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指导,梅子成文)
开言:人性的多视角性
几乎所有的诗者都常把人性挂在嘴上。真要谈起人性来,这又是一个广而深的问题。我粗的感觉是,诗者中对人性的理解庞杂混乱,在诗歌界,有不少诗歌之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性之争;所以说在诗人中,确有对人性进行一下讨论必要。当然,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好,主要是就着师父的观点,今天试着说点看法。
什么是人性?人性:
所有的人类有共同(最先主要是动物,后又有了社会)性。
进入人类社会时代,人就具有了社会性。
进入阶级社会时代,人又有了群体(主要是阶级)属性。
每一个人又有他的个体属性。
人性是多层次、多方面,只抓住人性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甚至一点,其它不要,不应该算是科学的人性、完整的人性。
人类为什么要谈人性呢?
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要生存、要发展。
所以各种人性说的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都应该用这个最根本的尺度来权衡。
为了最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性的本质是人的个体与人的整体正当的而不是有害的需要。
这种正当、无害,衡量的标准主要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
考察人性好坏,既要看个体,又要看群体,更要看个体加群体合二为一。
人性与制度、政策,与理论、认识,与文化、人文,与道德、价值观念,与宗教、信仰等关系很大;
然而,经济基础是长久的、最终的决定因素。
所以,衡量人性的好坏,不能没有具体物象指标;主要又不能抱死具体指标;本质是社会真正的快速发展。
理解人性,有很多视角,如:
民主与自由,
人与人的关系,
文化与人文,
政权与制度,
阶级与阶级斗争,
私与公,个人与集体(社会),
道德视角的善与恶,
真人性与假人性、推动人性发展与利用人性搞霸权,
等等,还可以说出许多视角。
不管是什么视角。真正的人性起码不能背离两点:
一点是,快速推动社会发展。
一点是,满足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
这第二点中,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属性,即那些有益无害的需要,都是人性。
这种人性需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个体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东西。
另一个方面是群体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东西。
个体与群体的需要都又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物质的需要。
一部分是心理的需要。
这些需要,又可以分为先天的,与后天养成的。
算是从思路上说点看法吧。
一、从人的需要谈人性,以及诗人的诗人性。
(一)从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看人性。
心理学家早就研究清楚了,人的需求和需求心理是分层次的。有三层说,五层说,还有七层说。就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五层需求理论为例:
E、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D、尊重尊严需要。
C、团体社交等的社会需要。
B、安全需要。
A、 生存生理需要。
后来有人在马斯洛及许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六阶层需求理论:
A、生存和生理需求-----B、归属和娱乐需求------C、社交和信息需求------D、自尊和创造需求-----E、道德和审美需求------F、自由和自我实现需求。
基本是三个意思:
第一,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也就是说,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人们,下一步的需要,也可以叫最紧迫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 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的。低一个层次满足了,高一个层次才能成为最紧迫的需要。
第三, 真是为人着想,就是要根据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为他们解决不同的问题。
第四, 有没有所有人的共性呢?
有,从本质上说:共同的人性,是共同存在的,对整体有益的,能推动社会前进的,那些属性。
人性,有时间、地点、空间性。在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僵死的定模定式。
人的需求,分正当的需求与不正当的需求;也可以叫有益的需求和有害的需求。
(二) 国家的人性特点。
同一个国家的所有的人,分布在各个不同需求层次中。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是不同的。又总有一个层次分布的人员是最多的,这个层次的人性需要,才是这个国家的人性特点。诗人不去诗,必然要脱离多数人,变成了诗少数人。
诗歌诗人性,必须诗自己国家的人性特点。如果不要自己国家的人性特点;这种人性诗歌,自己国家只能内销一点,多了只能供出口,在为外国人造诗。
(三) 不同发达水平国家之间,人性特点是不一样的。
把全世界的人看成一个总体大人群的话。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已经生存无忧,发展在先,很多方面处于很是有利的情况下;他们是强民族、强国家、处于上层的强人群。
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生存为艰的弱民族、弱国家、是处于下层的弱人群。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主流人性观,是在资产阶级人性观的基础上,按着个人主义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轨道发展起来的。
它一方面,具有全人类共性的人性内容。
另一方面,又具有强民族、强国家、上层富裕的强人群的特点。它不适度的张扬自私自利、私欲无度,把个人主义推向有害;它护强欺弱,强者为所欲为应该;过度的侵害弱者、弱人群。
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还处在一、二层次,高层次的人数少一些。它的人性论必然体现弱民族、弱国家、中下层弱人群的特点。它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弱者、弱人群维护自己基本的人生权利。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不但在人性理论上各自重点强调的内容是不同的;而且,在利益上也是有矛盾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对立的。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自己在强调人性的重点内容方面,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别呢?
