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幻影

  幻 影

〔04年的一篇旧作〕

怀揣着凋残殆尽的忧郁情思

久已远逝的幻影蜂拥到眼前

在我和故土的青翠山峦之间

遥隔着一望无涯的沧海巨澜

 

那铅色地平线上的阴郁世界

是漂浮着亵渎与轻漫的黑暗

拥戴着失眠冠冕的枯涩头颅

满怀希冀睁大眼朝永恒眺望

 

看黎明象一群白鸽振翅奋飞

缓缓地睁开大海苍茫的碧眼

海岸边鲜艳夺目的热带花朵

紫色的生命活力四射地绽放

 

夕阳被神秘的恐怖染上黑晕

残缺的紫色凝辉闪耀着死亡

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液

时间女神纺车摇得如此缓慢

 

月亮沉睡在宁静黝黑的水面

袒露着如梦如幻的宽阔天庭

繁星似的小白花在苍穹微颤

金子般的星光倾泻神秘歌声

 

四野受伤的猛兽们蠢蠢欲动

眼睁睁看我的灵魂慢慢腐烂

在一阵叮叮当当的天籁声中

熹微的星晖燃尽了最后光芒

 

躲开!充满敌意的瞳瞳幻影

返回你流言蜚语的古老阴暗

月亮把万物的伤痕次第掩盖

永别前俯下悲伤美丽的面庞

 

远方传来了历史悠久的回声

宏大深邃的交响乐终归寂静

刹那间混沌的宇宙了无纤尘

悠悠万物播放着无言的翰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8 21:35:13编辑过]

紫竹古典派新诗几个回贴(对这首诗的解读):

齐云:虽然未能完全读懂这首诗,但能感受到它的庄严、宏大与深遂。诗一方面展示了万物之灵人的意识世界的复杂(幻影重重),另一方面欲借此幻觉世界来表达真理,这个真理中,主客观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它在幻影中也有展现。逐明兄精研易理,欲穷人天之道,他关注的主题、内容及思维方式(形象思惟已不弱,理性思维更强),和常人不一样,这在诗中都会有所体现。

 

怀揣着凋残殆尽的忧郁情思久已远逝的幻影蜂拥到眼前在我和故土的青碧山峦之间遥隔着一望无涯的沧海巨澜 ——前两行迅速入题,笔法老道。后两行不是实写,两种理解,一是这两行已经是写幻影了,二是故土与沧海都是古老的象征,故土象征终极目标,沧海象征难以逾越的困难和产生幻影的意识世界。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那铅色地平线上的阴郁世界是漂浮着亵渎与轻漫的黑暗拥戴着失眠冠冕的枯涩头颅满怀希冀睁大眼朝永恒眺望 ——从此节开始描写幻觉。连续五节,时间转化为空间,黑夜、黎明、黄昏、月夜都化为幻影,为表现一个真理而来。这一节写的是没有阳光的阴暗世界,其间无眠的灵魂亦渴求解脱,向往永恒(真理),向光明眺望。因为下文有“眼睁睁看我的灵魂慢慢腐烂”,我以为这个枯涩头颅可能是主人公自己。

 

看黎明象一群白鸽振翅奋飞缓缓地睁开大海苍茫的碧眼远望那鲜艳夺目的热带花朵紫色的生命活力四射地绽放 ——首先看到的是黎明世界。这个世界是理想之乡,白鸽、碧海、鲜艳的热带花朵,紫色的生命力绽放,鲜明的颜色、热烈的语言与上节的阴暗世界形成强烈对比。(用紫色来代表完美的生命力,可能与其易理或自成体系的象征系统有关)

 

夕阳被神秘的恐怖染上黑晕残缺的紫色凝辉闪耀着死亡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液时间女神纺车摇得如此缓慢 ——接着看到的夕阳世界已不尽完美,是垂死的,“残缺的紫色”既是写夕阳的颜色,也与上节的“紫色的生命力”有关。“太阳已沉入自己凝固的血液”,这一句的比喻很棒,既形象写出夕阳落入暮云之间,又写出夕阳与发光的暮云之间的关系。

 

在月亮沉睡的宁静黝黑水面袒露着她梦幻般的宽阔天庭繁星似的小白花在苍穹微颤金子般的星光倾泻神秘歌声 ——月夜世界也很美,阴柔之美,与第三节黎明世界的阳刚之美不尽相同。写景、比喻都很出色。

 

四野受伤的野兽们蠢蠢欲动眼睁睁看我的灵魂慢慢腐烂在一阵叮叮当当的天籁声中熹微的星晖燃尽了最后光芒 ——“眼睁睁看我的灵魂慢慢腐烂”这一句很不好理解,因为“我”出现得非常突然,勉强理解,把“我”当作第二节中的“枯涩头颅”,但极可能理解有误。

 

躲开!充满敌意的瞳瞳幻影返回你流言蜚语的古老阴暗月亮把万物的伤痕次第掩盖永别前俯下悲伤美丽的面庞 ——喝令恶意的幻影离开,回到它起源的阴暗之乡。月亮虽美,但也是幻影,它也一起离开。

