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关于新诗形式的网上论争

孙逐明按:这篇文章2003年曾经在诗刊社、中华读书报等各大媒体刊载。对于新诗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前景作了很热闹的讨论,其中新诗应不应该讲究平仄,从重要性和必要性诸多方面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可为什么这片文章的许多观点竟然得不到真正的实施呢?也请大家思索思索。

“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 ----关于新诗形式的网上论争 原载:http://www.xinxueyuan.com/forum/show.php?bbsid=7003 龚刚 整理 [按]最近,在以会聚本土与海外青年学人的人文思想与美学理念为宗旨的新学院网站(www.70club.org)上,发起了一次关于新诗形式的论争,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各领域的青年学人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个性化的、针锋相对的见解,对当前某些新诗人缺乏形式感和音韵感、缺乏对传统诗歌的体认,及新诗人是否应训练对平仄的感觉,自由表达与诗歌形式的张力关系,诗歌的内在节奏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论争。现将诸网友在网上即时发表的观点整理出来,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龚 刚: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为澳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檀作文: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赵长征: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讲师

  吴武洲:浙江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高 泓:中山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生

龚刚:最近重读了《再别康桥》、《雨巷》等老掉牙的新诗,还结合着济慈的几首十四行诗从诗歌形式上作了揣摩,越发觉得鼓噪一时的 “口语诗”和“下半身写作”式的所谓新诗,压根连诗歌的边都没摸着,于是乎手痒痒地弹些老调,供诸位诗友批判: 1、新诗绝对不等于分行散文。 2、不追求音乐性的诗歌就不是好诗。以《雨巷》为例,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无非是雨中邂逅伞下女子时的想入非非,但由于该诗在音韵感上的突出成就而堪称经典之作。 3、《再别康桥》、《雨巷》二诗的成就主要在新诗形式上的卓越探索,堪称新格律诗的双璧,新诗初学者首先应从体味这类诗歌的形式特征入手,而不应首先效仿现代派的诗艺,就象学抽象画的人,应首先从写生和素描入手,这才是学艺正途,否则就是野狐禅。 4、新诗在形式上的具体要求不超出以下五个方面: 1)诗行字数上的节制(不要求每行字数相同); 2)末字隔一行或数行压韵(平仄可通押;十四行诗则有隔段相押的情形,也值得中国诗人借鉴); 3)平仄交替(在十四行诗中则是轻重音交替;注意体会徐志摩《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句诗的平仄处理,三个仄声字提起全句,然后是一串平声字(今韵),由急入缓,音效极佳) 4)诗行的有节奏的内在切分(如《雨巷》中的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哀怨/哀怨/又彷徨); 5)段落呼应(如《再别康桥》、《雨巷》二诗的开端和结尾,在前后呼应中凸显回环复沓之美)。 檀作文:你的意见好保守啊。估计不会有什么市场。 赵长征:我同意龚刚的意见。 现在的新诗大多不能朗诵,遑论吟唱。不能朗诵吟唱就难以推广,难以深入人心。中国诗歌美学尤其要注意音韵的重要性。当前新诗之不成气候,此为其一端。虽然有许多批评家敲锣打鼓,我看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欲新中国之诗,必新诗歌之形式;欲新诗歌之形式,必从音韵节奏入手。 赵强:节奏和旋律,呵呵。看来我们的理解都差不多呀。现在有一类短诗,在奇幻小说中很常见,韵脚特意选择邻韵,感觉也不错。例如: 龙骑士乘着金龙 击破暗黑天后的美梦 烈焰从天而降 大地一片焦黄 人们逃避着一切 肉体终归黄土 化为永不得安息的亡灵 高泓:看来龚刚提倡的是闻一多的“三美”理论,也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新诗的语言借助其物理属性(词语的意义)及音响效果(语音的铿锵、平仄、切分等)完成表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物理属性重要还是音响效果重要,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好久。 我很同意长征的说法,“ 现在的新诗大多不能朗诵,遑论吟唱。不能朗诵吟唱就难以推广,难以深入人心。” 诗之所以成为诗,其语言必定区别于其他表意文字,我以为这一区别在于诗注重语言的音响效果,甚至可以说诗的意境往往是通过朗诵、沉吟时的抑扬顿挫获得的,并不通过解释诗的含义获得。 龚刚:我不太喜欢“物理属性(词语的意义)”这种说法,意义怎么就物理化了,诠释者的主体性跑哪儿去了? 另,诗是离音乐和哲学最近的文类,我阐发了诗与音乐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诗性与哲性的关联性不重要了,伟大的诗歌应是哲性体认与音响效果的完美结合,以此标准来衡量于坚的口语诗,那真像“愚人讲的故事,充满了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停云:新诗也可以不押韵的吧好象。 曾纪虎:新诗肯定需要形式,要无形式之说往往落在新诗形式的标准上。新诗形式又常是只空匣,看似无物,掂在手里沉重,不大好说。 檀作文:我担心诸位的提倡过犹不及。节奏,我想是是必要的。隔行压韵与平仄间隔的提倡,我则觉得危险。我一直不主张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对新诗发表太多意见。对于新诗本身,我想那些创作者最有发言权。