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网上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请大家不妨就此发表些看法。
“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近日在江苏太仓沙溪古镇举行。作为江苏省作协“新诗百年系列活动”首项大活动,此次论坛主题为“新诗的经典化问题”。诗歌界诗人、诗评家韩作荣、吴思敬、叶橹、林莽、唐晓渡、林建法、王光明、张洪波、刘福春、耿占春、陈超、子川、宗仁发、何言宏、李少君、晓华、何平、霍俊明、龚璇、胡弦、何同彬等30余人与会。江苏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王飞、江苏作协党组成员、创作研究室主任汪政,以及太仓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雪嵘等出席。该活动由江苏省作协主办,《扬子江诗刊》社、太仓市文联、太仓诗歌学会和沙溪镇政府承办。
中国新诗发轫至今近百年,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品,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有没有一批诗歌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甚或说,我们其实很长时间来被经典所遮蔽,遗漏了更有经典品质的无名诗作?那么我们有没有能力,对当下的新人和百年来的诗歌做一些再解读,重新阅读,而后重新发现?……论坛上,专家们众说纷纭。首师大文学院教授、《诗探索》理论卷主编吴思敬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谈论诗歌,首先要解决什么是诗歌经典?经典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经典的要素有哪些?统一了这些问题后再来论新诗的经典化。《当代国际诗坛》主编唐晓渡提出,判断经典,可能时间和读者是主体。在经典化过程中,有没有一个“绝对诗歌”的尺度?很难描述。但是心里有和没有还是大不同,不能因为顾及了这个诗人的代表作而遮蔽了他一生的写作,比如一说北岛,我们就想到他的《回答》;一谈海子,连学生都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些诗人的成名作从此成了它们的代表作,而以后再有佳作则甚少记得。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李少君则认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典,有时选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筛选,多个选本被推崇和关注,这中间就有可能产生经典性的诗作。
专家们似乎陷入一个“经典焦虑”的误区,召集此次会议的《扬子江诗刊》特聘主编子川及时作出阐释:“新诗经典化”其实是一个时间流程,今天只是其中一个切面,我们要做的是:我们在阅读,我们在努力,我们没有缺席。因此论坛的另一项议程是评选“新诗十九首”。“新诗十九首”的构想来源于对“古诗十九首”的诗学应和。据悉,《扬子江诗刊》半年前就向全国专家征集备选文本,共收到165首专家推荐的“五四”以来的新诗作品。“短诗、抒情性”,是评选的大致范围;“去蔽存真、只重文本,惟好诗入选”,是评选的大体尺度。
与会专家慎重投票后,又经过一个下午的讨论,“新诗十九首”新鲜出炉。它们是:
北岛的《回答》、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洛夫的《边界望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张枣的《镜中》、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痖弦的《红玉米》、食指的《相信未来》、昌耀的《斯人》、闻一多的《死水》、多多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19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