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同一个“梦想”

本帖最后由 马上 于 2013-2-17 20:07 编辑

同一个“梦想”

文/马上


原来是平常景象
现在几乎是梦想
蓝天上飘着白云
白云下碧波荡漾

后来谈不上奢望
如今竟也是梦想
仰望美丽的夜空
夜空满天的星光

人家的小桥流水
流不尽脏臭污秽
自家的江河湖荡
一天天断流枯萎

遮天的雾霾阴晦
遮不断深墙重闱
遮住了粉面含羞
遮不住旧年新岁

谁能改变成这样
都是同一个梦想
吸一口空气清新
喝一口清水清亮

(2013年2月5日初稿,中国格律体新诗网《2013春季诗赛》参赛稿)

问候孙老师,问候马上兄。谢谢孙老师点评指正!受益了!
浮云涌动霓霞生,尘世千秋循此情。亘古人寰呈万象,绝峰我自看天真。

TOP

回复 16# 河南彭三县


    问好三县!祝新年快乐安康!欢迎您来东方交流!

TOP

学习问好大哥

TOP

当然,这两节诗歌若能能修改成正轨,当然最理想:

  请赐予我|草原的智慧,
  再赐予我|雄鹰的勇敢,
  让我集合|雪原的真诚,
  挑战人间|千里的尘喧。

  请许我|山一般的|坚定,
  再许我|山一般的|默然,
  许我用严寒|封藏圣洁,
  直到遇上了|朝圣诗篇。

TOP

回复  孙逐明


    这倒也是,接受音顿诗体的人多了,形成了共识,自然也就约定俗成了。
马上 发表于 2013-2-19 14:05



    比较长的诗句最理想的停顿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能在此处对称,当然节奏美是最理想的。不能在此对称,若能有其它对称方式,读起来也较自然,也是可行的。当然前者是最理想的,后者是从权。以花间莺语的两节诗为例,它们最自然的停顿方式应当是:

  请赐予我|草原的智慧,
  再赐予我|雄鹰的勇敢,
  让我集合|雪原的真诚,
  挑战|千里人间的|尘喧。〔对称破缺〕

  请许我|山一般的|坚定,
  再许我|山一般的|默然,
  许我用严寒|封藏圣洁,
  直到遇上|朝圣的诗篇。〔对称破缺〕

  这两节诗有几个句子就需要从权的读法〔用/表示〕:

  请赐予我|草原的智慧,
  再赐予我|雄鹰的勇敢,
  让我集合| 雪原的真诚,
  挑战千里/人间的尘喧。〔从权〕

  请许我|山一般的|坚定,
  再许我|山一般的|默然,
  许我/用严寒封藏/圣洁,〔从权〕
  直到/遇上朝圣的/诗篇。〔从权〕

  在写作时尽量采用正轨的停顿方式,只有不得已时才采用从权的读法。

  由于我对某些诗篇采用了从权的分顿方法,所以马上君才有“分顿不确定性”的忧虑。

  这种从权的处理是不是合理,也请大家讨论。



  

TOP

回复 12# 孙逐明


    这倒也是,接受音顿诗体的人多了,形成了共识,自然也就约定俗成了。

TOP

此外,如果大家对于音顿诗体的排版形式形成共识以后,作者把自己的节奏处理通过排版体现出来给读者作参考〔至于读者的另行处理,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艺人学唱梅派唱腔的京剧,不同样也会对梅派唱腔有所变异吗?〕那么分顿的不确定性的矛盾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我以为。

TOP

回复  孙逐明


    问好老师!这两天阅读了老师修改和示范的重新排版的音顿诗体范例,个人感觉到音顿诗 ...
马上 发表于 2013-2-19 12:33



    个别句式大顿的不确定性的确存在,但是我觉得这应当不是大障碍,只要其中某一种分顿方式节奏美强,而且这种分顿朗读方式又与比较自然的停顿不矛盾,就应当达到目的了。要知道它们的背后还有音步的对称作支撑。〔音顿诗体的音步一定是对称的。〕

  那些音顿根本无对称而音步却对称的诗作尚且可以被大家接受,咱们的这种音顿诗体至少在节奏美的鲜明性上比它们要强,不就够了么?

  不知你以为如何?

TOP

回复 9# 孙逐明


    问好老师!这两天阅读了老师修改和示范的重新排版的音顿诗体范例,个人感觉到音顿诗体大顿分割的不确定性确实存在,而且这还表现在作者创作时的不确定性以及读者阅读时的不确定性的两方面的冲突。一般七言以下的比较不容易产生歧义,而七言以上、特别是十言以上的较长句式比较容易产生歧义,这种歧义的产生,或者和个人的语感的差异有关,您在相关法则中曾对这种不确定性试图提供的解决的法度,但还是觉得这样的解决法度又会因人而异,变得摇摆不定而难以掌握。较长句式的大顿分割的不确定性是否恰恰说明音顿诗体的大顿大位的确定还应该有其可观的可控的规律性的表现,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无论是从语意结构,还是句式的语法修辞结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