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诗评俱佳。

加精欣赏。

像这样的各抒己见,能够互相促进和启发,正是我们来论坛交流的目的,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呵呵。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天许之评让人大开眼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唐古拉山风语者在2007-11-15 20:43:56的发言:

呵呵,拭目以待.

这首诗前后两节视角的变换是又一妙处,

第一节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视角。

而第二节用旁人的视角来写诗人自己,便妙不可言了。于画面变得深远阔大。

苏东坡有首《行香子》用过这样的手法。“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借山上游客之眼来写诗人自己。不仅“风致嫣然,便是画意”。(《词洁》卷三)

也如黄苏上引书说“于旁观着笔,笔笔有余妍,也是生新跳脱之法”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许在2007-11-15 12:37:23的发言:

此诗还有特别的妙处,等我忙过了再来回帖。

呵呵,拭目以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此诗还有特别的妙处,等我忙过了再来回帖。

TOP

从山上向山下望,炊烟好像是往下垂的。错觉可能产生好诗,唐古这首小诗就是一个例子。再次欣赏。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方北在2007-11-8 9:09:22的发言:

谁家炊烟青青垂。虽经三生石讲解,仍觉不妥。

为什么不讲出自己的道理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生石在2007-11-7 20:49:13的发言:

谁家炊烟
青青垂。

这一句的一个"垂"字,让我失魂落魂,意乱神迷了很久,想来想去觉得没道理,又觉得有道理,烟往下垂,很显然在物理学中说不过去,但诗是艺术,不是科学,更何况有了"斜风细雨自在飞"作铺垫呢?既然有风雨自在飞,肯定会往下飞,往下飞的风肯定也能把上升的烟吹得往下蹿,乍一看,不就是烟囱口垂下的一匹青青的丝罗吗.就好像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个撒谎的孩子说漏了嘴,让人识出破绽,改正已来不及,只好急中生智,冒出一句圆谎的话来,稚嫩的声音是这样说:"是因为"斜风细雨自在飞"嘛,所有才有"谁家炊烟青青垂"的结果哦,你们不要对我凶嘛",于是大人们才收回了斥责,满意离去......

此诗很成功,但稍有不足,我认为把前两句的位置调一下,效果更佳,使这个"垂"字,更突兀.后面的解释更有力.

谁家炊烟
青青垂。

斜风细雨
自在飞,

这样就有了"飞来柳絮片片白,夕阳返照桃花渡"的风致.正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解释得好的谎言,已经不是谎言了.

楼主真是诗才横溢,锦口绣心.

谢三生石兄细致准确的分析与评论.

如今,象这要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了.

几时请你吃东西.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谁家炊烟青青垂。虽经三生石讲解,仍觉不妥。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得 。

TOP

好悠闲的心态,不过觉得三生兄的评论更加出色。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