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精华不以诗作论,单凭亲疏定优劣。--这个诟病至今还在许多论坛存在啊!

祝节日快乐!

文学博客:http://hi.baidu.com/lichangkong 工作室:http://hi.baidu.com/changkongcehua

TOP

珍贵的档案,就是菜花归来也不能撤!

TOP

沧海的文章写得很好。

相信齐云兄早晚会回来的。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如果齐兄从此回来回帖,我这帖子倒可以考虑撤掉。
毕竟我当初的想法,是回忆东方曾经的人和曾经的事。

TOP

告齐云兄:我的想法,是把坛子里的那些虽然已经不再说话,但值得我们记得和回忆的人都整理出来。
下面我准备整理的是紫筠,梅花,和鸿鹏。
我去古风比较晚,加上我这人不太喜欢说话。比较熟悉的只有水姐,唐兄,三月,冷月和你。现在正找人收集他们的资料。

TOP

沧海兄:

多谢你的文字,只是感到很过奖了,流汗!!!

不能坏了规矩,而且沧海把我写得过好,档案我自己写。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谢谢沧海,让我再次感受菜花有风采,好亲切。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TOP

3.创新的表现手法
   
传统是古典派新诗的旗帜之一,继承传统并不代表墨守成规。传统的手法加以变化,也能创造出全新的表现手法出来。比如齐云的《环城公园的秋天》。

秋风如约而至,吹拂着
白发的夫妇,蹒跚的孩子
——
有人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是季节轮转年华又逝
没说是梦中的你的名字 

晴空明净得如同水洗

空无一物却藏着永恒的秘密
——
有人问我在看什么
我说是云卷云舒北雁南飞
没说是看见你在云端里

傍晚的云霞在天空燃烧
金黄的野菊花盛开在草地
——
有人问我在笑什么
我说是秋山如媚秋树如醉
没说是回忆你的甜蜜

夜幕无声无息地降临
灯光摇荡在雨花潭里
我转过身,一滴泪落下
融进那轻漾的涟漪——
没有人看见一丝痕迹

   
这诗就是综合运用传统手法,但最关键的,还是暗藏了推移的时间。从白昼到傍晚到夜幕的降临,一条时间的主线贯穿,对于事,反而蒙胧,并不点明。是在等待还是一天里发生的追思?宋词的结构是旧诗中最复杂的,一般都是事为主线,而这首颠倒之。至于情景交融,那显然继承了优秀的传统。

4.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
   
象征手法在现代派手里也是颇古的了,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早有象征,就算抛去这个因素,因为它被提出的很早,也大约可以称为“古”。但,就是这样,现代派的象征也依然没有被诗人成熟运用,很多诗人们的象征,空泛到什么都“象”,最终就只好落得个什么都不象。
   
也就说,象征手法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齐云的诗,在这方面就很杰出。因其给后来者立了个榜样,象征虽不是他的发现,但能成功掌握一个“度”,也是他很了不起的成就。

诗和论,是齐云最主要的特点。
   
齐云的理论他自己没有整理成完整全面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成系统。它是有着自己的体系的。不过可惜,窥一斑而知全豹这话,有时候并不适用。因此,从齐云平日的评论中揣测全般是不可能的。不过幸好齐云整理过一篇诗话,名曰《北窗诗话》。
   
由此我们可以挑出他理论上独到的地方说说,这就好象盲人的摸象,虽然只能摸到尾巴或腿,但只要心中明白这不是象的全部,是不至于闹太大笑话的。

1.诗贵真情.
这是在中国古代就被一再强调的。可惜,很多人都健忘。我想,这也不能避免,因为艺术总是要从自然流露到刻意为之的。既是刻意,那么无情的时候写写当练习也无可厚非。不过作者自己需要明白,这无情而为的东西,不是好诗。所以,无情而动笔不能算错,错就错在不能把这样的诗当成好诗。

   
很多人分不清这界限,长久了,就忘记情感在诗中的重要性。最近中国流行的那句“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就是此弊的沉积。
   
齐云在理论之中很着重的强调的这点,正是诗最重要的地方。

    2.
对古典派新诗全面的理论阐述与辩证。
   
比如什么是古典。貌似古典于古典的实质追求。

    3.
凝练的度的剖析。

    4.
语言的组成因素:轻重,长短,急缓等等与诗歌所传达情感的关系。
   
这是值得多说说的地方。注意到这个的人,新诗诗人中最先的是徐志摩,他写过一首模拟纤夫号子的诗,不过可惜他只是注意了一下,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齐云相比徐志摩,更进了一步,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但还有更多的有待发掘,恐要寄希于后人了。

    5.
提出歌词式的语言是未来很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
   
例举一下,林夕的语言,其实是很高的语言运用艺术,最关键的是,它还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其实,创造艺术是人的本能,是心理情绪的发泄最好的方式的说法早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有一点,是值得说说的。那就是艺术的价值问题。人只会保存对他有价值的东西,这也包括艺术。心理学证明,让人不能理解的东西是“丑”的,因为它会引起别人的不快,比如孩子们总喜欢打杀癞蛤蟆,实在是因为他们讨厌它的缘故,青蛙的待遇就比它好得多,成年人很少追着癞蛤蟆打砸,但并不是说成年人就喜欢癞蛤蟆,实在是没那闲工夫。(注:这里的丑是美学的概念,不完全等同日常所说的丑)
   
觉得丑的就消灭,是人的本能,不能被理解的就是丑的,
   
丑对人来说没有价值。所以,有些东西注定要被人们抛弃。
   
从这点上思考,也就会明白齐云此说提出的价值。

    6.
找到古体(旧诗)翻译难度的根源
   
那就是因为旧诗的形式,美学有个重要论点,就是形式同内容是不可分的。

    7..
有意象诗与无意象的提出。
   
直抒与含蓄,是一直被前人和现代人争辩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倾向一边而讨伐另一边,能兼而欣赏两种作品的,是很少的。虽是如此,但想到去找原因的人恐怕有,但我不认识。找到原因的人肯定没有,齐云此说就完美解答了这个问题。

 

其他的,恐怕也难归纳完整,最突出的,就是赏析诗作时的包容性,每一种写作倾向都不排斥,能做到这点的人是很少的。
   
解读诗作时候能够抓住诗的本质——情绪。

   
深厚博大的学识加上深入的理解能力,睿智的思辨,就是齐云和他的魅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