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让诗歌恢复常态是好事。
让诗人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诗,让读者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诗。
让批评家去鉴别真诗与伪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2-8-27 08:56


都是有感而发,诗酒先生对诗歌的热爱尽在其中。

TOP

一种稀缺的元素
一个特殊的族类
若他们不复存在
世界就不再完美
——
嗯,坚决拥护!

TOP

本帖最后由 诗酒自娱 于 2012-8-27 19:22 编辑

·诗人

以诗为信仰
以诗为生命
尊真善美为信条
视假恶丑为敌人


得一种痼疾
诗是特效药
须终生服用
一天不能少


诗是阿芙蓉
可令其上瘾
诗是洗脑剂
使成“一条筋”


不稼不穑
却生产蔬菜与粮食
不采不掘
却拥有珠宝与钻石


以心血浇灌的花朵
不会凋残
以智慧养育的硕果
不会腐烂


一种稀缺的元素
一个特殊的族类
若他们不复存在
世界就不再完美

TOP

赞赏有益的思考,写自己心目中的好诗。

假如某一天城市消失了诗人
就没有鲜花没有青春与前程
    ——只要世间还有爱,诗人就不会消失。

TOP

读思辨文字!问淳淳好!
当我坐在那架破旧古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海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TOP

城市与诗人
——读红衣书生与微斋先生唱和
一座城市哪怕再欲火炽盛
哪怕再浮躁势利弊端丛生
也不会没有亮色没有绿荫
没有朝气没有激越的诗情
-
那么怎能不产生优秀的诗人
诗人们天真烂漫任意兴飞腾
也许他冥思苦想似老僧入定
当然也可能因丑闻义愤填膺
-
别以为诗人只爱与鸥鹭为盟
力量和速度也会使他们感奋
设若他心怀悲悯念天下苍生
就成为一座城市的良心精魂
-
假如某一天城市消失了诗人
就没有鲜花没有青春与前程

TOP

让诗歌恢复常态是好事。
让诗人去追求自己心中的诗,让读者去选择自己喜爱的诗。
让批评家去鉴别真诗与伪诗、好诗与差诗。
让诗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进。

TOP

(下)

      对于诗歌在80年代曾经的辉煌,北大中文系另一位新诗研究者洪子诚老师认为,那是“文革”之后人们对文化多元性的渴望,而诗歌在这方面显然走在小说家,甚至思想家的前面,为大家“打开了陌生的文化形态之门”,也成为政治表达、压抑的情绪释放的通道。然而,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诗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对诗歌不会再产生那样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是举国上下朝朝野野满世界闹赵本山和忽悠二人转。所以说,所谓诗歌“让人彻夜不眠”,不过是在特定时期下,人们某种文化心理需求的反应,就现代诗歌本身的形制而言未必能有多大生命力。就此,曾经有人以北岛那两句最著名的句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进行过分说。

      首先,毋容置疑,这种句子在气势上非常强悍,是血淋淋的,如匕首,如投枪,横空出世,刺刀见红;其次,在表现力上也很独特,既是说理的句子,站的姿态又是“蛮不讲理”,一竹秆横扫古今中外,但读来就是解气,尤其在当时。但如果给它个定义的话,顶多称为“瞬间的诗”,“意气的诗”。试想,在几百年后共产主义社会(如果这个社会可以实现的话)的太平日子里,那时的孩子会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困惑得不行,咋说也理解不了这里面的逻辑和“道理”。或许,可作为未来历史学家考证某个特定时期的证据?但它记录的又不详不细,是诗本,是夸张本,所以历史意义也大可怀疑。那么去当共产主义社会里小学生的课本如何?就当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样,忆苦思甜和启蒙。其实也未必可行,弄不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不利。所以,它必然是短命的诗。如果如此世俗的诗存在的意义愈长久,说明人类的未来愈不勘,没什么盼头。所以呀那个所以,这类诗也必须是短命的,最好只是“瞬间的诗”、“意气的诗”。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祖师爷们也可以在未来地球村的《史记》续编里这样提示他们的后辈。从前,在古老东方的一个国度里,曾经有过一个叫作“十年浩劫”的历史阶段,那些闪光的句子是当时一些有血性有灵性的先驱们,在宣泄愤懑,在以示抗争,虽说比不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涵义来得宽泛久远,却总算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一道痕迹。

      以上都是些和朋友闲侃时的记录和相关编纂,不过为了续上前篇丰富丰富版面。无论经济也好,文化也罢,社会发展是旷日持久的,漫长的,最终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所以,就目前而言,对于诗歌的写作与欣赏,作者有作者的出发点和对于诗体及诗风的选择,无论是承载使命还是宣泄牢骚;读者有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正如生活不仅是糖,更多的时候,更是盐,是酸,是辛辣一样,同理:生活中不仅有盐、酸和辛辣,也有糖,甚至蜜。所以,抛开学术范畴的界定(其实这个范畴也是相当宽泛的),只有不去过于苛刻作者和读者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