一是人性口号要最大程度符合自己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
二是都要维护自己民族、国家的人权利益。
三是人性的人群属性来讲,什么人,什么人群,都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自己的人性理论。什么人,什么人群主宰着这个国家,他们都要更加倡导本人群的人性属性。
怎么设想让发展中国家完全套用发达国家同一个人性模子呢?
(四) 处于各个人性需求层次的人们都需要诗歌。
第一,处于较低档次人性需求层次的人们,生理的基本需要还没解决呢。所以,他们对诗歌的需要,偏重于生理需要性的多一些,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生理需要还分为:
正常的生理需要,这种生理需要是个体生存的必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与进步的基本保证。这是人类最首要的人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存权。这,不允许剥夺,不允许践踏。
另有邪异极变的生理需要,这种生理需要,把生理需要的某些方面推向极端、异变,它超限的满足个体某些方面的生理欲求,对整体与社会带来损害。这个我们应该反对。
有的诗派专诗生理需要,那不是把诗死在最低档次了吗?甚至只诗邪异极变的生理需要,成了害诗。
第二, 处于中等档次人性需要的人们,往往对生理与精神的需求同等重要。这也是自然的事情。中国的小资多是这个档次的人吧?这个档次的人们也莫自己的处境好了一点,就去踩咕低档次的人。也不能自以为高处在望 ,就急盼盼地老早下手,要对低档次的人为所欲为。
中低档次的人们,在社会上,群体是强者,个体是弱者;所以他们的人性需要通常是要求高扬群体精神。以群体力量来保证个体的需要;或者主张群体与个体精神并重、结合。
反对群体精神,独要个性自由,这是高档次人性阶段的需要。做为多数中低人性档次的人们,这种主张对多数人来说,只能是一种欲望与期盼,多不切合实际。
中低档次的人们就是应该联合起来,反对高档次的人们太高度个性自由,从而对中低档次的人们为所欲为。
第三, 处于高档次的人们,他们人生的最基本需要早已经富富有余。他们追求的是人生最高档次目标;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些人们如果对中低档次的人们可以为所欲为的话,他们不但侵犯了别人的人权,而且要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
官员腐败是什么?就是官员太个性自由了,自由到可以为所欲为,自由到用自己的有利条件为害他人。历史早就证明:
势能大的人(官者权,商者财)越自由,普通百姓就越不自由。他们越是人性得心满意足,中低档次的人儿们就越是得不到应该有的人性。
只诗最高档次的人性,那不是脱离多数人、脱离社会现实,脱离实际吗?那不是专走上层路线吗?作为个人诗者可以这样作,作为社会不能这样作。现在有没有只要所谓的阳春人雪的诗派啊?
诗任何档次的为所欲为,尤其是所谓高档次的为所欲为,有时就不人性,有可能是害诗。
二、从性善性恶说人性,诗人诗什么。
在中国人的道德、文化中,善应该是包括了所有的好的思想,好的行为。恶包括了所有不好的思想与行为。
善与恶的人性视角,应该抓住善与恶在人性范畴内的本质的核心的内容。
(一) 善与恶的本质。
人们常用善与恶来评判事物。善与恶历来说法众多,它的本质是什么?
善是动物和人的利它性,利群体性,利种群性,利社会性。
恶是害他性,害群体性,害种群性,害社会性。
现在恶的内涵大展延了,害他、害种群、害国家、害民族,害别国,甚至毁地球村自然的天然属性等,都是恶。
(二) 恶是人的天性么?人的天性有没有善?
