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新诗的节拍、格律与分类(升级版)

 

新诗的节拍、格律与分类


 


 

诗是有格律的。新诗也不例外。所谓格律,是指由节数、行数、拍数、句式、字式、韵式、平仄、对称、反复及其它特殊规定所得诗的格式与规则。新诗的分类便是在新诗格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节拍是格律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诗歌的节拍,是指诗歌朗读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朗读中的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语法停顿指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能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是正确地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因此,语法停顿是朗读的基础,也是划分节拍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感情停顿是指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做的停顿。由于朗读者所能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不尽相同,感情停顿也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据则很难建立起形式化的诗歌的节拍,因而不能作为节拍划分的标准。

为什么说诗歌的节拍具有一定的形式化呢?在旧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节拍的划分是约定俗成的,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比如,四言句为22式,五言句为23式,七言句为223式。五言句也有为221式的,七言句也有为2221式的。前者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近,音义俱重,可称为诵读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去甚远,重音不重义,可称为吟唱式。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吟唱式的节拍重音不重义的缺点所在。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觉\\晓”与“风雨\\声”还说的过去,“闻啼\\鸟”与“知多\\少”就有些不通了。当然,诵读式的节拍也时常会产生音义不同位的缺憾。如“似梅\\花落地”中将“梅花”活生生的分开,总不免令人感到别扭、拗口。因此,在作诗时,能够做到音义的同位,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旧诗中,节拍的划分已约定俗成,那么在新诗中节拍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新诗所产生的土壤是现代汉语,它与文言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不是很多,9字以上已属罕见。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很容易就达到11字、12字,甚至达到14字、15字或更多。句子字数增多,假如还以2字、3字为一节拍划分拍数,那么一句中就会有4拍、5拍甚至6拍、7拍。相同与相近的音节组成的节拍堆积在一起,节奏不免单调、呆板而枯燥。其次,文言文往往省略虚词,现代汉语中虚词作为语法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虚词本应在句中轻轻滑过,于停顿时声音应延长、提高、加重的事实相矛盾。特别是虚词中“的”的大量使用,以及4字熟语与成语的广泛运用,使得4字与5字组成的音义紧密结合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上可知,以古诗中2字、3字的分合组成的节拍,已不适用于以现代汉语为土壤孕育的新诗。在新诗中,以2、3字组成的短拍与4、5字组成的长拍相间相重来划分诗句的节拍,既可以合理安排虚词的位置,又使较长的诗句也能产生抑扬顿挫的乐感,朗读起来更加铿锵悦耳。以此为依据,便可轻松地划分新诗的节拍。

以新诗诗行或诗句(即除顿号以外的标点符号为标志组成的诗歌单位,可以单独为一诗行,或者数个诗句组成一行。)中全顿的次数为标准,把新诗的节拍大致分为六种拍数,即一拍、二拍、三拍、四拍、五拍、六拍。一至四拍较为常用,因此作较为详细的介绍;五拍、六拍极少遇到,故而一带而过。


 

一拍

1字:啊。唉。

2字:清新。欢畅。

3字:亲爱的。我\爱你。


 

文中所举实例,除非特别标明,都在我自己的诗中选取。

\表示较短的停顿,称半顿,所包括的节拍称半拍“\\”表示较长的停顿,称全顿(一顿),所包括的节拍称全拍(一拍)

“我爱你”可以读为“我\爱你”,也可以读为“我\\爱你”。“我\\爱你”属于感情停顿中的强调停顿,强调“爱你”的是“我”。“我\爱你”属于正常的语法停顿,故而作为节拍的划分标准。


 

4字:花儿绽放。


 

“花儿绽放”中“儿”属于儿化音,读轻声,相当于较短的停顿,等同于“\”。也可以读为“花儿\绽放”,在“儿”后稍作停顿。


 

5字:纯洁的少女。


 

“纯洁的少女”中“的”字读轻声,同上,相当于“\”。也可以读为“纯洁的\少女”,在“的”后稍作停顿。

 

二拍

4字:车流\\似水。我\\思念你。

5字:儿女\\正学样。


 

当4字与5字节拍单独成句且单独成行时,如果句中没有读轻声的字,应分读为二拍。

 

6字:雾笼\\远村\近树。可\\算得上\痴情。(其中“可”属于1字节拍)  亲爱的,\\我爱你。


 

