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网上诗话(17)公众对当下诗歌何以厌烦和背离?

网上诗话(17)公众对当下诗歌

何以厌烦和背离?

 

平心而论,“公众对当下诗歌的厌烦和背离”,是一个应当承认和理解的事实。当年听到“给三百大洋也不读新诗”的话,往往不服气;时至今天,还耿耿于怀者固然也不是没有,硬是声嘶力竭地宣扬“新诗正飞翔于辉煌的空间”,然而正如吕进所说“事实总在和这种论调不断地开玩笑。大家没有看到这种空间,相反看到的是危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道路》)。

首先,当下诗歌的要害,在内容上,是不少作者缺少与广大人民不能相与为一的爱憎与是非观,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的意愿、心理、道德与情操,歌咏和抒发的往往是个人的意趣、幽怨与爱恶。比如那些奇思怪想的荒诞诗,沉醉个人梦呓的哀怨诗以及赤裸裸的下体诗,怎么会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呢?难怪有人说:这些诗不诗文不文的东西,形式是舶来的也就罢了,内容怎么也从欧洲移植呢?又有人说:难怪把诗人称做骚人,专往下身下笊帘,已经不再是“离骚”,而是“捞骚”了!

就创作方向与方法而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努力落实党的“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这才是当下诗歌繁荣的根本出路。

其二,当下诗歌的要害,在形式上,是自由体一统诗坛,党的双百方针还没有得到彻底落实,自由诗与格律诗偏枯偏荣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几十年来,用白话写诗,迄无成功”的话,居然还有些人耿耿于怀,漠视广大人民喜欢格律诗的传统审美习惯以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自由诗一统天下的结果,是不少青年人居然不知道世界各国诗歌都是以格律体为主的事实,不知道《国际歌》与《马赛曲》的原诗都是格律体;居然认为除了我国古代有格律诗,其他满世界一律都是自由诗,所以我国新诗只应当是自由诗,哪还有要什么格律诗的必要。根本不知道格律诗的形式是不能翻译的;根本不知道具有诗经、楚辞、五七言古近体诗以及宋词元曲传统的中国人民,早已形成了具有格律倾向的审美习惯和对格律诗的强烈需求。自由诗君临诗坛的近百年间,不仅曾有新格律诗几度的兴起,又有毛泽东诗词的发表、纪念周总理的天安门诗抄的大潮以及近几年旧体诗词创作的崛起,这就是雄辩的佐证,每次不是都势逼新诗,让世人刮目相看呢?

当年砸烂一切民族旧形式的自由诗,进入到当今建设民族新形式的历史时代,自然要门庭冷落车马稀了。君不见堂堂诗国的诗民读者在悄然消失,诗人作者不时在弃笔而去,或勒马回缰重操旧诗,或挥笔创造新格律诗。“五四”时被砸烂的旧体诗词又再度崛起,成了老少国人的钟爱。大大小小的诗词学会此呼彼应,离退休老人你唱我和;家家诵读诗词之声琅琅,户户以小儿背诵诗词为荣。这已经形成了新时代时尚、家风和世风。悄然兴起的格律体新诗也又兴未艾,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君不见唐宋绝句成了学龄前儿童学诗的首选?而对那些无格律不压韵的自由体新儿歌,“孩童摇手连说不”!用鲁迅的话说,“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

其三,当下的多数自由体新诗已经丧失了诗歌的本质属性和应有的品牌,正所谓“白话诗”成了丢了底下一个字的“白话”。对此,依然有人抱残守缺。去年九月末的重庆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每人发言只限10分钟,居然有人宣扬:新诗不拘一格好,不压韵好;不拘一格不压韵才好读,于是抓本自由诗读起来;不拘一格不压韵更好唱,于是又抓起自由诗唱了起来……到底读诵得如何?到底歌唱得怎样?当时没人评价……这使我想起了诵读绝句的孩童,笑眯眯地摇手连说不”。

这些越写越长,越写越散的自由诗的朗诵会,如果不请知名的朗诵家与知名作者,会有多少人参加呢?朗诵自己创作的自由诗的人,又有多少能够背得下来,可以不拿稿的呢?自己背诵都困难,又怎么能叫别人背诵呢?

——不必讳疾忌医,自由体在形式上的确是需要认真规范。因为诗歌远在没有文字之前,就已经诞生了。那时所以能够流传,首先内容必须是人们的心声;其次形式必须是精炼、整齐和压韵的。否则哪会流传下来呢?

其四,事实上,当年倡导“作诗如作文”和“形式的绝对自由”的胡适与郭沫若,他们号称新诗第一本的诗集里,不也都有新格律诗吗?《尝试集》里的《蝴蝶》不是首成熟的“五五体”四步十言诗吗?《诗与梦》不是首成熟的用三种长短诗行配合重章叠句构成的全诗一式参差体格律诗吗?《女神》里的《Venus》不是首成熟的用两种长短诗行配合规范的句法、韵律以及重章叠句构成的全诗一式参差体格律诗吗?《女神之再生》不也是首成熟的用三种长短诗行配合规范的句法、韵律以及重章叠句构成的全诗一式的参差体格律诗吗?另外,郭沫若《瓶》里的《之十二》、《之二》《之三》,不分别是成熟的四步九言诗和用三种长短诗行配合重章叠句构成的全诗一式的参差格律诗吗?如众周知,他们都是写旧体诗词的名家学者,有此学养和基础,自然就会写出格律体新诗来。作为成熟诗例选入《中国新诗格律大观》的357首的作者中,对新格律理论了解不是很多的,比例并不少,所以能写出成功的新格律之作原因就在这里。要知道,有无这种学养和基础,写的即使都是自由诗,但是效果却截然不同,而且有此学养和基础的,迟早总会回归格律化之路。

因此,一要看到此一时彼一时,破坏旧形式时代说的话,到建设新形式的时代就不一定再适用;连当初的提倡者本人都不一定继续奉行。郭沫若后来不仅大量写旧体诗词,而且也有意识地写新格律诗。1958年赶写的诗集《百花齐放》(101首诗),有明显的格律倾向:每诗一律两节,均为整齐体;其中《白兰花》比较成熟,其余大多都有一节成熟。

其五,作为当年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站在时代的涛头浪峰上,顺应时代的潮流,借着运动的伟力,以不拘一格的形式,粗犷高昂的歌喉,英姿勃发地放歌过大时代的风雷,砸烂和扫荡了包括旧体诗在内的一切旧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诗歌时代,成绩是不能漠视和低估的。然而处在社会大步前进、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学艺术急剧转型的今天,要正视现实,是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影视文学正以胜利者的雄姿占领着文化市场,新诗已经不再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新宠和骄子。应当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全面振兴和繁荣我国当代诗歌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些丧失了品牌,满足不了人民需求的文学形式,面临生存危机理所当然。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抱残守缺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各种诗体实行百花齐放,我国的当代诗歌才能真正“飞翔于辉煌的空间”,我们才会有希望像盛唐那样创造出灿烂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2007·8·4
卓 韦blog:http://cwzw21439.blog.163.com/ 腾讯: 360892990 信箱:cwzw21439@163.com

破坏旧形式时代说的话,到建设新形式的时代就不一定再适用;连当初的提倡者本人都不一定继续奉行。

____明明白白的事实,有人就是视而不见,奈何!

TOP

    历史上,抱残守缺者,不乏其人。相信“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状态,总是要重复出现的。
卓 韦blog:http://cwzw21439.blog.163.com/ 腾讯: 360892990 信箱:cwzw21439@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