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融化在爱里

本帖最后由 一江秋水 于 2014-1-3 11:38 编辑

——新西兰散记


有必要跟朋友们谈谈爱了。不想讲大道理,只告诉大家发生在身边的几件真实的小事。按时间先后讲给你听吧。

“请问,需要帮助么?”

初到异国他乡,第一要紧的事就是熟悉住处周围环境。所以周末就会约上三两个同学一起到附近转转:赏景,拍照。 我们学习生活的城市叫汉密尔顿(Hamilton),是新西兰第四大城。新西兰第四大有多大呢?差不多中国一个中等县城吧。城市面积比一个县城大,人口却没有一个县城多。国外和我们最大的区别是,每一户门前都是大的马路,车可以直接开进自家院里,而且很少有直线街道。所以即使步行,初来者出行也要带一张地图。先从地图上找好要去的目的地,再从图上比较出较近的路线,标注出每个要经过或拐弯的路口;然后才带着地图出发。这是基本常识,希望大家出国后一定这么做,否则迷路是经常的事情。尤其不认识本地文字,又不懂本地语言时。当然,即使这样做了,有时一不小心还是会迷路的。
迷路的事是很平常的。不过不用太担心。一旦你在某个路口迷了路,肯定会有人走过来主动跟你打招呼。然后真诚地问:“请问,需要帮助么(当然是当地语言)?”如果你说出一个地址,他会很高兴指给你怎么走,而且仔细到每一条街道走多久,到第几个路口,往哪边拐。如果看出你没听明白,他一定会补充说:“对不起。可能我没说清楚。”然后再给你更仔细地说一遍。即使你根本不懂他的语言也不用怕。如果觉得你怎么都听不懂,他就干脆说:“那么好吧,我带你去。”然后会一直把你送达你指定的地点——当然这是指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如果太远,他会建议你坐公交车并把你送到公交站。如果没有公交车的路段,他会建议你“在路边拦个车吧”。然后示范给你怎么拦车:站在路边,把拇指伸出来。很快就会有车在你面前停下。司机从车窗探出头来问同样意思的话:“请问,我怎么帮助你?”你只要告诉他到哪里,他就会开车把你送达目的地。你只要下车后说一声“谢谢”就行了。不用知道他是谁。
这是我们刚来时最常遇到的事情。即使有时候你没迷路,而只是在某个路口稍微踌躇一会,也会得到同样的礼遇。这样的相遇是美好的,给背井离乡者温暖的感觉。

谁家门口的水果袋?

在住处周围转悠的时候,你会经常看到时不时谁家门口就会有一些摆放整齐的水果袋。在袋子旁边,竖一个简单的牌子,上面写着:“请与我分享”、“这是自家园子里的”或者“这是免费的”等诸如此类的话。这时候你也不用客气,拿一袋走就是了。如果是你最爱,多拿几袋也无所谓。总之,这些放在这里包装整齐的水果就是送给路人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家种在院子里(多是后院),因为太多自己吃不完的缘故。
新西兰的居民住房大部分都是一套房子加一个小院,一般在600——800平米之间。房子多居院子的中间稍靠马路这边一点(为了经济车道)。每个小院通常被分成前院后院。新西兰人爱美。因为日子悠闲,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小院打扮得漂亮且各具特色。一般前院以干净整齐的草坪为主。草坪一般两个周割一次,自家都有家用小型割草机。周末的时候经常会听见谁家割草的声音。草坪周围不高的篱笆墙下侍弄着各种各样的花。间或也点缀几棵造型独特的长青科树如松柏,或者几棵冬天或早春开花的树,茶花是最普遍且品种繁多的,各种玉兰也很常见。有一个小篱笆门通到后院。后院可就丰富多彩了。最向阳的地方会有一个晾衣架。草地上种了各种果树。由于四季气候宜人,小院常年都果实累累,随每一个季节成熟着不同品种的水果。初夏最早熟的是枇杷。紧接着依次是各种李子,杏儿,和桃子。初秋第一个熟的是葡萄,继而是斐济果,苹果、梨等。最热闹的要算冬季,成熟的品种非常多,像桔子、橙子、柚子、柠檬,到处都是。而且熟在树上的时间很长。经常会有去年的水果还零星挂在枝上,今年的已经大量成熟了,甚至下一年的也在开花成果。我把他们叫做三世同堂。
所以,经常看到谁家门口路边有几袋水果再平常不过了。更重要的是,你随便拿,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但偶尔也有这样的景色:一袋袋水果旁边另有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个小盒子,盒子旁边写个小牌:2块/袋或1块/袋等。这时候你就不能随便拿了。因为这不是免费的了。但不会有人站那收钱。你自己拿一袋然后主动丢一个硬币进盒子就可以了。如果你不丢也不会有人在意你,更没人监督你。但从来都没有人不丢的。

