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诗赋相逢成大律 小川汇流归大河
死水吧 ------------------------------------------------------- 一
话说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会议上讲道:“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1965年11月8日,陈毅在给王力先生的信中也说道:“我主张写旧体,也写新体,也写民歌,三条腿走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会开辟一条新的诗歌道路。”两位伟人都是资深的诗人,都从新诗诗体建设的视角审视了新诗发展的趋势,明确指出:古典和民歌的结合是新诗健康发展的正确出路。建国以后的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诗人们在这条路上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探索与尝试。但大多都不太理想,有的偏重于古典,有的偏重于民歌,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如果作为新诗发展的主体诗体,总有自己不可克服的局限性。郭小川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格律要素和民歌形式有机融合,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格律特质的“新辞赋体”(也称郭小川体),为新格律提供了成功的范本,也为毛泽东、陈毅等正确的新诗发展主张提供了最最完美的注解。
二
郭小川,一九一九年九月二日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那正是“五四”狂潮席卷全国的时候。他的少年时代是在灾难和战乱中度过的。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热河,十四岁的郭小川随父母逃亡到北平。在北平这个政治中心,他一面读中学,一面积极投身于抗日教亡学生运动。在学生运动中,郭小川受到锻炼,革命意识迅速觉醒。十七岁时就成为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也是从这时起,他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写诗,曾用郭苏、伟倜、健风、湘云、登云等笔名在救亡刊物和《华北日报》副刊上发表过悼念鲁迅和以抗日救亡为内容的诗、文。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小川的生活道路出现了新的起点。这一年八月,他在赴延安途中参加了八路军,从此,成为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他跟随部队转战千里,作过宣传、教育、机要等工作。一九四一年初,郭小川来到延安,在马列学院进修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一九四五年秋,他重返冀中,响应党的号召,用战斗来保卫抗日胜利果实。郭小川任家乡丰宁县县长,领导全县的清匪反霸和土改斗争,从中受到艰苦锻炼。一九四八年五月,郭小川调新闻战线工作,任冀察辽机关报《群众日报》的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平津战役开始后,郭小川随军入关。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他随解放大军进入天津,任《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郭小川随军南下。这一年六月,调至中南局任宣传处长兼文艺处长。一九五二年调至中共中央宣传部作理论宣传工作。这几年间,郭小川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杂文。在中南局时,曾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的笔名写了许多思想杂谈。
从一九五四年至“文革”开始,郭小川先后在中宣部文艺处、中国作协、《诗刊》编辑部、《人民日报》社工作。繁忙工作之余,他把不可遏止的诗情凝结为诗篇,不仅写诗,也写杂文和报告文学,以此为武器,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火热斗争中。
“文革”期间,郭小川受到了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然而,即使身处逆境,他也决不后退一步。从北京到湖北咸宁,到天津团泊洼,诗人从没有低下战士那高贵的头颇。在囚禁中,他不屈地斗争。在被扼紧歌喉时,他唱出了震人心魄的时代最强音。“是战士,决不能放下武器,哪怕一分钟,也要斗争,决不能止步不前,哪怕面对刀丛。”(《秋歌》)这就是郭小川那一时期的心声。
一九七六年十月九日,郭小川从河南林县到安阳治病,听到了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他欣喜若狂,立即对友人表示:“我创作的青春,不在过去,而在未来。”他恨不得马上奔向北京,以笔杆子作刀枪杀向“四人帮”。
18日晚上,夜幕已经降临,热闹一天的安阳招待所四处沉寂、幽静,人们都先后进入梦乡。惟有郭小川躺在床上,点燃着香烟,用诗人思维的方式在反复思考。他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想了很久很久,翻来覆去,总不能入睡。无奈,只好按惯例服用安眠药,不一会儿,他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然而,手上夹的烟蒂却未能掐灭,这万恶的烟蒂掉在衣被上,面积越燃越大,引发了火情,满屋烟雾弥漫,无人知晓。57岁富有才华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在无情的烟雾中窒息身亡。
诗人郭小川正当创作盛年,却怀着未竟之志离开了他所眷恋的斗争生涯。
郭小川生前出版了十个诗集:《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雪与山谷》、《鹏程万里》、《月下集》、《两都颂》、《将军三部曲》、《甘蔗林一青纱帐》、《昆仑行》。还留下了未曾发表的几篇诗作,如:《让风风暴更猛烈地吹吧》、《会师》、《祝儿子的诞生》、《一个和八个》、《墓志铭》、《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除诗集外,还出版了文集《思想杂谈》(三人合作)、《针锋集》等。粉碎“四人帮”后,出版了《郭小川诗选》(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七年、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两个版本)、《郭小川诗选续集》、《郭小川诗选》英文本、《谈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