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门外诗谈之三:"关于格律体新诗"

外诗谈之三:"关于格律体新诗"
(浅谈学习格律体新诗的体会)
     导言:本文是一篇旨在推广和普及格律体新诗的综述性文章。本来是应"现代诗人"拟在青岛举行的网刊首发式写的讲座材料。作者以自身的学习、创作、研究格律体新诗的经历,剖析了这一流派的历史,现状。并以独特的视觉,结合自身从不自觉到自觉投入这一流派的心路历程,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择善而从,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揭示了现阶段存在的误区,坦呈了快速进入的途径。愿为有志入门者作铺路石。

      鸣谢:本文主要参考和选用了"东方诗风"论坛  《东方诗风》诗刊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格律体新诗》杂志两网两刊众多专家、学者特别是:万龙生、余小曲、程文、孙则鸣……等的相关论文,有选择的进行了介绍。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源流。格律。误区。捷径。

     摘要:中国有着太长久太深厚的格律诗传统,历代诗人们用各种格律样式写出了世代流传的无数优秀诗作,对格律的需要已经成为民族的诗歌美学基因,也因为自由诗始终不能如很多外来"乐器"一样,转变为本土的民族"乐器",在中国牢牢扎根。所以建立新诗格律的理想便永远也不会泯灭,理论的研究与诗体的试验也没有停止,一直在艰难而顽强地前行中。终于在新旧世纪之交,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一脉相承的源流是从未断绝的。
     目前流行的"格律体新诗"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万龙生先生等提出来的,他自己对此曾有一段科学的论述:"为什么要"标新立异",另立名目呢?主要是考虑到在当前传统诗词已成复兴之势的情况下,"现代格律诗"容易与当代诗词创作产生混淆。当今的诗词创作无疑也属于"现代格律诗"的范畴。同理,当代诗词在"新的"这个意义上,也是可以称为"新格律诗"的。而相对于旧体诗词而言,自由诗不也是"白话新体诗"吗?而"新诗"早就是"白话诗"的意思,冠以"格律"二字,正好就是"格律体的白话诗",不存在任何疑义、歧义。这就是采用"格律体新诗"概念的缘由"。我认为这样的定名是正确的,是能够经受得起时间考验的。同时最主要的意义是,它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的一个流派,一种最先接近定型的,有质有量,有章可循的新诗体。
      新诗的格律主要因素其实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古典诗词中,所谓"格"是包括了:对称、用韵、节奏、对仗、平仄等这些硬性指标。"律"当然是音律,抑扬顿挫,高低强弱,有规律的节奏变化成为律。体现在传统诗语中,如音调变化形成的平仄关系,音步变化形成的对称关系,诗行和诗节的对称变化等。鉴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了新诗的语言基础后,双音词取代了单音词的主导地位,多音词、虚词以及轻音的入诗已成定局。在这样全新的语言环境中,所能形成的格律条件,已经不是单纯的继承和发展所能解决。而需要通过认真的考察研究,不断总结在现代汉语条件下如何创新的问题。目前对有些标准的适当放宽,对促进诗体重建是有很大意义的。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于格律体新诗界,没有统一的领导。至今仍处于诸候混战,各路英雄侠客自行其是。难以形成共识。所以晓曲先生首先号召成立的"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学会"是目前学界的当务之急! 只要格律体新诗界形成了统一,制定出了统一的规范。大势所趋,四海归心。很多分歧便迎刃而解了。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不妨以程文先生提出的"现代完全限步说"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虽然表面上看,显得严格了一点。但他这种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古今诗歌格律传统的脱节问题,使新旧诗歌格律的血脉从此接通;而且纠正了"单纯限字步数乱"的缺点;也改变了"单纯限顿字数乱" 的偏差;同时可以此标准来促进或催化半格律体诗歌形式的成熟,使之很快达到一般水平是大有俾益的。
通俗的说"诗学"就是作诗的学问,包括技巧和方法论。既然是学问,自然就有进入的途径,而捷径,就是综合了前人成功的进入方法,总结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首先写格律体新诗最好先抛开"格律"的框框。在诗情涌动或灵感闪现时形成自然诗行;诗句;当然最好是诗节。只要产生了自然的基础诗行,诗句或诗节,然后根据题材的需要,量体裁衣确定体式。这才着手分析基础诗行、诗节的音步;用韵方式;语言特色。然后如法炮制,重复一下自己创作的招数,就行了。这就是武林高手常说的:无招胜有招,浑然天成,自然脱俗。
历史,终究是无法否定的存在。我认为近百年的新诗史,最大的成就在于: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探明了诗体重建的路径;最主要的是让诗歌真正走下了神坛,回到了民间。诗歌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基本素质的提高。诗歌早已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之中。人人都可以读诗、作诗,但读诗、作诗的不必都是诗人。诗歌应是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方式,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生活不能缺少诗歌,但决不能只靠诗歌生活。试问那些口口声声诗歌要小众化;是少数人的事情;的叫嚣者。有多少人信奉你们那一套?中华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拥有现在这样多写诗的人?哈哈,草根诗人们无意来抢你们的饭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多活得很滋润。少了些穷愁牢骚;多了点朴实自然。少了些浮华阿谀;多了点真情实感。让你们依然高高在上去做精神贵族,去哀叹专制文化的没落。我们却是在情不自禁的欢呼,中华古老诗国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将要意气风发的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诗歌,新的诗体!

