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铁索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想必大家知道这是毛泽东《长征》中的诗句。今天,许多人都想知道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泽东如此动情。 7月14日下午4时,一行人在笑语声中望见了横跨于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当车一停稳,人们已无暇顾及导游小姐的讲解和叮嘱,嘻嘻哈哈地奔向在斜阳映照下发着“寒”光的铁索桥。此时,桥两端和桥上已有不少的游客。桥上时时响起惊呼声,晃晃悠悠的桥身让女性游客心惊胆战,惊呼声瞬间被河水的呼啸声吞噬。也有胆大的女游客,摆着各种姿势,或倚、或蹲、或伏……来一个历史定格。一个女同事不知何时租来红军服装,作出冲锋的样子,连声大叫:巴兄巴兄,快给我照几张……刚柏完,身后又传来喊声:巴大哥,给我来几张噻!——转身一看,呵呵,眼前一亮:年龄最小的女同事,身着鲜艳的藏族服装,脸上灿烂的笑容真有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情调……我当然也请人给我拍了一些纪念镜头。我在桥上往返了几次,从不同的角度,拍了索桥、河水、两岸的建筑。 桥上的体验是游客最感兴趣的,物是人非,游客们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红军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枪林弹雨中冲向对岸的情景没有,就不得而知了……当人们兴尽后,才对两岸的桥头堡产生兴趣。 县城端的桥头堡,许多商贩,但都是女性,在耐心的给游客解释各种纪念品,偶尔也讨价还价,不过声音都很小。地处静僻的沟壑,又是藏汉杂居,语言沟通上还是有些障碍。历史、地域、风景造就了这个地方人们的善良的品格。 对岸的桥头堡,格局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可供游客纪念的内容:着红军装骑马照相和上碉堡舞红旗作胜利状照相。骑马5元,上碉堡2元。主人不贪财。 该看的看了,该玩的玩了,而此处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又有些什么值得了解和思考的呢?据文字记载,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翌年4月竣工。桥身由13根铁链锚固于大渡河两岸而成,长101.67米,宽3米,桥体造型古朴,结构独特。泸定桥以茶马古道和军事要津著称。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在此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将介石欲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妄想。泸定桥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而闻名于世。经与当地不同人的交谈,结合以往了解的资料,心中浮出一个轮廓。此桥是红军此时北上的唯一通道,后有强敌紧逼,前有顽敌死堵,退无路,进则生,22位勇士(记载是18勇士)在团长的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对岸。团长中弹掉下湍急的河水,接着又有两位勇士中弹掉下河,以三个烈士的代价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当时红军的先头部队是一个团,守敌是一个连。实际上人数的多少不是胜败的关键,守敌在暗处,只须点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红军胜在“置之死地而后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慨,赢在将领的“身先士卒”。守敌为地方“烟枪”军,欺压百姓还算“英雄”,在奋勇的红军面前只能是一条虫。有了不怕死的精神,那书写的历史当然就会有辉煌的一笔了。贪生怕死是成不了气候的。如果这次的战斗以红军飞夺失败而告终,那么,中国的现代史就会有另外的章节和内容了,也欣赏不到毛泽东那洋溢着英雄主义的诗篇了,毛泽东这个名字的内涵也将会是另外一种色彩…… 夜幕降临,入住河边的“运通宾馆”后,我约上一位同事,到街头去感受一下。花了20多分钟便走完全城,街灯有些昏暗,稀稀拉拉的;没有高层建筑,行人衣着朴素,有些闲散;没有人声鼎沸的大排挡的热闹场景,一两个简易篾棚搭就的烧烤摊正冒着袅袅青烟;城中有一个广场,人们围城一圈,跳着慢节奏的老年健身舞;没有音乐吧、酒吧、夜总会……带着疑问,我们在一家专卖烧烤手撕兔的小店买兔子,与店老板聊了一会儿,才明白原因:地方偏僻,没有外来客商投资办企业,而本地除了唯一的红色旅游,再没有可以吸引外地人眼球的资本了。当地人在安于现状中免不了有些无奈和期盼。回到宾馆,又叫上几个同事,品尝了焦脆喷香的手撕兔,各自就寝。 我睡不着,起床走到窗前,推开窗户,看着河水闪烁的灯光,听着河水哗哗的声音,任思绪流淌…… 桥还是那座桥,静静地拉着两端的桥头堡,似乎在倾听来自国内外各类游客的不同心声;铁索还是那些铁索,仿佛在探询人们的情感是否有了些许的改变;脚下的木板依然稀疏着躺在铁索上,好象在祝福:踏着我过去吧,我助你成功!滔滔的河水喧嚣着,不知是在生气,还是在庆幸——人们已经淡忘历史的厚重,或已经在心里镌刻历史的经验…… 时间在继续,每天都会有不少的游客来到这里,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这里的一切……悠悠铁索桥,怅怅游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