人们常说的先天性,是指生下来就有的,不是后天学来的;实则就是人的动物性。
1、 动物生存需要确实有强的自我性。
如争夺生存空间,争夺食物等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争夺配偶等的生殖权等等。
这些特性,都是为了生物生存与进化,大自然通过自然选择、遗传固定下来给生物的特性。
这些特性,有害它,损它的一面。但其害是有限的,其利他、利种群却是无限的。
2、 动物为了生存的需要,大自然照样赋予它许多利它、利种群的特性。
蜜蜂护窝(护种群)从虫蚁到大象没有不敢斗的,从不怕死,只要是能参加战斗的成员,能全窝战死。
狼、野狗,只要是发起了攻击,就勇往直前,咬住敌人后宁死不松口。所以人们有“狼死不空口”之说。自己死也要拖住敌人,让同伴上来消灭敌人。
一大群角马要过河,明知水中有鳄鱼,谁都不敢先下水,挨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两只跳下水带头冲上去。
老天爷赋予它们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品格。这些不就如同人类的大善吗?
动物还有,爱子护幼;被扑捉后的号叫(报警);爱护异性;为护群雄野牛能只身冲狮群而送命等等。
动物从低级的蚁、虫、蜂到高级的灵长猿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上述善的特性。
说人之初只有性本恶,是站点不住脚的,是歪曲了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善恶并存的。
3、大善小善、大恶小恶观。
我们不光要分清善与恶,还要知道分大善与小善;特别是大恶与小恶,是有本质区别的。
动物没有大恶却有大善。
动物的善与大善,上面已经说了。
动物的自我是极其有限的,只限于生存的需要。同类竞争,一般不将对手置于死地;扑食对象不赶尽杀绝;领地之争,赶跑为度;配偶之争,身前身后,不贪天下之美等等。
所以,动物只有小恶;故人类的天性中几乎没有大恶。严格的说,为了生存而必须的自我都不应该叫恶。
屠城,灭族,焦土,三光,炸平,发动战争、世界大战等等大恶,都是人类独有。
都是只要自我,极度自私,欲望无度,贪婪的无边、为利己而害它的不顾一切等等。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这是人类发展了的恶文化。别和天性混为一谈。
霸道、侵略战争、贪官、恶棍等恶行,别盗用人的天性来掩饰其坏与恶。
极端、极度的个人主义,自私的贪婪无边是万种大恶的根源,它不是天性,是人类的恶文化的毒瘤。
4、诗歌,如果没有善、恶观,
如果分不清小恶与大恶,
如果善恶观倒置,
那也是没有人性,
还不如动物的叫唤。
三、西方发达国家主流人性论剖与析。
资产阶级初始人性论的首要核心是提倡个性解放,维护自身的存在,关怀自身的存在。
其条件是资产阶级处于被动、不能自主的境况下。
然而,当资产阶级主宰了社会,处于主动地位以后,它就发生了变化。
(一)它是在资产阶级人性需求的基础上:以个人主义为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价值观、无止境无条件的张扬个人欲望,沿着这两条轨迹为指向,无羁绊地法护个性自由,发展起来的人性论。它就背离了个性解放、维护自身的存在,而是大搞起了个性为所欲为与强霸。就是这个为所欲为与强霸,又去侵害别人、多数人的人性。
(二)其长处是:
它承认对资产阶级无害,对人类都有利的那些人性要素。
它在一部分人中比较好的调动了人性个性方面的积极因素。并建立了一套政治、政权制度;而且比较完善。
这个比较完善也要两面看。
人类历史上,奴隶制度至瑧完善的国家当是希腊,再不是埃及吧。
封建制度肯定是中国,几乎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后来严重的压制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现在看当是美国吧。
不过,从历史中人们还可以得出一条经验:一个国家的一种制度越是完善,变革起来越难。
能不能这样说呢?至善至美的封建制度,为中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反过来它又成为中国落伍的根子。
美国目前总体看还没有落伍。他成没成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拦路虎啊?
(三) 害处。
它把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个人的私欲、贪婪张扬到了极至、有害于人类的地步。
它筑造强人的天堂。把强人强霸推向了为所欲为、大恶的地步。
它把弱者踩于强人的脚下,理由千斑好的不允许其翻身.