当4字与5字节拍不单独成句,而是在诗句中作为一组短语存在时,无论是否有轻声字,都为一拍。如“远村\近树”。

当4字与5字节拍单独成句,但不单独成行时,通常也读为一拍。如“三百亩\琼田,\\十万朵\莲花”。除顿号外,其余的标点符号均相当于“\\”。

此外,“可 \\算得上\痴情”也可以读为“可\算得上\\痴情”。但从旧诗中五言句23与七言句223节拍的划分可以看出,末拍的音节总是稍长一些,这既符合语言先抑后扬的习惯,也避免了头重脚轻的弊端。因此,在新诗中,末拍为4字或5字节拍应该更加符合语言的自然的节奏。


 

7字:乱木\\如云的坟场。远去了\\咚咚\爆竹。

父母\言行\\要思量。

8字:我们\终日\\奔波\劳碌。传呼着\\冰谷的群狼。

9字:美妙的自然\\遥手\相召。这是\爱情\\创造的奇迹。

10字:诗人的魂灵\\却穿云\破雾。


 

三拍

10字:直至\\我生命的\\最后\一息。

11字:黎明\\雾笼的原野\\恬静\安详。 (原为黎明\\薄雾中的原野\\恬静\安详。其中薄雾中的原野属于6字节拍)  孤寂地\\返回\暗穴\\默默\饮泣。黯淡了、\\黯淡了\\明亮的双眼。

12字:惶悚的尖声\\划破\\酷暑的沉寂。指引\浊流\\去滋润\\大地的干渴。

13字:微弱的萤光\\借疾风\\向深空\飘逸。四面\威逼\\石的冷峭\\与兽的腥气。


 

四拍

12字:透过\\薄薄\茧壳\\光明\\缓缓\积涨。

13字:纹裂的\\青檀\古木\\充塞\\谁的胸腔。兰花,\\兰花,\\身已\憔悴\\却痴情\不改。

14字: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飘飘\\浮过\花丛,\\百合\不禁\\目瞠\神凝。


 

五拍

14字:冲破,\\冲破,\\冲破\束缚,\\沐浴\\新生\柔光。


 

六拍

19字:但我\\不能\流连,\\我将\\飞舞\不已,\\向更远\\更深\前行。


 

综合以上对新诗诗句节拍的划分,可以得出,——每一节拍有1至6字不等。其中,以2至5字组成的节拍较多,读起来比较顺口,称为正拍以1字、6字构成的节拍较少,读起来感觉拗口,称为拗拍

为了分析与讲解的便利,我把1-3字的节拍称为短拍4-6字的节拍称为长拍。由于1字短拍与6字长拍应尽量避免,因而下面所谓的短拍(简称短)与长拍(简称长)中不包括这两种。

由此可知,在一拍句中,只有短拍与长拍之分,无所谓句式。所谓句式,是指由长短拍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诗句的形式。

在二拍句中,共有四种句式,即短\\短,短\\长,长\\短,长\\长。短\\短式的字式有三种,即2\\3、3\\2与3\\3。字式,即指句式中字数的变化方式。短\\长式的字式包括2\\4、2\\5、3\\4、3\\5。长\\短式的字式常用的有4\\3与5\\3两种。长\\长式的字式则包括4\\4、4\\5、5\\4与5\\5。

三拍句的句式常见的有短\\长\\长、长\\短\\长、短\\短\\长、长\\长\\长、短\\长\\短、长\\长\\短等。其中,我最常用的是前两种,它们的字式达16种之多,分别为:2\\4\\4、3\\4\\4、2\\5\\4、3\\5\\4、2\\4\\5、3\\4\\5、2\\5\\5、3\\5\\5及4\\2\\4、4\\3\\4、5\\2\\4、5\\3\\4、4\\2\\5、4\\3\\5、5\\2\\5、5\\3\\5。

四拍句的句式虽然最为繁杂,但我最常用的却只有短\\长\\短\\长一种,它也有16种字式,包括:2\\4\\2\\4、2\\5\\2\\4、3\\4\\2\\4、3\\5\\2\\4、2\\4\\3\\4、2\\5\\3\\4、3\\4\\3\\4、3\\5\\3\\4、2\\4\\2\\5、2\\5\\2\\5、3\\4\\2\\5、3\\5\\2\\5、2\\4\\3\\5、2\\5\\3\\5、3\\4\\3\\5、3\\5\\3\\5。

