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格律小诗赏析之二·四步十言小诗五首·
闻一多《黄 昏》
黄昏|是一头‖迟笨的|黑牛,
一步|一步的‖走下了|西山;
不许|把城门‖关锁得|太早,
总要等|黑牛‖走进了|城圈。
黄昏|是一头‖神秘的|黑牛,
不知|他是‖那一界的|神仙——
天天|月亮‖要送他|到城里,
一早|太阳‖又牵上了|西山。
林 庚《北平情歌》
冰凝在|朝阳‖玻璃|窗子前
冻红的|柿子‖像蜜|一样甜
街上有|疏林‖和冻红的|脸
冬天的|柿子‖卖最贱的|钱
林 庚《冰 河》
从一个|村落‖到一个|村落
这一条|冰河‖小心的|流着
人们|看不见‖水的|蓝染色
今天是|二九‖明天是|什么
长长的|路上‖人们|来往着
这一个|冬天‖在冰里|度过
没有人|看见‖水的|蓝染色
这一条|冰河‖带走了|日月
今天是|二九‖明天是|什么
这一条|冰河‖带走了|日月
邹 绛《锦屏山一片苍翠》
站在|锦屏山‖一片|苍翠中,
谁能|不感到‖喜悦|和自豪?
它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更是|阆中人‖精心的|创造。
万龙生《写在中国现代文学馆》
璀璨的|明星‖在这里|闪耀
无假的|财富‖在这里|汇集
我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
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圣地
我像是|一个‖虔诚的|香客
来朝谒|日思‖夜慕的|圣地——
璀璨的|明星‖将永远|辉耀
无尽的|财富‖在这里|汇集
这五首小诗的题材、主题各异,但时代的烙印和诗人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前三首写的是黄昏、冰凝的世界与看不见“水的蓝颜色”的日月;后两首讴歌的是日月与群星辉映的时代,充满了创造的自豪与喜阅,都是诗意盎然、意象感人而又琅琅悦耳、脍炙人口的隽永之作。
在诗体形式上,都属于四个音步十个字(音节)的四步十言诗。正如上篇所说过的原因,现代汉语条件下的音步多达四种,势必造成诗行构成方式的复杂化。与四步九言诗同样也分为基本诗行构成方式和辅助诗行构成方式两类:
基本诗行构成方式,如“黄昏|是一头‖迟笨的|黑牛”,是用2个两音音步和2个三音音步构成的,前面举过的诗例里大多如此。也就是闻一多在《诗的格律》里说的“每行有两个‘三字尺’(三个字构成的音尺之简称,以后仿此)和两个‘二字尺’,音尺排列的次序是不规则的,但是每行必须还他两个‘三字尺’(三个字构成的音尺之简称,以后仿此)两个‘二字尺’的总数。这样写来,音节一定铿锵,同时字数也就整齐了。”
辅助诗行构成方式,又有两种:
其一,如“不知|他是‖那一界的|神仙”、“一早|太阳‖又牵上了|西山”,用1个四音音步和3个两音音步构成四步十言诗行;其二,如“街上有|疏林‖和冻红的|脸”、“冬天的|柿子‖卖最贱的|钱”,用四种音步各1个也可以构成四步十言诗行。但是,这两种诗行构成方式毕竟是特殊的辅助诗行构成方式,用得并不多,单用的尤其不常见;大多是用来配合基本诗行构成方式,但是配合时要尽量讲究规律性,像上面引用的那样,因为有规律性就会节奏鲜明。
关于几种音步排列次序的问题,早期阶段往往都不甚注意,随着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不仅树立了音步意识,不仅注意了音步次序的安排,同时也还注意到了顿(指音步之间的停顿与间歇)的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大顿在诗行中间部位所形成的大顿的规律,这是对七律上“四”下“三”(“2|2‖2|1”)所形成的大顿的规律的继承,也同样是对法诗的“半逗律”的借鉴。其作用不仅是强化诗的节奏,而且还有促进“子诗体”蘖生的作用。与四步九言诗一样,随着创作实践的深入和发展,由于大顿的有规律地分别安排,从不自觉到自觉地促使四步十言诗分别蘖生出了上“五”下“五”的“五五体”、上“六”下“四”的“六四体”和上“四”下“六”的 “四六体”等三种“子诗体”。当然,其中以“五五体”为最多最普遍,前面的五首诗里除了一节之外,都属此类。至于“六四体”和“四六体”,为数暂时不多。
这五首诗的作者,不仅是博通古今的诗人,而且又都是研究诗歌格律的学者,为现代格律诗的成熟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这些诗,绝不是空穴来风,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妙手偶得,而是千锤百炼、熔古今一体的名家杰作。在自由诗盛行之时,就难能可贵地把音步当成了组织诗行形成节奏的基本单位,在创作实践中不仅注意到要限定诗行音步数量,还同时兼顾不同音步的有机配合以及大顿的规律运用,有效地解决了长久以来泛滥着的步数与字数的矛盾,而且又能够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来调动音步与顿、平仄与韵以及糅合对偶、反复、重唱与拟人、比喻等诸多修辞方式等格律因素,共同形成重章叠句、反复回环、一咏三叹的格律形式,从而使内容与形式构成完美的统一。
这些四步十言诗与上篇所谈的四步九言诗一样,率先垂范地为新诗的成熟做出了榜样,给热爱新诗的祖国人民迎来了值得欢欣鼓舞的曙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14:14: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