在一个国家,一个少数人的人群可以行恶、为害着人数众多的人群。在全世界少数国家可以行恶、为害着多数国家。
总之,从总体来说,它是有利于富人的人性;有些方面有利于人民大众、有些方面有害于人民大众(特别是中下层人)的人性论。
它的长处是创造、聚拢着人间财富。它的害处是制造着人间不公,甚至把人类推向灾难(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要反对的是,少数人阶层有行强霸、近于为所欲为的权利的人性。
这种害与灾难,如果只在某几个人、某组织、某国家中找原因;不到那个人性论中挖根子,是蒙人与骗人。
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人性善好一些,能让人同意。把他们的人性理论当成最好的、最高级的,所有人、所有国家都要照搬,就不能让人同意了。
每一个诗者,你是那个人群中的人?强国、强民族、强人群里的诗人,只为他们的人群利益诗与呼,好理解;但是应该看到,那其中有些东西是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背向的;是要遭到其他人群反对的。诗者如果是其他人群,特别是人民大众人群里的成员,他只去诗那种人性,算是怎么回事啊?可别不识自己的人性之性了啊。
四、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及其诗歌的是与非。
(一) 本质:马克思在资产阶级人性观的基础上,从阶级、阶级斗争的角度切入,揭示了不同人群(阶级)之间的人性差别,以及由于这种差别悟透了人群(阶级)间的对抗与斗争本质。
不否认人的动物性,肯定人的社会性,承认人的个性。
反对不承认人的群体(阶级)性。
揭示了作为一个人群而言,只是都去争取、维护自我,结果个体的,分散的,总是维护不了自我。而是特别强调张扬被压迫人群的群体(阶级)性。
(二) 它的功劳是:让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大众认识、明白本人群的人性,学会用群体的人性争取自身权利,直至翻身的斗争。
让掌权的资产阶级清醒:你无度的为所欲为下去的话,别人是能翻个的,让你也尝尝被别人为所欲为的滋味。
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们真的这样做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这种人性论的生命力和威力。
在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变革,自我完善,高速发展,相当大的程度上归功于马克思主义。
(三) 问题:马克思的后继革命者都不同程度走了弯路。如:
不适时的、过急的、彻底铲除私有制,否定多种人群共存共利性,张扬一个两个人群独存。
不适度的否定个人主义(私字)。个人主义作为人们的价值观,自高无上、独一无二不好;实践证明,想除消更是不可行。
围绕着制度、政权有关的一系列建设还很不完善。
特别是官员怎样真正实现人民大众的人性化;而又能不同于资产阶级的人性化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对人性论有巨大的贡献;后来者因为没有经验,一方面付出了一些人性代价;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全世界人性的发展与前进。
上世纪末英国网上评千年伟人,首位竟是马克思,可见真识马克思的人,反而是老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诗人诗马克思主义人性的诗歌,是诗歌的一个侧面;就是这个侧面,也是宏大广泛的;不可一概而论。就其主体来说,反映的是以工人为主体的人民大众,同强霸他们、对他们为所欲为那些人们斗争的历史记录;诗的是人民大众的人性,应该肯定。也有不好的,不好的仅是诗那些极端东西的诗歌。
五、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说人性,及文化大革命中的诗人。
(一) 本质:大搞,并且极度的张扬了人的一个两个群体(阶级)属性,以及其斗争性;否定人群间共利共存性;把现阶段人群间只能是共存前提下,谁主导社会的斗争问题,搞成了有你没有我,势不两立的斗争。想用强迫的办法消除人群间的异质人性,不但没有消除了反而损害了所有人的人性。
(二) 好处:也算是对人性的一次高代价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教训;丰富了人类探索人性路径的经验。
(三) 问题:相当多的否定资产阶级人性论中合理的成分。
只承认人性的群体(阶级)属性,过度的限制人的个体属性。
大搞人的阶级属性至上论,认为只要是极大的张扬人的阶级性,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即那个为纲)。
过度的重视人性的精神需求,少视了人性的物质需求。如所谓的穷社会主义。
总的讲是搞了不少人性的极端。
