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求格律 勿以成败论英雄
死水吧
=============================================================== 一 在新诗定行诗体建设历史上,十四行诗无疑是创作实践、理论探索成就最高的诗体之一。其在固定诗行的基础上,对于用韵各有特色。有的采用西方韵式交韵、抱韵、随韵,有的采用中国传统韵式偶行尾韵,但大都采用普通话新韵,摒弃平仄。台湾诗人彭邦桢,试用古韵、行中韵,调平仄的十四行诗试验是少有的特例。 二 彭邦桢,湖北黄陂人,1919年生于汉口。童年时读四书,并从叔祖学诗,从学音韵平仄格律作对开始,因此智慧大开。故此读唐诗、古文、左传等书。1934年开始作诗,先写绝句,而后律诗。曾因为一戏台唱“花鼓戏”作一幅嵌字联“花貌足倾城,纵云寻乐一为甚;鼓声能作气,孰为重敲再必衰?”一时在乡里被传诵。少年时在乡梓即有诗名。1937年入楚材中学,1938年流亡,在恩施考取农专,旋又考入军校。先黄埔,再南京,抗战后迁成都。毕业后在重庆任少尉排长。此时接受新文学洗礼,放弃唐诗,改写新诗。1941年赴昆明,辗转于西南各省。1944年被征召率青年军一支入印作战。1946年,还都南京,结婚成家。1948年,国共谈判破裂,彭邦桢曾因公赴北平会见傅作义,并一同乘专机回返南京。1949年,因身不由己而抛妻别子,随国民党队伍仓皇撤退至海南岛,直至台湾,供职于军中电台。1951年开始发表诗作,次年结识诗人李莎、纪弦、覃子豪、钟鼎文等。因不同意纪弦“横的移植”观点,也不赞成覃子豪等组社与“现代派”的对抗,故未参加任何诗歌社团,亦不为任何一方写稿,自创写诗路向。1959年,调任台北总台研究发展室主任,兼任节目科长。1963年,说服覃子豪放弃现代诗持“反传统”意见,主张现代诗应为中国诗传统继往开来,承前启后。1969年自军中退役,倡议联合各派诗人成立“诗宗社”,并任主任委员。1973年出席第二届诗人大会。1976年当选为世界诗人资料中心主席,并获巴基斯坦自由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77年,个人创作路向突变,因受西方文化冲击,并研读中国传统文学影响,乃更生中国乡土与民族观念,曾写“十二个象征”暨“春兴四首”、“冬兴四首”等二十首诗在国内发表。1978年开始,试写“现代诗押韵十首”。而且选用诗韵。一反现代诗废韵主张。发表之后,曾引起诗坛评论。1991年,已是72岁高龄的诗人依然诗心不老,与诗人方思、尹玲、宋颖豪、陈宁贵等创办《诗象》丛刊。他几次从大洋彼岸回乡省亲,不仅回黄陂老家拜访亲朋故友,还以极大的热情从事诗歌交流活动,曾先后在武汉、重庆、成都、兰州、北京等地讲学,播洒诗的种子。2003年3月19日,诗人溘然辞世于纽约。 出版有诗集《载着歌的船》 (1953年,再版时易名为《诗玫瑰的花园》)、《恋歌小唱》 (1955年)、《花叫》(1974年)、《彭邦桢自选集)(1978年),诗论集《诗的鉴赏》(1 971年)并与墨人主编过《中国诗选》 (1955年)。 三 中国诗人一场刻骨铭心的感情,世界诗坛一段充满玫瑰芬芳的佳话。 1940年,彭邦桢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黄埔军校第十六期三总队步科学习。由于彭邦桢对诗歌散文情有独钟,在学校读书时期就博得了“黄埔文豪”的美誉。在同学介绍下,他入校不久就与一位爱好诗文,爱好琴棋书画的才女陈信玲相恋。相互倾慕的恋人本商定毕业之后举行婚礼,但面对日寇的铁蹄践踏,1944年,彭邦桢奉命率一支青年军远赴印度抗击倭寇。陈信玲对心上人的果敢行动坚决支持,只是两人约定的婚期不变。就在彭邦桢于昆明机场登机远赴印度前的那一刻,一路相送的陈信玲在机场宣布:即刻结婚。没有礼炮,没有婚纱,这战争期间的“机场婚礼”,被当时的国人传为佳话。抗战胜利后,彭邦桢回到爱妻身边。1947年生子班比,1948年生女安妮。幸福的生活好景不长,1949年为情势所迫,身不由己,抛妻别子,随国民党部队赴台。陈信玲携子女回到四川江津生活。从此夫妻两人隔海相望,天各一方。陈氏自此在川一生未嫁。眼看夫妻团聚无望,经诸多亲友劝说,1958年底,离开大陆9年多的彭邦桢与一满洲女子结婚。但新婚的喜悦丝毫没有冲淡彭邦桢对前妻的离愁别恨。从前相恋时节的诗文常常被他拿出忘情地展读,而这些令新婚妻子无法包容。婚后不满蜜月,感情即生破裂。后在分局十五年后,于一九七四年自行解除婚约。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彭邦桢出席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结识美国女诗人梅茵·戴诺,并一见钟情。会议结束后,两人依依分手。鸿雁传情,诗吐心曲。一九七五年,彭邦桢得世界诗人资料中心主席之邀访美,并承梅茵·戴诺负责接待,遂进一步了解并加深感情。两人共叙衷肠,如胶似漆,于是在纽约结婚并移居美国。两位大诗人的结合,成为世界诗坛的新闻。描写两人异国情缘的《诗人与爱》一书,竟成为当年美国的畅销书。两人喜结连理后,世界诗人资料中心主席路洛托博士于一九七六年辞掉了职务,并力荐彭邦桢和梅茵这对中西合璧的新婚夫妇共同承担了他的职务。2003年诗人彭邦桢于纽约辞世。他的妻子梅茵鹣鲽情深,特意设立彭邦桢纪念奖,每年一次。第一年以“怀思”为题,第二年以“花”为题,以纪念这位“玫瑰诗人”;第三年以“父亲”为题,用以探看诗人对父爱的孺慕之情。每年应征的诗稿都超过150件,来源遍及海峡两岸、亚、欧、美及香港等地,反应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