我偶尔读一些新诗,没有韵的,但是感觉节奏很好,并不是都不可以朗诵。以偏概全的印象式批评,不是很严谨的态度。 新诗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形式技巧上有很多的进步。现在读五四的一些诗,固然觉得有生活气息上的切近,但总的感觉还是幼稚,尤其是形式上。 且不合地宜地给大家泼泼冷水吧。 龚刚:自由表达与诗歌形式的张力关系还是应该深入研究,古代文学研究者也应当加入。没有音乐性的诗歌就叫散文诗好了.。 檀作文:龚刚的这段意见,我基本认同。关键在于什么是诗歌的音乐性?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内在的节奏感。而不必是压韵和平仄自身。 赵长征:我不认为学古代文学的人就不应该谈论新诗。创作者和理论倡导者是不一样的。我以为大部分的创作者只是跟随时代风潮而已,没有远见。所以才有骈文的长期时兴,才有先觉者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矣”的慨叹。(至于骈文优劣这个问题本身,此处无须具论。)能够有韩愈那种理论和创作都很强的文坛领袖,固然好,然而若无此雄才,能够有其中之一也不错。现在的新诗作家受西方的影响太深,于传统诗歌反而不甚了了。诚然,我们这个专业的人看新诗又往往会有自己的局限。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过于执着,此智者之弊也。我觉得中国新诗有快一百年的历史了,形式还是很不成熟,在西化和本土化的问题上总是不能尽如人意,现在非常需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廓开新的道路。反正现在的新诗,丝毫不能引起我阅读的兴趣。 关于韵脚、平仄问题,我觉得不必有很细致的规定,但是汉语之有平仄,却是一个现实,这就是我们和别的语言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我们的诗歌更加接近于音乐。 所以,训练诗人对平仄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龚刚:训练诗人对平仄的感觉确实非常重要。 至于内在的节奏感,香港一些学者谈得较多,我觉得诗行的内在切分,也就是不通过标点符号或换行所作的有节奏的切分如《雨巷》,即是内在节奏感的一种体现了。 赵长征:我觉得《雨巷》还是属于外在的节奏。 龚刚:情感冷热的交替,意象真幻的交替,心绪的起伏律动,也许可以算是内在的节奏感吧。 吴武洲:新诗需要形式是肯定无疑的。问题是怎样的形式?当年宗白华、闻一多对新诗的建构即在于认为新诗的形式要有绘画、音乐的美。 到底如何建构新诗的形式? 这一点上我也有点保守。我喜欢穆木天的一段论述:“诗要兼造形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而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夕暮里若飘动若不动的淡淡光线,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肠才是诗的境界。我要深汲到最纤细的潜在意识,听最深邃的最远的不死的音乐。” 有形式,又有朦胧之美,这才是诗! 我的具体看法如下: 1、诗不可以散文化,穆木天对胡适严厉批判即可看出(《谭诗》)。我赞同穆的观点,但又认为此点不可绝对化。散文化的诗作中也有佳品。这一点,读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知道了。 2、所谓形式问题,最终看起来要如何适应情绪的需要,也就是说内在的形式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显得有点玄了。但这恰是诗所蕴蓄的“不可言传”的意味。 赵长征:现在的新诗大多是分行的散文,不可朗诵,楞要朗诵起来也没什么意思。我从来不去听未名湖诗会。在网络上看到人们参加完回来,总是说很失望。听那些诗人朗诵他们的诗歌真痛苦,弄了十来分钟,翻过来倒过去就是那几句“丰富的痛苦”什么的,索然寡味。新诗不能朗诵,极大地限制了它的美感,限制了它对人的感染力,也就限制了它自己的传播和生命力。 所以,节奏是非要不可的。什么叫做“传唱”?要想“传”,就得能“唱”。“唱”并不仅仅是唱本身,它还提供了一种完全与散文不同的文字组码方式。在这里,形式就是内容本身,亦即克莱夫·贝尔之“有意味的形式”也。林庚先生在对我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诗歌的节奏并没有桎梏语言表达,而是恰恰解放了它。‘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么大的跨度,只可能在诗歌中展现。而且这种展现,我们觉得很正常。散文却无法用这么短的句子表现这种跨度。”他还举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作为例子:有一个人住在别人的楼上,每天晚上把他笨重的两只鞋子先后脱下来,扔到地板上。他的楼下很以为苦。有一天这个人晚归,脱了一只鞋子,然后突然想到应该轻点,就轻轻把另外一只放下了。结果熟悉了两次敲击声的楼下一晚上都在等第二声,整夜没睡好。林先生说,诗歌的韵脚,就是这个鞋子的声音,你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就一定会有这么一下。诗歌的优点,也就是它和散文在形式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个节奏,就是复沓。为了这个时间的复沓的准确,应该以典型诗行为准。由于现代汉语本身比较散文化,所以五言和七言已经不适应形势。林先生确立的典型诗行,是九言和十言。 我完全同意林先生关于新诗仍然要讲究节奏的论断。但是与他不同的是,我不认为新诗应该继续用一种标准的句式来写出豆腐块一样的诗歌。这样会妨害诗歌的自由表达。现在的汉语非常丰富了,社会生活也非常丰富了,关键是和古人的情趣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腾挪的余地应该更大。如果一定要追求固定的句式,则有可能造成为了句式整齐而拼凑词句或压缩词句的情况,这就有可能损害诗歌的自然美。当然,我没敢把这个意见当面向林先生提出来。在这里提出来,心中也很是惶恐。我想,林先生如果知道,应该也能够原谅我吧? 所以,我理想中的新诗的最好的形式,也应该是散句的外表,格律的内核。徐志摩《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戴望舒《雨巷》就是其典范。当然,今天人们也许会觉得这几首诗的意思较浅。但是这不是我在这里要讨论的问题,我是从纯形式的角度着眼的。我觉得光从新诗的形式上来说,还没有人超过徐志摩、戴望舒的。