买菜这种小事情。

买菜其实是一件最能体现一个人心理行为的事情。
新西兰各大学和国内是不同的。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即使有很少的公寓,也比较贵,且被当地学生提前订了去,因为他们有政府补贴。一般国际留学生刚出来时多是被学校预先安排在洋人家里(如果你在这边没有熟人的话)。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并尽快适应语言着想的。这种是最贵的,但你会感觉和自己家里一样,因为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是主人的责任。他们会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待你,而且每天必须至少一个小时的语言交流,很多留学生的口语都是从这里练出来的。学校帮签的住房协议一般为期4个周。之后,你就可以搬出来在大学附近自己租房住。当然,如果愿意,你仍可以继续住下去,自己跟房东商定。自己租房住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一切完全要自理自律。因为通常你会和别人一起住在一套房子里,公共地方要保持干净整洁是必需的,厕所、厨房用完一定要及时清理。这些都会很快形成习惯。另外,除了平时的清洁,买菜就成了每个周末必需的工作。没有车会很不方便。大学一般不在市中心,而超市往往正好相反。所以大学和城之间的房租往往比别处贵。购物通常一周一次,所以租的房子里一定要有冰箱。这是生活常识,帮你迅速适应留学生活的必备。
现在说正题。每次买菜对每个从中国过来的留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出血。因为你是以挣人民币的方式来消费新元的。而人民币与新元的平均汇率是5:1,就是5元人民币相当于1新元。再加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人的工资低的往往禁不起折算。所以,每买一样东西,你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头脑里先进行一番汇率兑换,而后决定买还是不买。比如,大白菜标价一棵$4.99,而你脑子里马上出现的是五五二十五。想完,你还会买么?但有一些必需品,就是换算完再心疼你也得买。那你买的时候一定会像买金饰一样精挑细选的。由于多是按个卖,同样价钱你一定会挑大一些的,长得顺眼一点的,而且一定要看上去最新鲜的(尽管超市东西都是新鲜的)。久而久之,精挑细选就成了大陆人的购物习惯。就算你移民了,住了很久,早已因为挣了纽币而不去进行物价货币兑换了,但精挑细选的习惯会被当成一种品质永久保留下来,而从来不去想这样做对不对或好不好,尽管大部分洋人都不会这么做。先来先得,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经常会把我们和别人的不同看成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不分好坏对错顽固地保留着,甚至有时候会对那些与我们不一样的行为表现出不屑,比如我们潜意识里会把大部分洋人买东西不懂得挑或只取自己所需的量看成是没经济头脑。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有一次购物触动了我。那是在一次买蘑菇的时候。我以我对蘑菇质量好坏的专业认证本领(国内时我弟弟曾种过蘑菇),在蘑菇摊位前精挑细选着。把自己认为合格的装进我的袋子,不合格的放在一边。这时一个西装革履,气质不凡的洋人也走到蘑菇摊位前,专门把我挑剩的蘑菇装进他自己的购物袋子里。因为感觉不俗,所以就抬眼不解地多看了他一眼,正遇着他英俊温暖的笑脸。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突然不好意思起来,顿时满脸涨得通红。那分明是宽容与爱的微笑。我急忙拿着自己质量上乘的蘑菇逃开,留他在那里收拾我摆的残局。我开始为这件事不安,为这件事重新审视自己了。这种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精挑细选是我们文化里的东西么?把好的自己拿走,不好的留给别人,这分明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那个洋人不会这么做,大部分洋人都不怎么做,因为他们是想着把好的留给别人。这么简单的一件小事,这么朴素的一种爱,被我只当成一种文化忽略且嘲笑了许多年。这不是罪么?还一直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爱。如此狭隘丑陋的自己!从此,我在购物时再没有精挑细选过。尽管偶尔仍会稍微迟疑一下,但最终还是很快把换一个的念头强行消除掉。把好一点的留给别人吧,如果我们心中真的有爱!爱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却又是多么的难。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邮差。

