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阿平的诗歌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天 于 2012-6-9 10:08 编辑

阿平的诗歌
   
    首先我必须得说,阿平并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者。事实上,他的语言功底很不过关。他的诗歌很大一部分表达直露,喜欢堆砌词藻,不惜生造一些僻硬的词语,甚至有的地方句子都不太通顺。诗歌的写作中必然有时候要突破一些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有时候这种打破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使诗意得到更好的呈现和拓展。阿平的不通顺却并非对规则的超越,因为超越从来都是建立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之上,他似乎并不能够娴熟地运用。总之我们所习惯欣赏的平和雅正,含蓄蕴藉,声韵和谐,意味涵永之类的诗美,在阿平的作品中很少体现。
    也许读者要问,诗歌本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形式都不能做到完美,你还让我们看什么?
    我说:请多些耐心,请睁大眼睛,请认真地阅读一下这个人的心灵。
   
    阿平的诗歌始终都是他热情坦诚的心灵的直截了当的呈现。他朴素真挚、毫不矫揉造作的情感,很容易就对人倾心相与;他缺乏琢磨但是范围很广、很有力量的思想,从自身的现实生活环境出发而触及社会人生的很多层面;他秉承于传统的积极浪漫主义情怀,身处困厄却始终怀有对美好境界的渴望和颂扬。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无法不为之动容。
    在《给你》中,他说:
    “是爱情吗?……我痛苦呀,
    我向你举起我的心,眼睛和双手,
    向你请求一件崇高的赠礼:
    爱情……我熟悉又陌生,
    我头晕目眩,心簌簌颤抖,
    羞愧同时又感到无比的幸福!”——因爱的震撼,对爱的渴求,充满谦卑的热情,这些不正是爱情该有的面目吗?而这样一颗真诚毫无遮掩的心灵,怎能不令人感动。在人所应有的一切美德中,难能可贵的便是这样的纯与真。而这样不加矫饰的天真,正是阿平的个性,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诗人应备的品格。
    在《风儿吹啊吹》当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乡土的忆恋浑融一体,令人读之愉悦。在《湘江河畔》,我们看到一个多思善感的人的看似空泛却不空洞的感怀。在《红绸子》中,那种夹叙夹议,亦庄亦谐,无拘无束的笔调像极了《唐璜》,其中的有些思想也不乏精采之处。在阿平的诗歌当中,另有一些关注时事,关心世界,关怀人世,以及对历史,对艺术,对社会文化进行思索、抒发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只是从个人的视角来描写,观念未必完善,表达也许失之于粗疏,但是其题材的广泛性,以及思路的开阔,非常值得有志于诗歌创作的人好好学习。那绝非象牙塔里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而是辽阔大地上的野草,虽然不美,很有生机。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到《寄杭州工友》这首诗。在阿平的作品中,这一首是难得的精品,无论从题材,从内容的表现,还是其中透露出来的情怀情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寒冷,泥泞,加上苦工,
    我们不折不扣的遭遇,
    悲惨地带上怜惜的铺盖,
    在贫脊的大地上奔波。
   
    穿过茂密的森林,沼地,
    跨过河流和高岩峭壁;
    浮光掠影的都市赤壁荒滩,
    我们都到处栖身居住!
   
    不是看轩峻壮丽的名山,
    不是听风花雪月的歌;
    我们流血流汗天理昭然,
    我们凭力气旅游人世。
   
    一贫如洗的乞丐,民工,
    是孪生兄弟;前者
    更赤贫,我们相较富有,
    一床破毯与一支铁锹。
   
    我们象夜般壮美的儿男,
    象夜一般赤贫的儿男;
    在两点莹莹孤灯的深宵,
    难眠只为故乡而流泪。”
    农耕时代已成过去,田园牧歌式的优美,虽可追思,毕竟也不能老躺在里面拒不睁开眼睛。传统文明的失落,工业社会带给人的压迫,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流离失所,这些在一些诗文中都有体现。但是像这首诗歌这样,以一个底层的视角,反映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层面,而又树立起一种自强不息豪迈深沉的精神形象。可以说是道前人所未道,填补了现代诗歌中的一项空白。它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这首诗歌中,最能看出阿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
   