                                                一:源远流长
      诗歌从民间来,最终还得回到民间。诗和人一样,一代代的接力。有人类生命的存在,就有诗歌的存在。一代人的生命短暂,会很快老去,而诗不会衰老。它只会不断的成长,成熟;创新。永不止息的前行。当前有一种悲观的论调在流行,有人说中国新诗走错了路,至今没有光明的前途,因为从他产生那天起,便抛弃了中国传统,成为无源之流。同时西语化、散文化、口水化,逐渐让诗歌与音乐绝缘,越写诗味越淡。加之大革命和民族救亡的时代因素使其泛政治化,完全扬弃唯美意识和情感的抒发,以革命的名义和斗争的需要衡量诗人,使诗歌日趋非诗化。我的感觉这只说到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近百年的新诗发展其实是大有成就的,前辈们也一直都在努力中。
      从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等,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主是以译诗的方法在写新诗,晚清民初是一个提倡改良维新的历史阶段,西化在当时的知识界是一种时代潮流。无论是科技上、哲学上、思想上、新诗当然也不例外,从全盘西化开始。看来上面的话好像有些道理,但我感觉并不全面。事实上我们的前辈从新诗的发韧之初,自己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上面提到的两个新诗界的旗手,不管当时他们提出来的口号如何激进,但就在他们号称我国"五四"以来第一批的新诗作品--《尝试集》或《女神》里,依然有探索对于传统诗词的承袭与发展,对外国诗歌的学习与移植的格律体新诗。数量虽然极少,但在有意无意之间,开启了探求继承与借鉴、民族性与当代性、个性化与民众化相结合的道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刘半农,他算是最早提出诗体重建的一位。他的《我之文学改良观》就是最早的讨论诗体重建的文献。提出了"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等主张。具有极高的诗学价值,而这篇论文的发表在1917年,几乎是在新诗诞生的同时出现。朱自清在新诗发生后第一个十年进行总结时,曾作过一个著名分类:"若要强立名目,这十年来的诗坛就不妨分为三类: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朱氏的提法至少说明我们的前辈,一直在努力探索之中。1926年5月15日,闻一多在《晨报诗镌》发表《诗的格律》,奠定了新诗格律的理论基础。得到广泛响应,开启了格律体新诗的创立阶段,并导致了新诗史上第一个格律诗流派--新月诗派的产生。有了陈梦家编选的《新月诗选》和闻一多的诗集《死水》等。 50年代初期,何其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讨论基础上,写出了又一篇格律体新诗历史上的纲领性文献--《关于现代格律诗》。成为了格律体新诗第二阶段的旗手。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半格律的代表性诗风,造就了一大批优秀诗人。
      新时期带来了新诗发展的高潮。被冷落的格律体新诗也迎来了她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从七、八十年代复苏的开始,是一段酝酿与预热的时期。 根据现有资料,最早旧话重提的是对于格律体新诗始终不能忘情的卞之琳先生。1978年12月,他在自己的诗选,以格律体新诗为主的《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的序言中全面重申了对"白话新体格律诗"的观点。在1979年3月写的《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的长文中,他把格律体新诗的创建作为一多先生"没有完成的开端",认为"多谈谈这些开端也就是纪念他青春长在";并且他又借此机会详谈了他对于格律体新诗的看法,还委婉地批评了当时诗歌创作"只要求自由"的倾向。此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他"对读者的这种热切要求感到意外"。由此可见,格律体新诗的建设,在诗歌界、理论界和一些读者中也是不能忘情的。
