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7# 虞廷
孤山现在几乎成了“阳光海岸的后花园,以我这样的经济条件,也很难承受。大体上是官家公款占了。哈哈,现在去得带够银子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好文配好诗,是浮云老师游记的一绝。

TOP

拜读大作。抚仙湖好地方,湖水透明,能见度7米,湖中的孤山很美。我去过。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qnb413.blog.163.com

TOP

抚仙湖边闻十景
    兰天碧水、万里无云、冬阳煌煌、看似威猛,实在并无暴戾之气。更兼湖风徐来,令人周身清爽。我独自穿过短短的湖沿横街,向尖峰下古树林荫道走去。
    几个孙儿在沙滩的林荫下玩得正欢,当然一个个早已换上了海滩边玩沙的全套装备。这些在家里扫帚倒了也懒得扶的小子,现在竟然迸发了冲天的干劲,用移山倒海的精神,在这里折腾了一中午了。特别是已是初二年级的大孙儿,很享受这种当大哥大的味道。重复着一些单调无味的动作,并乐此不疲,很让我无语。想当年,在他这个年龄时,早已独立生活,饱受生活的煎熬了。能够使儿童保留童真,让少年不致过早成熟,令青年依然有梦想。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几十年来,我们家也算渐渐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
    出街口,有一道景区的大门。这里的全称是:“抚仙湖禄充笔架山景区”,同时也是“康良”鱼生态保护区。(这个康良,现在只好加个引号了,原来这两个字,上面都有 “穴”字头。现在不知简化成什么了?如今的字典中已经找不到。今人写作“抗浪鱼”虽然发音无大异,无疑并不能体现出它平时潜居鱼洞内的特点来。)进门左侧的岩壁上镌刻有一篇“康良”鱼赋。有一老兄,正戴着老花镜,在那挺认真的抄录,似还在逐句玩味。但石刻系繁体字,且蓝色油漆也有些斑驳,辨认已较困难。因见其有相同爱好,便也凑上前去,帮忙确定了几个疑难字,开始攀谈起来……
出乎我意料之外,从这位昆明来的退休工程师的速记本中,我竟然发现了澄江十景诗。据这老王说,他在城里文庙抄的,列有:玉笋擎天;金莲捧日;仙湖夜月;罗藏朝云;九苞凤城;华山古寺;东浦流虹;龙岩录湫;西山伏虎;万花春谷,等十首残缺、并有明显错误的律诗。诗并不知是何时、何人所留。我们相商,作了点纠错补阙处理。特转录于此:一:玉笋擎天:青峰远峙入湖清,季骨嶙峋净若莹。似笔生花词可写,当天作柱手能擎。波光荡影终须直,风力吹颜自不倾。四壁无邻真突兀,千岩万壑羡孤撑。二:金莲捧日:莲花峰顶影重修,捧出金盘隐判松。曙色初分开菡萏,夕阳返景射芙蓉。披离五彩明丹凤,照耀六经起烛龙。从此乾坤常不晦,文明万载焕尧封。三:仙湖夜月:俞元胜迹问仙湖,一片烟波点荻芦。天上自来通碧海,人间不道有蓬壶。凫鸥泛泛眠沙渚,桃柳荫荫入画图。最爱深夜蟾殿启,琉璃万顷一痕孤。四:罗藏朝云:地连北斗郁岩侥,晓起惟看旭景饶。一缕寒烟迷谷口,千重白练锁山腰。香灯直到上方见,云霭应从亭午销。华岳名高须让此,遥知神女紫鸾朝。五:九苞凤城:凤城遥接凤山隈,凤翥云联百雉开。瑞应已澄千仞外,德辉犹带九苞来。西山爽气连秋水,东浦荥光通曙催。烟树万家簇似锦,此身已觉在蓬莱。六:华山古寺:华阳东峙五云间,一径迢遥次弟攀。六诏山川开梵宇,千章树木隐禅关。峰攒巍阁丹霞上,水绕平畴绿玉湾。传自齐梁名最古,香林红叶晓斑斑。七:东浦流虹:泉声虢虢度平沙,灌溉东方利赖赊。遥望彩虹趋涧底,却随舞鹤到山家。层层碧树笼高寺,濯濯游鳞戏浅涯。水阁风亭客坐啸,诗成随意酌流霞。八:龙岩录湫:泉流浩浩注西陲,水色晴光荡碧漪。四面澄潭清肺腑,一池寒玉照须眉。鱼龙隐现摇萍梗,台殿参差罥柳枝。胜似年年沂浴候,春风童冠乐难支。九:西山伏虎:西山嵂嵂有仙踪,古刹凌云响梵钟。宝相庄严能缚虎,花宫迢递近盘龙。登临只觉无寒暑,啸咏常思憩柏松。自是诸天多法力,万年食福庆时雍。十:万花春谷:风和日暖共幽探,白白红红种未谙。岂是天孙织锦室,还疑天女散花龛。香车宝马纷无数,栽酒弹琴兴倍酣。阆苑瑶台差足并,莫教人认小江南。