卞之琳、余光中、郑愁予也达到了和他们相当的水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派也比较重视节奏。但是这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我是不是在鼓吹恢复徐志摩、戴望舒的新格律诗呢?我的回答是,既是,又不是。我鼓吹学习他们的形式,内容则完全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注意三点:一、长短句兼行。当然如果有非常合适的豆腐块诗也好。二、诗行之间的音韵搭配和呼应。三、诗行内部节奏音组之间的搭配和呼应。 在注意了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平仄也可以适当注意,但是这是个比较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平仄也是节奏的构成部分。但是这在今天的汉语诗歌中或许不是最重要的。经常读古诗的人,自然更容易体会它的好处。凭着感觉去写就行了。不必做太多具体限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在长短兼行和避免过分散文化之间、在讲求节奏和避免句式僵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怎样才能既充分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又充分地表现出汉语诗歌铿锵跌宕的音韵之美?怎样才能既吸收西方诗歌的优秀之处,又继续发扬中国传统诗歌的特长?这就必须要靠创作实践来验证了。可惜我本人缺乏诗才,现在还不能按照我自己的理想写出好的新诗。但是这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史杰鹏:新诗我就不觉得有可读的,徐志摩的鸟新诗根本就没法读,没有一点内涵,说他有节奏也未必。句子软沓沓的,节奏也不明显。我倒是喜欢读李金发的新诗,可能是唯一能朗诵的现代新诗,当然,这只是就节奏而言,内容晦涩了些,听的人可能不大懂。可是朗读古诗别人更不懂,所以无所谓了。新诗未必要讲压韵,但是平仄不能不讲,而且语言应该更书面化。 赵长征:现在朗读古诗,如果没有读过的话,比较难懂。但是在古代就应该没有今天这么难。毕竟语言环境变化很大了。还有,这和诗人的风格相关。李白、白居易的诗歌应该是一听就懂的。而韩愈、李贺的诗歌就得先看了文本,才能听懂。所以新诗也一样,可以有多种风格,然而音韵节奏却是必须的。愣要写艾青那种散行诗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我认为那实际上是散文诗,把诗行取消连在一块读也挺顺。完全用散文句,所以句子内部的跳跃性不强,但是它又有些地方注意了复沓,有诗歌的元素。所以说是处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东西,散文诗。 龚刚:关于诗歌理想与诗歌实践的问题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看: 一是诗人的资质与诗评家的资质之间的区别。诗人应当对最轻微的生活刺激有相当敏感的反应,还应有丰沛的激情、灵感和想象力,并善于以主体心灵之灯烛照外物;诗评家的血应该冷一些,对待事物应该更加客观一些,还应该具有以理性之镜洞察秋毫的功力.人的能力往往是此长彼短,"能作"或"善写"的人未必"能评"或"善鉴",司空图就是很好的例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古典诗歌的审美风格作了具有范式意义的定位,但他本人的诗歌却藉藉无名,这是一个在卓越诗歌理论指导下写烂诗的典型。 二是诗歌创作的理想标准与实际水准之间的差距。前面提到,伟大的诗歌应是哲性体认与音响效果的完美结合,但能够达到这一完美境界的中国新诗并不多见,《雨巷》《再别康桥》也只是在音效方面比较出色,穆旦、李金发及海子等的诗歌主要是在哲性或神性的底蕴方面有过人之处。但完美的境界就象秋水伊人,你永远无法接近她,但她永远吸引着你。 赵长征:讨论到这儿,我有一个疑问,新诗作家们会对我们这些意见感兴趣吗?我的预见是,多半不会。他们照样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许心里对我们嗤之以鼻。当然,我也从来就不隐瞒自己对现在新诗的嗤之以鼻。我想,如果像我们这样一些受过比较好的中文教育的人都不喜欢新诗的话,那么新诗实在是没有多少生命力可言的。这种情况和古代正好形成对照。比如苏轼,诗名重于当世,“士大夫不能颂坡诗者,自觉气索。”(《梁溪漫志》)比如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而现在这些所谓的“著名”诗人呢?有几个人能够背诵他的一首诗? 所以说,新诗如果仍然陶醉于现在的情况,或者是几个哥们互相写文章吹捧一下,不寻求一种能够为大众所接纳进而喜爱的形式的话,那么也就只能是自慰而已了。你可以继续这么写你的,那是你的自由。我当然也就只好继续不读了。 当然,我从来就不主张复古,让人们回过头去继续写古体的诗词,那最多只能够是抒发点个人对过去的向往之情罢了。古诗作为一种文体则早已没有了生命力。如果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从而建设新的白话诗体,或许可以做点什么吧。 龚刚:钱钟书在分析中国文化史上的复古现象时指出:宋道学家或唐古文家的以古昔圣贤之作为标准,原则上并非复古,因为,永久不变的道(如柏拉图所谓 “理式”)或永久不变的美才是他们的真正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宋道学家或唐古文家的复古思想,与法国新古典主义者布瓦洛所谓法古即是法自然之说,在思路上惊人的一致。钱钟书推论说,由于复古思想往往包含着借标举永久不变的道与永久不变的美以改造当前文化的用意,因此,复古本身就是一种革新或革命。我们通过回顾旧体诗词的审美特质为新诗发展寻求出路的思路,正好印证了复古即革新的理念。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0:43:0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比如苏轼,诗名重于当世,“士大夫不能颂坡诗者,自觉气索。”(《梁溪漫志》) “《梁溪漫志》”前加“费衮”二字。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0:45:1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大炮,好象参加讨论的人不多。 最好多放两天。到完全没人理这个题目了,就最后整理吧。