同一时期,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何其芳遗作《何其芳诗稿》,与《雕虫纪历》一道,成为格律体新诗第三个春季回归的两只报春燕子。
      特别是第一个格律诗派--新月诗派政治命运的转折。终于打破了长期被禁锢的坚冰:八十年代初,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徐志摩诗集》和《徐志摩选集》,都是由卞之琳作序,对这位饱受诟病的诗人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因为徐氏一向被视为新月诗派的领袖,所以这实际上是为新月诗派"平反"的先声。而新月诗派名誉的恢复,又意味着格律体新诗命运的改变。
     中国有着太长久太深厚的格律诗传统,历代诗人们用各种格律样式写出了世代流传的无数优秀诗作,对格律的需要已经成为民族的诗歌美学基因,也因为自由诗始终不能如很多外来"乐器"一样,转变为本土的民族"乐器",在中国牢牢扎根。所以建立新诗格律的理想便永远也不会泯灭,理论的研究与诗体的试验也没有停止,一直在艰难而顽强地前行中。终于在新旧世纪之交,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综上所述,源流是从未断绝的。
                                                    二:从正名说起
   正名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否则连奋斗的目标、方向都不清楚,还可能取得成效吗?纵观新诗格律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提出"现代格律诗"概念的当属何其芳先生。这见于他那篇引起激烈争论的论文《关于现代格律诗》。其后,大家一般都沿用"现代格律诗"这一名称。后来,也有偶尔使用"白话新体诗"、"新格律诗"的,但是约定俗成,"现代格律诗"作为一个公认的术语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
      目前流行的"格律体新诗"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万龙生先生等提出来的,他自己对此曾有一段科学的论述:"为什么要"标新立异",另立名目呢?主要是考虑到在当前传统诗词已成复兴之势的情况下,"现代格律诗"容易与当代诗词创作产生混淆。当今的诗词创作无疑也属于"现代格律诗"的范畴。同理,当代诗词在"新的"这个意义上,也是可以称为"新格律诗"的。而相对于旧体诗词而言,自由诗不也是"白话新体诗"吗?而"新诗"早就是"白话诗"的意思,冠以"格律"二字,正好就是"格律体的白话诗",不存在任何疑义、歧义。这就是采用"格律体新诗"概念的缘由"。我认为这样的定名是正确的,是能够经受得起时间考验的。同时最主要的意义是,它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华,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的一个流派,一种最先接近定型的,有质有量,有章可循的新诗体。
                                                 三:先谈格律体新诗的基本规律
     新诗的格律主要因素其实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古典诗词中,所谓"格"是包括了:对称、用韵、节奏、对仗、平仄等这些硬性指标。"律"当然是音律,抑扬顿挫,高低强弱,有规律的节奏变化成为律。体现在传统诗语中,如音调变化形成的平仄关系,音步变化形成的对称关系,诗行和诗节的对称变化等。
     其中对称规律是最显著的特征,明显地增强了音乐性。事实上,离开了对称就无所谓格律。因此,我认为对称虽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诗歌要素,但从音乐的"规律"变化角度讲,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应该成为构建格律体新诗的主要条件之一。