因为普通,这里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其实大部分邮差都做的很好,只是他做得更好而已。
一个朋友给我分享的故事。有一次,朋友要回国,就在自己的信箱上贴一个“暂时拒绝各类广告”的纸条。邮差因此敲开他的门。下面是他们的一段简单对白。
差: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你是要外出一段时间么?
友:要回中国住些日子。有什么问题么?
差:你一贴出暂时不接受广告的声明,我马上就想到你可能要外出了。
友:你真是有心人。(笑笑)
差:其他人也会想到。比如:贼。(半开玩笑)
友:那我马上去把它扯下来。谢谢提醒。
差:你可以换一种说法:把暂时去掉。“不接受各类广告”。很多人不接受广告的,就算不出门。这样不会有人怀疑你不在家,也不会因你不在而让广告塞满你的信箱。否则你信箱一满,人们还是知道你长时间没在家了。等你回来后需要广告时,你再撕掉纸条好了。
友:好主意。非常感谢!我马上去把它换掉。
差:还有,我见你每天都有不少信件。你若不在家,即使没有广告,信箱也会很快满的。这样吧,你不在的时候我先替你收着信件,等看到你信箱上那个纸条没了,知道你回来了,再一并给你送来怎么样?
友:不必了,那样太麻烦了。等信箱满了,你就放在我阳台上的一角好了(这里的院子都是不需要大门的。邮差和查水电表的可以随时出入)。
差:这样也好。我会为你做好的。请放心好了。
一些天之后,朋友回来,发现阳台上进门处的一块皮垫不见了。有点紧张,难道真有人进过我的家门?各处找找。结果在阳台的拐角处,看见这个皮垫鼓鼓囊囊地盖着一堆东西。掀开一看,全是信件,周围还随意摆了几盆花(因为气候适宜,花也不用人照顾)。朋友当时眼睛就湿润了。急忙去把信箱上那个纸条撕掉。第二天,邮差果然来敲门,解释为什么要把信件都盖住。朋友早准备了一盒绿茶准备送给他,但他说什么也没有收下。临走,留下一句话:“相信如果你是我,也会这样做的。”朋友怔怔地站在那里,心里充满愧疚。自己会这样做么?自己会想到这样去做么?如果自己会这么做,还会如此感激涕零么?
邮差的薪水在新西兰是很低的,但他留下的那句话是份量很重的,至今在朋友和我的心里深深烙印着。当我们要为一件事对别人表示感谢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坚信:遇到这样的事,也一定会这样去做呢?(续下)

