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关于语言寻根
语言是一种由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网络式的形式系统,它就象是一张“爱丁顿的鱼网”[1];思维的过程就是渔夫撒网的过程;不仅如此,人类观察到的世界就是爱丁顿鱼网中的鱼——你有什么样的网,就打捞起什么样的鱼来。
从这个观点出发,龚大重视语言的表述功能,无疑是值得赞许的。
不过我对于现代汉语语言的发展态势是持乐观的态度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时代,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正在适应这种潮流,出现了多元化的语法倾向。从语言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东西方语言都有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靠拢的趋势。西方曲折语言中的英语最有代表性,它越来越向孤立语靠拢——词缀式屈折减少,发展了虚词式屈折[2],加强了语序的语法作用。作为孤立语的代表汉语来说,它在保持语序语法功能的基础上,加强了虚词式屈折的语法作用。
这种趋势不是退步,而是进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知道,语言不是文学的专利品,文学仅仅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科领域需要不同的语言方式。比如,形式逻辑比较苛严的屈折语就更加适合于重逻辑思维的自然科学的写作,而浑然通脱的孤立语言就适宜于重形象思维的文学写作。如果抛开文学家的偏见,现代汉语的所谓西化是一种进步,我们应当举双手欢迎。
即使退回到纯粹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是喜人的,因为文学创作也需要多元化的风格流派和多元化的审美观,它们也必然需要不同语法规则与之配套。汉代汉语的总趋势是能够提供这种多元化的需求的。
现代汉语虽然加强了虚词屈折作用,但汉语孤立语的基本特点根本没有改变〔虚词从来就是孤立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序是汉语语法的主体规则,虚词是汉语的辅助规则,这是汉语体系得以形成的必需。正如词形屈折和虚词是古英语的主体规则,它必需添加语序规则作为辅助规则一样。对此,我将在《汉语思维和汉语语法》里专门详细论证。〕对于那些追求传统审美意象的作者来说,自然可以在现代语言的古典美和雅化上下功夫,而对于那些不满烂熟圆滑的传统审美情趣的作者来说,自然可以让自己的语言风格更加“西化”一点。换言之,现代汉语给多元化的写作要求提供了灵活宽松的选择余地。
顺便提一下,过于古典化、雅化的作品,特别容易流露出一种士大夫式的审美情趣,很少有人能够幸免。所以王小波在写作他的“反讽”风格的《黄金时代》时,就特意让自己的文体“反雅化”。
我还是重复我以前的观点:
我赞同新文学运动需要寻根的主张,但寻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借鉴,而不是走回头路。我们必需立足现实,加强借鉴。
注释:
[1]“鱼网”之喻出自爱丁顿爵士(SirA.S.Eddington,1882-1944)。爱丁顿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哲学家。爱丁顿在《物理科学的哲学》一书中借用鱼网作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比喻:
我们假定,一位鱼类专家正想探究海洋中的生命。他舒臂撒网,而且捕获了一定数量的海洋生物。他检查了自己的捕获物,……并由此作出了两项概括:
(1)凡海洋生物皆长于5厘米。
(2)凡海洋生物皆有鳃……
捕获物相当于物理学知识体系,网相当于我们运用的思维装置和感官工具。撒网意味着观察。“鱼网”之喻旨在说明,我们的观察到的世界,本质上是完全由我们的感官和思维机能的结构决定的。
[2]虚词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比较灵活的词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