"无韵不成诗"这是中国人对传统诗歌的最基本的认知。对于新诗,以此辩真伪、以此"格律"作为要挟的主要条件也是必须的。但对"韵"的各种解释和规范应该要统一,要适合今人的习惯,应放得开,不但应该用新韵,甚至可以放宽到邻韵。总之应以在歌唱和朗诵中能达到协调和美为准。何况大体押韵,是中国诗歌始终具有的美学品格。这个品格,千百年来不但造就了一代代诗人,也造就了一代代的诗歌读者。无视这个审美积淀,新诗就会在中国遭遇站不住脚的命运。中国诗歌的韵又叫"辙",即车轮滚动后碾出的轨迹。这不是谁规定的,也不是谁能规定的,它乃是多年创作实验的结果。但反过来,当它被升华为诗的美学特质以后,就成了后来者行驶的阳关大道。开创新路并非不可以,但是要付出代价,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臧克家说,"韵,应当是感情的站口,节奏回归的强力的记号。是很有道理的。
      格律体新诗的节奏,主要是:顿。这是格律体新诗中最小,最关键、最基本的节奏单位。其实这是将中国古诗中的 "顿"的概念引入现代白话诗的,也有称 "音尺",或用"音组","音步"等翻译名称的。更有用"停逗"和"顿逗"的说法,甚至用"节拍""词组"的。这也往往是新入门者,最为感到困惑的地方。其实虽然称谓各异,但不管怎样说,大体上都同意闻一多所说的:主要意思是着眼于占用时间的长短。何其芳在《关于现代格律诗》中,提出"努力把顿的概念从古代诗扩展到新诗"。然而,这一名称至今没有统一。极待学界作出定规。根据最近的讨论,大家趋向于叫"音步"。
     "行"和"节"相对"顿"来说,就比较简单。"诗行"是不能与语法中的"句"混为一谈的。在古诗中,一行往往就是一句,而在新诗中,两行甚至更多行诗才构成"一句";而我们谈诗的节奏规律,是以"行"为大于"顿"的节奏单位的。同时称"诗节"而不说"段",也是为了与散文中的"段"划清界限。"节"则是大于"行"的节奏单位。
      关于"对仗、平仄"这些古典诗词中的基本要素,在现阶段,新诗尚未作明确要求。当然不排除很多诗人在这条路上积极的探索。
      晓曲先生在我们中国格律体新诗论坛的"诗体形式-格律体新诗规范(推荐参照创作)"中提到的“弦律格律体”,就是一种要求平仄关系的格律体新诗体式。至于在格律体新诗中利用传统的对仗手法来增强鲜明的对比效果和美感的更是不胜枚举。只是鉴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了新诗的语言基础后,双音词取代了单音词的主导地位,多音词、虚词以及轻音的入诗已成定局。在这样全新的语言环境中,所能形成的格律条件,已经不是单纯的继承和发展所能解决。而需要通过认真的考察研究,不断总结在现代汉语条件下如何创新的问题。目前对有些标准的适当放宽,对促进诗体重建是有很大意义的。
                                                四:入门容易陷入的认识误区
     1》:误把不拘平仄格律限制,放宽用韵标准,随意任兴挥洒的仿古诗、词、曲(含自度曲),当作格律体新诗。当然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有相当传统诗词格律基础的人说的,写出来的总是不古不今,半文半白的东西,客气的说法是一种过渡中产生的流派,恭维你可以说你古典文化功底深厚,作品富含传统词曲风味;展现了东方民族风格的美感。说得直捷一点,就是还没有真正进入现代白话诗的门槛,晓曲归纳得很好:"这是在进入格律体新诗的初级阶段,常有的表现。"
其实当年白屋诗人吴芳吉,就倡导过这种风格!"中国人.中国语言.中国习惯而符合新的时代!不受平仄格律限制。"正是他当时说的:"在不雅不俗.不新不旧.不中不西,不激不随之间。"其时正好就是新旧文化交替的大变革时代,正好从侧面应证了晓曲论证的正确性。
     2》:凑字凑韵成方块,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复古。以传统诗歌限字说的表象,以"字"为节奏基本单位,实行单纯限字说,特点是:"诗行字数整齐步数乱"。是首先打起新格律诗大旗的新月诗派,曾经身体力行的,当时就被讥为"豆腐干体",因为它无视古今语言基础及其格律条件与环境的变化,非但毫无美感可言,反而成了反对派攻击,否定格律体新诗的借口。