路上的几个小插曲。

1. 高峰期的小路口。
我时常怀疑新西兰的车比人多。尽管道路四通八达,每天还是会有高峰期堵车的现象。这种堵车也就是说不像平时那么顺畅,尤其在一些交通要道的特殊路段,比如接近交通要道的桥梁时速度可能会慢一些,在没有转盘的十字路口需要等几分钟,或为了修路临时转单行道的路段必须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但绝不是中国概念上的堵车,几天几夜那样的那种宏伟场面。这时候最难的并不是行在这些路段上的车,而是在这个时候这个路段从没有红绿灯指示的叉道上要驶进这个要道的车辆。因为若按照让直行的规则,这个时候你是很难上到主路上来的,除非高峰期过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不管直行的车辆曾在路口被堵了多久,总是会有人在方便的情况下给你让路的。所以你绝不会比他们在路口等的更久。这就是礼让。你想想,如果你经常被别人这么礼让,你会在有人需要的时候不让别人么?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良心准则。试问,谁会做出没有良心的举动呢?
2.一次真正的堵车。
一次,一个去海边玩的朋友给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新西兰是个小岛。整个国家被沿海岸线的群山围着,所以不论到哪个方向的海边,都必须穿越一定的山脉。唯一一次在山路上的堵车是因为路出了问题。具体什么问题不知道,反正就被堵在路上了,大约2个小时。这毕竟是不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堵在路上的人们焦急万分。可能有人从海边急着赶回远方的家;可能有人急着赶到海边与亲友会合;也可能有人就住在前方不远处却回不到家。而深山里一般手机是没有信号的,所以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只要有路经过的地方一定会有散落的住户。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会有人的帮助。就在大家这么焦急的时候,公路上穿行着一位老太太,六七十岁的样子,我说不准年龄。他拿着自己手机,挨着车问:“需要给家里打个电话么?”如果你被堵在那里,正在想着怎么通知家人,看到这个老太太会有什么反应?你一定会想到雪中送炭这个词。可这个老太太年纪老迈,与堵车无关,与路上的每个人素不相识,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没有别的,因为她想到了你的需要,路上的人需要她这么做。而在新西兰手机是从来不会免费的,而且话费较贵。这就是新西兰一个普通老人的表现。朋友告诉我:“我肯定,她一定是个基督徒,虽然我并没问,因为当我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一个劲地重复‘感谢主感谢主’的时候,她的脸上分明充满神的荣光。”
3.我的一次亲身经历。
2006年初,儿子申请签证到新西兰来和我一起过春节。临走前,带儿子和朋友一起去海边玩。我们去的地方大约需要开车两个小时。开始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大约一个小时后转入上路。自然先是弯弯曲曲地爬山,大约半个小时后开始下坡。可刚开始下坡,车抛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这可怎么办?过往的车辆多是过路的游客,如果没油什么的可以帮忙,车坏了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一辆车停在我们车的旁边。问明情况后,说前边不远处,有个小型修车厂。如果同意,他就告诉那里的人来帮助你们。我们自然是谢天谢地。不一会,车厂的人来了,把我们的车和人一同弄到他的厂里去。检查结果是上次修车的遗留问题。因为涉及到钱和责任,我们只得打电话给原修车厂。联系结果,他们一会派车过来,大约一个小时后,接人拖车。当时我们等在这个小修车厂里遗憾。因为我儿子第二天就回中国了,却还没看过海。于是我们就把我们的遗憾告诉车厂老板。他听完,放下手中的活,对他的一个手下说:“把车留这。告诉来拖的人只把车弄走。人不用接了。我把他们送到海边去。不能让孩子带着这么大的遗憾回去。”于是,请我们上车。我们没有客气,接受了他的好意。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海边。他问我们自己怎么回去。我们说,可以坐公交车回去。他一边说着“祝你们玩得开心”。一边发动车离去。不知道他叫什么?以后也可能再不会遇见他,但我们会和所有的朋友讲这个故事,会一辈子记得他:一个个子不高,长相很普通的白人。