最后的结果是,很多方面都走向了意愿的反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结论是,不能说人的群体(阶级)属性不存在、不应该。错在搞极端,单打一,独门冲,只抓住了人性的一点不及其余。
上述是对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个为纲,从人性角度分析的本质认识。
下面,再说一点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附生、衍生事物呈现出来的人性问题。
(四)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文化大革命的附生、衍生物。
因为:
1、 文化大革命中间出了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很多恶事是他们和他们打手搞的。他们为了夺权,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整人、作坏事;文化大革命的主帅也不同意他们这样作的。
2、 文化大革命中的乱批乱斗,打砸抢毁等。那是大自由、大民主的产物,是组织领导不利的产物。它告诉我们不能没有组织纪律与法律,不能没有组织领导。如果用大民主,大自由的方法去治理国家,是好事会办成坏事,是坏事会搞得坏上加坏。
它告诉人们,在今后还不可预期的年代里,自由还是要有度的。因为我们不光是吃过不适度专政的亏,也吃过太自由大民主的亏。
3、 各种恶人,恶势力、恶思想,恶文化趁机泛滥、作恶。这种事实数不胜数。
毫无疑问,文化大革命中的相当多的恶行、恶事:
表现形式是不人性,追其作恶人的思想根源和价值观念,几乎都是极度的个人主义,极度的自私自利,是这种分子在作恶。当时凡不是这种人(青少年人除外),见了这种作恶,他们就是制止不了,也都羞愧得退下阵来。
导致这些作恶的思想与价值观,反而与资产阶级人性论是相同的。
前面说的文化大革命中不人性的两个方面加起来,才是其中不人性的全部。但是两个方面理性根子不同,所以也不能混一。
一个是群体极端人性论。
一个是附生、衍生的不人性,这是潜伏状态下的、旧有恶人性的趁机重现与大发作。
这才是正确的认识。是这样不?
文化大革命中,诗人主动、被动歌颂文化大革命路线的不多;文化大革命之前像似歌颂文化大革命的诗歌有一点;那不能叫歌颂文化大革命,因为那时文革不但各种事实基本是不存在的,就是方针、政策、路线也都没形成;诗人不是神人。
歌颂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更少;歌颂打砸抡、邪恶坏的更更少。文化大革命后,多数新老诗人从不同方面参加了批判文化大革命;从总体上讲,新老诗人是好的。
新老诗人表现不同的是:
老诗人只批判错的东西,或者叫他们认为错的东西。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存在不及时、不够的问题。
新生的诗人更偏重于对、错一扫光。在我看来,他们有不同程度从一种倾向,走到另一种倾向的问题。
六、从恐怖主义看人性。
恐怖主义比较复杂,就其主体来说,也可以看成是世界人性问题的产物。
(一) 其主要土壤是贫穷:穷极不怕忘命,这些人容易被恐怖组织者利用。
(二) 其主要发因是不公诱发的仇恨(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仇恨生反抗、报复,正常办法无能为力,就来邪恶的门道。大量众多的仇恨人群,成了恐怖组织者的人群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人群,想搞恐怖的那些组织领导者们,他们想搞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上面说的只是主体。
也有恶人趁反恐不利的时机作乱。
还有一些极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们、极端分子,乘机搭坐恐怖主义的车:谁有碍于他们欲望的实现、有碍于他们的预期利益,他们就对谁搞恐怖活动。
(三) 其最大的不人性是用伤好人、害无辜的办法,来反对和打击他们的仇恨者。恶人恶性没有得到整治,专门害好人。
恐怖主义搞的是恶人性。它对全世界的恶人、恶人性打击并不大,相反对好人伤害更大。所以,那怕是不从人性角度看待它,普通人民大众也恨恐怖主义,反恐怖主义。
面对恐怖主义,诗人应该鞭打恐怖主义的不人性,恶 人性;对制造不公,酿造愤怒的强霸强恶,同样要鞭打。这样才能教育、说服人民,倡导真人性。
七、在美国霸权面前看诗人的人性:
美国的人性实则就是西方发达 国家的人性。
美国在全世界大搞人性,不能说一点好事也没干。干好事是少有人反对的。
发达国家的人性论本来就存在着强人、强族、强国的强霸,以及由此生出来的恶。
美国将这种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美国先发展,先富裕,很多方面先走了一步,就用它的标准要求别人。不和它一样就是不人性。
