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只是提醒,不能夸大分行的功能,分行参与了节奏表达,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之所以成为诗或散文,不是 ...
齐云 发表于 2013-1-16 11:04



    真正增强自由体的散板式节奏美的分行方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最近几种精力在研究吴兴华的诗艺,这个课题暂且搁下了,以后再论。

TOP

我们能因为响水滩客的《有时,同情一个乞丐》不分行就变成了了散文形式,就因此而认定格律诗也是分行的散文 ...
孙逐明 发表于 2013-1-16 10:45


我只是提醒,不能夸大分行的功能,分行参与了节奏表达,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之所以成为诗或散文,不是分行决定的。
逐明兄用音乐中的散板来比喻自由体节奏,我以为是恰当的。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对我来说,有说服力。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我是格律体诗歌的鼓吹者,但是我不赞同自由诗全部是分行的散文。是不是诗歌必须从内容和形式双重 ...
孙逐明 发表于 2013-1-15 22:11



逐明兄,自由诗怎么规范,其节奏该有什么特点,你已有探索。我提供一个例子,少年时第一次读它,就觉得语言美极,现在回想,它的节奏才是自由诗的典范。《庄子 逍遥游》第一节。用音步理论来分析这一节,其节奏特点就清楚呈现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几句节奏基本统一,略有变化,只是它比较符合音步对称理论而不是音顿对称理论)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几句属于过渡,但仍然有局部对称)

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三个也,回还往复,节奏错落有致)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对称破缺)

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象抱韵一样的对称)


格律体新诗节奏是人工之声,是优美的;《逍遥游》第一节是天籁之声,其优美不逊于人工之声。这确实极难做到,庄子自己也难以为继,后面的就不行了。《庄子》全书,也只有少量片断达到这个水平。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自由体新诗应有的节奏。《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甚至不以为是一首诗,因为我无论什么原因都读不下去,我相信审美的本能,所以认为它更不能代表成熟的自由体新诗。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我们能因为响水滩客的《有时,同情一个乞丐》不分行就变成了了散文形式,就因此而认定格律诗也是分行的散文吗?

TOP

正如我们也不能因为格律体诗歌里面有劣作,就否定格律体诗歌的存在,道理是一样的。

TOP

赞同微斋兄意见,《雨巷》无论横排竖排,连排分行排,都是首诗,这是其声韵节奏决定的。《大堰河 ...
齐云 发表于 2013-1-16 10:29



   我们讨论的是一个诗体的总体是不是存在,而不是单个的诗篇,凭一篇诗歌就否定整个自由诗的存在,以点带面,我以为是不恰当的。

TOP

[旧作一篇重录于此,恭参考]

                      且说“自由诗”   
  
     何谓“自由诗”?世界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3-1-15 08:01



    赞同微斋兄意见,《雨巷》无论横排竖排,连排分行排,都是首诗,这是其声韵节奏决定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算不得是一首诗,虽然它名声很大。它语言松垮,罗嗦重复,比如开头十行,三行是“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实在看不出有重复的必要。它语法不中不西,没有纯汉语的简洁雅致,也没有西语的严谨精密,它没有中西两类语言的长处,相反集中了两类语言的短处。它节奏散漫,以至于无,难以卒读。微斋兄还誉之为优美散文,我直觉它就是一首因各种历史原因混入诗歌队伍的比较垃圾文字,好的散文都谈不上,唯一的优点饱含感情不能掩盖其语言组织的糟糕。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又如吴兴华的半逗律诗歌《Elegiac Couplets》:
   