让我们来制造一个惊喜。

2006年暑假,我儿子小学毕业。当时我已经在申请读博士学位了,因为如果我留下来读博的话,儿子就可以免费过来读书。我正为孩子上初中的事犯愁呢。于是暑假就把儿子申请了过来。按照政策,就近联系学校,选择班级,测试语言,很快儿子在这里上了初中。我当时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在新的学校将面临的巨大挑战。虽然他已经两次独立乘飞机出国,但毕竟只有十二岁呀。可是我顾不得了,因为我也必须在三个月内把论文研究的计划书递上去。当时,为了长远考虑,我也递交了移民申请,还得准备各种证明材料。所以除了晚上辅导孩子作业,督促孩子记单词,强迫儿子读英语故事书之外,我并没有过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知道他经过了怎样的孤独,卑怯与恐慌。
一个学期是漫长的。之间我也去和他的班主任以及专门辅导语言的老师沟通过,他们对我儿子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也就专心自己的研究计划了。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个洋人打来的。说是我儿子的老师。给我讲了一大堆的英语。我虽然出来两年多了,但语言只是在阅读和写作上有大的提高,说和听还是很有难度。所以我耐心地等他噼里啪啦讲完一通之后,告诉他:“不好意思,我的英语不好。我没能理解你说的。”他半天没说话,然后问我说什么语言。我告诉他普通话。他说,那好吧。于是挂断。大约一刻钟之后,又有电话打进来。是一个讲普通话的。第一句就是:“你是xx的妈妈么?我是教育委员会的。”我突然开始紧张起来,难道儿子出了什么严重的事情?按捺住自己的紧张接住说:“是的。我是。请讲什么事。”“我受他学校班主任所托,打电话给你,是要告诉你,你的孩子这半年来在学校进步很大,我们将在下周二的年末总结大会上给他颁个奖。请你有时间的话一定来参加。他班主任直接通知你,目的是我们先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到时候我们给他个惊喜。你觉得怎么样?”我半天无语。最后才说:“谢谢你打电话给我。代我谢谢他的老师!我一定保守这个秘密。非常感谢!”
放下电话,我的心里很不平静。我也是搞教育的,那么多年,我给过我的任何一个学生惊喜么?我这样想过么?自己还一直是什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呢?怎么就从没有想过这种事呢?儿子刚到这里半年,一个语言还没有完全适应的孩子,一个小小的进步奖,值得惊动教育委员会么?就为了给我儿子一个小小的惊喜?!试想,中国的教育家那么多,能有几个人能为了给一个学生一个小小的惊喜而能惊动教育局呢?教育局每时每刻都有那么多远比学生成长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新西兰太小了,没有什么大事情,一些鸡毛蒜皮的关心与爱护都会小题大作,会不会让我们那些指挥教育千军万马的大人物嗤之以鼻呢?我深刻沉思着,反思着,怀疑着:我们的教育到底有哪些严重的问题。。。
颁奖仪式后,我送给儿子老师一盒巧克力,为他给我儿子设计的这个惊喜。他比我看到儿子得奖还激动地说:“谢谢你,谢谢!我非常喜欢。谢谢你还给我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那个节约水电的夏天。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新西兰旱灾很厉害。经济作物不保暂且不说,牛羊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就说因为缺水没法发电,将会造成怎样的工业损失。为了保住国家的经济命脉,政府通告:即日起,呼吁居民不再浇自家的菜园,节约用水用电。
通告一出,当天晚上,新西兰就一片幽暗。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亮起了快要被人类所遗忘的烛光。偶尔有一处两处亮着灯光的,不用猜也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人。这里没有政治课,你在任何文章里找不到“我爱新西兰”的词组,也在谈论中听不到“爱国”这样的单词,就像国内找不到公开写做爱的文章一样。但政府通告一出,没人监督,没有成法,不会罚款,更没人像城管那样强制执行,人们却执行得如此雷厉风行,心甘情愿。我在长夜里又一次为我的祖国流下了眼泪。
什么叫爱?不是文章里多么绚丽的词汇,不是许下的誓言多么发自肺腑,更不是在别人指出祖国问题的时候挺身而出,誓死维护并刻意回击。而是默默地去做。但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难道我们的国民没有爱么?难道他们不爱国么?绝不是!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相当的好!当他们的选举权被代表的时候,他们甘心乐意,甚至都不想费劲知道是被谁代表了;当他们被沦为房奴的时候,他们依然充满希望,心态安然地奋斗在蜗居的各个阶层;当他们纳的税被流水似的洒在餐桌上或铺在小二小三的床上的时候,他们宽大为怀,依然按一个好公民的要求约束着自己;当他们的基本资源被掠走,生存环境被雾霾的时候,他们仍然昂首挺胸,义无反顾地誓与中华大地共存亡。这是怎样的民族精神与气节!怪不得美国人会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中国人死都不怕,却只会自焚而不去烧那些城管呢?”他们永远不能懂得我们文明了五千年跪拜了五千年的泱泱大国,身体不跪拜思想仍跪拜的忠孝文化,就像我们永远不能懂得他们国家那么小历史那样浅短却敢那么民主自由一样。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祷告很久很久。。。