3》:自行其是的限"顿"(音步)诗,这是结合现代汉语的特点,针对新月诗派的弊端,把节奏的基本单位定位在"顿"上。代表人物是何其芳,对于凑字凑韵派这是一大进步,一个质的飞跃。然而,他没有对新诗已经出现的几种音步认真分析,忽略了长短音步配合对强化新诗节奏的重大作用,无视各国格律诗都讲究诗行音节数量的整齐或规律化的传统,提出"不讲究字数的整齐",只要诗行"顿数"的整齐,的单纯限顿说。特点是"单纯限'顿'(步)字数乱"开启了半格律体新诗的大门。缺点是节奏并不鲜明,看来参差不齐像自由诗。优点是诗行、诗句、诗节清楚,有规律的用韵,基本上符合现代语言的大环境。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诗人,出了不少好诗。可以断言,中国的诗人但凡在文革前就从事过写作的,没有几个的诗集中没有这种诗体存在。我自己就有这种切身体会,在我第一本诗集的后记中曾写到:"千禧年,在我和内子结婚三十周年纪念日,偶然翻出了当年通信恋爱的原件。感于现代婚姻的草率和离婚率的飙升,遂有结集行世之念。后值九头乌杂志社"情爱百年"文集征稿,试投之竟亦入选。受此鼓励,更获友人支持,方尽搜历年日记,继春歌集后编成浮云集和红月集两个新诗小辑和专收传统诗词的苔花集。时间跨度整整四十年,都是随兴感遇之作。且正值社会大变革的阶段,时移事易,今是昨非,境遇迥然。当年所记均成历史。虽仅系一民医野史,然点滴露珠汇为江河,些微碎粒集成大千。亿兆个人史,将铸就最真切最全面的国家民族发展史。"当时我忙于生计,根本无暇涉及各种流派理论。而系统接受格律体新诗的思想,是在二零零六年认识万龙生先生之后。那时我的诗集早已行世。但是比照要求一看以前的集子中除了有很大一部分半格律体外居然有很成熟的格律体新诗,要知道,那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即自然形成的呵!说明了这种"格律"并非是有些人说的刻意制定的框框。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存在的旋律!正因为此,从那时起我便坚定不移的认准这条路走下去了。
      这种情况也是当前诗体重建中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当前"音步"的划分至今没有统一标准。虽然初步形成了以"两音音步"和"三音音步"为主体;以"单音音步"和"四音音步"作为辅助的基调。但随着对外开放引进的新名词也越来越多,四音音步已经常常遇到,五音音步也不少,甚至六音音步也不是没有。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顿的概念很宽泛,有的视为词组。余留的风气影响至今。个人感觉将现在以"两音音步"和"三音音步"为主体;以"单音音步"和"四音音步"作为辅助的基调。放宽到:以"二、三、四音音步为主;以一、五音音步为辅"。只要同时强调了对称,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在未达成共识之前,仍然应该按现在的要求执行才好。
4》: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体式的分类。初入门的常常会感到很混乱,其实这个问题也有一定之共识:自邹绛先生开始涉及,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过若干学者的深入研究,两年前万龙生提出了三分法。后吸收程文、孙则鸣等的意见,正式命名为:"整齐式"、"参差(对称)式"以及"(整齐对称)复合式"的三分法,已基本初步定型。在创作实践中,在坚持对称原则的前提下,这三种体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体现格律体新诗的 "无限可操作性",亦即其个体格式的无穷性。这样一目了然,易于掌握。这也是"东方诗风"论坛  《东方诗风》诗刊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格律体新诗》杂志两网两刊一直坚持的。沈大用对此,曾作过如下评价:"万龙生的三分法,委实已经穷尽闻一多关于"建筑的美"的两条内容的各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闻一多(诗的格律)里蕴藏着"格律体新诗"三分法的信息密码,万龙生正是成功地破译了这个已经等待七十多年的玄机。"