远方传来了历史悠久的回声宏大深邃的交响乐归于寂静谁能够超然凌驾于生活之上就不难领悟万物无言的翰音 ——交响乐大概是指前文中各个世界,这些幻影纷乱展示但自有其难以领喻的万象森严,好与坏、美与丑、阴与阳都是真理的组成部分。用佛教的语言,我们身处的娑婆世界,在未解脱众生看来是缺撼堪忍的世界,在佛看来,却是完美的世界。超越万物的相对性,就能领悟到它们共同展示的“翰音”。

 

我不愿向你透露宇宙的秘密让希望的号角象霹雳般轰响沿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扣响那对从未晃动过的门环…… ——穿过幻影,可以到达真理。这一节写出了作者的宏伟抱负,我们可以开辟新径,远迈前人,到达“故土”。

 

这样的主题,是这个版以前没有的;高深的哲理难以表达,又要展示,自然只能别辟途径,所以这首诗除首尾外,中间部分的表达与这个版其他作者大相径庭,可以理解。不知别人如何看这首诗。我的理解可能离题很远。

 

这首诗的原动力,可能是写冥想(气功修炼,如“白骨禅”,观身逐渐腐烂)的过程,其时各种幻觉联翩而来,如此鲜明,带来震撼,以至于录之以诗。最后两节则是幻影过后,到达气功的一种高级阶段。这种理解,除了首行不符外,可以解释全篇。我昨晚做梦,梦说这首诗是修炼密宗的结果:)抛开整体表达思想不言(深因而会有异议),这首诗佳句很多,这该没有异议。

 

脸先着地: “我”眼看世界,“我”应该是主体。其中有两个“我”,一个“我”在天上,另一个“我”在故土的青碧山峦与一望无涯的沧海巨澜之间。一个是虚幻的我,一个是真实的我 。两个我相互作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前面都好,只是后两节略有说教之嫌。一孔之见,老师莫怪。

 

李四若:首先,这是文学作品。孙兄在诗体不自由的前提下对于文字的驾御功底是让我敬佩的。再有,齐云兄的一个比喻很恰当——“参禅”:那是作者主观的感受,所达到的境界也只有作者自己才能洞悉明了。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也就是在随着作者的感悟去感悟一切。领会多少,就是对诗理解了多少。

 

唐古拉山风语者:第一次看到孙兄诗作,形式整齐,语言纯熟,诗思也不乏创意。可见文笔丝毫未老,愿多以后看到孙兄的作品。这首诗读来象一幅奇特怪异的抽象画,画面组合有悖常理,但成功地烘托出了一种凝重迷离的气氛。中间有很多不错的句子让人咀嚼。如:看黎明象一群白鸽振翅奋飞/时间女神纺车摇得如此缓慢/月亮把万物的伤痕次第掩盖

 

周旋久: 好诗!声韵节奏也很有特点,显然是花了心思的。每行十二字,读来跌宕起伏,气韵流动。感觉相邻的诗行节奏都不一样,跟幻影的纷至沓来达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齐云兄的分析也很精彩。我觉得“枯涩头颅”指的就是“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8 21:36:39编辑过]

TOP

再读之,依然可以感受到其磅礴的大气。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具有一种深邃的哲理。也许对这类诗,不需要一字一句去精解。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深沉也就收获不小了。

TOP

根据大顿对称论作了修改“

《幻影》

怀揣凋残殆尽的 忧郁的情思
久已远逝的幻影 蜂拥到眼前
在我与层峦叠嶂的 故土之间
遥隔着一望无涯的 沧海巨澜

地平线上 铅灰色的阴郁世界
是漂浮着 亵渎与轻漫的黑暗
失眠冠冕 拥戴着枯涩的头颅
满怀希冀 睁大眼朝永恒眺望

看黎明象一群白鸽 振翅奋飞
缓缓地睁开大海的 苍茫碧眼
海边的鲜花 嗤嗤地蒸腾热气
紫色的生命 活力四射地绽放

神秘恐怖给夕阳 染上了黑晕
残缺的紫色凝辉 闪耀着死亡
太阳已沉入自己 凝固的血液
时间女神的纺车 摇得多缓慢

月亮在 宁静黝黑的 水面沉睡
袒露着 如梦如幻的 宽阔天庭
繁星似的 白花 在苍穹上微颤
金子般的 星光 倾泻神秘歌声

田野里 受伤的猛兽 蠢蠢欲动
眼睁睁 看我的灵魂 慢慢腐烂
在一阵 叮叮当当的 天籁声中
熹微的 星晖燃尽了 最后光芒

躲开吧!充满敌意的 瞳瞳幻影
返回你 流言蜚语的 古老阴暗
月亮把 万物的伤痕 次第掩盖
永别前 俯下悲伤的 美丽面庞

远方传来了 历史悠久的回声
宏大深邃的 交响乐终归寂静
混沌的宇宙 刹那间了无纤尘
悠悠的万物 播放着无言翰音……
 2004年

TOP

学习问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