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朦胧诗

    1、朦胧诗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它特指和特属于某个历史阶段的。它的思想性也属于那个历史阶段。朦胧诗与朦胧诗人,都是着眼于民族本体、文化本体的解构与重建的,此时的朦胧诗人,可谓是这种本体主义的代言人。是对高压专制下的民族精神心理的一次解放运动,解放得不彻底,不是朦胧诗的问题,而是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朦胧诗人一个个都表情那么严肃,他们是专制压迫下的先觉者和代言人。

    现在我们谈论朦胧诗,其实是在谈论它的艺术性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影响。从那个历史阶段的朦胧诗作品中总结出来的艺术风格与艺术品位,是我们今天写作诗歌的一面重要的镜子,我们无法绕过去它。进行文学评论,以及对朦胧诗的态度,我以为,应当还是从文学性这个根本点上出发。离开这一点,容易给人一幅别有用心的印象。

    2、评价朦胧诗,不能离开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我们今天考察朦胧诗,应当汲取朦胧诗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创作经验与技巧,学习朦胧诗人们敢于突破思想禁地的信心与勇气。不可否认,朦胧诗人们,是一群有着社会底层生活体验的热血青年,他们创作的朦胧诗,对于推动当时人们解放思想,接受先进的民主、自由意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朦胧诗和朦胧诗人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走向的,这一点,不容抹杀。

    如果我们用今天的水平与眼光来衡量朦胧诗,觉得朦胧诗,水平太差,或者太朦胧,显然是不公正的。我倒觉得,我们可以从今天现世状况的角度,重新解释朦胧诗,这项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希望有人做起来。

    我一直很喜欢朦胧诗。我写诗也是始于朦胧诗流行的时期。但仅限于某几个人,读的作品并不多,不好评论谁是谁非。只单挑北岛和顾城的几句诗来说说罢,以求抛砖引玉。

    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既概括了那个时代,又亮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卑鄙是人性所共有的,而高尚则是一种或有。当生存法则与灵魂尊严相一致了,卑鄙是看不出来的,人们也不会对卑鄙有什么觉悟。反之,人会为了灵魂的尊严,而大抒对卑鄙的憎恶,且树起高尚的旗帜。高尚的品格,在生存法则与灵魂尊严不一致的时代,是可以换来一方悲壮的墓志铭的,反之,高尚者的高尚,永远是一种喜剧式的材料而已。

    再比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却用寻找光明”这是顾城的《一代人》。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别人不同。特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诗人,作为一个有着童话情结的诗人,顾城眼里的黑夜应该是别有所指的。黑夜意象指向宁静,指向纯净,指向混沌。黑夜,是带给诗人进行诗歌思考的安逸情景,而非专制一般的桎梏与牢笼。因此,可以这么理解,诗人是厌恶光明的。当民族狂妄自大的集体无意识泛滥成灾时,光明只是一种廉价的许诺。面对喧嚣与倾轧,诗人宁愿回到黑夜里去。但现实的境遇,又让诗人不得不做出一幅找寻光明的姿势来,以迎合民族精神的瞬间失重的苍白面容。

    

    2006.1.12

关于当代朦胧诗,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云抱先生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我也很喜欢部分当代朦胧诗派的作品,特别是食指;至于我国古代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则是我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我还特意在论坛里推荐他俩的诗作。

针对本文,我只想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文对于当代朦胧诗只举了两首似乎是云抱先生最推崇的朦胧诗作品,一首是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首是顾城的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却用寻找光明”,而这两首诗却是寓意明朗、最不“朦胧”的诗作呢。

对此,我们能不能得到某些启示呢?

TOP

细读,我是受过朦胧诗、新生代“启蒙”的,一直对那个时代怀着感恩的意识。有时想来,喜欢一些诗歌,或不喜欢一些诗歌,好象都是一种偶然的机缘。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xstk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