     但有不少人总怕显露不了个人的独特性,总爱变着方法推出各种名目。其中除以新诗经、新楚骚、新乐府、新律诗、新绝句这类招牌,附庸古雅者外;也有剥引进诗体外衣的十一行、十二行;再不然就是天上的声音、地狱的呐喊;花样百出。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真正的格律体新诗都包含在上面三大类中了。剩下的不是非诗就是冒牌货,不必为那些噱头和诱惑左右。希望精力多用在创作上。
     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于格律体新诗界,没有统一的领导。至今仍处于诸候混战,各路英雄侠客自行其是。难以形成共识。所以晓曲先生首先号召成立的"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学会"是目前学界的当务之急! 只要格律体新诗界形成了统一,制定出了统一的规范。大势所趋,四海归心。很多分歧便迎刃而解了。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不妨以程文先生提出的"现代完全限步说"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虽然表面上看,显得严格了一点。但他这种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古今诗歌格律传统的脱节问题,使新旧诗歌格律的血脉从此接通;而且纠正了"单纯限字步数乱"的缺点;也改变了"单纯限顿字数乱" 的偏差;同时可以此标准来促进或催化半格律体诗歌形式的成熟,使之很快达到一般水平是大有俾益的。
                                                 五:说一点入门的捷径
      最近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决定新创刊一家学术性、理论性的刊物。名《诗学》。拟设立现代诗学研究;现代诗学史研究;现代诗学著作研究;格律体新诗研究;现代诗词研究---------等很多栏目,格律体新诗也赫然名列其中。
      通俗的说"诗学"就是作诗的学问,包括技巧和方法论。既然是学问,自然就有进入的途径,而捷径,就是综合了前人成功的进入方法,总结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首先写格律体新诗最好先抛开"格律"的框框。在诗情涌动或灵感闪现时形成自然诗行;诗句;当然最好是诗节。只要产生了自然的基础诗行,诗句或诗节,然后根据题材的需要,量体裁衣确定体式。这才着手分析基础诗行、诗节的音步;用韵方式;语言特色。然后如法炮制,重复一下自己创作的招数,就行了。这就是武林高手常说的:无招胜有招,浑然天成,自然脱俗。
其次,初学阶段避免使用一些独特的语法句式,特别是一些很难形成对称关系的句式。习惯写传统诗词的人,还要尽可能避开常用的五、七言句式。多用九、十言句式。(因为如果仍然使用传统句式,很容易激发定式思维。)如是命题作文最好采用图谱式,选几种目前大家公认的典型诗行:如九言四步、十言四步、十一言五步等入手。再根据题材需要,选几种目前已经基本成熟了的体式:如四行诗、八行诗、十四行诗等作为框架。因为没了平仄限制,韵脚已放得很宽,按照起承转合的基本定律,像填写歌词一样简便快捷。特别是临场、临屏唱和助兴,更是得心应手,不知今后会出现多少"七步诗人"。关于这一点,我是亲自见识过的。前不久"东方诗风"论坛、  《东方诗风》诗刊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 、《格律体新诗》杂志两网两刊在新都交流活动时,主人晓曲推出了极富情趣的川西坝子特产稗子酒,供诗友们品尝。酒酣耳热之时,坐在我上首的龙生兄匆匆离座,我见他习惯性的带走随身手包,便已会意,知他是诗兴大发。果然见他就在门前石桌上取出纸笔,最多一分钟,便兴冲冲的回到席前高声朗诵他的新作《饮稗子酒即席吟就》:稗子嘛,杂草!/拔起来,扔掉!/  稗子?算什么!/比稻谷还高?/  嘿嘿,世上事/你难以预料--/  谁知稗子酒/不让高粱烧/。一首八行小诗,顿时激起与会者诗情,纷纷唱和,形成稗诗系列,给这次交流传一段佳话。