真是未进景区,已先赏了十景。而第一景正是指的这一带,不过是先前,刚出城时看到的景象。现在我们处在其后、侧方的位置,所见已大不相同。难怪,这山也有两个名字,今天真还算走对地方了。便以抚仙湖笔架山为题:也作了首七律:
前观玉笋后金钟,远近高低各不同。
圆岭如章环绶绿,尖峰若帽顶珠红。
仙湖每孕神童脉,笔架长留硕儒风。
坐拥新醅千万顷,鱼鸥聚舞乐无穷。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禄充古渔村-----抚仙湖边的风水宝地
时近年关、又当正午。街头寥无人影。但各种店铺依然开着,接我们去的那一家渔馆内,也是空无一人。我真有些佩服地方土地爷们封村收费的胆识,看来真有些拿着国家俸禄的官吏,全然不顾普通商贾营生的艰辛。专干这种阻民财源,断子绝孙的糗事。我们在村口停留的那几分钟,就亲眼看见有七、八辆已经停下来的小车,又往前开走了。因戏为打油一绝:
莫道神州国土宽,出行处处遇横竿。
江山早被瓜分尽,胀坏芝麻父母官。
其实、这里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这是在我们吃完这里特产的抗浪鱼后,顺街下行到湖边后才发现的。那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湖湾,以沿湖的横街为界,在两侧设有两个煞有介事的出口。只是游人寥寥,更无人值守,形同虚设。右侧显然是近年扩建,村民竟相盖些,杂乱无章的望湖宾馆。从地形方位看,正处于笔架山的侧后方。眼前突兀的到是一座如三角旗般耸立的孤峰,形成了湖湾的左侧屏障。湖堤下面有沙滩,一株株如云如盖的大榕树,依山傍堤、沿横街而立,枝叶茂盛,秀成一道天然的绿荫长廊。近湖一带,散乱停放着各式游艇、小船和一些水上娱乐器具。绿荫下也摆放着些破败的沙滩椅,毫不夸张的说,这简直就像三亚大东海的迷你版。特别是那尖尖的山顶上盖了个小小尖亭,给摄影镜头添了一抹靓色。遗憾的是少点人气,别说客人、连主人也没见两个。这也是旅游业的特点,看这规模和拿得足足的架势,旺季时,早已捞得盆满钵满的了。
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情况却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度假地。当即大家便决定不走了。找了家望湖而居的私家旅店住下,虽然是冬季,抚仙湖正午的烈日也有如初夏。听任年青一代去各自寻乐,我却开始了正常的午休。不能不说,这里真是冬季休养的好地方。眼下刚二十余度的宜人温度,只需引一薄毯,便可酣然入睡。一觉醒来,日影已偏,从后窗看去,不远处有一院落,照壁上大书“进士第”,想到下山时,曾经过一座文昌宫。心中暗叹这小小渔村还真不简单!
下楼到大堂闲坐,见此地有以草绳编织成座墩的习俗。一圈圈重叠,高低随意,更以绣花织锦之套包装。试用竟也舒适,外观也还美观大方。虽然颜色、花纹、图案等略显世俗,但正体现了这一方风格。正好有几个老年人在随意闲谈,我插入道,你们这里好风水呵!大家一时来了精神,店老板忙笑问:“老师看得来风水“?“略知一二”我不由戏言之。“你看看我这屋基如何”?“屋后峻岭环护、靠山稳定;堂前仙湖辽阔、招风聚水。财源滚滚,仙湖不绝、福缘不尽”。老板听我一说,面有喜色。自语道:大家都说我们这是块风水宝地,文昌宫以前,一直是禄充的学堂。从明朝年间传下来的,曾经人才辈出,全盛时、村中只有三个姓氏无人名登金榜,其余各姓都有考中举贡生员的人才。仅张姓一道门里,就有叔侄连续高中两个进士。相距不过百步的两家,便点中杨、许两位翰林。“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
的美誉,从此远扬。旧时方圆百里内,要赶考的学子,都会来此参拜,以求乞得灵气。只可惜原来的“进士第”和“文魁进士”的匾额,在文革时已被砸碎、毁坏。这些年,跳出农门的多,名震江湖的少。随即话头一转问我:“老师,有人说,这是风水破了,地气尽了,你怎么看”?没想到一句玩笑话,引出这么大的问题。我只好打了个哈哈:“不至于吧,但凡奇山异水,均禀天地精华而生。故有地灵出人杰;人杰壮河山之说。只要未出太过逆天之事,何来风水破败之说?只是地气有轮动,天道有盛衰,非你我俗世之人可能妄测”!说罢也站起身来,真要去好好观察一下这风水宝地了。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回复 3# 海棠依旧


