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技巧手法练习十(借代)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借代》中说:“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在楹联创作中,为了简明扼要地说明一个事物,也常采用借代手法,即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原体,而借用另外一种与其有可换关系的名称。借代与本体有可换关系,借体可以代表本体。

出句:指下青弦能解恨[飞扬跋扈]
对句:云中雁字最传情[自己]

出句注:借“青弦”代指琴。

技巧手法练习十一(析字)

拆拼法,又称析字法,是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某些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拆拼联主要是化形,将字形拆拼,属于文字离合的方法。用拆拼法制作的联语,既要保持楹联原有的对仗特点,又要受所拆拼的字的形体结构的严格约束,因而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有如用拆拼法所制作的谜语一样,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拆拼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出句:山人过百自成仙[飞扬跋扈]
对句:毛竹存胸称妙笔 [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十二(拟声)

拟声是对联的写作技巧之一,也称摹声。它是通过模拟人物、动物、神仙、器物等事物的声音的手法来取得一种艺术效果。

出句:富翁豪饮,股东股东又一壶[飞扬跋扈]
对句:修女参经,妈咪妈咪曾几度 [自己]

TOP

技巧手法练习七(衬托)

将楹联的创作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借助其它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为衬托法,或映衬法。被衬托的对象称为主体,做衬的事物称衬体。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的楹联,主题含蓄,耐人寻味。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

出句:竹影萧疏月正明[飞扬跋扈]
对句:风情坦荡云初散[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八(顶真)

顶真,又叫顶针、联珠、链式结构等。顶真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顶真与叠字形式相仿但本质却不同,顶真可以是一个单字,也可以是一个复词或词组,既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

出句:山连水,水接天,天上雁南飞[飞扬跋扈]
对句:舟挽云,云裹树,树边花正好[自己]

技巧手法练习九(照应)

照应,又称接应,即在制作对联时后面的文字与前面的文字形成呼应的关系。它可分为明暗两种:明接是文字关系,暗接为逻辑关系。

出句:山长水远,山水相连(明接)
对句:海阔天空,海天一色[自己]

出句:墙头杏,门前柳,红绿分明(暗接)
对句:陌上人,水里花,飘零一致 [自己]

TOP

技巧手法练习四(无情)

无情联是巧妙联中最有趣味性,最能体现“对”这一特点的一类对联。其特点是上、下联中相应最小的词素贴得很近,对得很工,但是词义各异,相去甚远,简直对不起来。一般对联讲究上下联内容相关,无情对偏偏不相关。它有两个标准,一是类别要互不相干,二是内容上要离题千里。


出句:重阳节[依古音]
对句:中秋时

出句:油菜花
对句:酱牛肉

技巧手法练习五(双兼)

两兼即指在一副对联中一个字可与前后的字同时组词,在读时可读成两种组合句式,两种效果。

出句:刘备军粮 [飞扬跋扈]
对句:曹操武器 [自己 ]

出句注:“备”双兼:一、和前面的“刘”字组合在一起,是名字,意为:刘备的军粮;二、和“军粮”组合在一起,形成动宾结构,意为:刘备储备军粮。


技巧手法练习六(复叠)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往能兼有复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


出句:花花世界花花梦[飞扬跋扈]
对句:淡淡白云淡淡心[自己]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