      还有两个窍门是依谱作歌,按曲填词式。前一种方法特别适合喜欢唱歌的人。这方面有很多高手,如“现代”的晨抒、“诗文”的老骥。利用一些非常流行,也比较工整规律的流行歌曲改写。类似前人的依韵唱和,所谓借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有一个缺点,是因为现在恶搞的人多,所以要慎重。后者是对古典文学基础深厚的人特意定制的。一般是选一个用熟了的词牌,最好是上,下阙对称的(不对称的就稍加改造)尽量用通俗的字词,白话文书写。往往也能得心应手,加之经常填的词牌,起兴、承转,早已谙熟于心,平仄音韵均能应律。我自己就试过,往往能意外的激发灵感,产生佳句而获得奇趣。
      最后一个是关于用韵,新诗自然用新韵。但是奉劝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迷信韵书。事实上至今没有那一部韵书可以称得上完美无缺的。原因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太大了,我们的文字和语言覆盖的人口和地区太多太广阔了。每一种韵书,都只能代表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群。先前学平水韵,我就提出过我的困惑:越学越糊涂!单是韵牌,就叫人即看不懂也听不懂。有很多发音明明相近的字用在一起,内行一看斥之为错韵。不少发音完全相左的字又被评为合律。且历代诗人用韵也杂,古韵、新韵、诗韵、词韵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更有邻韵相借相通之习惯,真让人莫衷一是,成了一个玄而又玄的问题。以至若非博学鸿儒,精通韵律者鲜有不借助工具书能定好韵者。现在学格律体新诗,学用新韵。原以为按新华字典,就一统韵律了吧?错!这种被西语拚音阉割了的汉字发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表面上看,只有十八个韵部,实际上加上下辖的分部及平仄的区分,还是有七十八个细目。较比民间的十三辙和诗韵新编,还复杂得多。按理说,应该很完善了,不再有平水韵那种麻烦了吧?依然只能说:"错!"比如:风、蒙----------生、升;伯、泊-------模、膜;北-------内;总之和习惯发音相去甚远。所以我认为,可以和对待平水韵一样,自己区分一下,宁肯分开用,或不用,也不必把它们塞入同一首诗中(平水韵是很诚实的,不少韵牌,都标明是两个半韵合成的)这样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你的诗大家还感到有点味。所以我建议尊重实际发音为要。作一个乡土诗人,总比写一些自己都念不顺的东西为好。
      历史,终究是无法否定的存在。我认为近百年的新诗史,最大的成就在于:看清了前进的方向;探明了诗体重建的路径;最主要的是让诗歌真正走下了神坛,回到了民间。诗歌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基本素质的提高。诗歌早已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之中。人人都可以读诗、作诗,但读诗、作诗的不必都是诗人。诗歌应是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方式,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生活不能缺少诗歌,但决不能只靠诗歌生活。试问那些口口声声诗歌要小众化;是少数人的事情;的叫嚣者。有多少人信奉你们那一套?中华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拥有现在这样多写诗的人?哈哈,草根诗人们无意来抢你们的饭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多活得很滋润。少了些穷愁牢骚;多了点朴实自然。少了些浮华阿谀;多了点真情实感。让你们依然高高在上去做精神贵族,去哀叹专制文化的没落。我们却是在情不自禁的欢呼,中华古老诗国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将要意气风发的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诗歌,新的诗体!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9-7-4 20:00:19的发言:

