗人“呕心肝”般的创造。事实上,像这一联,其实也是诗人见“秋”起“兴”的精心之作。只不过,我们不会把它跟“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相比罢了。杜甫于此的绝世才华,还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里“秀”了一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样地,我们在这一联里,也丝毫看不到“工”的影子,只看到了诗人急急切切还乡的心境。
这种已是自由自如的境界,不仅仅只表现在律体的对仗音律上,其实表现在诗的意境上。无论“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还是“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抑或“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都显现出了诗人思乡之情之切,诗人作为游子之孤寂之绝。当然也有诗人的自负,哪怕已从京华流离在外多年,在诗人看来,诗人的抱负一定还会有人想塌;诗人也一样如姜尚般渔翁那样得到“点”。而且是“满地”仅有的“一渔翁”!当然,有了“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我们就会看到,其实诗人对未来和对生活是从来没有放弃过的。哪怕诗人从都城一路流离到成都再到夔府的艰辛困境。
所以,诗人不仅是在“晚节渐于诗律细”上是自负的。而且在政治也是有信心的。在《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八分题壁》中,杜甫写道:
君不见东吴颜文学,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看看,诗人杜甫要多骄傲有多骄傲!
2008/5/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10:53: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