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5# 孙逐明

我还担心气侯突变。互联网管理越来越严,这可算不得一个好兆头。纯文学论坛也怕受殃及池鱼之灾。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回复 4# 海棠依旧
从进论坛那天起,我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我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我会是与格律体新诗相伴终生的人。因为,这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这是我的生存方式,与别人无关;我享受耕耘的快乐,与收获无关。——女性的智慧常是天生的,不用思考就有最好的答案。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回复 3# 凤舞

人有向善向美之心,人有情思忧患,诗歌就不会消亡,也不过就是形式的转换。——在道理。

至于东方诗风会怎样,借用一句贝聿铭的话,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吧,相信水过总会留痕。——亦以此自勉。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东方诗风历史使命在我看来,就是集合同好力量,发出更大的集体的声音,然后等待历史的选择,增加我们的好诗不被埋没的可能性。”

TOP

虽然经过时间选择广为流传的一定是好诗,但不是好诗就一定能流传的。东方诗风历史使命在我看来,就是集合同好力量,发出更大的集体的声音,然后等待历史的选择,增加我们的好诗不被埋没的可能性。如果诗社如梦喻停止活动了,它什么时候会再闪光?我想是,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的社会思潮消退时,传统文化恢复民族信心增强时,浮嚣新异的诗人和言论被人摒弃时,新诗的标准逐渐清晰时,这恐怕得有二、三十年的时光。

TOP

刚才百度了一下“东方诗风”,有关内容已达99页。这可是个吉祥的数字,翻坎儿就是一百整数了!
建议各位诗友闲暇时也不妨这样百度一下,那内容真是太丰富了,可以引起许多美好的会回忆呢。

TOP

本帖最后由 诗酒自娱 于 2013-10-29 05:48 编辑

在志同道合中建立的情谊,建立的为格律体新诗发展做贡献的信念不会淡忘。亦将是同道者的精神支柱。
有诗友说“我将最后一个离开”,陡觉悲壮之极。我不这样说,因为有许多“最后一个离开”就是都不会离开。
b]

——青木兄之言句句出自肺腑,斯言最得我心!

TOP

读齐云的梦,感慨系之。
      我再次翻阅2007重庆之旅以来历次聚会的照片,更感觉到那种以诗结缘的情谊暖人心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的那一方净土,是十分珍贵的。
      有人说2007重庆之旅无法超越,那只是指活动的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诗酒自娱与周边的人脉关系。就活动的丰富和参与度而言,应是一次又一次的有所超越。2013年温州之旅由未注册诗友组办便是实例。
      年度聚会,是东方诗风的节日。对关注年会诗友所产生的凝聚力的不言而喻的。由虚拟网络到真实接触,是东方诗风有别于许多论坛的地方。由虚到实,形成同道者的核心队伍,是东方诗风能坚持活动的基石。
      东方诗友,年过七旬者尚未言老,论坛有何老可言?一个年轻的队伍是能坚持活动的活力之所在。
      有此一说,大可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有网上阵地在,东方诗风就不会解散。
      近数年以来,东方诗风兴盛之极。盛极而衰,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说衰,可能是聚会少一点,纸刊稀一点,或许发帖子少一点。这个衰与盛的交替,应是能够接受的。即或如此,在志同道合中建立的情谊,建立的为格律体新诗发展做贡献的信念不会淡忘。亦将是同道者的精神支柱。
      近来在几个地方听到后继乏人的感叹,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门技艺。诗词组织亦多有此叹,组织的改组而新生比比皆是。但诗不会消亡,格律体新诗由弱到强烈的趋势不会停止。
      有诗友说“我将最后一个离开”,陡觉悲壮之极。我不这样说,因为有许多“最后一个离开”就是都不会离开。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回复 13# 桃园郎


    赞同
新月诗刊,http://www.xinyuesk.com/
剑舞商茂。http://www.jianwusm.com/

TOP

诗歌是会永远存在的!
这一点不用质疑。
但格律体新诗的繁荣,还需要广大同仁的继续努力。
这么多年的事实
把越来越多的诗人团结到了一起
涓涓细流
汇成江河
就能推动大舟
《诗词艺苑》面向全国征稿!投稿地址:
http://www.shiciyy.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