金羿回复于2002-11-17 20:56:0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新诗大讨论啊。以前在中年为诗韵吵过一次架,抄些资料写过篇贴,现刷来关于新诗的部分,凑凑热闹。 新诗乃五四后国人西学之举,今人几定为无需用韵,其实为大谬。据沈从文先生之说,白话诗可定为尝试时期(民国六年到十年或十一年)、创作时期(民国十一年到十五年)、成熟时期(民国十五年到十九年), 新诗之革命由胡适之等提出。 尝试时期之作,泰半留有旧诗痕迹,多习古诗乐府小词之法,用韵之处无须多言。而师法西学之处,亦重韵律。例如胡适之,其作沿用乃欧洲通行的Satire(嘲讽诗)。如: “人闲天又凉”,老梅上战场。     拍桌骂胡适,说话太荒唐!     说什么“中国有活文学”!     说什么“须用白话做文章”!     ……     老梅牢骚发了,老胡呵呵大笑。     且请平心静气,这是什么论调!     …… 其诗韵式具有西方诗歌韵式之征,且从音行来看,第一节是严格的十音,第二节则是规矩的十二音。 至于创作时期和成熟时期,诗人用韵更为平常。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孟侃等重于韵律分行;郭沫若、王独清惯于用“哟”或“氨”,李金发却常用“吁”或“嗟乎”。戴望舒于用字用韵之努力,无需多言,展卷即是。 后王力先生一九四五年撰写《汉语诗律学》。书中第五章《白话诗和欧化诗》将“近似西洋的自由诗的”叫作“白话诗”,将“模仿西洋诗的格律的”称为“欧化诗”(实际上,王力先生此举只是出于一种叙述策略,他认为二者之间很难区分)。洋洋洒洒考之冯至、卞之琳、闻一多、梁宗岱、鲁迅、徐玉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朱湘、于赓赓虞、朱大 、刘半农、刘大白、徐志摩、蹇先艾、程侃声、刘梦苇、戴望舒等诸多诗人,得出白话诗“六法”——每行字数、跨行、音步、韵式、叠句和诗行高低、十四行体。 “韵式”中“用韵位置”乃王力先生重要成果。如aabb的随韵、交韵;abba的抱韵及其变体。现今兴盛之“无韵体”,其实乃抱韵之变体——遥韵,实际遥韵仍属于一种宽泛的格律诗。如海子之诗。

