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立【現代歌詩創作研究社】的倡議
中國的詩歌,自古以來都是與音樂緊緊結合在一起,是歌、詩一家。【詩經】、漢唐【樂府】如是,【楚辭】、【宋詞】、【元曲】也是歌詩;現代有更多人的研究也證明,唐代的【律詩】、【絕句】,也都是入樂的歌詩。汉代官方设立的“乐府”、唐五代官方的“教坊”以及民间演唱艺人,对发展中国古代诗词起了很大的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詩人光未然、田漢、公木等與音樂家聶耳、洗星海、鄭律成等合作例作的歌詩【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八路軍軍歌】等,也曾激發和鼓舞了千千萬萬中華儿女走向戰場,並取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统觀十幾年來,當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復興的年代,佔居中國詩壇主流地位的新詩,由於摯著割斷傳統、過份追求洋化,以及堅持走與音樂脫離的道路,導致了它嚴重脫離社會,脫離大眾,而陷入自身嚴重的危機中。十幾年來,包括【詩刋】【星星】【香港文學】等中、港、臺文學報刊也刊登大量文章宣稱中國的「詩己死」。這既不符合事實,也有損中華民族的尊嚴。
另一方面,在中國民間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廣為流傳的民歌民謠,與在域市廣為流傳的現代流行歌詞,雖然它們與古【詩經】、【漢樂府】以至宋代的【宋詞】頗為類似,卻因長期被排擠在詩壇之外,而未能實現其文學內涵的提昇;而音樂界主流似乎也不太重視這種大眾音樂,以致它長期被擠在詩壇與樂壇的邊緣,使它不能像【詩經】、【漢樂府】以至宋代的【宋詞】那樣,發揚自己的輝煌。
所幸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詞人、詩人與詩論家認識到這一點,并紛紛在為新詩回歸傳統,以及新詩與音樂結合、流行歌詞與詩的給合,尋找出路。
我們相信,具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中華詩歌是中華民族之魂,它沒有「死亡」,也永不會「死亡」;相反,在中華民族正走向偉大復興之路的今天,中國的現代詩歌應當會像【詩經】【漢樂】【唐詩】【宋詞】那樣,創造自已的輝煌。
我們因此向新詩界與音樂界、歌詞界人士倡議:合作組成【現代歌詩創作研究社】,為中國現代新詩的回歸傳統、回歸音樂,建造一座黃金橋樑;去創造貼合社會進步,具時代精神,為民眾所喜聞樂聽的現代詩歌﹝或歌詩﹞。
倡議的主要內容為:
一;設立【現代歌詩創作研究社】
(企望在政府有關機構的支持與領導下,聚集中、港、臺和海外一切願意為繁榮中華歌詩而努力的華文詩人,音樂家特別是民族音樂工作者,自願組合,成立【現代歌詩創作研究社】,共同為中華詩歌﹝歌詩﹞的繁榮發展而群策群力);
二;研究和解决詩歌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
「詩歌是甚麽?」﹝解决幾十年來中、港、臺文學報刊大量充斥的「詩歌甚麽都不是」的「不可知論」以及「詩已死」的錯誤認識。
「詩是一種音樂,也是一種語言。」(朱光潜【詩論】);「音律是甚麽?」;
「現代歌詞﹝歌詩﹞與音樂的關係–現代歌詩音律研究」;「現代民歌研究」;
出版歌詩理論專著;建立歌詩網站;
召開【國際現代歌詩論壇】;等等。
三;致力歌詩創作:
詩人、詞家與作曲家聯手創作新歌詩,版權歸【現代歌詩創作基金會】或創作人;
尋找進入市場進行商業化、大眾層面推廣的途徑;等等。
四;其他。
倡議者:
游子
2006/1/3發自奧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