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一颗期待的心终于可以安然睡去了。热烈庆祝菜花的回归!9仟9[em23]

问,你的诗集是寄的挂号的还是平信的?到现在还没收到呢,真的有点郁闷又有点对不起你。

菜花的笔墨还是那么浓淡谐宜,读着如亲临其境,感觉又回到了娘家似的。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看了这个帖,很高兴。一次相晤,竟引出那么多话题,可见相知之深,关注之切呀!这也体现了本论坛的一种良好气氛。

可惜时间太短,要不,一起喝酒也该把我算上。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还有一句话补充进来:菜花的归来,让我万分高兴。我能在这里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诗友,当初就是菜花的引见和招揽呢。

[em23][em23][em23]

TOP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____我们就是要尊奉和发扬祖师爷闻一多先生的这种"红烛"精神!

TOP

那天我好象喝得微熏,提前离开,失陪了。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qnb413.blog.163.com

TOP

我想到论坛上主要创作者,都起码三十好几岁了,二十多岁的除了沧海曾经,好象再没有人了,在娱乐、休闲、审美方式多样化成长起来的“80后”中,还有人对诗歌有强烈需要和兴趣吗?也许不是自由诗害了诗坛,而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政党都不需要诗了,什么诗都不需要了。

———— 我也见过一些很年轻的很有才华的作者,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都有。从整个社会来看,对诗歌还感兴趣的人似乎是很少。这个的确是不能同过去的年代相比。但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真的不需要诗歌了吗?未必尽然。

以我所见,从幼儿教育来讲,中国的家庭,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几乎都教他们背诵一些古诗。如果新诗中有类似简明优美经典的作品,一样会被人所记忆,所传承的。追求美好的东西,是人的天性。这个应该不会因时因地而有完全的改变。

今天在杨雄的博客上见到他说:“第三点,是我私下的悲观。总觉得新诗几十年的发展,似乎更多是为了证明了这只是一条死胡同,一条不归路。浮躁和自我膨胀充塞着你我,也许我们嘴上说的清高,但事实不是。”实际上,现状很多人看得清。所不同的是,看清之后是预备放弃了,还是继续坚持。

又或许,我们想这些还是有些多了,有些大了。大家总是想做到什么,成为什么。其实从我个人出发,一切都很简单,我们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问耕耘,莫问收获”嘛,付出过努力,总会留下印迹。即使不曾留下什么,也毕竟曾经充实过自己的内心。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诗歌会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除了学院里还有人研究,再无人有兴致提起这颗曾经的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这也是我一直有的忧虑,隐隐约约和菜花说过。

____齐\孙二兄:我过去也有这样的忧虑,现在却乐观多了.网络诗歌的勃兴使我有了这样的转变.

前年的恶搞赵梨花事件,也是我看到大众对诗坛恶习的极端厌恶,以及对真诗的渴求.

当代诗词的复兴,使我看到人民对诗歌格律根深蒂固的爱好.

在总人口中,爱诗者肯定是少数,但是以中国人口之多,这"少数"也就很可观了.

TOP

“友谊”在诗兄心中,份量和位次都高于美酒啊。

____实在难分轩轾呀,都是多年伴随,而且往往二者同时得兼呢.

不过,齐兄远来,实为贵客佳宾,而酒无日不饮,孰轻孰重,就无须称量了.

TOP

齐云归来,高兴。

当选定了一个目标的时候,尽管路途艰险,前途也渺茫的时候,只管走下去吧。这个旅程也会让人记住的。

TOP

我想到论坛上主要创作者,都起码三十好几岁了,二十多岁的除了沧海曾经,好象再没有人了,在娱乐、休闲、审美方式多样化成长起来的“80后”中,还有人对诗歌有强烈需要和兴趣吗?也许不是自由诗害了诗坛,而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政党都不需要诗了,什么诗都不需要了。当物质文化贫乏环境下成长的七十年代人成为过去式后,诗歌会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除了学院里还有人研究,再无人有兴致提起这颗曾经的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当然这个念头不宜说出来。

这也是我一直有的忧虑,隐隐约约和菜花说过。

把诗歌的不景气一股脑推诿到形式上是远远不够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