   
谢谢欣赏。可惜书生空议论,庙堂能有几人闻!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我遥望坡下寂静冷清、空空荡荡的镇街,心里真有股为国人悲哀的感觉。眼看国势日益昌隆,旅游业得以初兴。这才多长时间,到处的古城、古镇、古街、都收起了门票。现在连古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种闭关锁地、自绝于外界的行径,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禀承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美德!虽得点眼前的蝇头微利,实则是釜底抽薪、断了自家财路。这种把天下风光,国家土地作为一方私产,强行牟利的作法,是军阀割据、绿林占山的遗风,现代社会的倒退。反观世界上文明国家,一般均不存在景区的门票费,只收旅行需要的各种服务费。除艺术、博物、文物、珍品、院、馆收受门票外鲜有将自然山水、城镇街村拿来敛财的。
——议论得好!一针见血,痛快!又看到浮云老师的游记了,又可以随着老师精彩的笔端游山玩水了,开心啊!期待下文。

TOP

滇中明珠------澄江凤麓镇
    昆明城中的高架快速通道早已形成,只要不进入市区,到也是畅通无阻。此行休闲的第一站,选择的是抚仙湖。这都是曾经走过的地方,轻车熟路,很快就到达了澄江县城。虽然这里名声较大的有,笔架山、孤山、明星、新河口、海口几个风景区。但说实在的,只要一到澄江县城,沿湖随便那个沟、湾、港汊,移步换景,人如在画中行。远山近水,如一幅天然的巨幅山水长卷。按当地人说法,道得出名的景点地名便有近百之多。我想对一个面积有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大湖,这自然并非虚话。特别是这个湖最深处达一百五十多米,是全国深度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泊。其湖水清澈,水质纯净,透明度高,故早就享有盛名。从古至今,吸引过无数骚人墨客题咏,留下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小视。澄江县城在凤麓镇,并不像山外大搞修建。据说这里从元代起就建有文庙、黉学,特别是明代杨状元贬谪云南,促使昆明周边文风大盛,至清朝,澄江已是人才辈出。使其文庙突破一般府城规格,规模特别宏大、壮观。大成殿更是该庙建筑群最高大的建筑,当时已高达十八米。并郑重地规定,今后城内建筑,都不得超过这高度,以体现孔圣人至高至尚的地位,而求得其荫佑。故至今也无特别显眼的高层建筑。

    我们穿城而过,并未停留。城口有指示牌,向左是太阳山和希尔顿大酒店,一看这招牌,就让人感觉是接待外宾和高层的去处。向右则是往帽天山和江川方向,本着平民的自觉,我们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向右转了。车行不久便遥见湖沿,有一奇峰、形如案头笔架,美伦美涣、惟妙惟肖。惜离公路较远,且时已近午,不便驻留。车队便穿山而进、逐渐登高,又前行数里、始回旋登山,翻过山垭口,望湖顺坡而下。至山半腰,有岔路相连,一个带有箭头的牌子写着“古渔村”,路口几个妇女正栏车揽客。我们这个车队,自然是其关注对象。因恰逢午餐时间,去渔村尝尝鲜鱼,大家似乎都没有理由拒绝。女老板忙招了一辆摩托,在前面为我们开路。转过短短的横街,在往湖边而去的下坡路上,修建有一个小小的镇门关口。一根警示长杆将路截断,像一根大棒,恰如昔日绿林好汉设卡,只差嘴里没蹦出那句话儿来。

    我遥望坡下寂静冷清、空空荡荡的镇街,心里真有股为国人悲哀的感觉。眼看国势日益昌隆,旅游业得以初兴。这才多长时间,到处的古城、古镇、古街、都收起了门票。现在连古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种闭关锁地、自绝于外界的行径,从根本上颠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禀承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美德!虽得点眼前的蝇头微利,实则是釜底抽薪、断了自家财路。这种把天下风光,国家土地作为一方私产,强行牟利的作法,是军阀割据、绿林占山的遗风,现代社会的倒退。反观世界上文明国家,一般均不存在景区的门票费,只收旅行需要的各种服务费。除艺术、博物、文物、珍品、院、馆收受门票外鲜有将自然山水、城镇街村拿来敛财的。

    当然我们有当地女将打头攻关,到是免了进村的买路钱。这里的行政地名叫禄充村,现已升格为风景区。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