通过以上对新诗诗句节拍的分析与论述,可以看出,新诗的拍数比旧诗更多,句式的变化比旧诗更丰富、复杂,而且每种句式的字式也不是固定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些,就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节拍是新诗格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同时决定着句式与字式。同时,还有节数、行数、韵式、平仄、对称、反复等其它格式与规则,它们共同组成新诗的格律。

闻一多称格律为“镣铐”。那么,诗歌为什么一定要“带着镣铐跳舞呢”?诗歌的格律不仅仅是为了同散文区分开来,更重要的,诗歌要借助这些格律,得以形成诗歌的音乐性。换句话说,诗歌的格律就是为诗歌的音乐化服务的。

众所周知,音乐的本质在于节奏与和谐,诗歌的音乐化就是要在诗歌的语言上体现音乐的这两种成分。所谓节奏,广义上来说,就是相同与相异事物之间有规律的错综排列。所谓和谐,即指配合得当,使身心感到轻松愉悦。在中国诗歌中,节奏与和谐主要体现在节拍、押韵、平仄、对称及反复五个方面。

至于节拍,因上文已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便不再赘述。

押韵是中国诗歌的又一项主要特征。中国的古典诗歌向来以用韵为常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诗“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必须借韵的回声来点明、呼应和贯串”。(朱光潜《诗论》)。有规律的押韵不仅能形成一定的节奏,更有助于增进诗歌的和谐。试想,如果没有韵脚将全诗凝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一盘散沙,读起来多么拗口,感觉又多么失落!

押韵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同韵aaaa,叠韵aabb,交韵abab,抱韵abba。由同韵可以演化出aaba与baca两种韵式,这也是中国诗歌最常用的两种。

平仄相间,是构成中国诗歌音乐性的又一要素。全平全仄的诗句也有节奏,它的节奏体现在节拍上。然而,这样的诗句读起来不免拗口。因此,平仄相间对于诗句的和谐而言更为重要。在律诗、绝句与词曲中,平仄的安排已成为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极富音乐性,但却使得我们在遣词造句时顾虑重重,不能左右逢源,对于诗意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其实,全平全仄的诗句十分罕见。我们随便说一句话,或者写一句诗,其间总是有平有仄。偶尔有拗口之处,这才正是需要我们斟酌词句的地方。

由于韵脚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字,它的平仄就应该着重留意。一般来说,韵脚的平仄最好一致,非韵脚的句末一字的平仄最好与韵脚相反。

这里我要讲的对称,与旧诗中的对仗有很大的不同,可以理解为对仗原则的极宽泛的运用。它不仅应用在诗行以内及相邻两个诗行之间,多组诗行甚至诗节之间也能见到它的踪迹。

诗行以内的对称,通常是二字至五字全拍的重叠或并列,不但字式相同,相对应的词的属性也大致相同,属于较严格的对称。如:


 

清新,欢畅。

蚂蚱跳,蟋蟀叫。

忽远忽近,忽逝忽扬。

纯洁的少女,受伤的灵魂。


 

相邻两个诗行之间的对称,通常为二拍至四拍诗行的并列,不但句式与字式一致,词的属性也相对应,属于严对。


 

灯笼高高挂,

爆竹咚咚响。


 

暴雪逼迫的黄昏,

梦幻畏惧的时辰。


 

朝露洗净鲜花的灰尘,

晨光滋养路草的伤痕。


 

暮霭轻笼的荷叶凌波微荡,

露珠洗浴的白莲含羞绽放。


 

疏枝蜷缩的灰鸟做着啁啾的怨声,

落叶隐没的精灵发出凄厉的哀鸣。


 

多组诗行之间的对称,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短长句组,长短句组,等长句组。其中,除了句式与字式一致外,可以忽略相对称的词的属性,属于较宽松的对称。如:


 

驻足,驻足,

薄雾轻笼的寒林歌声仿佛。

清新,欢畅,

是谁在把执着的怀抱倾吐?


 

群鸟的欢唱传自何方?

