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支持晓曲们诗歌音乐协会“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民间!”这一努力!

TOP

国际诗歌音乐协会参加年“中秋月圆”


海峡两岸诗歌朗诵会暨作品研讨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10月3,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我会会长,来自新西兰的游子先生及夫人、秘书长晓曲先生、常务理事谭宁君先生及成员许岚、杨爽(歌手)等应邀出席了由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社联、台盟重庆市委主办,海峡两岸多家单位参办的年“中秋月圆”海峡两岸诗歌朗诵会暨作品研讨会活动,来自海峡两岸多个文学诗歌社团近百名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3日上午,在重庆市岷山饭店首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游子会长主席台就坐并代表国际诗歌音乐协会致辞发言。开幕式结束后,与会诗人参加了台湾著名诗人绿蒂、雪飞的诗歌专题研讨会。晚上,在重庆大学城,重庆市师范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演播厅举行了盛大的年“中秋月圆”海峡两岸诗歌朗诵。与会诗人与重庆师范大学师生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会在重庆师范大学朗诵队20余名学生首先朗诵我会荣誉顾问,重庆师范大学黄中模教授的《月下彩虹》中拉开序幕;我会另一荣誉顾问,著名诗人梁上泉老师的作品《月满中秋》由诗人万龙生激情朗诵。

    在游子会长的积极推动和协会成员的大力支持与精心准备下,游子会长作诗、协会余新蓉常务理事作曲并指导配乐、由歌手杨爽现场演唱的《那年的秋天》,第三序位出场,那优美的旋律经歌手的真情演绎,博得阵阵掌声;协会晓曲秘书长作诗、协会常务理事顾文新作曲并配乐、歌手肖乾坤演唱并录制的《今夜站在长江滨上》,第六序位出场,晓曲上台即兴把朗诵穿插于歌声之间,特色新颖,把朗诵会推向了新的高潮。我会以专业演唱诗歌的形式参与此次朗诵会,做到了诗与歌的完美结合,使本次诗歌朗诵会耳目一新,这在新诗诞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各类诗歌朗诵活动中当属首次,引起现场强烈反响与震撼。这充分表达了我会的心愿和宗旨“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民间!”。


晓曲
2009-1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7 9:29:14编辑过]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海峡两岸“中秋月圆”诗歌朗诵会暨绿蒂、雪飞诗歌研讨会已于4日在沙坪坝岷山宾馆成功举行。我评论《雪飞世纪诗选》的文章《庾信文章老更成》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雪飞作品即席发言,谈了几个观点:一、诗贵精而不在多;二、一般认为写诗是年轻人的事情,而很少有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诗,至老不辍,像雪飞这样的诗翁非常可贵(在这里不妨自我表扬:我亦诗翁也);三、有的题材具有永恒性,如亲情、乡情、爱情、大自然等等,但因诗人的个体感悟总会有所差异,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层出不穷,雪飞的爱情诗与乡情诗特佳;四、当个人的情感与人群的情感叠合时,便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如雪飞的《脸》,写于台湾开禁大陆探亲之日,具有历史意义。发言得到好评。

王珂教授在评价绿蒂诗歌“个人化写作”的特点时,提出了关于诗歌标准的见解,我以为颇有价值,转述于此:他认为一首合格的诗要过三关:语言关、知识关、技巧关;一个诗人要具备足够的学养,掌握高明的技巧,克服创作的难度,体现思想的深度。

晚上的朗诵会转移到大学城的重庆师大新校舍举行。31个朗诵节目中,本论坛诗友共有8篇,占了很大的比例。金谷以《月下彩虹》打头,暁曲、青木、紫光、海棠、微斋、一了的作品分别安插在中间,而我的《为“中秋月圆诗会” 作》则作为终场诗,以对于明年中秋的期望,引起了热烈的掌声:

    今夕歌乐山上的明月哟

    盈盈的清光注满了怀袖

    相约来哟在阿里山头

    我们在月下会再度聚首

朗诵会结束了,这个年美好的中秋之夜却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重师大的学生担任了大部分朗诵任务,海棠、微斋和我的作品则是由自己登台朗诵我还受《东方。诗风》顾问梁上泉先生之托,为他代诵了《月满中秋》一诗。蓝色畅想为紫光代诵


TOP

 

    今夕歌乐山上的明月哟fficeffice" />

    盈盈的清光注满了怀袖

    相约来年哟在阿里山头

    我们在月下会再度聚首

士为知己者死,诗因知己者活。
我希望我的诗——字少义多,言浅情深,语淡味浓,思奇韵和。
卜白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x571

TOP

转贴重庆日报10月4日报道:
两岸诗人吟诗庆中秋

匡丽娜 郭小伟 实习生 苏映陶

  本报讯 (记者 匡丽娜 郭小伟 实习生 苏映陶)“歌乐山头月,也照着阿里山;嘉陵江上月,也映入了日月潭。”昨日,2009年海峡两岸“中秋月圆”诗歌朗诵会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台湾地区、南京、成都、上海以及重庆的100余名诗人欢聚一堂,纵情讴歌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诗歌朗诵会上气氛热烈,诗人们朗诵了自己最新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同一中华同一国,同一中秋同一节。同一诗魂同一归,同一传统同一辙”的情怀。

  台湾诗人马鹤凌先生(抗战时期曾在重庆南泉就读“国立政大”)年逾8旬,他走遍了五大洲,但抒发最深沉的感情是“故人情重,最难忘是南泉!”马鹤凌先生对重庆的深情厚谊,代表了台湾地区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共同感情和心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5 17:50:11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桃园郎在2009-10-4 20:53:51的发言:
祝贺活动成功举行!
QUOTE:
 
QUOTE:
 
QUOTE:
问候桃园郎!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祝贺活动成功举行!
《诗词艺苑》面向全国征稿!投稿地址:
http://www.shiciyy.com/

TOP

活动已于昨晚成功举行。在31个朗诵节目中,本论坛诗友共有8篇,分别为金谷、暁曲、青木、紫光、海棠、微斋、一了、诗酒所作。后三人自己登台朗诵。诗酒还未《东方诗风》顾问梁上泉先生代诵。蓝色畅想为紫光代诵。

TOP

热烈地祝贺!

 

喜欢诗兄气壮山中的朗诵!

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遗憾!秋水因公务不能前来赴会了!

我们已经初步商量了会后接待一了的事宜。

重庆诗友们非常欢迎一了的到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