就讲这些吧。点点滴滴的小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几乎每天都会有爱的感动,灵魂的触动。每一个移民就这样在一个不是祖国的地方被那些陌生的人尊重着,关怀着,帮助着,温暖着。天长日久,就算你是一块顽石,能不被他们融化出爱来么?这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书上的,身边的,经历的,是那样真实的吻合,你能用几次国际数学竞赛的成绩来对一个国家的教育说长道短么?就像我们整天在国际上极力声明的:我们是世界上最最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谁揭露我们没有人权,我们就攻击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谁敢说我们社会主义不是人人平等,我们就说他资本主义是黑暗的,腐朽的,垂死的!这些有用么?让人家到你的国土上来看看:尘土如何肆无忌惮的飞扬,商贩怎样没有底线的奸诈,人民公仆到底是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然后让全世界来讨论:到底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
新西兰没有政治课,我没有接受过他们的政治教育。所以,我不是在这里为新西兰唱赞歌。其实他们也有一些很严重不好的东西。比如12岁允许谈朋友,16岁允许性关系;比如承认同居是合法婚姻,你在填任何表格夫妻都只有一个通用的称谓:伴侣;比如妓女合法化;比如同性恋法的大有颁布之势,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很多民族人群不能接受的东西,但也不会影响各自的生活态度和信仰信念。当然,我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在这里生活的惬意,而只是提供大家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大家能在忙碌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反省自身,审视生命。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够不够。问问我们自己:是否我们能做的体现生命价值的却偏偏是那些被我们忽视却被别人需要的东西呢?
我始终相信:爱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TOP

爱是相互的,包括尊重,友善,宽容。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爱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不要再播种仇恨,宣扬争斗。
如今我们在提倡梦想、和谐,打击贪婪、丑恶,
所以雾霾终将消失,失去的宝贵精神财富定将回来。

TOP

爱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不要再播种仇恨,宣扬争斗。
如今我们在提倡梦想、和谐,打击贪婪、丑恶,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3-12-30 15:05



    希望,并祝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TOP

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国度是幸福的快乐!
文笔行云流水,如果配上图片就是很好的纪录片呢。

TOP

最近在两个场合听到这样的话,如果当年日本鬼子占领了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都很乐观地说:鬼子会被同化。
历史上汉族是同化了很多次占领了中国、武力更强的少数民族,但原因在于当时汉族文明高于侵略民族的文明。不是汉族文化有什么特别的秘密,一定能长久生存,同化对手,如果被日本人侵占,到现在,绝对不是同化对方,而是被日本人同化。就象一个日本人用皮鞭就能管住一个火车站中国人的排队秩序一样。
从一江秋水介绍的新西兰基督教文明的生活细节,就知道中国文化有很多要向对方学习,落后就是落后,落后就要学习,什么中国特色、中国国情,都不是理由。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最近在两个场合听到这样的话,如果当年日本鬼子占领了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都很乐观地说:鬼子会被同化。 ...
齐云 发表于 2013-12-30 19:31



    同感。

TOP

感动。反省自身,审视生命,互相学习。

TOP

回复 9# 海棠依旧

问候海棠,新年快乐!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