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五月的桃花

渡黄河,到长城,过青海,有驼铃。 追黄昏,等黎明,寻旧梦,问前程。

叶萧萧,风阵阵,山重重,水沉沉。 生铁剑,焦尾琴,一条路,一个人。

屋檐下,有风尘,古渡头,斜阳深。 多少痛,多少苦,多少泪,多少恨?

目送着自己象白云一样渐渐地去远, 感觉着日子象绿茶一样渐渐地冷淡。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

我看到了五月的桃花在不时地飘落, 树上挂着寻找了多年的青春的结果。

05-5-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1 11:08:06编辑过]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葡萄酒。淡了些吧。

哦,忘了,两位~~~~~。

http://vip.8n8.cn/vip_qq/vip.htm?QQ=966858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哦,腾迅为庆贺成立六周年,现在开放六位数的QQ免费申请,你快去申请一个呀! 主页:http://www.tgao.com/hanke/ qq :379106107(谢绝闲聊)

TOP

如三月所言,老夫受宠若惊。
改日请诸位喝葡萄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飘飘,我只自顾自地回忆去了,未有念及其它,还请不要见怪才是!我到重庆已有多年,应算半个老乡吧:)另,风语的诗能得我们二位喜欢,他该感到荣幸的,呵呵.......

TOP

节奏的对比若能与诗情的对比相结合,方为上品。下面是我以前写的一段文章,可供参考:

除了段落之内的节奏变化之外,还有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有的双叠体的词牌,段落之间节奏有明显的。这种结构能通过节奏对比而加强内容的色彩对比。如:

《清平乐·蒋桂战争》毛泽东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仄韵,跌宕起伏的节奏〕

红旗跃过汀江,   〔换平韵,转轻快流畅整齐的节奏〕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有的新诗作者深得此法的神韵,如:

回忆: 我坐在 一尺高的小凳上面 紧抿着嘴 叠着一只小船 年轻的阿姨 走过来俯下了脸 我奶声奶气 真心地喊: 我要把船儿 送给小班

思考: 开始的美德在世界上确实最美 虽然你给人们的只有一只纸船 然而天真不会使世界达到完美 美德总收获在洒下血汗的心田

——孙武军《回忆与思考》〔全诗八节,下皆仿此〕

轻松美好的回忆用的是轻快活泼的自由节奏,深沉严峻的思考配上沉实稳健严谨的节奏,构成鲜明的对比。

TOP

三月,听说你是俺老乡,喜欢你和我有一样的率直的性格。看来,我更爱自以为是些,原来你识唐古比我早得多,当然你赏到他的精品就多得多了,我只是井底之蛙却大言不惭地那样出口,绝非恶意(都只为了喜欢),若有冒犯,特在此向你说声抱歉,见谅!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唐时新嫁娘所言很直诚,我想诗友们都会理解的。 希望君早日康复。 另,君所言速度问题的,虽然不是致命的,但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十四桥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速度慢,以至于她时间不够。

希望大家能帮忙想想办法,让我们的速度快起来。

孙兄所改,很好。我将采用之。 非常感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尝试修改两个字:

渡黄河,到长城,过青海,有驼铃。 追黄昏,等黎明,寻旧梦,问前程。

叶萧萧,风阵阵,山重重,水沉沉。 生铁剑,焦尾琴,一条路,一个人。

屋檐下,有风尘,古渡头,斜阳深。 多少痛,多少苦,多少泪,多少恨?

目送着/自己/象白云/一样/渐渐地/去远, 感觉着/日子/象绿茶/一样/渐渐地/冷淡。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

你看那/五月的/桃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树梢头/挂满了/寻觅/多年的/青春/之果。

TOP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5-5-11 8:55:43的发言:

两部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节奏,形成差异,这样很好。谁说格律体新诗千篇一律啊?是他们不懂。咱们就是要那作品说话。

这是我一贯的主张。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4 14:00:55编辑过]

TOP

另碎语几句,唐兄看后删掉。

版面新贴甚多,一一看完和回复耗费很多精力,这边网速很慢。所以上线得来回贴不多,见谅。又有私心,想临新作。这一来一回心意,就耽搁了回贴,甚为抱歉。等身体再好些,会把版面搞好,也想过每月细心评评一位诗人之诗作。一切都是乱语,不说了。

来时花开 去时雨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