忽远忽近,忽逝忽扬。

迷雾萦绕的冬之田园,

多么美丽,多么神往。


 

三百夜的相思,

可算得上痴情?

三百年的相恋,

可够得上忠贞?


 

诗节之间的对称,只要行数一致,句式与字式相同,词的属性不必太严,也属于宽对。如《城市调》:


 

今日阳光明媚,

城市高楼如苇。

即令阴云四结,

那又如何?

*    *

今日秋风清爽,

城市喧声如浪。

即便落叶萧瑟,

那又如何?

*    *

今日心情愉快,

城市好景如海。

即使忧闷不乐,

那又如何?


 

新诗中对称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被描写的事物,更强烈的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且还可以丰富诗句的形式,使得奇句与偶句相间,做到于变化中求整齐,整齐中蕴变化。甚至大而化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形成一种诗节间的特定的节奏。新诗中的对称手法有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之呢?

所谓反复,是指相同词句的重叠或呼应。行内与邻行的反复称重叠,诗行与诗节间的反复称呼应。行内的重叠如:


 

驻足,驻足。


 

邻行的重叠如辛弃疾的《丑奴儿肥椴┥降乐斜凇分小鞍喜懵ァ庇搿坝祷剐荨保?/font>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     *

如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行间的呼应如《爱你》中的“爱你,只爱你”:


 

亲爱的,我爱你!

爱你,只爱你!

不眠的夜,我思念你!

花蕊浸在蜜里,

蜂儿来蹂躏,

我忍受着痛苦的甜蜜!

爱你,只爱你!

什么都不能代替!

无论何种变故,

我绝不会把你抛弃!

*     *

我们相爱,没有浪漫;

我们的爱情忠贞相鉴,

以温柔相伴!


 

诗节间的呼应如所举前例中的“愁滋味”,以及《城市调》中的“那又如何”。

反复的使用,不但有强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前呼后应、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进而将诗行甚至诗节之间前后贯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免涣散。




 


 

根据新诗的格律便可得出新诗的分类。其标准如下:


 

一,全诗分为几节;

二,每节分为几行;

三,每行分为几拍;

四,每拍的句式如何;

五,每个句式的字式如何;

六,是否押韵及韵式如何;

七,平仄有否规定;

八,是否对称或对仗;

九,是否反复;

十,其它特殊规定。(如词有词牌)


 

    一种新诗体的诞生,它所能拥有的格律大概不外乎以上十种。至于是先规定诗律,而后再创作品,还是先有一定数量的诗作,然后再总结诗律,倒不好做强制的规定。只要这种诗体富于音乐性,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并且佳作频出,便是它存在的最好的理由。其实,一种好的诗体,并不是吹口气就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总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修补与完善,历经洗礼与磨练,才最终成型。

诗坛上习惯把新诗分为格律诗、半格律诗与自由诗三种。从字面意义上看,好像只有格律诗、半格律诗有格律,而自由诗则毫无格律可言。事实果真如此吗?既然是诗,那就一定有区别于散文的地方,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格律存在。即使被人们称为“分行的散文”的诗,至少也还具有分行的形式,以企图同散文区分开来。所以说,格律诗、半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都是诗,只不过所要求的格律的严谨与多寡不同。

现当代诗坛,已产生并正在应用的诗体不少,但成熟的不是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叠沓诗。包括二叠体、三叠体、四叠体、五叠体等。其特点如下:


 

全诗分二至五节不等,每节的行数、拍数、句式、字式均不限。但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拍数、句式或字式相对应。若拍数或句式有不对应处,可视为拗体;若句式或字式相对应,则称为正体。

运用诗节间对称、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前呼后应、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押韵,方式自由。


 

二叠体如闻一多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      *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全诗的上下两节,每行字数上看似整齐,内部的节奏实则有些紊乱。第一节第三、四行为二拍长\\长式,第二节第三、四行为三拍短\\长\\短式,其间拍数不能对应。第二节第一、二行若按自然的停顿划分节拍应为“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与形式化的音乐的节拍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因而,这首诗只能称为二叠拗体诗。每节的最后三行为反复行:“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三叠体如《诗人的秋夜》:


 

不见那\\凄清的明月,

挂在\\梧桐\枝杪?

深蓝\\色的夜幕,

仿佛\\更觉\杳渺。

*     *

不闻那\\飘零的落叶,

唱着\\神秘\哀歌?