    回来了,携带着秋日|佳丽的云彩,丁令威     〔88〕
      敛起它巨大的翅|,向华表上轻轻落      〔77〕
   
    变更?他早料到了|,不只是好风哭泣着      〔88〕
      雄都顷刻为尘|,吞没绿桑林,海       〔77〕 
      
    不止是身外的一切|就连他旧日易感的       〔88〕  
      心灵也倏忽而冷|,不复为人事所动。     〔77〕
      
    朋友和昔日的欢谑|,雾里模糊的微月光,     〔88〕   
      衰老?对学仙的他|,服食过不死的药。    〔77〕 
      
    衰老是不知的词句|,然而他初次感觉到       〔88〕   
      怀疑,值或不值|这样活,灵魂的火      〔66〕   
      
    被压灭,苦修的精读|,用一切换来“虚无”,又  〔88〕
      没有仇恨和爱|,寰宇的光明,爱。      〔66〕
      
    最可哀,神的梦想着|,碧海青天的外面的     〔88〕  
      世界,渔人却想|追随桃花的水。       〔66〕
      
    立起来,上升,高唳者|。凄凉的思想袭击他    〔88〕  
      神仙千古的寂寞|,人世俄顷的梦;      〔77〕  
      
    云箭闪耀在他眼中|,歌声滚动在他心里       〔88〕 
      我们全知道的歌|,混杂着羡妒的泪……     〔77〕   

作者原注:六韵步与五韵步交替〔按:韵步即音步〕

      
      
     不分行不像是抒情散文吗?
      
     回来了,携带着秋日佳丽的云彩,丁令威敛起它巨大的翅,向华表上轻轻落变更?他早料到了,不只是好风哭泣着雄都顷刻为尘,吞没绿桑林,海不止是身外的一切就连他旧日易感的心灵也倏忽而冷,不复为人事所动。朋友和昔日的欢谑,雾里模糊的微月光,衰老?对学仙的他,服食过不死的药。衰老是不知的词句,然而他初次感觉到怀疑,值或不值这样活,灵魂的火被压灭,苦修的精读,用一切换来“虚无”,又没有仇恨和爱,寰宇的光明,爱。最可哀,神的梦想着,碧海青天的外面的世界,渔人却想追随桃花的水。立起来,上升,高唳者。凄凉的思想袭击他神仙千古的寂寞,人世俄顷的梦;云箭闪耀在他眼中,歌声滚动在他心里我们全知道的歌,混杂着羡妒的泪…… 

TOP

[旧作一篇重录于此,恭参考]

                      且说“自由诗”   
  
     何谓“自由诗”?世界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3-1-15 08:01



    我是格律体诗歌的鼓吹者,但是我不赞同自由诗全部是分行的散文。是不是诗歌必须从内容和形式双重角度考察,二者不可或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充满激荡的诗意,分行之后,已经是乐句式的节奏,而不是语义化的散文节奏,所以是诗,不分行之后,乐句化的节奏消失,变成了语义化的节奏,只是变成了散文诗而已。

格律体诗歌也同样有类似的情况,那些跨行比较多的诗歌,不分行往往也可能变成散文诗。例如响水滩客的《冬夜的阅读》:

整个夜晚
我都在阅读那本书

它散落的册页
常常飘过我的梦境
像蝴蝶般灿烂
最后滑进深黑的泉

有一小段时光
台灯忽然暗淡下去
我单薄的身子
差点卷进页码之间

整个夜晚
我都在逃避那本书
  

不分行,同时加上标点,不也像是抒情散文吗?

整个夜晚我都在阅读那本书,它散落的册页常常飘过我的梦境,像蝴蝶般灿烂,最后滑进深黑的泉。有一小段时光台灯忽然暗淡下去,我单薄的身子差点卷进页码之间,整个夜晚我都在逃避那本书。


换一首整齐对称式诗歌也有这个可能。例如响水滩客的《有时,同情一个乞丐》:


有时,同情一个乞丐
并不是因为善良本性
也许,缘自你要逃离
那一颗敏感虚伪的心
  
当一枚硬币沾满唾液
你能指望他抬起头来
在你隐晦的眼神里面
找到失落已久的怜悯
  
当一阵冷风掀开那些
街道角落堆满的垃圾
城市像路灯一样暗淡
同样暗淡的是你的心
  
就这样,一些无聊事
每天都在乞丐前发生
就这样,我们一天天
储存这个冬天的表情
  

不分行,加上标点,不同样也像是抒情散文吗?

有时,同情一个乞丐并不是因为善良本性,也许,缘自你要逃离那一颗敏感虚伪的心。当一枚硬币沾满唾液,你能指望他抬起头来,在你隐晦的眼神里面找到失落已久的怜悯?当一阵冷风掀开那些街道角落堆满的垃圾,城市像路灯一样暗淡,同样暗淡的是你的心。就这样,一些无聊事每天都在乞丐前发生,就这样,我们一天天储存这个冬天的表情。

TOP

自由诗要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趣味,唯一的出路是加强新诗的格律化程度,艺术性地强化运用新诗格律的元素等等。

——这就是诗体重建的第二个任务——“改善自由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