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外国新诗与中国新诗真的是一回事吗?美国好像就有过新诗歌运动,可是那和语言的变化没有关系。

TOP

新诗真的是从外国诗歌移植而来的吗?

TOP

看来什么是新诗,问题的确不简单,还问题多多。我正在作进一步的思索。

TOP

1、就其已有的定义“新诗,中国诗歌的一种。与“旧体诗”相对。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当时也称“白话诗”,形式上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应该说也没多大理解障碍,这本身就是一个合乎实际的说明加解释性的定义。
2、“新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追究其“新诗”产生的根源,基本认同是从外国诗歌移植而来,自然是与中国本身存在的“旧体诗”相对的,自然地成为中国诗歌的一种。这样,实质上涉及了外国新诗与中国新诗的问题。
3、鉴于此,如果重新定义新诗概念,我们不如重新直接定义“中国新诗”,加上中国二字,表面看无大的意义,实质则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4、那么,中国新诗,简单地讲,就是指用现汉语创作的符合白话语言表意结构的诗歌。
5、至于进一步对中国新诗分类则是定义之外的事情,中国新诗目前至少包括,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散文诗、微型诗、歌词体等等。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现在一些人反对白话格律诗,首先就是把新诗的概念弄乱。他们最不愿意提到的一条,就是新诗是白话诗。比如郑伯农先生,就把格律诗等同于文言诗。他们根本看不到自胡适开始就有白话格律诗的尝试,虽然胡适本人是最早提倡自由诗的。
我主张在“诗歌”这块蛋糕中把中国新诗切出来。首先切掉外国诗歌,再切掉古典诗歌,再切掉文言的现代诗歌,最后切掉使用现代汉语的现代民歌。留下的就是:“中国的、现代的、白话的创作诗歌”。而“继承古典,学习民歌,借鉴外国,总结新诗”,就成为建设新诗的方向。

TOP

回复 19# 丁鲁


    定义一般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所以我加上了后面的部分。此外,在读者里无视格律体新诗的也大有人在,辞典建立新诗的词条时,强调一下格律体新诗也有必要。

TOP

我觉得最后一句是另外一个问题。自由诗和格律诗,是各民族诗歌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无须在中国新诗的定义中写进来。

TOP

小结很准确。
赞成不单独考虑“诗”——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不能穷尽、只能接近的真理。

TOP

  根据大家的讨论,初步作一小结。
  
  一、“名”与“实”的关系
  有人认为:“新诗”可以理解为“新写的诗”,因而“新诗”的概念模糊,很不科学。
  这是缺乏语言学基本常识所产生的误解。
  语言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名”与“实”并没有必然联系,二者是约定俗成的关系;“名”一旦约定俗成之后,便具有很强的强制性。
  事物的“名”最初是根据物的本质的一个方面而得名,仅仅从名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名,常常会造成极大的偏差。例如“白菜”、“南瓜”、“古诗”、“近体诗”、“平声”……莫不如此。
  对于“新诗”的命名,也应作如是观。
  二。新诗的定义
  新诗,中国诗歌的一种,与“旧体诗”相对;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当时也称“白话诗”;形式上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主要包含有自由体新诗与格律体新诗两大类。

TOP

孙先生说的这些,我觉得很好,把新诗的意思都概括了。其实我们定义新诗,不必把诗歌的定义都放进去。诗歌就像一块蛋糕,什么是蛋糕,老早已经说清楚了,用不着我们再去说。我们的任务是在蛋糕里把新诗这一块切出来。切得准确,新诗的定义就出来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