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逐明先生一下发了这么多问,容一一回复。

1,诗歌脱胎于民歌,它与散文比,首先是韵文,要押韵流畅。它比散文更讲节奏(顺便说四六句式散文也节奏鲜明)。节奏,古说击节,今各戏剧说梆子。格律诗词是诗歌的门类之一,当然不可能没有节奏,这里明说,节奏是诗的共性,非格律一家所独有。格律诗在节奏之外还有从严的要求,不遵从这一系列规定就不称格律。格律诗词讲节奏,但节奏不代表格律。这就是我说的概念不能混淆,讲节奏与讲格律是两码事。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孙兄已言吾之所欲言,支持其观点!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另外,提醒仁兄一句,你既然反对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就得把运用平仄的不足和害处以及优点和长处都作一番细致的研究,两相比较,权衡得失。尤其是你的批评一定要刺到痛处。不然,你反对理由竟有许多是错误的,就会使你的立论缺乏根基。

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都是马虎不得的。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我们应当共勉,我的话没有恶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 18:06:37编辑过]

TOP

我几时反对过仁兄的诗词格律改革呢?仁兄回过头去看看我的帖子吧。

不能说仁兄主张诗词改革,仁兄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了。比如“古诗词一旦入乐,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之类的观点,实在不符合事实。请仁兄仔细看看我的帖子吧。

TOP

呵呵,据我所知,古今中外的诗歌格律,有一大半都是围绕“节奏”在作文章啊,这也是许许多多诗论家的共识啊,怎么说节奏与格律无关呢。

四声在特定条件下的可变性的确是事实,可它并不能证明四声和平仄与入唱的音乐无关啊!难道还需要再重复吗?

有些问题我许多论文和帖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不想再多饶舌了,说来说去还是几句现成的话。

TOP

说旧体诗的改造创新,不是要出风头,不是要同什么作对,是时代需要,如拙作:

《霞 情》

2006-1-25 13:10:56

寒风潇瑟雪掩门,室中花滟歌仍春。 忽有霞辉斜进窗,来慰E网沉醉人。

其中的E网,是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毛时代都没有的新事物,加进古体,怎么平仄?

那些旧套适合今用的就留下,不适的就突破,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实践中创新路,本是天经地义,孙先生是主张改新的,对这还会有疑义?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逐明先生,我们辩了这么多,就在于你的概念混淆,讲节奏与讲格律是两码事。

在格律诗词里,以词调牌最严格,所以多数词牌不流传。在古风体里,讲和谐是作者自己安排的,篇不限句,可多可少,句限字不是那么死,因而句可长可短,句间的平仄不是定好了的,作者可自由转换,今天的歌词更是如此。这不等于不讲节律与和谐,人们在大讲新国风,就是想这份自由,出律了就当国风体看。顺便说,咱们称的格律新体,就是新风体。

四声在特定条件下的可变性是事实,我不再重述。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我们还是听听作曲家们的经验之谈吧:

在创作歌曲的音乐主题时,要注意音调的进行尽可能与歌词朗诵的语调的起伏达到一致,以便歌词内含有的感情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歌词也让人听得清楚。 ——秦西炫《作曲浅谈》p6

诗词和曲调之所以能互相结合而成为一种艺术——歌曲艺术,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着互相结合的因素,这就是声调上的抑、扬、顿、挫。 李焕之《歌曲创作讲座》p12-13

曲调和语调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基本是一致的。实际上,曲调的本身就包含着语调的色彩。 ——余诠《歌词创作简论》p347

要善于处理好音乐曲调与歌词语调的辩证关系,既要注意注意在曲调中不要任意出现“倒字”的问题,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倒字”。 ——龚耀年《歌曲创作漫谈》p20

TOP

以下是引用霜林醉在2006-3-2 13:25:07的发言:

四声服从感情抒发,曲配合感情而作,在谱曲后,局部服从整体,四声服从曲谱,如我早就举过的〈青藏高原〉一歌,“高”字随曲谱一字四声。四声在特定环境下是可变的。

四声“在特定环境下”是可变的,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呢?仁兄的论据想说明什么呢?

TOP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在2006-3-2 10:49:42的发言: 认为诗词入唱,平仄就失去了意义,这是你对歌曲音乐不了解的缘故。平仄就是高低抑扬,若与曲调旋律的高低抑扬相悖,轻则吐词不清楚,重则把词唱倒。周德清在《中原音韵》里就经常讨论四声和戏曲音乐的关系,四声和平仄哪能与音乐没有关系呢?

1,重帖: 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术的发展。

2,四声服从感情抒发,曲配合感情而作,在谱曲后,局部服从整体,四声服从曲谱,如我早就举过的〈青藏高原〉一歌,“高”字随曲谱一字四声。四声在特定环境下是可变的。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