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支持!

TOP

佩服诗兄的激情和热情。我咋感觉自己的心越来越麻木了啊。
诚交天下友,广结四方客,真诚为我本,潇洒走一回。

TOP

支持诗兄的论点。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从抗震救灾诗歌高潮说起                 fficeffice" />

    "国家不幸诗人幸",又一次得到了印证:"五.一二"汶川大地震这场空前的劫难带来了沉寂已久的诗歌创作的兴盛,促成了一场自发的声势浩大的诗歌运动.诗人和非诗人一齐上阵,新诗与诗词齐头并进,形成高潮,蔚为奇观。无论其涉及面之广,参与者之众,作品数量之多,都远远超过了"四五"天安门诗歌运动。而现代传播手段的快捷,官方和群众态度的契合,使其发挥的当下影响更为"四五"所不可比拟。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会有若干精品会成为传世之作,成为这个时代诗歌的光荣。 

    这一事实证明了社会需要诗歌,民众需要诗歌,诗歌的边缘化是它自我放逐的结果.这是一次诗歌得到救赎的契机。但是,长期以来,诗歌积弊甚深,一些诗人失去了正确的方向,躲在"小众化"的象牙之塔里自鸣得意,更有甚者,竟以"垃圾派"自命,以"崇低"为荣,以"下半身"为乐.大潮一过,故态复萌,依然故我的可能,不是没有的。

    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最近出版的<文学自由谈>里有一篇文章,就对那些因抗震救灾而产生的作品从"诗歌艺术本身"肆意贬低,说它们大部分无非“言之有物”而已,其中有许多“平庸之作”。且不说那些言中之“物”是非常宝贵的感悟,良知,精神,形象,比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着天渊之别,仅就“有物”而言,也比那些“先锋”们的不知所云,比那些“口水诗”“梨花体”的“说了也白说”好得多。该文还引用韩东的话,把为抗震救灾创作诗歌称做“轻佻犯贱”!这是对成千上万的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所感动,从而为之讴歌的诗作者的侮辱!至于“平庸”的指摘,也是毫无道理的:任何时候,任何文学品种,“平庸之作”总是居多,精品力作都是少数。 

    我们的文学批评,要有独立的姿态,敢于激浊扬清,发出自己有力的声音,以促进创作的繁荣。对于这样的奇谈怪论,就是要加以驳斥,不能让它混淆视听!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