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上元月>好.因为结尾点题了.

同意凤舞关于新诗用典的意见.

理解此诗的"思路历程",即诗人的心路历程.

TOP

其实这首诗原来的题目为《明月年年只相似》,现在想想,也许还是不改的好。:)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其实这首诗原来的题目为《明月年年只相似》,现在想想,也许还是不改的好。:)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简单说一下我的写作思路,并答唐版的回帖。

 

首先说明一下,这首诗化用了许多古人的诗句。关于诗歌的用典,记得以前我们在群里也讨论过,用典有用典的好处,因为有原句的典型意象和固有诗意可供联想和对照。 必然会令更简短的篇幅可以包含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内容。 典不在不可用,而在用得是否贴切自然,不露痕迹,是否和自己诗歌要表达的意思相融相生。

至于新诗是不是可以用典,我自己感觉是可用,传统诗文中有那么多的宝藏,完全摒弃未免可惜。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熟典。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否则就影响了一般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得不偿失。

 

其次,这首诗的情感逻辑是这样的:

 

    东山的明月升了,
    山月还知道心里事吗?—— 第一句,交待了诗歌起兴的缘由,东山月升。“还知道心里事吗?”这句问,因为有一个“还”字,应该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抒情主人公向着明月寄寓心事,可能已经很多次了。


    江畔的明月升了,
    江月这回又照着谁呢?—— 江畔的月升,应该就属于抒情主角看见月亮从东山升起之后不由自主的联想了。 他问江月“这回”又照谁,读者应该可以体会得到,他想的其实是江月“曾经”照过谁,是什么样的月下人让他这样久久不忘,反复想起。
    
    海上的明月升了,
    潮涨了一波连着一波。——海上月升,是抒情主体进一步的想像,也是他进一步抒发感情的开端。我想很多人看见海上月升这两句的时候都会联想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诗,这样也就间接吐露了抒情主体的心事,点明相思之意。


    心中也潮水涨了,
    月光在波浪尖上跳跃。——这两句是由上面两句的思路引申出来的层层暗喻,一喻我心如海,二喻相思如潮,三喻想念的人就像那明月一样,把光辉洒满抒情主人公的内心。 读者可以想像,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
    
    柳树轻轻招了一下手,
    上元的明月升了。—— 这两句点明相思的时间,地点。也许是曾经有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馨旖旎吧,抒情主体这时候又回到了现实之中,看到了柳,看到了月。


    寻遍了满城灯火,
    那人的明月在哪儿呢?—— “寻”字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的痴态,因为前面两节中相思之意的铺排,已经可以让读者知道,他想念的人很久不在身边了。但是明知道不可能重逢相遇,仍要寻,足见思念之专,用情之深。 结尾的一句问,也许只是一声深沉的叹息。

 

我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因此唐版说谋篇布局不严谨,层次顺序不清晰,我不能同意。

 

呵呵,不知道我的解释能不能自圆其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12:01:54编辑过]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简单说一下我的写作思路,并答唐版的回帖。

 

首先说明一下,这首诗化用了许多古人的诗句。关于诗歌的用典,记得以前我们在群里也讨论过,用典有用典的好处,因为有原句的典型意象和固有诗意可供联想和对照。 必然会令更简短的篇幅可以包含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内容。 典不在不可用,而在用得是否贴切自然,不露痕迹,是否和自己诗歌要表达的意思相融相生。

至于新诗是不是可以用典,我自己感觉是可用,传统诗文中有那么多的宝藏,完全摒弃未免可惜。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熟典。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否则就影响了一般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得不偿失。

 

其次,这首诗的情感逻辑是这样的:

 

    东山的明月升了,
    山月还知道心里事吗?—— 第一句,交待了诗歌起兴的缘由,东山月升。“还知道心里事吗?”这句问,因为有一个“还”字,应该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抒情主人公向着明月寄寓心事,可能已经很多次了。


    江畔的明月升了,
    江月这回又照着谁呢?—— 江畔的月升,应该就属于抒情主角看见月亮从东山升起之后不由自主的联想了。 他问江月“这回”又照谁,读者应该可以体会得到,他想的其实是江月“曾经”照过谁,是什么样的月下人让他这样久久不忘,反复想起。
    
    海上的明月升了,
    潮涨了一波连着一波。——海上月升,是抒情主体进一步的想像,也是他进一步抒发感情的开端。我想很多人看见海上月升这两句的时候都会联想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诗,这样也就间接吐露了抒情主体的心事,点明相思之意。


    心中也潮水涨了,
    月光在波浪尖上跳跃。——这两句是由上面两句的思路引申出来的层层暗喻,一喻我心如海,二喻相思如潮,三喻想念的人就像那明月一样,把光辉洒满抒情主人公的内心。 读者可以想像,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
    
    柳树轻轻招了一下手,
    上元的明月升了。—— 这两句点明相思的时间,地点。也许是曾经有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馨旖旎吧,抒情主体这时候又回到了现实之中,看到了柳,看到了月。


    寻遍了满城灯火,
    那人的明月在哪儿呢?—— “寻”字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的痴态,因为前面两节中相思之意的铺排,已经可以让读者知道,他想念的人很久不在身边了。但是明知道不可能重逢相遇,仍要寻,足见思念之专,用情之深。 结尾的一句问,也许只是一声深沉的叹息。

 

我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因此唐版说谋篇布局不严谨,层次顺序不清晰,我不能同意。

 

呵呵,不知道我的解释能不能自圆其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12:01:54编辑过]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山月江月海月,

万千心事谁解?

寻遍天涯海角,

万众遥寄冷月。

TOP

山月江月海月,

万千心事谁解?

寻遍天涯海角,

万众遥寄冷月。

TOP

仅就形式而言,这是一首双重组合的复合式:一、二节用开放式,末节改用凹型,以期突出主旨,亦不失别开生面的一种手法。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仅就形式而言,这是一首双重组合的复合式:一、二节用开放式,末节改用凹型,以期突出主旨,亦不失别开生面的一种手法。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诗歌的语言单独看来皆清新明媚,化用古人的也能推陈出新.只是谋篇布局似乎不够严谨,注意一些层次顺序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2:09:43编辑过]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