古铜\\色的疏枝,

仿佛\\更显\空落。

*     *

不觉那\\诗人的秋夜,

幻作\\明眸\瘦影。

暗褐\\色的深潭,

仿佛\\更感\幽静。


 

全诗不但每行的拍数、句式相对应,字式也相同,是典型的三叠正体诗。但每节第三行的节拍与自然的停顿相悖,是一弊病。诗中没有反复的诗行,只有反复的字词,如“不”、“色”、“仿佛”、“更”。此外,还运用了诗节间的对称,即每行的句式与字式均相对应。


 

四叠体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       *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       *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      *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他


 

全诗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拍数相同,但句式却有不对应处,如第三节第一、二行为长\\短式,与其它三节第一、二行的短\\长式相悖,又如每节第三行既有短\\长\\短式,又有短\\短\\短式,故而为四叠拗体诗。每节的最后一行为反复行。


 

五叠诗如朱湘的《采莲曲》:


 

小船啊\\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     *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     *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犹疑。
波沉,
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      *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里\\荡漾着\歌声。
*      *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全诗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拍数相对应,句式略有不对应处,如每节第七行既有长\\短\\式,又有短\\长\\式,因而为五叠拗体诗。“呀”、“着歌声(歌音)”为反复的字词。


 

我自己创造的诗体有如下数种:一、新绝句、新律诗、七行曲。新绝句又可分为新四绝、新五绝、新六绝、十一绝、十二绝。新律诗又可分为二拍律、三拍律、四拍律。这几种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格律诗。二、叠沓诗、八行诗。这两种可称之为半格律诗。三、散体诗、童话抒情诗。这两种只能算是自由诗了。



 

新绝句


 

全诗仅一节,共四行。行与行拍数一致,分一拍、二拍、三拍。每行的字数也一致,分四字、五字、六字、十一字、十二字。

第三行不押韵,第一行可押可不押,二、四行押韵。


 

四字新绝句(简称新四绝)


 

每行拍数为一拍,字数为四字。


 

冰花


 

雾笼\\天地,

树绽\\冰晶。

清风\\徐至,

花落\\不惊。


 

      五字新绝句(简称新五绝)

   

每行拍数为二拍,句式为短\短,字式为2\3。


 

感春


 

风雪\\盼阳春,

阳春\\忽已临。

草长\\花谢日,

春去\\不由人。


 

六字新绝句(简称新六绝)


 

每行拍数为二拍,句式为短\长,字式为2\4。


 

雾景


 

雾笼\\远村\近树,

鸟鸣\\不知\何处。

图画\\本自\天成,

诗人\\勿庸\赘述。


 

十一字新绝句(简称十一绝)


 

每行拍数为三拍,句式为长\短\长、短\长\长,字式为4\3\4、5\2\4、3\4\4、2\5\4。

第三行为自由行,拍数可为二拍,字数可为十字。


 

夜游金荷园


 

暮霭\\轻笼的荷叶\\凌波\微荡,

露珠\\洗浴的白莲\\含羞\绽放。

三百亩\琼田,\\十万朵\莲花,

如水\月光下\\脉脉\\吐露\芬芳。


 

十二字新绝句(简称十二绝)


 

每行拍数为三拍,句式同十一绝,字式为3\4\5、2\5\5、4\3\5、5\2\5。


 

蜀旱有感


 

龟裂的大地\\插满\\焦枯的新禾,

脱缰的洪水\\激荡\\浊黄的浪波。

梦中\\我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力,

指引\浊流\\去滋润\\大地的干渴。


 

新律诗


 

全诗分两节,每节四行,共八行。行与行拍数一致,分二拍、三拍、四拍。

每节第三行一般不押韵,其余押韵,上下节韵脚一致。


 

二拍新律诗(简称二拍律)


 

每行拍数为二拍,句式为长\长,字式不定。


 

自然的召唤


 

我们\终日\\奔波\劳碌,

为着\生活\\辞寒\迎暑。

车马的喧嚣\\震耳\欲昏,

霓虹的彩光\\迷人\眼目。

*       *

潺潺\溪水中\\蛙鸣\若鼓,

浓浓\绿荫下\\羊群\漫步。

美妙的自然\\遥手\相召,

我们\何日能\\摆脱\束缚?