金羿回复于2002-11-17 20:58:0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不大记得是抄的什么资料了,GOOGLE里搜来的。 不算个人意见,权充资料补充吧。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1:05:0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金羿,你的这些材料,最好有出处,否则不好引用。

吴武洲回复于2002-11-17 21:57:03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从古诗中吸取营养,本是新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何其芳(早期)、戴望舒的诗作里中国古诗的影响就很明显。但一味强调复古显然是不科学的。新诗之“新”就在于对旧有形式的突破(因为“集体无意识”的作用,新诗在这个突破上是不彻底的)。我想,对新诗形式的探索最好能找到中西诗形的结合点。这是件勉为其难的事,但应该是有意义的。

檀作文回复于2002-11-17 22:08:3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新诗语言形式研究上有一个关键问题,即新诗的语言与旧诗的是承接性多还是断裂性多。林庚先生这一派是认为承接性多的,因此强调半逗律和典型诗行。卞之琳代表勒另一派意见,以为新诗在语言形式和旧诗是断裂性的,使用音步和节奏等概念作为分析手段。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2:16:3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林庚先生认为音步是西方语言的重音造成的。我们汉语没有这个重音,所以用音步来说不合适。 我偏向于卞之琳的说法。林先生的意见有些拘泥了。

吴武洲回复于2002-11-17 22:17: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在新诗史上,关于断裂的说法多有。但考察新诗实绩,其断裂不过是“标语口号”而已,作为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中的一员,要断裂是艰难的。所以,在欧诗入我中华的情况下,最主要的是一个如何融合的问题。这一点上,戴望舒是做得好的典范。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2:26:1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民国时候的诗人是有国学功底的,他们谈“断裂”,实际上是难以断裂。而今天情况不一样了。很多诗人没有古诗文功底,想不断裂也不行。 我绝不提倡简单复古,现在再写古诗词没有文体革新上的意义。刚才我贴了一段文章,大炮没有整理进来。我再在这里发一下,虽然讲的是旧体诗词,也能够说明,希望今天的新诗吸取古诗词的养料,和完全复古是不一样的: 诗体的完全复古我是不同意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看今天的人写的古体诗词总是提不神儿。我的朋友黄振萍称之为“僵尸”。古体诗词是与过去那个时代匹配的,其语言、其意象、其感情都只能属于那个时代。今天看来就很隔了。今天的生活已经完全改变,如果你要写实的话,就必须用新的体裁。“何当共剪西窗烛”,很有意境。你今天肯定就不用蜡烛了,再用蜡烛这个意象就既不新鲜,也不真实。但是如果写成“何当共对电灯泡”,岂不可笑!今天的人写古诗,还是以沿用古代语言、意象为正宗,但是这样就只能是模仿和重复,无法新变。“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虽然也有可能写得不错,但是总无法跨越前人藩篱。明清时候的人大吵宗唐宗宋,最后留下的还是只有唐宋本身罢了。模仿者皆随风而去。现成的例子摆在前面,我们不必再去试。写古体诗词是可以的,那是个人爱好,但是想用它来对诗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就是不识时务了。我也就是看看杰鹏等几个老朋友的诗词,觉得写得挺像古人,挺好玩,朋友之间乐一乐,也就仅此而已了。自己偶尔练笔,也只是抒发一下思古之情,或当时的一点感触,不会想到要去当代诗坛上去争雄逐鹿。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新时代的中国诗歌在经过摸索之后,必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路。

