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代序(初稿,请提意见)

回顾与瞻望
   

——代序

 

万龙生

 

不经意间,“东方诗风”论坛编印的《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问世已经一年了。值得庆幸的是,该书在诗歌界总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备受忽视甚至歧视的格律体新诗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展示了自己的风貌,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喜爱和一些学者的首肯。著名的诗歌理论家、重要的格律体新诗学者许霆教授给我打来电话,称诗集印刷精良,作品活泼精短,理论也很周全,他为此表示欣慰。其他来信致电表示支持、赞赏的诗人、诗评家还有木斧、敖忠、蒋登科、刘静、周仲器、丁鲁、袁中岳、黄淮、阿红、浪波、孙琴安、钱春绮等。重庆军旅诗人斯原在其编著的教材《中国新诗学纲要》(作家出版社6月出版)的《代跋》中把本书列为11种参考文献之一,并表示谢意。在介绍格律体新诗时,采用了该书孙逐明论文的观点,并且引用了卜白的《小溪》和刘年的《环城公园的夏天》作为诗例。阿红先生还赠送了手书的“艺会古今”四字。吕进先生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我的《后记》分别在《重庆文学》和《中外诗歌研究》发表。程文先生的书评也在《重庆诗词》和《诗评人》杂志刊出。还有许多诗爱者对我们追求新诗格律的努力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同。这样的鼓励当然会化为动力,促使我们在创立格律体新诗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而今,我们论坛去年的选集又奉献于诸君面前,希望一如既往,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不吝赐教。
   

回顾短暂的2006年,格律体新诗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创作和研究都有进展,影响进一步扩大。年初,我参与的由吕进先生主编的《新诗:诗体重建》课题,其中的格律体新诗部分由我执笔(全文见本书)。吕先生读了我的初稿后这样评价:这是现代格律诗(暂从众)研究的重要进展与重要文献。目前,此书即将出版。在9月由西南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由我做了题为《格律体新诗的历史性复兴》主题讲演,格律体新诗成为论坛的一个重要话题。至此,“格律体新诗”的名称得以基本确立,格律体新诗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梳理,她的现状也得以清晰地凸现(这从本书划分的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三个版块可见概貌)。音步的划分是格律体新诗的关键问题,孙逐明先生对此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文见本书)。创作的成绩在此不作评价,还是把评判权交给读者吧。只需要指出,创作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理论:例如“变步整齐式”(见本书第  页《》)的出现,古诗音节的“新诗化改造”(见本书第  页《》),词的样式的借用(见本书第  页《》)等等,无疑体现了诗人们的创造性,拓宽了格律体新诗的路子。关于格律体新诗影响的扩大,我们可以指出以下的事实:继2005年以后,2006年的《重庆诗词》年刊又一次以很大的篇幅刊登格律体新诗作品与论文;重庆《诗缘》报两次整版刊登格律体新诗;《世界汉诗》杂志第六、七期合刊开辟了格律体新诗专栏;由文化部主管、《中国文化报》主办的《文化月刊.诗词版》已经向咱们论坛组稿,决定刊发一大组理论文章和作品。“东方诗风”同人晓曲还创办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
   

比较《新时期格律体新诗选》和这本年选,会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作者群体有了较大的变动。由于种种原因,重要的格律诗人齐云、卜白、毛翰去年没有新作,使我们殊觉遗憾。幸而拜网络所赐,我们又集结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周拥军、李长空,贾慧芳、谭湘\王贵芳等,从而壮大我们的队伍,使我们不致感到失落和气馁。有几个突出的个例值得一提:王端诚自前年以来,就醉心于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诗词家,他的创作实践证明了,由于诗词与格律体新诗的共通点,二者之间有一条天然的“通道”。还有一个更加令人鼓舞的事例,就是惯写自由诗的简云斌,也写出了很不错的格律体新诗。这就说明,“自由诗人”一旦了解了格律体新诗的基本要求,并且对其产生了兴趣,要“改弦易辙”也不是那么困难。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理论家孙逐明,在论坛浓郁的诗的气息感染下,居然也“理论联系实际”,享受了吟咏之乐,诗兴大发,佳作迭出。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诗人队伍,是形成了“老中青”梯队结构的。王端诚,孙逐民和我都步入了老年行列;王世忠、晓曲徐泽兰是中年诗人的代表,王世忠的“局长系列”讽刺诗别开生面,扩展了格律体新诗的表现领域;而像宋育姝、刘年,周拥军,简云斌这些才华横溢而且锲而不舍的青年诗人,是格律体新诗的希望所在。
   

论坛同人一年的心血已经凝聚于此,新的征程悄然开始。我们相信,尽管路途遥远,但是目标总会越来越近。在这里不妨预告,大约今年5月,一个高层次的格律体新诗理论研讨会将在常熟召开,就格律体新诗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讨;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活动也将正常化,其会刊将要恢复;4月中旬,’07东方诗风重庆诗歌之旅活动中,本论坛诗友将再一次欢聚一堂,交流切磋,共商大计。有这样一些浓墨重彩的“演出”,看来今年的格律体新诗“舞台”是不会寂寞的。

新诗的绝对"自由化"由来久矣!物极必反,回归格律是必然的趋势.比起上世纪的任何时期,格律体新诗当下面临的形势是最好的.但是一种诗体的确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朋友们,努力吧!让我们张开怀抱,迎接格律体新诗的春天的到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9:44:39编辑过]

已作类似修改,见投稿区.

TOP

王端诚、孙逐民和我都步入了老年行列;王世忠、晓曲徐泽兰是中年诗人的代表,王世忠的“局长系列”讽刺诗别开生面,扩展了格律体新诗的表现领域;而像宋育姝、刘年,周拥军,简云斌这些才华横溢而且锲而不舍的青年诗人,是格律体新诗的希望所在。
   ——这一段感觉可以斟酌,其余都很好。

建议改成这样:

王端诚,孙逐明和我(点名的时候,希望尽可能的多点一些。下同。)虽然步入了老年行列,但是老骥伏枥,志在格律;王世忠、晓曲、徐泽兰是中年诗人的代表,特别是王世忠的局长系列讽刺诗,别开生面,极大地拓展了格律体新诗的表现领域;而像宋煜姝、刘年、周拥军、简云斌这些才华横溢而且锲而不舍的青年诗人,更是格律体新诗的希望所在。

再次对诗酒兄无私地付出表示感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