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若寒 于 2014-6-20 08:04 编辑
女儿高考,我亲自护航。有权不使,过期作废。每天陪着女儿跑两个来回,喜气洋洋地归去来兮。考场里有女儿,考场外有我。每场考试结束,女儿在茫茫家长中寻我,我在茫茫考生中寻女儿。蓦然相见,皆大欢喜。一路上见到一只麻雀也欢天喜地,居然有那么多雀鸟要横穿马路。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竟然擦着我的风挡飞过,我们彼此都吓了一跳。好在,车速并不快。
不必问,喜从何来,何喜之有。就这样傻乐乐。
女儿年底才满十八岁,比我提前两年高考,成绩也比我好。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是我女儿。
高考前,问女儿紧张不?女儿大大咧咧地说,不。
我也紧张不起来。偶然记起:啊!就要高考了!一转身,又把忘在脑后了。十年磨一剑,这一剑的成效在此一举,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我隐隐地愧疚和不安,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仔细想想,确实也没啥紧张的。譬如一个只能挣两千的人,不能逼着他去挣一万。凡事尽心尽力就好。
种种原因,女儿初中以前换了七个学校,小学最后三年才安顿下来。不管怎么换学校,哪怕跨省市的换,也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负面影响为零。小学毕业的女儿得回老家上初中,不得不离开我们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当时,异地高考的新政还没出台,考生户籍在哪,学籍就得回到哪。那种骨肉分离的牵肠挂肚的煎熬和折磨,任何物质和金钱都无法补偿。还好,女儿是我亲手带大,行为习惯已定性。
十几年来,我们一家直把他乡作故乡。真正的故乡,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陌生和遥远,甚至,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感情也需要培养。女儿对家乡话只能听个一知半解,更不会说了。初一第一学期中期考试,女儿只考了班上26名。我竟然激动得掉眼泪,女儿太不容易了!女儿说,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课堂上听不大明白,课后就自学。女儿听习惯了家乡话,成绩也稳稳地爬上来了。初二时,我给她配了笔记本电脑。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女儿并没沉迷网络,笔记本电脑是辅助她学习的工具。
家里补课风气浓,有人学前班就开始补课,估计是不想自己带孩子吧。而我则希望孩子乐而学,学而优。计划每年暑假带孩子旅游一个地方,让孩子亲近自然,师法自然。最不济也要去一趟千里迢遥的孩子的外婆家住上十天半个月,体验一下纯粹的乡村生活。知道米不是结在树上的,玉米是长在玉米秆上的......一放假,女儿就从武汉飞深圳和我们团聚,又一个人从深圳飞回武汉。我们只需送她去机场,她已学会用身份证熟练地操作登机手续。
中考。十四岁的女儿轻松地考取了本区重点高中,全校几百孩子也只三四十个精英。女儿比我们强势。上高中,女儿住读。我给她一张银行卡,让她学会安排生活和理财,用我的手机及时接收银行卡的支付信息。孩子就像父母手里拽着的风筝,怎么飞,飞多高,决定父母手中的风筝线。
文理分科时,我让女儿选文科。虽然女儿文理平衡,但个人认为女生不必费那么多脑筋攻读理科,太累了就没乐趣了。文科是七分功底三分灵感,只要肯下功夫,取巧和翻本的机率大于理科。不至于一落千丈,万劫不复。有点像我们选择爱情:是我爱的?还是爱我的?男人大多选前者,女人大多选后者。因为男人是攻爱情,女人是守爱情。最好,我爱的同时也爱我。我深信女儿的好记心,读文科绝对优势。用女儿的话说,反正背书又不会累死人。乖乖,这话太励志了!
女儿上高二时,终于盼得我们全家归来。估计女儿一想起每个星期都能回家和爸妈过周末,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吧。顺风顺水地到了高三,女儿的学习状态也稳定、成熟了。偶尔和女儿讨论一下眼前的高考和未来的人生。譬如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譬如武汉大学云集,没必要向外发展,除非北大、清华......总之,是有书读的。
他爸则趁机卖萌:大不了,老爸养你!
女儿笑呵呵地抢白:说得我也太没用了吧?!
“嗯。谁没用就让老爸养着!”我在一旁煽风点火,谁没用就举手。 若果如此,那我养的就是一群猪而不是一群娃了。
“快毕业了,同学之间有没说说报志愿的事?”
“没有。有那时间不如多学点。”
......我自惭形秽地欣慰。
考完第二天和女儿回宿舍清理东西。四床被子,几十件衣服,几十斤书本,还有一堆七七八八的小东小西。我负责清洗杯子、盆子、开水瓶、水桶、拖鞋......女儿负责整理东西,并从三楼一趟一趟地搬下楼去。
女儿知道我体力不好,自己像蚂蚁搬家一样楼上楼下忙活。女儿三年的家当把车子塞得满满当当。想当年,我的东西都是我妈搬,根本不用我插手。轮到我当妈了,我却没我妈能干。也没我女儿能干。
高考已尘埃落定,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自我选择和被选择。祝贺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踏上新旅程!
2014 06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