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已趋现代诗的美学内骸.在诗旨的传达上,趋向于对境界的整体把握,最近写的几首都很有特色,这首也一样,很有磁性,那些暗示的细节的金属件,在磁场中叮当作响,如果不用诗语解构,读者会读得"乱乱"的感觉,其实内在还是井然有序的。“天女的水袖”“没有音乐的舞蹈”从耳朵里的雨声穿过,雪就落下来了。但诗中不着一个“雪”字,虽有“无声的精灵”在暗示着,但这里你还不能说她就是雪。也许是霜呢?但诗的细节有金属的特性,在磁性的诗语中她依次列开,“舞”是她的动作,用洁白着色于苍野,这时才轻轻地揭开她的面纱,雪茫茫于苍野。这很恢宏!但诗人没有就此打住,用另一个细节,一小片飘落在掌心的雪花,用精致的棱角挑开你的眼帘,让你与诗人一起抵达那片纯洁。这很有感染力,把那片不经意的小雪花写活了。用轻轻的三个动作:水袖的轻舞的“舞”、藏于安静的念头“藏”和抵达一片纯洁的“抵”完成“出神入化”的命题。佩服! 雪域桃花(笔名)就是小草(QQ名) 对一首诗歌,各有各解,是很正常的.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要背负浓厚的感情,人生的经历感慨都有理由成为文字,每个人的经历处世均有别,别刻意在自己的小窗口点缀花瓣,放开胸怀,才是"大我",草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