大炮回复于2002-11-17 22:36:1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靠,这不是增加俺的工作量吗? 那俺就把它整成长短两篇吧,长的给文学杂志,短的给传媒

吴武洲回复于2002-11-17 22:37:3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长征兄说得有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种进化观是有一定道理的。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2:40:43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大炮,我说了我要独立写很长的文章的,你愣要搞笔谈。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2:42:1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这个问题能够好好探讨也是好事情,如果还继续讨论下去的话,太长了,不发表也就罢了。 我就把我自己那部分拖出来,整理自己投稿好了。

大炮回复于2002-11-17 23:02:08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这个可是网站讨论的样板啊,俺会把它整理出版的,你那部分尽量减少分量,以便你单独成稿 诸位继续发言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7 23:41:0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林庚先生认为音步是西方语言的重音造成的。我们汉语没有这个重音,所以用音步来说不合适。 “我偏向于卞之琳的说法。林先生的意见有些拘泥了。” 大炮,在整理的时候请把我这段话删去。不要。 随便你怎么整理吧。如果篇幅足够的话,我就不另外发了。最近也没有时间仔细搞这个。我觉得想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看看别人还有什么意见。

大炮回复于2002-11-18 10:02:1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俺会设法把对话稿与你的文字分两篇请人协助发表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8 10:21: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如此就多谢了。我自己还真没有门路。

高泓回复于2002-11-18 11:29:1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整理一下我的观点: 经过连日的讨论,各位对什么才是完美的新诗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伟大的诗歌应是哲性体认与音响效果的完美结合。那么讨论的重点是否应该放在如何达到这种“完美的结合”上呢? 1、语言的表意及其音响效果 新诗源起于诗界革命,致力于切断文言分离的传统,这就意味着新诗的语言采用的是现代汉语而不再是古文。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诗语言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古文多为单音节词,讲究平仄、入韵。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词,打破了传统的韵律规则。如何才能把表意于音响效果结合起来呢?我认为,诗的韵律不仅在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上,而且还在于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也即龚刚所说的“情感冷热的交替,意象真幻的交替,心绪的起伏律动”是诗的内在的节奏感。我们不能用文字特性构造的韵和整齐的句式来限制诗意的自由表达。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不能单纯的讲究文字的音响效果,而应该进一步把诗意的抑扬顿挫与文字的抑扬顿挫对应起来。 2、新诗的形式 诗歌与其他体裁的最大区别在于分行,分行的技巧甚至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及诗歌的音响效果。胡适提倡在分行时要考虑诗歌的内在音节,也即:层次,条理,排比,章法,句法。我觉得值得考虑。

