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冬天里收到的珍贵礼物

 

     fficeffice" />

昨天,意外收到一个包裹:朱纹女士特地寄来的她父亲的遗著《冬叶冬花集》和北大《新诗评论》(07年第2辑,其中有朱英诞研究文章一组)、《诗刊》09年9月号“1949-2009诗歌名篇珍藏版”(其中选有朱诗《古城的风》二首)。朱纹女士还附寄了一封情真意挚的信。原来,她是特意从继晖处讨取了我的地址,寄了这三本书刊送给我“留做纪念”的。《新诗评论》早于继晖将朱英诞先生纳入视野,而继晖则是进一步扩展了范围,扩大了影响;《诗刊》的选入朱诗,不能不说是这种影响的具体显示。而《冬叶冬花集》是由朱英诞先生的家属于1994年为纪念他而自编、自费出版的,目前已经所剩无几。虽说称为“冬叶冬花”,然而我似乎看到了傲霜的红叶与黄菊。

我得到这一珍贵的礼物,不由大喜过望,又引起了一番回忆。

去年年底,我收到中国民间诗评第一刊主编杨继晖推出的“朱英诞专刊”,才知道这位在中国诗坛消失了几十年的诗人朱英诞先生。我当即写下一篇博文,大意如下:

这是一位被埋没已久的值得怀念的诗界前辈!继晖是在进行一次了不起的"抢救"呢!

原来朱英诞先生(1913-1983)是林庚先生的学生,与著名诗人李白凤同学.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出版了诗集《无题之秋》,集前有林先生的序言,谆谆教导,严格要求,对他帮助很大.后来他又在北大听废名讲授新诗,受益匪浅.1936年,他又出版了《小园集》,废名为之作序。1937-1945年 ,他相继完成了《深巷集》、《花下集》和《夜窗集》;1941年还编选了《中国现代诗二十年集》.慧眼识珠的废名写了一篇林庚\朱英诞合论,编入蜚声诗坛的《论新诗》一书,说他的作品"在新诗当中相当于南宋的词",正如他的老师林庚有"一份晚唐的美丽"。

朱英诞先生不但写诗\选诗,还翻译\评论诗歌,而且还喜爱书法\篆刻,并有很高的造诣.这样有着多方面修养的诗人,现在已经几乎绝迹了.

这期专号不但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还选辑了朱氏的一些诗文,可以说是一座丰碑.

英诞先生于1949年以后仍然坚持写诗,累积20余卷,3000多首,《冬叶冬花集》正是从中选出的。加上英诞先生1949年以前的作品,是一笔丰厚的诗歌文化遗产,可惜对其整理、研究还非常不够,只能说仅仅开始。在已经发现这座富矿之后,不去开采,而任其埋没下去,好可惜哟!

朱纹女士在庆幸父亲1949年以后低调行事,只写而不求发表,因而“躲过了历次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同时又叹息因此而“影响了作品的出版,失去名声,这是历史的不幸!”这当然是极大的遗憾,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弥补呢?朱纹女士对此抱有希望。须待何时,她这虔诚的希望才能实现呢?该不会遥遥无期吧?

 能对这样一座富矿进行研究开采也算功德无量呢。期待!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