 

三拍新律诗(简称三拍律)


 

每行拍数为三拍,句式一般为短\长\长、长\短\长,字式不定。

混沌夜歌


 

乌云\\翻滚的夜空\\怒气\汹汹,

狂飙\\摇曳的丛林\\战战\兢兢。

闪电\\划亮的荒原\\野兔\飞腾,

炸雷\\震颤的村庄\\群鸟\悲鸣。

     *          *

轻吟\\曼咏的诗人\\遗世\独行,

渐去\渐远\\融入\\愤怒的苍穹。

在这\\雨暴\风狂的\\混沌\长夜,

传来\\鼓荡\人心的\\雄放\歌声。


 

四拍新律诗(简称四拍律)

 每行拍数为四拍,句式一般为短\长\短\长,字式不定。


 

中秋之夜


 

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

露阶\\羞赧的兰花\\洗浴\\幽蓝的面庞。

迷眼的\\烟花\已逝,\\震耳的\\爆竹\去远,

庭院\\孤独的瘦影\\依旧\\寂寞\\而彷徨。

     *              *

毛兔\\倍感\秋风的\\怆凉\\笼中\深藏,

蟋蟀\\不禁\月光的\\凄清\\台前苦唱。

兰花,\\兰花,\\身已\憔悴\\却痴情\不改,

如梦的\\中秋\之夜\\更有谁\\懂得\欣赏?


 

七行曲


 

全诗分两节,第一节四行,第二节三行。每行字数分别为7、7、7、7\7、7、5。7字行为短\长句,字式为3\4、2\5。5字行为短\短句,字式为2\3或3\2。

押韵方式为a、b、b、a\c、a、e。

题目为《某某曲》。


 

白色曲


 

憔悴\\惨笑的阳光,

化作\\病狂的雪景。

飘忽\\号叫的天风,

传呼\\冰谷的群狼。

   *       *

张帏\\布幕的穹苍,

装饰\\世纪的尸房。

沉思啊\\沉思……


 

叠沓诗


 

全诗分二至五节不等,每节的行数、拍数、句式、字式均不限。但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拍数、句式或字式相对应。若拍数或句式有不对应处,可视为拗体;若句式或字式相对应,则称为正体。

运用诗节间对称、反复的修辞手法,达到前呼后应、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押韵,方式自由。


 

三叠正体诗


 

全诗分三节,节与节之间,每行的拍数、句式、字式均相对应。


 

城市调


 

今日\\阳光\明媚,

城市\\高楼\如苇。

即令\\阴云\四结,

那\\又如何?

  *      *

今日\\秋风\清爽,

城市\\喧声\如浪。

即便\\落叶\萧瑟,

那\\又如何?

  *     *

今日\\心情\愉快,

城市\\好景\如海。

即使\\忧闷\不乐,

那\\又如何?


 

八行诗


 

全诗分两节,每节四行,共八行。拍数为二至四拍,句式及字式均不限。

押韵,方式自由。

                            

落叶与秋风


 

落叶啊,\\你\\选择了\飘零,

从此\开始了\\执着的一生。

而我呢,\\却如\\不定的秋风,

徘徊在\黑土\\与碧空\之中。

    *         *

甜蜜哟,\\我吻你\直至\\血液\变冷,

每个\爱吻\\都伴随\一声\\忧郁的哀鸣。

小心啦,\\不要\对我\\起痴情,

我会\\把你\吹得\\无影\无踪。


 

散体诗


 

每诗节数、行数均不定。拍数多为二至四拍。各种句式相间相重,奇句、偶句犬牙交错,字式也无限制。

押韵,方式自由。


 

寒林春曲


 

驻足,\\驻足,

薄雾\\轻笼的寒林\\歌声\仿佛。

清新,\\欢畅,

是谁\\在把\执着的\\怀抱\倾吐?