大炮回复于2002-11-18 13:16:5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继续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18 21:10:1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我觉得高泓兄说的“诗的内在的节奏感”是个比较虚的东西,很难捉摸。在这里,所谓“节奏感”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指的是谋篇布局方面的东西。我们写小说,也同样可以说,某某小说节奏掌握得不好。所以这并不是我要说的原始意义的节奏本身。我并不是不承认有这么种东西,而是觉得如果过分地强调它,则它就会成为我们不讲究外在节奏的一个借口。凡是没有外在节奏的,都可以宣称:我这是内在的节奏,内在的节奏也是节奏,你们不懂的。 今天写诗确实不应该受太多形式上的束缚,但是完全没有束缚那也就不叫做诗,那就叫分行散文。古人写诗,也未尝没有受到形式的限制,但是他们却在这种形式内发挥得很好,或者毋宁说,古诗词的那些个形式就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确立下来的最好的表达诗意的方法。所以说,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并不是强调一定的形式就一定会阻碍内容的表达。相反,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往往正是靠节奏的跳跃这个外在形式来凸现的。我前面已经引用过林庚先生的话:“诗歌的节奏并没有桎梏语言表达,而是恰恰解放了它。” 写诗就像跳芭蕾舞,一定要用脚尖跳,这对演员来说很痛苦,但是多么美!!你能够说,这种一定要用脚尖跳的规定是不应该的吗?美就存在于这种形式本身!你不能说,我的心里想用脚尖跳,我想象到了那种身体绷成一条直线的感觉,这就够了,至于观众是不是看见了,那我不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如果不接受芭蕾舞的规则,你可以去跳街舞,但是不要把街舞也叫做芭蕾舞。对,诗就是诗,就是在束缚中获得无限自由的语言艺术,就是宇宙间绝无仅有的“这一个”!并不是每个会走路的人都可以跳芭蕾舞,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会说话的人都可以写诗。 外在的音韵节奏一定要强调,否则不是诗。句子可以是长短散句,压韵当然也要用今韵,甚至用今天的邻韵也可以,而且也不一定要隔句用韵,平仄也可以处理得很宽。发挥的余地可以很大。我只是强调一定要讲究声律,至于怎么讲究,那可以再探讨。我们的汉语分声调,字是单音节的,容易做各种组接,这为我们写诗带来了很多好处。汉语是天籁,是宇宙中最美妙的、最接近于音乐的人类声音,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如果我们写诗都不能好好地利用这些优势,那真是暴殄天物,愧对祖先。

大炮回复于2002-11-18 23:18:1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旧体诗词的格律恰恰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辉煌. 新诗也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汉语美感与音乐性的形式或规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长期探索和积淀的过程.回顾一下旧体诗词走过的历程就可以看到,唐诗宋词这一古典诗艺的高潮,经历了多么长久的酝酿.硬来是不行的,于坚式的口语诗只是审美的早泄而已.

大炮回复于2002-11-18 23:19:38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关于诗歌的内在节奏,重复以下观点: 情感冷热的交替,意象真幻的交替,心绪的起伏律动,也许可以算是内在的节奏感吧。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20 17:59:1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大炮,有两天没人回帖子了,是不是可以整理了?

大炮回复于2002-11-20 22:23:4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哈哈,俺已经把原贴推荐给的"文艺现场"栏了,长征兄莫急! 俺想再搞一个长的,推荐给文学杂志,别逼俺啊,俺忙着呢,好多的写作计划.西西

高泓回复于2002-11-21 11:57:4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大炮真是个可爱的家伙^_^

赵长征回复于2002-11-21 19:56:24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我也纳闷,以前一起的时候好象没发现有这么可爱。

大炮回复于2002-11-21 20:36:28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哈哈,难道俺以前象个恶魔?

吴武洲回复于2003-01-17 01:29:0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哈哈,俺已经把原贴推荐给的"文艺现场"栏了,长征兄莫急! 这个栏目是谁在编,黄咏梅吗?

龚刚回复于2003-01-17 10:32:4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是啊,你认识?吗的,她说得等段时间才考虑,版面太紧了,两周一次 我因为在诗刊有诗歌将发表,认识了些该社的人,到时候拿给他们看看,如果能以节录形式发在诗刊,那就牛逼大了

赵长征回复于2003-01-17 21:43:30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估计诗刊的人会对此嗤之以鼻的。

龚刚回复于2003-01-18 09:45:00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恐怕不会,他们也在与时俱进啊

李回复于2003-01-21 19:08:00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会员资料 所有文章 发送邮件 回复本文 俺看了几次了,今天慎重说几句: 1,诗与歌已经分离; 2,新诗与古诗的本质区别应该在“趣味”上而不是形式; 3,一般诗歌写作者日渐浮躁,很少会去在形式上下工夫,意蕴上也普遍浅薄。诗人的态度是决定诗歌命运的唯一上帝; 4,新诗仍处于嬗变期间,任何下定义式的东西都会阻碍她的进步并迅速被她的进步所唾弃; 5,总体来看,新诗需要回归古典一些,尽管只是一种迂回前进,但不可或缺。 6,诸学人的讨论可以偏向于诗歌美学的重建。因为诗歌的问题结症不在形式。

感觉我们真得走在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上。

振奋。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当代诗体重建是大势所趋。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