美国强,能欺住别国,它就是人性的裁判官,说什么是人性,什么就是人性,说谁不人性,谁就不人性,是人性也不是人性。
抓住别人人性一点不好,就说别人的人性全不好。
美国的人性多重标准,对美国国内、打手奴才国、一般国、与美国有利害冲突的国家,各是一套。
美国有时人性是非颠倒:如把中国的邪教说成是人性,把中国的计划生育说成是不人性。
美国用人性治服别国,别国不服就是不人性;美国再去怎么治人家又都 是人性。
美国用人性为借口,去搞极度的经济制裁,军事打击;实则是通过治无辜的老百姓,来治他的敌对者。这一点他同恐怖主义是一样的;有的人把这叫着国家恐怖主义,不能说没有道理。它的思想、理性根子都是只要自己、自己的利益,别的都可以不要和不顾及。
一句话,美国把人性论推向强权与霸权。人性成了借口,成了推行强权与霸权的工具。
最后,美国把自己置于了不人性的国家。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理事国被清除出局,就是这种结果,也是全世界人心所向的最好证明。
能不能这样说呢?为美国强权、霸权高歌的诗者,是诗强霸的偏人性。在中国是极少数人的。
八、文化也是一个大的人性,从文化的人性说诗歌。
(一) 文化是人需要的一个单方面问题,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因素的问题。如,价值观、道德观、信仰、民族尊严,个人名誉、尊严等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大个的人性。
(二) 文化是人们的最迫切需要。
人类要发展,无不需要文化。
人从小到长大,他生活在什么样子的文化环境中,就养成什么样子的文化习惯和需求。这种习惯和需求一旦养成了,往往就会成为他终生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极强烈的,外界如果不满足,或剥夺他的这种需求,就会给他带来极大的伤害。
(三) 文化的益与害及冲突。
文化确实有有益文化与有害文化。有益有害是对国家、民族、社会、多数人讲的。有害文化应该用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制。
作为文化类型,没有十全十美的文化,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文化类型。
所以文化的改变,不是一刀切,不是一种类型完全代替另一种类型。
先进代替落后,一般来讲应该是渗透式的,融合式的,渐变渐进式的,不是强迫式的。
国间、民族间的文化有冲突。我们不光要看到文化、文明容易发生冲突,还应该知道冲突产生的主导者。主导者一方一定是去强迫、进攻另一方引起的。
所以,先进文化要代替落后文化,代替的方式主要不是强迫,强迫必争斗。更反对文化搞一锅端的作法。
还是潜移默化、渗入替代,明辨是非、以理服人,评论评说的办法来消除落后的、有害的东西较好。
侵犯一个人的正当的无害的文化需求,也是对人的伤害,对人性的毁损。
剥夺中国多数人对自己喜欢的无害的诗歌需求,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问题,是不人性的。
诗歌更要反对以先进的名义,用不是先进的东西,去强迫不是落后的东西。
〔四〕超低超高档次人性诗歌。
前面已经说了一些低档次诗、高档次诗。再说几点超低、超高档次诗歌。
专诗人生的苟苟且且,萎靡颓废,灰暗自绝,挖掘真垃圾等诗歌,应该算着比人性低档次诗歌还贬值的诗歌。这种诗歌不是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东西,是超低档次诗歌。
为国家、为民族、为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而献身英雄行为,是超高档次的人性行为。诗正气凌然,诗英雄的诗歌是超高档次的诗歌。这种人性及诗歌,不光是中低档次人群的大需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
这比最高人性档次的诗歌还升值;所以,应该叫超高档次诗歌。
〔五〕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有主体人群、也就是人数最多的那个人群的诗歌。文化教育普及了以后更应该是这样的。
不管是从人性角度,还是从别的角度讲,都必须有主体人群的诗歌。这一方面是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诗歌发展自身的需要。
否则,不是诗歌有问题,就是社会出了毛病。
别相信,今后的人会不需要诗。多数人不需要的是有些人搞的偏人性的诗歌。
现实中大部分诗歌,都不是共同的人性,是不同档次人,有的就是极特别人需要的东西。
当然,诗歌的人性说只是诗歌的一个方面,不是诗歌的全部属性。
人们应该剥去偏人性、骗人性诗歌的霓裳华彩。让它是什么样人性的东西,就归位于它本来的人性诗歌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