疏枝\\蜷缩的灰鸟\\做着\\啁啾的怨声,

落叶\\隐没的精灵\\发出\\凄厉的哀鸣。

暴雪\\逼迫的黄昏,

梦幻\\畏惧的时辰,

诗人的心扉\\却溢满\阳春。


 

童话抒情诗


 

节数、行数均不限,拍数以二至四拍为主,句式有长\长、长\短\长、短\长\长、短\长\短\长等,字式不限。

押韵,方式自由。

内容富有童话的情趣,重抒情,简叙事。


 

蝴蝶之舞


 

夏日\\午后的原野\\睡意\朦胧,

延袤\\无际的乱草\\慵姿\倦容。

芦苇\\梢头的蜻蜓\\颓然\不动,

坡顶\\紫色的鸢尾\\收敛\风情。

瞌睡的云雀\\突然\\跌撞\腾起,

惶悚的尖声\\划破\\酷暑的沉寂。

鸢尾\由骇惧\\而倒伏\在地,

蜻蜓\因嫌恶\\也遽然\离去。

     *          *

蠕行\\草叶的毛虫\\惆怅\不已,

孤寂地\\返回\暗穴\\默默\饮泣。

我愿\\以我\一生\\换取\\梦的一时,

唉,\\天生的苦命\\又怎能\变易?

仿佛\雪刃\\在她\漆黑的\\心房\一击,

摇曳\\隐约的光影\\一片\喧语:

仁慈的太阳\\会满足\\万灵的心意,

但\\理想的获得\\要过\\火的炼狱!

     *          *

肉体\\痛苦的欢乐\\是相比\\生的\绝望,

酷冷的\\心的战栗\\是源于\\血的激荡。

炫目的\\白的斑点\\在青的\\海中\飘漾,

刺耳的\\鸟的哀歌\\在腥的\\风里\放浪。

纹裂的\\青檀\古木\\充塞\\谁的胸腔?

幽邃\\夜空里\浮荡\\多么\\心满\意畅。

透过\\薄薄\茧壳\\光明\\缓缓\积涨,

冲破、\\冲破、\\冲破\束缚,\\沐浴\\新生\柔光……

     *           *

黎明\\雾笼的原野\\恬静\安详,

碧空\\飞升的云雀\\歌声\清亮。

羞惭的鸢尾\\一时\\妒火\难当,

迷醉的蜻蜓\\追慕\\幽蓝的翅膀。

飘飘\\浮过\花丛,\\百合\不禁\\目瞠\神凝;

悠悠\\回旋\水面,\\青蛙\愧把\\大名\宣颂。

真是\我吗?\\那波光\里的\\翩翩\倩影。

但我\\不能\流连,\\我将\\飞舞\不已,\\向更远\\更深\前行!



 

其中,我没有把“散文诗”列入新诗的范畴。理由是:诗歌与散文在形式上的本质区别,在于诗歌是有音律的。换句话说,诗歌应有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而传统的“散文诗”却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尽管它诗意十足,却很难步入诗歌的殿堂。我认为,把它称作“诗散文”似乎更加贴切。






 

诗歌术语简释:

格律,是指由节数、行数、拍数、句式、字式、韵式、平仄及其它特殊规定所得诗的格式与规则。

节拍,是指朗读诗歌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

节拍的诵读式,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近,音义俱重如五言23式,七言223式。

节拍的吟唱式,完全是一种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与自然的语言节奏相去甚远,重音不重义。如五言221式,七言2221式。

诗句,即除顿号以外的标点符号为标志组成的诗歌单位,可以单独为一诗行,或者数个诗句组成一行。

拍数,以诗行或诗句中全顿的次数为标准,把新诗的节拍大致分为六种即一拍、二拍、三拍、四拍、五拍、六拍。

半顿,指较短的停顿,以“\”表示。

全顿(一顿),指较长的停顿,以“\\”表示。

半拍,指半顿所包括的节拍。

全拍(一拍),指全顿所包括的节拍。

正拍,以2-5字组成的节拍。

拗拍,以1-6字构成的节拍。

短拍,指1-3字的节拍。

长拍,指4-6字的节拍。

短,指2、3字的短拍。

长,指4、5字的长拍。

句式,指由长短拍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诗句的形式。如短\\短、短\\长、长\\长、短\\长\\长、长\\短\\长、短\\长\\短\\长等。

字式,指句式中字数的变化方式。如短\\短式的字式包括2\\3、3\\2、3\\3。短\\长式的字式包括2\\4、2\\5、3\\4、3\\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8 12:27:41编辑过]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补充一点:

 