关于用韵,我作一点补充:

遵照18部的韵部划分,以《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用韵是十分方便的。

浮云兄的困惑主要因方言习惯引起。如他举例的

风、蒙----------生、升;伯、泊-------模、膜;北-------内

若以普通话读之,都有很强的韵感。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清楚.但方言的阻力在短时间内也解决不了所以愚意不如向屈原学习,先作一个乡土诗人更好.哈哈,然后在趱普通话,走向万国语吧.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9-7-4 19:53:32的发言:

浮云兄费心了!这篇文章对于格律体新诗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很清晰。同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对初学者大有裨益。

为了阅读方便,我放大了字体,个别地方在不损愿意的前提下,稍作修改。未经同意,请谅。

 

就是盼你来审阅呢,欢迎放手修改以利宣传.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关于用韵,我作一点补充:

遵照18部的韵部划分,以《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用韵是十分方便的。

浮云兄的困惑主要因方言习惯引起。如他举例的

风、蒙----------生、升;伯、泊-------模、膜;北-------内

若以普通话读之,都有很强的韵感。

TOP

浮云兄费心了!这篇文章对于格律体新诗历史和现状的梳理很清晰。同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对初学者大有裨益。

为了阅读方便,我放大了字体,个别地方在不损愿意的前提下,稍作修改。未经同意,请谅。

TOP

谢谢无邪认真帮忙评点,我是怕我的理解太片面而误导别人.再拜!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两网两刊在新都交流活动时,主人晓曲推出了极富情趣的川西坝子特产稗子酒,酒酣耳热之时,坐在我上首的龙生兄匆匆离座,我见他习惯性的带走随身手包,便已会意,知他是诗兴大发。果然见他就在门前石桌上取出纸笔,最多一分钟,便兴冲冲的回到席前高声朗诵他的新作:饮稗子酒即席吟就:稗子嘛,杂草!/拔起来,扔掉!/*稗子?算什么!/比稻谷还高?/*嘿嘿,世上事/你难以预料--/*谁知稗子酒/不让高粱烧/。一首八行小诗,顿时激起与会者诗情,纷纷唱和,形成稗诗系列,给这次交流传一段佳话。”

 

欣赏!

TOP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不妨以程文先生提出的"现代完全限步说"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虽然表面上看,显得严格了一点。但他这种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古今诗歌格律传统的脱节问题,使新旧诗歌格律的血脉从此接通;而且纠正了"单纯限字步数乱"的缺点;也改变了"单纯限顿字数乱" 的偏差;同时可以此标准来促进或催化半格律体诗歌形式的成熟,使之很快达到一般水平是大有俾益的。” 赞成!

 

“诗歌应是自身素养的一种体现方式,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生活不能缺少诗歌,但决不能只靠诗歌生活。试问那些口口声声诗歌要小众化,是少数人的事情的叫嚣者。有多少人信奉你们那一套?中华历史上有哪一个时代,拥有现在这样多写诗的人?哈哈,草根诗人们无意来抢你们的饭碗,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多活得很滋润。少了些穷愁牢骚;多了点朴实自然。少了些浮华阿谀;多了点真情实感。让你们依然高高在上去做精神贵族,去哀叹专制文化的没落。我们却是在情不自禁的欢呼,中华古老诗国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我们将要意气风发的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的诗歌,新的诗体!” 呵呵!

 

“"无韵不成诗"这是中国人对传统诗歌的最基本的认知。对于新诗,以此辩真伪、以此"格律"作为要挟的主要条件也是必须的。但对"韵"的各种解释和规范应该要统一,要适合今人的习惯,应放得开,不但应该用新韵,甚至可以放宽到邻韵。总之应以在歌唱和朗诵中能达到协调和美为准。何况大体押韵,是中国诗歌始终具有的美学品格。这个品格,千百年来不但造就了一代代诗人,也造就了一代代的诗歌读者。无视这个审美积淀,新诗就会在中国遭遇站不住脚的命运。” 支持!

 

“"整齐式"、"参差(对称)式"以及"(整齐对称)复合式"的三分法,已基本初步定型。在创作实践中,在坚持对称原则的前提下,这三种体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体现格律体新诗的 "无限可操作性",亦即其个体格式的无穷性。这样一目了然,易于掌握。... ... ...沈大用对此曾作过如下评价:"万龙生的三分法,委实已经穷尽闻一多关于"建筑的美"的两条内容的各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闻一多《诗的格律》里蕴藏着"格律体新诗"三分法的信息密码,万龙生正是成功地破译了这个已经等待七十多年的玄机。"”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非常认可万先生的三分法!原来因为看到的作品少,对'复合式'有一定的保留意见,后来才看到其实这里的复合式远不止是单纯的'整齐式'和'参差式'的组合,完全涵盖了我所喜欢的大体整齐式和小节对称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0 0:13:09编辑过]

TOP

没关系,等你慢慢看.我这是按医学论文的写法就整的.其实应该是书面讲座,计划现场就说一下前面的摘要就行了.看后丢几块砖,以便我修改.谢谢!

遇合随缘,奋力向前;经磨历劫,始归自然.

TOP

好长!得慢慢看,慢慢学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