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前往新论坛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东方诗风旧坛
»
理论争鸣
» 严重推荐张炜:【万松浦讲稿】呜呜地哭了,绝望了.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诗酒自娱
当前离线
站长
UID
10
帖子
9148
精华
64
积分
18306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6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18-6-14
管理员
1
#
跳转到
»
正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5-29 08:28
|
只看该作者
严重推荐张炜:【万松浦讲稿】呜呜地哭了,绝望了.
讲一个故事。高尔基是当年苏联文学的泰斗,跨越新旧时代的传奇人物,走到哪儿都是被人拥围。他操办了苏联的作家协会,又是文学创作第一人,威望大得不得了。他主要是写小说,但是深深爱诗。我们可能都没有看到过高尔基的诗,只看过他的一个故事,这与诗有关。原来这个老头子在家里写了好多的诗,只是不好意思拿给人看。有一次忍不住,就交给当年正在诗坛走红的马雅可夫斯基,就是那个写阶梯诗的、很狂妄的诗人,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看着看着,就忘了面前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竟然气不打一处来,斥责说,这个句子怎么能这样写?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不行不行!话说得不留余地,批评得毫不留情。
马雅可夫斯基说着,对方一点声音都没有,抬头一看,这才发现高尔基正用大拇指抹着眼泪。老人呜呜地哭了,绝望了。这是羞愧的眼泪,绝望的眼泪,是“命里八尺,难求一丈”的眼泪。
我们觉得高尔基哭得那么可爱,感受到一个大师在文学和艺术面前的那种谦卑,对诗的那种热爱。这样的老人可以不向强权低头,但在诗的面前,在文学面前,却非常谦卑。年轻的马雅可夫斯基也很了不起,他在诗面前可以忘记一切,可以训斥泰斗。而高尔基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泣,多么可爱。
在越来越走向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的时世,诗在文学版图上已经不是中心,而是处于了边缘的边缘,这真是一个大不幸。真正的诗人只好忧愤和孤傲。
其实诗才是文学的核心。好诗不多,并不代表诗的地位低下,这不需要诗去负责。好的小说家也不会风行于世,因为他们早就不再满足于编织一个破破烂烂的故事了。从文学的本质上讲,小说是居后的。直到现代小说边界的不断扩大,一切才稍有改观。现代小说的边界是橡皮做成的,不是木头,而且是弹性特别好的天然胶,可以大幅度地往外撑,越撑越大,里面包含了许多许多。但是严格地讲,就其固有的属性来讲,小说在品质上仍然是低于诗的。
打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士大夫们,几乎所有像模像样的人物从来不写小说。苏东坡如果写起小说来,皇帝写起小说来,面子上恐怕过不去。但他们一定要写诗。这是中国高雅的纯文学传统。
有人说中国高雅的叙事文学没有源头,这是一个误解。中国纯文学小说要继承,不能光继承一本《红楼梦》,也不能去继承话本,什么《响马传》《封神榜》之类,这当然不行。于是中国现代小说就一头栽到了西方,从结构到气息,全是学了这一套。所以它仍然走不远。因为文学无论如何一定要建立在自己的传统上,要找到一个渊源。
那么中国小说如何继承?当然要从中国的诗和散文,特别是《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瑰丽之中去寻找源头。它们的核心仍然是诗。
收藏
分享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马上
当前离线
UID
11127
帖子
921
精华
3
积分
941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4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23
最后登录
2015-4-7
版主
6
#
马上
发表于 2013-5-29 17: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格律体新诗网推荐学习。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马上
当前离线
UID
11127
帖子
921
精华
3
积分
941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4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7-23
最后登录
2015-4-7
版主
5
#
马上
发表于 2013-5-29 16:34
|
只看该作者
任何文学艺术形式一定都能从诗歌中获取生长的养分和人文的精神力量!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凤舞
(凤舞)
当前离线
海,无边际。
UID
8367
帖子
4393
精华
49
积分
5990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8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3
最后登录
2024-11-1
管理员
4
#
凤舞
发表于 2013-5-29 14:27
|
只看该作者
高和马,一个为诗痴,一个为诗狂。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齐云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1778
精华
9
积分
9993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18-4-6
管理员
3
#
齐云
发表于 2013-5-29 08:47
|
只看该作者
“于是中国现代小说就一头栽到了西方,从结构到气息,全是学了这一套。所以它仍然走不远。”——大有时意。不过中国小说一头栽到西方之重,比起新诗来说,简直轻若鸿毛了。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齐云
当前离线
UID
2
帖子
1778
精华
9
积分
9993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18-4-6
管理员
2
#
齐云
发表于 2013-5-29 08:44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时代,读过《古船》,惊叹它厚重的史诗感,因而记住了张炜这个名字。名气不如莫言,但诺贝尔评委误读对他们来说很神秘的中国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张炜对传统更重视,这篇讲话就是证明之一,他把小说的传统摹本定位在《史记》,是一个卓见。
一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诗歌评批史。中国传统文学中也唯有诗歌堪与西方相比。诗歌值得我们从传统中学习的就更多更多了。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