从节拍的定义可知,节拍是指“诗歌朗读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因此,只要能体现出“有规律的停顿”,都可以作为节拍划分的标准。以旧诗中七言句节拍的划分为例,有的人读为4\\3式,有的人读为2\\2\\3式,还有的人读为2\\2\\2\\1式,这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和爱好,很难也没有必要做硬性的规定。同理,新诗中诗句节拍的划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上文所述只是其中一种。以“美妙的自然遥手相招”一句为例,我的习惯读法是“美妙的自然\\遥手\相招”,有的人喜欢读为“美妙的自然\\遥手\\相招”,还有人习惯读为“美妙的\\自然\\遥手\\相招”,这几种读法很难说绝对的孰优孰劣。但在较长的诗句中,如“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我认为读为“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要比读为“清空\\孤寂的\\明月\\漫溢\\空灵的\\柔光”更加符合人体呼吸的节奏,更能体现语法的自然停顿,因而也更加抑扬有致。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下列两点是需要特别注意与遵守的:其一,全诗节拍划分的方式应一致;其二,同一音组最好是同一义组。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获益匪浅,但论得较杂乱。

如果能分开来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会更简单明了:

1、节奏

2、韵式

3、平仄

4、结构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思无邪在2009-3-30 17:25:11的发言:

获益匪浅,但论得较杂乱。

如果能分开来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会更简单明了:

1、节奏

2、韵式

3、平仄

4、结构

多谢诗兄的关注。我认为:从形式上而言,节奏是体现诗歌音乐性的灵魂,而节奏是由节拍、押韵、平仄、对称、反复等几个方面体现,其中节拍是重中之重,因而做详细论述。至于结构,本文还无意涉及。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再来学习,问好!
http://blog.sina.com.cn/liucongmei999

TOP

新诗格律,节奏是首要问题,迄今尚无定论.

不过,照一般的理解,最基本节奏单位是音步,音组,顿,或拍,命名不同,意义大抵相近.

一拍可以多至6字,是很难操作的,不可能形成有规律的节奏。

鉴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二、三字的音步为主,一字和四字步少用的观点。

TOP

我在想:古代的诗歌体裁几乎都是从歌词发展而来的。随着不同曲风的融合演绎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歌词风格。每一次诗歌的大发展都是随着曲调和歌词的发展成熟,才逐渐脱离音乐走上独立创造的诗风词韵的。现代的歌曲丰富多彩,歌词灵活多变,理论成熟完善,这为歌词脱离曲子创造了好得不能再好的现实条件,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先从歌词的探讨深入下去,找出现代诗歌创造的新路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7 20:06:15编辑过]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思无邪在2009-4-7 20:05:19的发言:
我在想:古代的诗歌体裁几乎都是从歌词发展而来的。随着不同曲风的融合演绎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歌词风格。每一次诗歌的大发展都是随着曲调和歌词的发展成熟,才逐渐脱离音乐走上独立创造的诗风词韵的。现代的歌曲丰富多彩,歌词灵活多变,理论成熟完善,这为歌词脱离曲子创造了好得不能再好的现实条件,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先从歌词的探讨深入下去,找出现代诗歌创造的新路呢?
QUOTE:
您的建议很好,有一段时间我还真就歌词研究过一阵子呢。以后有时间,我会做更深入的研究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7 20:06:15编辑过]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9-4-4 20:39:21的发言:

新诗格律,节奏是首要问题,迄今尚无定论.

不过,照一般的理解,最基本节奏单位是音步,音组,顿,或拍,命名不同,意义大抵相近.

一拍可以多至6字,是很难操作的,不可能形成有规律的节奏。

鉴于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二、三字的音步为主,一字和四字步少用的观点。

有关六字节拍,我既不赞成使用,又把我的诗中曾有的六字拍改正完迄,因而没有在文中举例说明,实属遗漏。如“黎明\\薄雾中的原野\\恬静\安详。”其中“薄雾中的原野”属于六字节拍,理由有二:1、薄雾中作为一个短语,朗读时不能再分;2、的读轻声,应连读。后来我改为“雾笼的原野”了。

http://zhaoyanguang.good.blog.163.com/

TOP

现在的歌词已经无规律可循了.

有的离开流行歌曲离开音乐剩下的文字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白话诗的格律就不能以歌词为基础来创造.

TOP

返回列表