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一 概说
评论即批评。中国古代的评论方式:眉批,评点。
文学评论即对于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态势等等的评论。
创作与评论是文学的双轮,双翼,缺一不可。
评论对创作的作用:干预,倡导,指引,扶掖,发现,推动。
文学理论是文学评论的依据之一,提供依据、标准。
优秀作家往往是评论家: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叶圣陶,李健吾;艾青,何其芳,王蒙,王安忆等。
作家要读一些评论,以了解信息、动态、走势、避免孤陋寡闻,闭门造车;
评论家最好也写一点作品,以了解创作的甘苦,如车尔尼索夫斯基、刘再复、吕进等。
评论家应该是作家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教师爷,审判官。
二 评论种种:
棍子式评论,以姚文元为代表;
挑刺式评论;
全方位评论:作家论,作品论;
综合性评论:以同一时期、地区、题材、体裁的作品为评论对象的评论;
单角度评论;
印象式评论;
倾向性评论;
价值评论:对意义、影响、地位、作用等作出评价;
酷评;
谀评;
泛评;
评论文体的多样性;
经典的评论会传诸后世,增添到文化积累中。
三 广义或不自觉的评论:
阅读也是评论的过程,读者即评论者;
评论即审视;
评论即感受;
评论的结果是好恶、取舍;
评论者首先是读者,读后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是自觉评论的起点;
修改是作家自我评论之后的行动。
四 评论家应有的素质
理论知识修养:充实的武库;
对社会、人生的体察:坚实的基础;
敏于发现的眼光:先决的条件;
自我扬弃,与时俱进,甚至得风气之先:持续的保证;
良好的文风,便于接受;
健全的人格,使人膺服;
保持自主性,有真知灼见,并敢于言说:推崇李建军。
五 当前评论的问题
集体“失语”;
标准的缺失;
品格的沦落:金钱的奴仆,人情的俘虏,作家的轿夫——
导致公信力的式微。
呼唤批评家的良知与勇气:魂兮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