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用一句人云亦云、且十分通俗的话解释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我必须承 ...
记者魏萍 发表于 2012-6-7 15:05


争论是很正常的,不伤感情,这是本坛的风格。记者不要担心:)

凤舞这一点说对了,我没看过里尔克作品,对他也不了解。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诗歌,放逐情感,强调智性,中国古代有类似的,魏晋玄言诗。
这类诗有共同特点,不知道作者的哲学观点,就不知道他在写什么。是概念先行的诗歌,诗歌只是用来传达某种哲学理念的。但这些诗人,又没有足够的理性思维能力,思维深入不下去成为哲学家,就选择诗。

这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诗歌不一样,见仁见智的诗歌,在供大家理解时是有大方向的。

里尔克诗歌的背后,是西方社会诗风的变迁,现在也是全世界的了。因为东方现在从属西方,艺术上很少有独立的东西。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繁星看了这首诗,没看回贴,说作者心理变态,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什么事都与自己有关。这种变态的人,繁星见过好几个。繁星表示,她不懂诗,仅是从字面理解的。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诗的歧义性也太离谱了。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争论是真理诞生的前夜,问候各位方家

TOP

繁星看了这首诗,没看回贴,说作者心理变态,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的什么事都与自己有关。这种变态的人, ...
齐云 发表于 2012-6-7 18:36



    呵呵,所以我一直相信,有些诗歌是存在自己的读者群。 :)

TOP

用一句人云亦云、且十分通俗的话解释对诗歌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我必须承 ...
记者魏萍 发表于 2012-6-7 15:05



    齐云兄学识广博,我也是很佩服的。:)

TOP

争论是真理诞生的前夜,问候各位方家
沃地寒士 发表于 2012-6-7 20:28



    呵呵,赵兄,其实我觉得,真理不是辩出来的。争论最大的好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从这过程中,能更加厘清自己的思路和观念。 当然,这得分和谁争论。有些逻辑性不强的人,往往只顾反驳别人,最后都忘了自己要坚持的是什么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多说,话得说给能懂的人不是。 :)


问好赵兄。:)

TOP

厘清几个名词,现代派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诗歌里里尔克算是早的了,以后逐渐走向玄奥,愈行愈远,走向学院派,成了极小圈子的诗歌。物极必反,最后大众来了个反动,解构了现代主义,诗歌没有标准了,谁都能写诗了,就是后现代主义。这是西方诗歌的过程,用了一百来年的时间。在中国也是这样,只不过时间压缩到一二十年。现在中国诗坛,玄奥的现代主义,与口水诗的后现代主义(下半身、梨花体、羊羔体等都可以归入)并行。玄奥诗风一起,最终就是目前结局。
仅从诗歌字面上看,现代派就是这么个过程。
诗歌虽然不是为大众写的,但字面上都看不懂,这是危险倾向。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回复 17# 齐云


    诗歌虽然不是为大众写的,但别搞的连爱好者字面上都看不懂。里尔克若在,告诉他以此自赏,结局可知。

————————————————————————————————————————————————————
两点:

1、“爱好者字面上都看不懂”,这个是我说的个体差异,任何作品都有懂的,有不懂的,有自以为懂了一些的,甚至有不合自己口味就拒绝去读去懂的。我觉得这很正常。阅读像吃东西,都有自己喜欢吃和吃不进去的。

2、里尔克的诗歌不止这一首。 他一生写作,是选择了这一种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生命。世人以及后人怎么定义他,怎么理解他,那不是他所考虑的。 从他的很多作品和书信中,我看到了这一点。 “以此自赏”之类的话,我建议齐云兄对真正用生命去创作的人,不要说。怎么说呢,有点侮辱的感觉。言重了,别介意。

TOP

以生命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自然值得尊重,但诗歌若因此趋向没落,其创作不值得尊重。
典型的例子是海子。对人和对作品分开看,我看不上他作品,不代表不尊重他创作态度。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里尔克这首诗,如果去掉其作者名字,把这四节放在一个无名小卒的博客上,不知道效果如何。
读它时,因为是里尔克所写,所以先入为主不敢说它是呓语,还读出个人我一体的悲悯,我读的时候,就在作假,不尊重自己的真实心态。回头想想,没有标上里尔克名字,读它,最原始的心态,就是如繁星所读的感觉。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