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胡诌先生的一篇有关于圆明园的好文章,转贴过来大家共飨。 圆明园的辉煌 文/胡诌 圆明园的辉煌,在于一把火烧了。 不烧,圆明园就没有辉煌。 圆明园就是拿来烧的。 烧掉了圆明园,也烧掉了大清帝国的风流。从此帝王一蹶不振,萎靡的萎靡,稚嫩的稚嫩,没有能力也不需要偌大一所妓院,拿来干嘛?烧得其所。 正如今天的人抱怨的,房子就是买得起也供不起,圆明园供的不仅仅只是物业费,不烧养着,算起流水账来,必大于圆明园本身的价格,烧了,那倒是平民百姓的福气,减轻了不少负担,那时候的百姓也苦。 我生得晚,未能见到圆明园的火光,小时候从书本上看到一张涅磐后的圆明园照片--雕刻得精美绝伦的巨石支离于荒草丛中,沐浴着夕阳金灿灿的余晖,在秋风中伴随着抖抖的枯草在苦苦思索,何等壮观,何等凄美,不能不令人震撼,不能不令人动容,震撼动容之余,也能感触当年的辉煌。后来有幸跨进首都的大门,就是不敢前往瞻仰尊容,生怕搅乱了伴随了久久,时时激荡着的印象。 圆明园的大火是辉煌的。 圆明园的修造,却是国人的耻辱。 清兵入关,烧杀抢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颐指气使,连头发怎么梳都不放过,胆敢悖我五千年世代延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敢毁伤的”伦理道德,“留发不留头”。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圆明园的每一条横梁,都写着国人的耻辱,圆明园每一根的钉子,都是钉在国人身上的永久的痛。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历史还是讲报应的。 清王朝所遭受的报应,相对于它的所作所为,还是温良恭俭让的。 毕竟,前来放火的西方国家,还有国体政体,还有行为规范,还有法律法规,还有正义的呼声,还有舆论监督,还有制约机制。他们野蛮,但比起清王朝,他们就文明多了。 和西方国家相比,清王朝还是王朝吗? 清王朝的家天下,没有了王朝的框架和运转机制,不但担当不起治理国家的重任,连家也不家了。没有了游戏规、文化传承、公理道德,腐败堕落,禁毒的林则徐发配边疆,鸦片泛滥,国库空虚。魏源的《海国图志》为日本开辟了一个时代,在中国却不成气候。到后来,连祖宗的古训家规家法也不要了,女鬼当家,慈禧拿国家的命运当儿戏耍,对外国军舰倒是很有研究,琢磨“铁的怎么浮在水上?”结论当然是不可能,也无所畏惧,窃取皇帝买马的钱修园林为自己做生日,叫嚷“谁坏我生日,我坏他一生”,闹出了比禽兽更猥琐的恶作剧。草菅人命,乃至在皇族内部,皇后的大命都不保,皇帝男人起码的尊严也洒落了一地,遑论其他。 每一代王朝都知道职业的危险性,都怀揣着灭族的恐惧也叫警惕性,这个王朝大难临头还死要山大王的脸面,不见棺材不落泪,丧失了所有动物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和求生本能,不具备人类起码的直观感觉、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它还能生存吗?它还有余暇顾及国家社稷的安危吗? 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这个国家还是国家吗? 这个窃国大盗还值得国人世世代代为之感激涕零歌功颂德吗? 这些窃国大盗的存在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对这些窃国大盗不耻行为的任何一丝默认怜悯同情眷顾抚恤赞许都是对人类基本权利的践踏,是对人类文明良知的颠覆,是为新一轮人类灾难的到来鸣锣开道,笑脸相迎。 历史总要开一些玩笑。到了打倒“鞑虏”之后,当初被坏我宗法的剃头剃掉了头颅的后裔还有人宁可不要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能剪掉满清的辫子。 直至今日,也还有人为圆明园招魂。他们指责帝国主义,对清王朝却宠爱有加。扯了块“落后挨打”的遮羞布,来掩盖没落王朝的腐败。 落后就挨打吗? 日不落帝国先进,也不是所向披靡,也吃过败战。 鸦片战争前,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比今天的比例高多了,完全具备发展的潜力。 同在亚洲的日本不比中国发达,后来却日益强盛,也来欺辱中国,甚至敢向世界强国开战,这是有目共睹的。 清王朝明明是腐败堕落,明明是咎由自取,明明是自我走向灭亡。 可怜的是还有人不这么看。 他们把所有的罪责搪塞给纵火强盗,可怜巴巴的受害王朝就可以不顾国际公约,当然不知者无罪,一切罪责都可以在愚昧野蛮落后的遮羞布下得到合理解脱。今天的电影导演也在煽动观众情绪,恨不得王公贵族好好羞辱外国公使一把,将他们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最好和国外的国内的洋教教徒一起,咔嚓咔嚓了事。 可怜清王朝的可怜的人,大多是当年清王朝统治下的受苦受难受害草民的直接的后人。 圆明园的建造,是他们祖先生命不能承受的负担。圆明园焚烧之前,圆明园不是他们先人享乐的场所,一草一木都只有纳贡的逼迫没有福荫的缘分。圆明园焚烧之后,他们哭哭啼啼如丧孝妣,像烧了自家祖宗牌位,拿本不该是他们的羞辱套在自己的头顶上自我羞辱一番。同时也做着继承这些早已灰飞烟灭的遗产的美梦。 他们恨不得圆明园再大些,搜刮的金银财宝堆积得再高些,越高清王朝的功劳越大,顾不得自己祖先的死活。 那么,我们是期盼着圆明园的再度出现,还是等待着圆明园再度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