    阿平的诗歌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思维的发散性很好,他的抒情决不只局限于一点,表达的时候也比较无拘无束。他的爱美是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热爱,都来赞颂,然后把心中最重的那个轻轻地推出,比如这首《我爱过黑秀发的女郎》。
    “我爱过黑秀发的女郎,
    我爱她澄净如水的心境,
    我爱过山地打草的女小囡,
    她不疾不徐挥动的弯刀。
   
    我爱过巍峨矗立的峭岩,
    百鸟春光徘徊不去的树林;
    我爱过田畴上青翠的稻海,
    河堤边疏疏落落的牛群。
   
    我爱过小河回环的厂房,
    和那云雾缭绕的烟囱;
    我爱过变幻无常明媚的蓝天,
    一双泪涔涔的可爱的手。
   
    我爱过,并怀抱虔诚的希望,
    茁壮成长的一切的祝福;
    我祝福,众灵中最美的一个,
    我爱过,一位黑秀发的女郎。”
    中间两节的宕开决不是对主题的游离,而是更好的衬托,语言逻辑的无理反而增加了情感的厚度和广度,而读者从这些宕开的文字中所能引起的联想也拓宽了诗意的空间。这种表现手法本是一些传统的西方诗人所惯用的。在现代汉语新诗的写作中并不多见。这也形成了阿平诗作独特的风格。
   
    可以看得出来,阿平的诗歌深受译诗的影响。精神世界既受莎士比亚、拜伦、普希金等的陶冶,词语的运用,抒情的方式,甚至断句的习惯,也处处留有某些译作的印痕。外文诗歌的翻译是很难的事情,严复提出个标准说是要“信、达、雅”,其实是很难兼顾的。意思尽可以忠实原作,文字也尽可以雅训,把原诗的韵律韵味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则非常为难。很多译作的用词、断句,本来是为了忠实“信”而牺牲了汉语习惯的不得已,学习译诗而偏偏学来了“不得已”的这些,不免令人惋惜,希望阿平在以后的创作中也能注意这一点。也只有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倾诉者”而非“模仿者”的时候,诗歌的表现才可以更为动人。
   
    阿平对我说这本诗集的出版令他很激动,一则少年时候的梦想终于要成现实,二则一生可能只有这一次。心有梦想并为之付出过努力的人总是可敬的,不论这本书将成一个台阶还是一种纪念,我都希望阿平继续努力,继续进步,克服表达上面的问题,以自己的心智创作出反映个人与时代的更好的诗歌作品来。
   
    2008年1月15日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嗯,有时间去书店看看可否买得到。

 

今天给女儿买了很多书呢。:)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实事求是的态度,好.

我倒是希望阿平能够把此文放进去.

欲扬先抑乎?如果编到诗集中,我觉得可以先说好,然后提出缺失之处,而且,语气可以和缓一点.

关于译诗问题,我已向菜花推荐了黄杲炘先生的<英诗汉译学>,他认为诗歌不但是可译的,而且可以做到形神兼备.他的实践也是成功的.

此书新近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格律体新诗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9 14:00:38编辑过]

TOP

也感谢飘飘的支持。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替阿平谢凤舞,如此费心的去为一个人写诗评,我读着都感动坏了。有菜花和凤这样的评论者,有诗兄和孙老师这样的超级人物把关,是吾坛大幸。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路过,欣赏。

TOP

诚恳,深刻.

于读者于作者都会很有益处.

凤版和齐版的评论,正是诗坛所缺少的.

欣赏.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在2008-1-16 12:30:47的发言:

菜花所言极是。

作为编者对作者不足的意见,最好在幕后提,特别是牵涉到明显不通顺的诗句,可以与作者商榷,作适当的修改——这一点也是责任编辑的重要职责。

供参考。


两位老师的顾虑似乎很有道理,这篇评论我已经不打算往阿平的诗集里面加。

“明显不通顺的诗句,可与作者商榷,作适当修改”——这个错字错词包括标点符号的小毛病我都已经逐字逐句改过,诗酒兄与我的想法都是对作者的作品不做大的改动。有些不通之处,等阿平回来我会向他指出,建议修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6 14:31:33编辑过]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菜花所言极是。

作为编者对作者不足的意见,最好在幕后提,特别是牵涉到明显不通顺的诗句,可以与作者商榷,作适当的修改——这一点也是责任编辑的重要职责。

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6 12:32:39编辑过]

TOP

又修改了一下,增加了一些内容。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